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的诞生和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的诞生和发展历史是什么?,第1张

中国电信的诞生是在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发展历史如下:

在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这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

在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在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

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在2011年3月29日,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过亿,并且成为全球最大CDMA运营商

在2012年7月20日,中国电信(韩国)股份有限公司开业,中国电信开始进入韩国市场。

在2013年12月12日,中国电信已获准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开展4G规模网络实验。

在2014年7月15日,中国电信正式在全国首批16个城市开放天翼4G手机服务。

在2016年1月13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资源共建共享、客户服务提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在2017年12月,中国电信完成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在2018年2月28日,中国内地的iCloud业务正式由云上贵州负责运营后,云上贵州牵手中国电信天翼云为iCloud提供云存储服务,双方已于2018年6月底正式签署《基础设施协议》。

扩展资料

企业文化——企业标识

中国电信企业标志由国内品牌咨询与设计公司正邦于2008年设计,中国电信的企业标识整体造型质朴简约、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以中国电信的英文首个字母C的趋势线进行变化组合,似张开的双臂,又似充满活力的牛头和振翅飞翔的和平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传递出我们的自信和热情,象征着四通八达,畅通、高效的电信网络连接着每一个角落,服务更多的用户;表达了我们“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体现了与用户手拉手、心连心的美好情感。

同时,也蕴含着企业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企业与时俱进、奋发向上、蓬勃发展,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景。经纬度的两个C,象征着中国电信国际业务的布局,而且通过黄金分割方法的运用使得整个标志在动感中又具有沉稳属性。

中国电信的企业标识以代表高科技、创新、 进步的蓝色为主色调。文字采用书法体,显得有生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与国际化的标识相衬,使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电信官网-发展历程

您好:

说到物联网,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并不知道这与生活有什么关系。那么,物联网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远不远?中国电信在工博会上带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NB智慧燃气

传统上,抄燃气表需要抄表员入户进行,不但消耗人力,而且效率也不高。即使有些区域已经用上了采用WiFi、Zigbee等网络连接方式的智能燃气表,也存在终端数过多、小区容量不足的问题。

在启用了NB-IoT智能燃气抄表系统后,情况就大为改观了。NB-IoT网络具有低功耗的特点,故而燃气表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年之久。另外,燃气表往往安装在房间较偏僻的角落,NB-IoT的广覆盖特点也能更好地满足抄表的需要。

如今,NB-IoT智能燃气表已在杭州和深圳的部分地区得到了应用。首先尝到甜头的是燃气公司。NB-IoT智能燃气表能够自动与平台通讯上传数据,还能缴费充值。这免去了公司派遣抄表员入户抄表的人力成本。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该系统利于监管和统计,因此政府也乐于接受这项新技术。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NB-IoT智能燃气表还可以提高燃气安全性。智能燃气表能够自动检测燃气是否泄漏,当出现危险时,数据被上传至平台,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远程关闭燃气阀门,并派人上门检修。曾经有很多悲剧因用户未能及时察觉燃气泄漏而起,有了这一系统,用户就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了。

NB智慧停车

这个圆柱形装置小巧玲珑,托在掌心都不觉得重,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原来,这是基于NB-IoT的智能停车系统中的地埋式地磁,是埋在停车场车位地面之下的。运用了该装置的车位可以感应车辆的进出,并且将数据发送至平台。由于NB-IoT网络具有广覆盖、大连接的特征,在车库这类大型场景可以完美适用。

据讲解员的介绍,NB-IoT智能停车系统不仅仅方便了管理者,更方便了广大车主。通过配套的app,车主在到达停车场前就可以看到是否还有空余车位,甚至还可以要求预留车位。

目前,NB-IoT智慧停车系统已经在上海市嘉定区的部分商场中得到了应用。

NB智慧井盖

随着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偷井盖这个犯罪行为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井盖被盗不但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形成车辆、路人的安全隐患。因此,管理者急需一种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

对此,中国电信推出了NB-IoT井盖。井盖内置NB-IoT模块,当井盖被打开形成一定倾斜角度后,就会发出预警信息并推送至运维管理人员手机APP端,管理者可以即时查看并作出应对。

此外,模块还能检测水位上升程度,并在上升到一定水位时报警。

这个小小的装置一方面完善了对井盖的管理流程,降低了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道路安全。

