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部的组成和各项职能

工程项目部的组成和各项职能,第1张

包括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为完成项目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管理组织。

1、发包人

发包人是指具有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发包人有时称发包单位、建设单位或业主、项目法人。

2、承包人

承包人是指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承包人有时也称承包单位、施工企业、施工人。

3、分包人

指合同中从承包人处分包某一部分工程的当事人,一般指非主体、非关键性工程施工或劳务作业方面承接工程的当事人。

扩展资料:

项目部工作职责

1、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按时、如实向监理单位汇报工程的各方面情况。

2、负责组织指挥本工程施工,在技术、进度、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清障等方面均达到招标书的要求。

3、项目部统一调配现场的施工技术力量,包括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工具,确保本工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竣工日期前圆满完成。

4、制定并组织施工技术、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的贯彻实施,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施工工作,组织安全大检查、质量检查以及分部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5、负责按规定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项目部

  适用范围:

  口罩过滤性能测试仪快速获取滤料的使用性能评价参数,准确评价过滤材料的品质、性能、寿命等。

  产品详细:

  口罩过滤性能测试仪-G507高效过滤材料过滤性能测试仪:

  全新的G507高效过滤材料过滤性能测试仪采用目前国际主流的粒子计数法,高效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与检验,以此给出HEPA/ULPA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微粒透过率,最易穿透粒径(MPPS)等过高效过滤材料的基本过滤性能,亦能测试过滤材料的除尘能力,结合寿命测试模块可实现对高校过滤材料的周期性测试,以获得过滤材料的动态过滤性能以及有效过滤寿命情况。

熔喷布过滤效率测试仪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专业的滤料测试

  高效过滤材料过滤性能测试仪是为评价HEPA及ULPA的过滤效率、MPPS、动静态除尘效率、滤料使用寿命判定等设计的测试仪器,通过模拟滤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快速获取滤料的使用性能评价参数,准确评价过滤材料的品质、性能、寿命等。

  为新型过滤材料的研发,产品质量控制,材料性能验证等提供数据依据,是科研,检测,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最佳选择。

  参考标准:

  (1)TAJ1001-2015PM25防护口罩

  (2)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3)US42CFR84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和ULPA)气溶胶产品、测量设备、粒子计数统计

  (4)EN143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和ULPA)试验扁平片状过滤媒介

  (5)EN18225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和ULPA)过滤器元件的效率测定

  (6)ISO29463清除空气中微粒的高效过滤器和过滤介质

  高效过滤材料发展及过滤性能测试方法发展情况:

  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即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粉尘或微粒过滤有效率达到99998%,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原始的HEPA过滤器即被被设计用于曼哈顿项目以防止传播空中放射性污染物。

  上世纪50年代,HPEA被商业化,并且成为了注册商标,常用叫法为高效过滤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高效过滤器的适用领域及适用产业逐步扩大,在越来越多高技术含量、有关民生安全等的产业领域受到关注,如航空航天、配药处理、制药车间、医院、医疗保健、核燃料,核能和电子(计算机芯片)生产等。

  钠焰法:起源于英国,欧洲部分国家在20世纪70~90年代实行,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方法之一。它的测试尘源为多分散相氯化钠盐雾,“量”为含盐雾燃烧时氢气火焰的亮度。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经干燥形成微小盐晶体颗粒并进入风道,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含盐雾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亮度增加,以火焰的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并以此确定过滤器对盐雾的过滤效率,主要检测仪器为火焰光度计。钠焰法的相关标准有:英国BS3928-1969,欧洲Eurovent4/4,中国GB6165-85。该方法只能检测灵敏度不高的过滤材料,不能对超HEPA高效过滤网检测。

  油雾法:

  油雾法起源于德国,中国和前苏联也实行。测试尘源为油雾,“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以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德国规定使用石蜡油,油雾粒径为03~05µm。中国标准规定油雾平均重量直径为028~034µm,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相关的标准有:中国GB6165-85,德国DIN24184-1990。油雾法在检测过滤器时,容易对过滤器造成损伤,且不能直接读值,浪费时间。

  DOP法:

  DOP法1956年起源于美国,曾被许多国家采用,中国国家标准中也已采用,这种方法曾经是国际上测试HEPA高效过滤网最常用的方法。采用03μm单分散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液滴,通过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并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测量仪器主要是光散射式光度计(photometer)。相关标准有:MIL-STD-282-1956。

  荧光法:

  荧光法只有法国使用,荧光法的测试尘源为喷雾器产生的荧光素钠粉尘。测试方法是首先在过滤器前后采样,测量含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亮度反应粉尘的重量,由此计算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法国早已不用荧光法,而采用欧洲标准化协会的计数,目前一些核工业系统现场检测过滤器也采用荧光法。

  粒子计数法:

  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测试方法。尘源为多分散相液滴,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有时按照用户的特殊要求使用大气粉尘或其他特定粉尘。若测试中使用的是凝结核计数器,就必须使用粒径已知的单分散相试验尘源。主要测量仪器为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CNC)。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点的粉尘的个数,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该方法的相关标准有:欧洲EN1882,美国IES-RP-CC0071-1992

  高效过滤材料过滤性能测试仪原理:

