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光伏逆变器:组串逆变器是怎么样的?

华为光伏逆变器:组串逆变器是怎么样的?,第1张

1、华为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伏串对应一个逆变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交流端并联并网,其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
2、华为组串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宽,一般为250-800V,组件配置更为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
3、华为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搬运和安装都非常方便,不需要专业工具和设备,也不需要专门的配电室,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够简化施工、减少占地。
4、华为组串式逆变器采用直流线路连接,也不需要直流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等。
5、华为组串式逆变器还具有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更换维护方便等优势。

一般现在并网逆变器其实是电压源输入电流源输出,并网逆变器通过不断地检测电网电压和相位,通过内部的控制系统使得输出并网电流的相位与电网电压相位一致,而并网逆变器相当一个电流源输出,他与电网之间就像是电流源与电压源并联,这样就使得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电网电压一致,这样就达到了幅值、相位、频率上的一致,就可以并网啦~,我不知道你所说的幅值倒流是什么意思,现在国家电网都还不允许光伏发电送入电网中,如果你想问的是如何解决倒流问题,可以加我Q604252895@qqcom。

首先需要你帮忙给出组件的规格,主要是:组件的开路电压(即Voc),组件的最大功率点的工作电压(即Vmpp),组件的最大功率点的工作电路(即Impp)

其次再给出逆变器的规格,逆变器的规格包括:

是2路MPPT,还是3路MPPT的逆变器

每一路MPPT的最大工作电流

逆变器的最大工作电压和最小工作电压

逆变器的MPP工作电压范围

有以上信息可以给出逆变器的串并联配置

如果您还能够给出逆变器的电压效率曲线,还能够通过优化组件的组串配置,而提升系统的发电效率

1、526%光伏电站存在遮挡问题
据调查,526%电站存在一定程度的遮挡问题。遮挡问题一直以来是比较普遍的问题,虽然在电站设计上,设计工程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避免,但是在实际的安装与使用中,总是避免不了出现各种不可控制的问题。可能是网络上各种完美的电站给了大家一种错觉,但千万别忽视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避开,与其遮挡,不如少装一点,合理的设计很重要;第二,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时检查电站周围是否产生新的遮挡并及时处理掉,如杂草等;第三,在使用过程中千万不要用光伏板来晾晒物品,容易造成热斑。
2、592%的电站积尘过多
积尘问题不是小问题,据调查592%的电站都存在积尘问题。而我们自己能处理的运维问题也恰好是积尘问题。积尘的程度南北差异很明显,一般北方的积尘要比南方严重很多,这跟气候有关。别以为积尘是小事,一定要等到电站非常脏了才清扫,因为这直接跟发电量相关,未经常除尘的电站要比经常除尘的电站少至少3%以上的发电量。
清理积尘一定要及时,不一定要规定隔多长时间清洁一次,看到电站脏了,就应该及时清理;在清理电站积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清扫电站一定不能脚踩在组件上,也不能用尖锐的物品清洁,应为都会对电站造成损坏。
3、40%电站安装角度非当地最佳
最佳角度之所以是最佳,是因为它代表的是最高的发电量。那么在实际的电站安装设计中,因为要考虑到屋顶面的结构,有时候不得不做出妥协,比如瓦屋面等。
平屋面的电站安装是一定可以采用最佳角度的,千万不要为了多装几块板而放弃最佳角度,最后顾此失彼;瓦屋面要考虑房屋的结构,也不能一味的最求最佳角度而偏离合理设计的范畴。
4、23%的电站直流组串与逆变器匹配不合理
同一路MPPT接入两路以上的直流组串,每一路的输入电压和电流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否则就会造成较大的并联损失。这也就是两路组串每一串的组件型号和块数要一致,组件角度要一致的原因。
5、253%电站存在配重不足问题
电站配重,就是维持电站在特殊条件下如大风大雨下依然能屹立不倒的配重,比如水泥墩。如果水泥墩偷工减料,配重不足,电站就很容易被大风刮倒,造成电站损坏甚至危害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配重设计要依据当地50年的气象资料,并且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6、 15%电站支架配件存在问题
除了支架的配重外,还有就是支架配件问题,比如接地螺丝容易生锈、压块使用不当等,都足以成为电站的安全隐患。
7、29%电站逆变器安装不规范
一般一线的逆变器品牌都用一定的防水防尘功能,因此常见逆变器安装在户外也不稀奇。但是逆变器的安装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做好散热空间,因为逆变器承担着电站的能量转换站,过程必定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及时,就会对元件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发电量与电站安全。
8、34%电站监控未合理使用
光伏电站为什么要有监控系统,一方面是为了能及时的查看电站的发电量,让自己心里有个底;另一方面则是要确保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电站出现问题,一般是逆变器的监控系统首先检测到,如果能及时的反馈到给业主,就能及时的得到电站的维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并网光伏逆变器选型时应考虑的方面有:
(1)容量匹配设计
并网系统设计中要求电池阵列与所接逆变器的功率容量相匹配,一般的设计思路是:
组件标称功率×组件串联数×组件并联数=电池阵列功率
在容量设计中,并网逆变器的最大输入功率应近似等于电池阵列功率,已实现逆变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MPP电压范围与电池组电压匹配
根据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电池组件存在功率最大输出点,并网逆变器具有在特点输入电压范围内自动追踪最大功率点的功能,因此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应处于逆变器MPP电压范围以内。
电池组件电压×组件串联数=电池阵列电压
一般的设计思路是电池阵列的标称电压近似等于并网逆变器MPP电压的中间值,这样可以达到MPPT的最佳效果。
(3)最大输入电流与电池组电流匹配
电池组阵列的最大输出电流应小于逆变器最大输入电流。为了减少组件到逆变器过程中的直流损耗,以及防止电流过大对逆变器造成过热或电气损坏,逆变器最大输入电流值与电池阵列的电流值的差值应尽量大一些。
(4)转换效率
并网逆变器的效率标示一般分最大效率和欧洲效率,通过加权系数修正的欧洲效率更为科学。逆变器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转换效率应越高越好。
(5)配套设备
并网发电系统是完整的体系,逆变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之配套相关的设备主要是配电柜和监控系统。并网电站的监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根据自身特点而需要量身定做,一般大型的逆变器厂家都针对自己的逆变器而专门开发了一套监控系统,因此在逆变器选型过程中,应考虑相关的配套设备是否齐全。