在繁华的城市,热闹的乡村,人口密集的地方,电信信号还是可以的。

拓展内容:

电信手机信号不好的解决办法:

检查SIM卡是否有问题,更换其他的SIM卡试一下或者去营业厅换卡;

查看周围是否有影响信号的物品,例如电脑、第三方软件等等;

前往官网下载最新版固件,重刷一遍固件,同时选择双清。

高通从来都不是任何一个运营商的5G供应商,当然高通的芯片和运营商基本上关系不大,如果说一定有什么关系,那就是三大运营商会选择的高通的芯片模组做一些5G应用的合作研究,高通的芯片基本上是供应给4G/5G移动终端设备商的。运营商的主要服务内容是提供网络承载服务,因此运营商的供应商主要是网络设备商,

如爱立信、中兴、诺基亚等等,这是运营商和终端供应商的区别。诸如OPPO、小米之类的终端供应商的移动终端使用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但是对于华为来说有点特别,华为既是运营商的网络设备供应商,也是终端供应商。据我所知,不管是三大运营商的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华为一直是最大份额的网络供应商,这个没有问题。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设备份额,基本上被华为、中兴、NOKIA和爱立信占据,其中华为是绝对领先地位。运营商有个惯例,合作伙伴不能只有一家,所以由于5G芯片目前最主要的玩家就是华为和高通,所以三大运营商肯定会同时引入华为和高通作为合作伙伴。同时由于华为的移动芯片和模组一般用于自用,

所以初期选择高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不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就绑定了高通,要知道华为和三大运营商一直在移动通信领域亲密合作,最早中国移动搞物联网时,华为就是参与者,华为和三大运营商都是NB-IoT重要的推动者,华为和三大运营商一直在移动通信全球紧密合作,一起推动网络标准的应用。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高新兴(300098)、东土科技(300353)、广和通(300638)、移远通信(603236)、日海智能(002313)、移为通信(300590
)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传感器芯片严重依赖进口

感知识别层可以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数据采集,涉及芯片、传感器、感知设备的研发及制造;网络传输层能对感知识别层的数据进行高效率、低消耗地传送,主要包括通信组模、通信网络及基础通信设施;

平台管理层是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的桥梁,其中物联网平台包括连接管理平台 CMP、设备管理平台 DMP、应用使能平台 AEP和业务分析平台
BAP,系统和软件则可以让物联网设备有效的运行;

应用服务层主要指各类智能终端硬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用户根据平台层汇集处理完的数据,对终端进行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实现物联网的价值。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北京和广东物联网企业最密集

从物联网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链重点企业集中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其中,广东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物联网领域发展较快,物联网代表性企业最密集。

从物联网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链重点企业集中于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和广东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物联网领域发展较快,物联网代表性企业最密集。

物联网行业代表企业收入规模

从我国物联网行业代表企业2020年收入规模来看,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物联网业务收入规模较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除此之外,日海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也排名在行业前列。

物联网行业代表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0年以来,物联网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拓展业务、通过对子公司增资的方式、与其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投资物联网项目。物联网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之后,近日,中国移动上线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该业务自2019年1月23日至2019年12月进行试行。又一家运营商在eSIM推广上“松了口”意味着,随着一点点的突破,eSIM在国内的普及终有一天会到来。

eSIM前世今生

eSIM卡这一技术概念最早在2010年被提出,所谓的eSIM是指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就是将传统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本质上还是一张SIM卡,只不过它变成了一颗SON-8的封装IC,集成到移动设备当中。

这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繁琐的步骤拆卸SIM卡,不用去识别标准卡、micro卡、nano卡,也不用去管什么型号的手机匹配什么类别的SIM卡,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连接可靠性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缩减手机的卡槽空间,相较于实体SIM卡可以减少高达90%的空间,使得手机变得更为纤薄。省去的SIM卡的卡槽和卡托等附件,可以降低这部分的成本。

eSIM是可编程的,支持通过OTA(空中写卡)对SIM卡进行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配置文件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

对于用户来说,更换网络运营商不再需要换卡,eSIM卡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多种套餐之间自由切换。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以及信号质量实时切换运营商,像选WiFi一样方便。对于出国 旅游 或者异地出差来说尤其方便。

eSIM卡可实现一卡多设备,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同号同时在线,共享同样的流量服务,这使得这些设备可以不受使用场景的限制,随时随地联网独立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从安全性上看,由于手机不再需要实体卡,更安全地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因此今后黑客想办法破解被盗手机已经变得没有必要。