  测试粉尘或微粒在发尘器内随压缩空气分散,形成一致浓度后平均分布管道,通过静电分级器和电荷中和器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单分散值的粉尘粒子,受试滤料另一侧通过抽吸泵作用产生一定的吸气气流将粉尘牵引作用于受试滤料之上,以此模拟测试滤料在恒定的气流和粉尘浓度下的运作情况。通过监测受试过滤材料两面的粉尘或微粒浓度及粒径分布,快速得出受试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以及粉尘穿透率。

  粉尘或微粒在高效过滤材料表面及内部集聚会导致测试压降增加,差压传感器实时检测受试滤料前后压降的变化。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方式决定了过滤材料要受粉尘内部积累导致的过滤能耗增加引发的过滤效率下降,又要因为粒子冲击导致的过滤材料内部损坏引发的穿透率提高及过滤效率下降。通过监测过滤效率-粒径分布-压降变化曲线,实现对受试试样使用寿命的预评估。采用粒径谱仪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亦能测试粉尘粒径分布,评估材料一定时间内静态除尘效率以及整个使用周期内过滤材料随工作情况变化的动态除尘效率。

  配置底部粉尘收集器,使粉尘不会在受试滤料的脏气上游再分散,而导致不明确的粉尘浓度,令测量无效(特别是重要参数:残余压降值);此设计实现无差错的长期运作,不需因清理粉尘沉积而经常全面中断测量。

英国IAM空气净化器在2500-3500元,还是值得购买的。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值的,因此推荐购买。下面我们从净化器过滤系统构成,净化能力、噪音、耗材等多方面了解英国IAM空气净化器。英国IAM空气净化器KJ780F-A1净化性能不错不能远程控制耗材价格稍微高机身偏大和偏重英国IAM空气净化器KJ780F-A1 IAM内置日本直流无刷电机。

双进风前向离心风轮,配合阿拉斯特螺旋风道设计,风量更大净化效率更高。在滤网方面,采用的是初效滤网+HEPA+常温催化改性颗粒炭三者结合的复合式滤网设计,其中HEPA滤网等级为H13,针对直径为03μm的PM03颗粒物净化效率高达995%也就是说滤网每平米可以净化100-120支香烟所产生的污染物;

常温催化改性颗粒碳,能够催化分解甲醛;这款空气净化器产品还拥有负离子生发器设计,能够释放出102亿/cm负离子提升空气质量,整体空气净化的性能不错。而在滤网更换的方面,厂家建议的滤网更换时间为12个月,由于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的差别。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换,不过这款空气净化器拥有滤网寿命提醒功能,还是比较方便的。此外,这款空气净化器的滤网零售价为669元(2片装)。


2017年起,“智慧工地”逐步进入政策视野,此前则多为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开展的创新应用。尤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渐成共识。

当前,针对“智慧工地”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关于“智慧工地”的概念界定和路径设计也各有千秋。综合多地文件,可以将“智慧工地”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要而言之,“智慧工地”旨在为工程施工项目装上“智慧大脑”,通过采集、集成和应用建筑施工数据,实现对于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监管。

1、信息采集:打破“信息孤岛”

施工现场散落着类别多、数量大的信息,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和材料供应商等诸多主体,需服务于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等控制需要。

为改变传统工地中信息重复采集、信息交叉上报、信息冗余严重、信息更新滞后的信息管理现状,“智慧工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致力于满足项目管理者对现场作业过程所需数据的及时获取、共享和沟通。

针对现场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信息孤岛”现象(表现为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智慧工地”着力打破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障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交互关系,既在“信息孤岛”间架设桥梁、实现大数据融合,也为破除“信息壁垒”、填平孤岛重建奠定基础。

响应《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针对施工类企业提出的“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号召,各地也要求逐步推进BIM技术,以降低信息在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2、系统集成:汇集多元力量

在优化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智慧工地”还需将软件、硬件、技术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信息达到充分共享,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针对市场上施工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多而杂的近况,“智慧工地”通过完善并集成项目管理、劳务管理、物资材料管理等系统,将施工现场所应用的各类小而精(杂)的专业化系统集成整合为各功能模块集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如《重庆市2020年“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6项元素,江苏省《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智慧工地应涵盖现场应用、集成监管、决策分析、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等五个方面内容。

与此同时,“智慧工地”还有意提高BIM、LBS、VR、AR等技术应用软件和系统的集成程度,一方面提高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市场存在的软硬件集成难、系统选型难等问题。

3、数据应用:升级项目管理

信息的采集和系统的集成都是为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对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效能的价值。在前两步骤的基础上,“智慧工地”得以在数据应用环节发挥巨大潜能:“了解”工地的过去,“清楚”工地的现状,“预知”工地的未来。

对于各方建设主体而言,“智慧工地”有利于施工精细化管控的实现:通过集中获取、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项目信息,应用人员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监督、车辆未冲洗抓拍、现场设备监控等功能,能够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助力项目管理“耳聪目明”,长远来看对于项目管理各方而言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创新选择。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可通过“智慧工地”优化对于施工项目的微观管理,如《成都市智慧工地线上巡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区(市)县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含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所监管项目智慧工地线上巡查工作,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和处理巡查问题;另一方面可应用“智慧工地”更好实现“现场与市场”联动管理,落实“现场优秀、市场优选”原则,在建筑企业中普及“以现场促市场、以市场保现场”观念,优化对于建筑市场的宏观管理。

“智慧工地”是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能够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当然,其推广还需以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为出发点,政策支持、措施保障、督导监管加以辅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22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