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

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第1张

大专就业前景好专业列举如下:

1、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发展非常迅速,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该专业就业率高达955%。

2、计算机应用技术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仍然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以每年1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就业率高达939%。

3、财务管理专业

如今社会的竞争力日趋激烈,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也面临着多重选择。从职业分布来看,企业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战场。

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以财务管控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将受到企业的重视。财务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就业率都不低,在最近的就业率排行榜单中,就业率高达935%,位列第三。

4、铁路相关专业。

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铁道机车,这些专业,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比较适合男生,女生可以学高铁乘务,轨道信号等方向,现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铁路运输路线最长的,所以对铁路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

铁路类专业的就业去向是各地方铁路局、地铁运营公司、铁路系统等大型国企,虽然是工人身份,但都是有编制的,一般这些企业都会去铁路专业院校定向招人。所以报考时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城市选择该地区铁路专业院校。

5、电力水利类专业。

这类专业主要分动力系和电气系两大方向,如电力系统与自动化,这个专业主要在专科学校开设,主要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技术人才,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各大电厂、国家电网、电力设备公司、供电局、水利局等国企和事业单位。

专科毕业一开始工作先从基层岗位干起,工作地区也可能是相对偏远一些,但是福利、待遇、平台都是比较不错的。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要充分结合自己对未来的就业地区的一些考量,然后再去选择。

6、医护类专业。

护理专业比较适合女生学,当然男生报护理专业也可以,甚至在就业的时候更有利,现在很多医院都缺男护士。学医护专业毕业进医院,也是待遇好,工作稳定的工作,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学医护专业很苦很累,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专科的分数,报专业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就业。

干些本科生不愿意去干的也能有高收入的,没有哪一行是不苦不累的,社会对于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编制合格,可以进入正规的三甲医院,有事业编,工作稳定,工资也高。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业待遇是不用愁的。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潮流地推动下,未来必将会出现许多新兴的高精尖产业。

我认为十年之后,更多与物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将会层出不穷。

物联网是将物品和互联网相连接,进行消息交换和通信,用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物联网,比如:超市收银系统、小区门禁系统、智能家居等等。

相信在未来十年的发展,物联网在各行各业会有更大的进步,将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不仅主要应用于安防、电力和交通,将会逐步深入到医疗、智慧城市、物流等众多行业,给它们带来众多的便利。

我认为十年之后,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新型农业将会全面步入时代的舞台。

现在好多地方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就拿我老家来说,好多人都会选择出门打工,而不愿意在家里种地。辛辛苦苦种地一年,所得的收入还不如一家人在外打工一个月挣得多。这就导致了好多耕地直接荒废了,严重浪费了国家的土地使用。

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新型农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实现。到那时候会逐步实现全国土地规模化种植,种植的不仅有农作物还有经济作物。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专业设备,减少人力的输出,增加对机器的使用,使各种农产品的产量达到质和量的提升。

新型的农业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满足全国非农业人口的对农作物的需求。毕竟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很大的国家,现在粮食的生产还没做到自给自足,好多都依赖进口。新型农业的发展,既充分利用了国家的土地,又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

新职业炙手可热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的社会职业构成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一些传统职业开始衰落甚至消失,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

2015年7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其中,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1999版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9个中类和21个小类,新增了快递员等职业。

随着都市人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对于服务的专业化需求不断增多,新职业越来越丰富,一些原先不曾有的新职业群体不断扩大。

32岁的郑雪舟是一位大数据技术工程师,在北京一家为大中型企业客户服务的软件公司工作。2012年,随着行业技术升级,他从一名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工程师转型成为大数据技术工程师。他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数据产品的研发工作,包括技术调研、产品分析、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系统测试、运维监测等。

郑雪舟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前景很有信心,他认为大数据整体市场正呈增长趋势,未来发展比较乐观。无论是大数据行业还是其他新职业所在的行业,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增长势头。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同比增长6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6916亿元,增速达3432%。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工程师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职业。

在电子竞技员和电子竞技运营师所在的电子竞技领域,2018年夏,在雅加达亚运会中,中国队在英雄联盟比赛项目上获得了一枚金牌;2018年冬,中国战队“IG”代表LPL赛区,获得英雄联盟S级赛的冠军奖杯,电竞行业发展迅速。

在农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需求旺盛,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在工业现代化之路上,通过技术换代,使用工业机器人提高效率,工业机器人系统 *** 作员和系统运维员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一线人员。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分析:“此次拟发布的新职业并不是新产生的职业,这些职业在现实中已经存在,新职业从业人员达到了一定数量规模,并且有了比较清晰的职业内涵定义和工作要求,这些新职业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带来诸多收益。”

2018年,美团点评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8年新职业人群工作生活现状调研报告》,该调研覆盖了全国主要的一二三线城市、800余种新职业。该报告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新职业人群的收入水涨船高,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休闲娱乐消费占比增加。

比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健康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去健身房锻炼的习惯,健身教练随之兴起。半年前,从高中起就有健身爱好的唐鑫在四川成都成为了一名健身教练,对于这份职业,唐鑫最满意的是每天除了给学员上课,能有固定的2个小时训练,以及与同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完善自己的专业。12新职业更有“科技味”

在苏海南看来,不少新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以丰富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为支撑;新职业具有对从业人员高素质以及相关 *** 作技能等要求的特点。

这些新职业所在的高科技行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电竞行业和机器人行业,都是潜力无穷的新兴行业,选择这些行业或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意味着更高的薪资水平。

今年1月,国家批复安徽省2018年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安徽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9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403家,居全国第八位。和安徽一样,全国多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有政策倾斜,这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将会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并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根据领英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中,621%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清华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从人才投入看,科研机构和高校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载体。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发布信息,工业机器人系统 *** 作员必须能够使用示教器、 *** 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

无人机驾驶员是通过远程控制设备,驾驶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的人员。驾驶无人机之前也需要经过考试获得无人机驾驶执照。根据《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要想获得执照必须学习航空知识和相应的飞行技能,并且满足飞行经历要求。

为何众多新职业纷纷呈现聚焦高科技行业和技术导向的特点?苏海南认为,中国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整个职业结构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将由原来的低端职业占多数逐渐变成中高端职业占大多数的状况。

新职业大有可为

新职业的纷纷出现,为产业、行业、职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一种引导,从新职业的产生可以看到,在转换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进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亮相,同时也会有某些传统职业逐渐消亡,这既给新产业、行业、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给某些传统产业、行业、职业提供了一个预警。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而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7年统计报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已有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城轨交通线路165条,投入运营线路长度5033公里。

苏海南认为,新职业不断发布有利于形成好的导向,给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及其服务的改进完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调整和教学方法改革、年轻人求学、劳动者就业等提供引导。

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2016年2月,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3所高校率先开设本科的大数据专业;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32所高校成为第二批成功申请到该专业的高校;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等200多所高校获批开设该专业。

对于年轻学生来说,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可能会更加广阔。2018年6月11日,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其中显示,2018年,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属于失业量较小而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需求增长型专业。

专家指出,新职业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产物,社会面对新职业,心态正在变得更加开放,同时也需要从制度、法律等层面入手,促进新职业的良性发展。

在健身教练这一行从业不久的唐鑫看来,这份工作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如果他达不到健身房规定的营业额,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虽然工作刚起步,压力较大,但是唐鑫乐观地表示:“健身教练做得好了,工资会比较高,而且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变强,这个行业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自己也会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在这个行业继续干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21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