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打破评定壁垒 新职业职称评审助推新产业和人才发展

多省份打破评定壁垒 新职业职称评审助推新产业和人才发展,第1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任涛林看来,开展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贴合人才成长需求,有利于推动新产业发展。

“新职业职称评审,不仅是取得了一个职称,更多的是获得了各种政策支持和参与各类培训的机会,能够更好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施展拳脚’。” 任涛林说。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蓬勃兴起。不过,新兴职业没有纳入职称评价体系,从业人员普遍面临申报无门的窘境。2016年实施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给广大新兴领域人才打开了职称的大门。

近年来,中国多个省份打破职称评定壁垒,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快递工程、技术经纪等领域推出一批职称。例如,吉林省在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中,增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营销等12个新专业;北京市推出科学传播专业职称;上海市推出快递工程技术职称;山东推出物联网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职称等……

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电连接器的研发与生产。去年,包括企业创始人高文彬在内的8名专业技术人员,获评智能制造工程师职称。

“新职业的职称设置针对性很强,为长期在一线钻研的专业技术人员拓宽了职称晋升通道。”高文彬说,开展这类职称评审有利于为企业培育和集聚一批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人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说,设置新职业职称,拓展了大量新兴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

记者注意到,在职称评定的规则制定上,各地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相结合,让职称评定贴近产业、贴近实践。

获评快递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滕州申通快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文宏告诉记者,她本以为自己不符合传统评职称所需要的学历、论文等硬条件,一度不敢报名;但申报后发现,职称评审更注重“实绩”导向,让能力、业绩“说了算”。

“在新产业职称评审中,打破唯学历、唯论文,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对行业的贡献,分行业制定评价标准。”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说,山东还积极邀请新兴产业各方参与,在以业内专家为主制定职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学会参与标准制定。

四川省在推出中国首批工程技术系列网信专业职称后,同样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增加项目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评价指标,将技术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课题验收报告、标准规程制定、获奖情况、应用决策等纳入代表性成果,体现重业绩、重实践、重社会评价的特点。

为避免职称评审从初级到高级“一步步爬台阶”,多地还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明确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山东等省份还支持新产业中的高级职称人才申报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工程,鼓励参加青年国际人才培养计划或者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给予财政资助,为新产业人才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去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工程师朱有欣获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师,申报科研项目不用再使用工程技术的职称证书,申报过程更加顺畅。

“我和同事都很高兴,拥有自己从事行业的职称证书,在申请与碳纤维相关的科研项目上,更有说服力了。”朱有欣说。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说,在创新创业浪潮中,及时设置和评选新职称,必将激发人才集聚发展的源源动力。同时应建立职称动态调整机制,让新兴专业人才得到科学的评价、引导和激励,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1、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是否与学术性硕士都是要参加一月份的统考的;专业硕士在8月份还有一次招生。

招考时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每年7月份报名10月份考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每年11月份报名1月份考试;(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每年11月份报名1月份考试。

2、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的分数线是按照往年的国家线看的,考试成绩需要达到国家线或超出国家线。

3、学术性的会比较容易考,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报考学术性的,学术性的专业课是报考院校出的,如果报考的是一般的学校,水分还是比较大的。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是全国统一的,水分比较小。

4、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是自费的,有奖学金,不过比较少,助学金也比较少。

5、专业硕士是以后考研的一个大的方向,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但是真正导师是喜欢学术性学生的,出来专业硕士的学生的本科阶段专业和他的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关系。

扩展资料: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领域为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专业学位硕士点。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监控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数据库及其数据挖掘、嵌入式系统、智能计算、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图形学、云计算等。重点研究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和互联网+及其应用以及物联网工程系统开发与设计等。

本专业领域拥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人员20余名,硕士生导师19人。

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20多项。同时还承担30多项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和互联网+应用开发环境,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理论。能够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运用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解决多种研究和应用课题。

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以团队形式进行系统应用项目开发的实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文献的阅读与分析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求实的科研作风。

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计算机监控技术:主要针对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检测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在矿山监控、安全监控和过程监控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开发等方面研究。

2、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高速计算机网络、网络服务质量、网络互联、协议测试、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与实现技术,以及这些理论与实现技术在有线和无线局域网、远程网中的应用研究。

3、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本研究方向主要指大数据的分析能力、管理大数据的能力、以及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数据挖掘是一个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未知的、有价值规律或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等部分。

4、嵌入式系统:主要是用来控制或者监视机器、装置、工厂等大规模设备的系统。利用主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完成嵌入式产品的开发、测试、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的研究。

5、云计算:主要从事云计算架构、服务端技术以及各类移动终端技术,包括云存储理论及技术、云安全理论及技术、云终端应用技术以及移动云计算安全与隐私、虚拟化云计算、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等方面研究。

6、物联网工程:主要从事物联网数据感知、数据传输以及智能处理理论及技术,熟练解决包括无线传感网、RFID网络节点的嵌入式设计、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数据采集传输、数据融合、数据挖掘与智能处理等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7、计算机图形学: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图像压缩、图像数据传输、图像分割、图像识别、三维图像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研究。

参考资料:

安an理大--(研究生专业)计算机技术085211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028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