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1、全年全球销售收入首超千亿美元。2018年度华为手机(含荣耀)全球发货量突破2亿,稳居全球前三。
2、211家世界500强企业、48家世界1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3、发布全球首个覆盖全场景人工智能的Ascend(升腾)系列芯片以及基于Ascend(升腾)系列芯片的产品和云服务。
4、发布AI战略与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在全云化网络基础上引入全栈全场景AI能力,打造自动驾驶网络。
2017年:
1、运营商业务:从“投资驱动”走向“价值驱动”
2、物联网战略持续推进,NB-IoT技术日趋成熟,全球部署超过50万个基站,商用连接突破1,000万。华为与1,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开启物联网黄金时代。
3、5G领域,在全球十余个城市与30多家领先运营商进行5G预商用测试,性能全面超越国际电信联盟(ITU)要求。
4、在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不断强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并推动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以及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行业广泛应用。
5、通过打造开放、灵活、安全的端管云协同ICT基础设施平台,做客户和伙伴平台的平台;同时坚定不移地与生态伙伴“共生、共赢”,做生态的土壤,共同实现可持续增长。
6、华为与荣耀双品牌并驾齐驱,用户忠诚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 市场持续保持领先。
2016年:
1、华为支持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张网络的稳定运行,服务全球1/3以上的人口。
2、华为已在全球部署了超过60张45G网络;华为无线家庭宽带解决方案(WTTx),覆盖全球3,000万家庭;华为在超过100个国家累计部署190多张移动承载网络。
3、华为已在全球获得了170多个云化商用合同;VoLTE和VoWiFi解决方案累计服务于全球110张网络;数字业务云服务平台累计引入超过4,000家合作伙伴,聚合超过60万数字内容和应用。
4、华为联合500多家合作伙伴为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共部署了超过200万台虚拟机和420个云数据中心。
2015年:
1、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2015年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
2、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SDN架构的敏捷物联解决方案。发布了全球首款32路x86开放架构小型机昆仑服务器。
3、智能手机发货超1亿台。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份额位居首位(GFK数据)。
2014年:
1、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承建全球186个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网络;为全球客户建设480多个数据中心,其中160多个云数据中心;全球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6个,联合创新中心共28个。
2、在全球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在其中担任183个重要职位。
2013年:
1、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财经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2、400G路由器商用方案得到49个客户的认可并规模投入商用;此外,华为还率先发布了骨干路由器1T路由线卡,以及40T超大容量的波分样机和全光交换网络AOSN新架构。
3、发布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满足云计算、BYOD、SDN、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的需求。
2012年:
1、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
2、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在IP领域发布业界容量最大的480G线路板;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
2011年:
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 U2Net;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2010年:
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09年:
1、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2、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1、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2、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6年: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2003年: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1年: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1999年:
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1990年:
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7年: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扩展资料:
华为在2019年的重大事件:
2019年3月,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会上向外界透露,美国政府涉嫌攻击华为的服务器,窃取邮件和源代码。稍早前,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重要声明:决定起诉美国政府。
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68个附属公司加入限制名单。
2019年5月20日,美国宣布对华为禁令推迟90天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邱柏康。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供智能服务的网络,中国最早取得物联网架构发明专利的人是邱柏康。专利权,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的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一种。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近日,三六零(601360SH,下称“360”)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北京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表示,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需要全体网络安全工作者一起努力,共同护航数字中国建设。
守护数字时代安全离不开对技术的长期投入。360始终重视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16年来投入200多亿 探索 安全领域的 科技 创新,解决网络安全“卡脖子”难题。据国家专利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 360累计申请专利12755件,其中发明专利11312件,是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安全企业。
就重点安全领域来看,360在杀毒、防网络诈骗、勒索病毒防护、智能网联 汽车 安全等应用场景均有数百件专利布局,此外,360安全大脑背后则有4000多件专利作支撑。
周鸿祎表示,360将主动把企业发展和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坚持 科技 报国,自觉投身于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伟大事业中。
专利布局所涉领域广泛 夯实 数字 安全领域核心能力
360专利布局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对各领域安全能力提升均有助益。从传统的病毒查杀、主动防御,到防范各种网络诈骗、防范勒索病毒,再到保障智能网联 汽车 安全、防御APT攻击等,全方位的专利布局夯实了360在数字安全领域的核心能力。
2010年11月,360在全球首次推出QVM人工杀毒引擎,基于QVM人工杀毒引擎,累计申请专利67件。QVM人工智能杀毒引擎具有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使得国内彻底摆脱了长久以来完全依赖国外杀毒引擎的尴尬境地。
在防范网络诈骗方面,360在PC端和移动端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措施,以保障用户免受各类诈骗侵扰。这些措施背后,是360在安全监测拦截类领域的专利布局作支撑,目前,360共申请反诈骗专利超过500件,涉及钓鱼网站检测、诈骗短信识别、诈骗电话拦截、伪基站识别等方面。
针对勒索病毒,360拥有漏洞检测及修复、病毒防御、数据恢复等技术,共申请专利上百件。2017年,360安全卫士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席卷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又称“永恒之蓝”病毒)并及时发布全球首个应对措施,正是基于漏洞检测及修复等方面的技术专利。
此外, 360早在2016年就开始针对智能网联 汽车 安全领域进行专利布局,目前已申请上百件专利,对保障智能网联 汽车 信息安全意义重大。
以一件名为“一种基于测试用例检测 汽车 安全性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为例,该专利能够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自动形成测试用例,从而能够自动检测 汽车 被控制的可能性,进而能够有效检测出 汽车 的安全漏洞,大大提升 汽车 总线的安全能力。
同时,360在专利方面获得诸多荣誉,先后十余件专利技术荣获中国专利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政府奖项。
4000 余件专利作支撑 助力360安全大脑解决“看见”难题
在过去16年的实践中,360坚守 科技 报国的初心,发展国家急需的硬 科技 ,帮助国家和各行各业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条件下的复杂安全场景和大安全挑战。
360核心技术成果之一是360云端安全大脑。360云端安全大脑突破了高级网络攻击检测、漏洞挖掘、威胁情报、网络地图测绘、实战靶场等一系列网络安全“卡脖子”技术,形成了强大的网络空间预警能力,初步解决了“看见”和“应对”高级威胁的难题。
360在捕获APT组织方面收获颇丰。官方数据显示,目前360累计捕获境外46个APT组织,发现攻击活动3600余起,涉及目标2万余个;今年上半年,360捕获APT组织使用的在野0day漏洞数量在全球网络安全公司中排名第一。
能够获得如此成绩,关键在于重点技术专利布局。360方面介绍称,360云端安全大脑涵盖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等技术,其背后是4000余件专利作为支撑。
以“威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专利为例,通过该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命中0Day、NDay或者木马变种等高可疑的威胁数据,发现并溯源APT攻击,并通过高效的任务分发,大大提升响应速度,降低误报率。
再如,“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及系统”专利,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攻击行为的检测,极大地避免了攻击者进行绕过而检测不到的情况,从而能够发现更多的网络攻击。
此外,“一种网络攻击预测方法及装置”专利,可以预测下一个攻击阶段,从而预测攻击者即将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以提醒防御方对未被发现的网络漏洞及时进行修复。
360方面表示,12755件专利申请见证了360十六年来创新发展的历程,未来公司也将坚持创新为先,为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网络安全贡献力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