尽管eSIM有着多重优势,但与SIM卡相比,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eSIM卡芯片损坏,更换起来可能成本较高;如果具备eSIM卡手机给他人使用,新老号码切换难度增加;如果手机出现故障或丢失,补卡、补号相关业务或者更换手机可能造成困扰。

eSIM领域巨头云集

在eSIM卡的推广中,终端厂商是先行者,尤其是苹果公司,可谓是开路先锋。

2014年9月,苹果在发布iPad Air 2时就首次将eSIM卡的概念带到了实际产品中。

2015年8月,三星Gear S2成为首款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

2017年10月,Google发布的Pixel 2与Pixel 2 XL成为首款兼容eSIM的智能手机。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厂商同样在eSIM卡上发力,包括小米、联想等多家企业已在自家的笔记本产品上集成了eSIM功能,华为推出的HUAWEI WATCH智能手表2018版也支持eSIM功能

在终端设备商们纷纷投入eSIM怀抱的同时,三大运营商也开始发展eSIM业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步子比中国移动迈得都快,中国移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近日才姗姗来迟。因而,亦有业内人士指出,联通、电信都推出了这一业务,使得中国移动在eSIM业务的态度上出现了松动。

eSIM是奶酪还是毒药?

手机卡经历了最早的SIM卡,再到Micor-SIM卡,再进化为Nano SIM卡,手机卡越做越小,从技术层面上看,eSIM技术早已成熟,eSIM卡的远程配置规范在2016年初已经正式发布。

而从需求层面上看,eSIM能实现一号多终端的功能,可简化用户的账号管理,在当下可穿戴热潮、物联网浪潮下,eSIM卡的市场需求可谓巨大。

据权威部门预测,至2020年,新增eSIM连接数将达到2亿个,全球将拥有346-864亿部内置eSIM卡的智能手机。德国电信甚至大胆预计,至2025年,eSIM将全面取代传统SIM。

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展eSIM业务,说明通信业开始启动改变SIM卡的使用模式,配合5G的升级,为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做准备。目前物联网、车联网所运用到的eSIM技术是厂商和运营商共同推进的。

既然好处那么多,为何eSIM迟迟难以普及?总的来说,运营商的利益、设备的部署、政策的落实都是e-SIM普及缓慢的原因。特别是对运营商来讲,既面临着巨大机遇,也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有沦为管道的风险。

eSIM卡使用户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间进行切换,这无疑降低了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依赖用户通过eSIM卡直接面向手机生产商,则为终端厂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终端厂商则非常积极地推动这项技术,它们希望通过eSIM获取更多的用户控制权。

在传统业务被互联网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情况下,用户(号码)成为了运营商唯一的藩篱,一旦这个都被突破,运营商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通道了。

● 运营商原来SIM卡的采购体系、供应模式将会转变。

● SIM卡满号资源管理也将有一些相应的转变。

在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上,比如预置的证书如何统一、号码与运营商的对接由谁来把控、空中下载过程中如何来保证信息安全等问题都需解决。

还有就是,SIM卡所依附的基础增值业务就会失去。小小一张实体SIM卡片,却承载着用户数据这一运营商们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数以亿计用户的名字、号码、资费套餐、使用习惯等等。

此外,用户的流动性增加,运营商对用户资源争夺力度加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运营商要部署很多的远程配置管理的系统,导致它的运维服务的成本也有所提升。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对现有的管理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一定的改良和部署。

苹果曾向美国司法部提出投诉,指控AT&T和Verizon进行了合谋,阻碍苹果推广eSIM,但并未成功,而此前的西班牙就是前车之鉴。西班牙监管机构曾要求运营商将用户更换网络的处理时间缩减到24小时,结果导致用户流失率猛增。

对此,某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出于安全问题、实名制等方面的需求,目前运营商均暂不考虑eSIM进入手机,但会做好相关的技术储备。

有专家表示,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eSIM的应用,eSIM业务将会覆盖物联网及消费电子领域,eSIM取代实体SIM卡会是大势所趋。(小青桔)

— The End —

更多 科技 生活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晓说通信”(ID:txxxbwz)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807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