具体数值可以参考产品相应的工作电压参数。不同规格的光伏板,电压也不同,单个硅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电压约04伏,必须把若干太阳能电池片经过串联后才能达到可供使用的电压,并联后才能输出较大的电流。多个太阳能电池片串并联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太阳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另外在实际的应用中,光伏板不直接连接负载,而是通过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光伏板、储能电池和用电设备,来实现对太阳能的综合管理。因此,整个光储系统以蓄电池为参考,提供给负载的电压值来自于蓄电池工作电压。
大型光伏电站一般采用多级升压模式(一般为两级),集中式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315V左右,组串式逆变器交流输出一般为380/400V左右,这么低的电压不可能直接并网发电。原因一:对于大型太阳能项目有很多逆变器,低压直接并网导致并网点特别多,不利于电能计量和电网的稳定;原因二:对于MW级的太阳能项目,如果采用低压并网,电流特别大,不利于原则轻型的开关设备。
但是大型的并网太阳能项目并网电压一般选择110kV或者220kV,考虑到设备的制造水平和制造成本,不会采用一次直接升压。
所以,就有了中压集电线路。
一般来讲,中压集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可以任意确定,但是要和国内现有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相匹配,比如10kV,24kV,35kV,这是为了方便设备选型和降低设备本身的生产成本,一般常用的是10kV和35kV。
具体采用10kV,还是35kV需要综合比较,总的来讲,集电电路选用35kV时,整个系统的电流会降低,导线截面会变小,而10kV和35kV系统绝缘的成本差不多,如果采用非环形集电线路,35kV系统一路可以汇集20~25MW,10kV系统只能汇集7~9MW,10kV集电线路系统电缆的长度会远远大于35kV集电线路系统。
所以,计及电缆敷设成本、电缆及电缆头的采购成本、中压开关柜的采购成本、无功补偿装置采购成本、运输和储存等因素,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中压电压等级一般选用35kV,而不是10kV。
10MWp以下的太阳能项目也有选用的10kV并网的,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94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