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所从事过的通信行业

聊聊我所从事过的通信行业,第1张

本期文章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曾经从事过的通信行业吧。最近各方面信息的泛滥,包括和华为的同学聊天,自己确实也感慨颇多。想想我自己本科主修通信工程,研究生再修信息与通信工程,从本科开始就学过通信方面的历史和专业课程,后来校招去通信公司后也接受了一些通信方面的文化和情怀的熏陶。嗯,聊聊吧!

其实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中国的通信行业,其实做的还真不差,最起码 5G 时代是处于领跑状态。我们的通信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一路上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通信人追赶和跨越的故事,那这也是下文即将阐述的。

要讲中国通信,最早当然也就是固话时代,也就是通信工程专业课课本上所说的程控交换机时代。因为这个时期,国内所用的所有通信设备都是依赖进口,毕竟关键的核心技术都掌控于美、欧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手。因此 20世纪 80年代,当时通信业流行的一个概念叫 “七国八制” ,也就是说我们市场上总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八种制式的机型或网络,分别是:日本的 NEC 富士通 、美国的 朗讯 、加拿大的 北电 、瑞典的 爱立信 、德国的 西门子 、比利时的 BTM 以及法国的 阿尔卡特 ,而中兴和华为则是到 80年代中后期才先后在深圳萌芽并成立的公司。

在今天,我们的父母辈应该记忆犹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家里能装一部电话机是何等的有身份,因为仅装一个固话也需要几千上万元的费用,原因就在于当时所有通信设备全靠进口、高昂的安装成本和通信资费的情况下,拥有一部家庭固定电话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1990年,我国第一部由中兴研发的数字交换机 ZX500 面世,才逐渐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与壁垒。

那时候记得我校招入职后参加公司的培训,也听过 一些好玩的事情 。比如当时我们从人家买回来的一架通信设备上,一块铁板坏了需要更换,也需要向人家支出好几十美元。去国外投标,我们中方通信公司做了各种各样精美的PPT胶片来向客户宣讲我们中方通信公司所能提供的业务、技术以及服务,而人家爱立信的PPT胶片就一两页,那仅有的PPT胶片上展示了一张世界地图以及地图上插满了表示他们产品的小红旗…

这就是那样一个我们的通信产业被瓜分的年代!

所谓 1G 时代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哥大时代”,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谓的 1G 通信其实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且通信速率很低。在这一时代,我们移动通信行业几乎处于空白阶段,直到 1987 年 11 月,广东才开通了全国第一个移动通信网,而中国大陆市场上才第一次有了砖头大小的移动通话终端,又名“大哥大”。直到 2001 年中移动在全国启动了模拟网转网,才正式关闭了 1G 模拟移动电话网。

随后到了快 2007 年,我们才开启了全新的 2G 数字通信时代。那这样就会有人问:从 1987 年的 1G 序幕拉开到 2007 年 2G 时代的开启,中间足足隔了20年呢?产品难道都没迭代吗?那是因为 1G 和 2G 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过渡产品和阶段,包括但不限于 1998 年前后的寻呼机、 2002 年前后的 IC 电话 以及 2004 年前后的小灵通。

2G 时代的通信协议主要分两种,分别是欧洲的 GSM 和美国 CMDA ,而通信速率大概为几十 kbps 的样子。因此 2G 时代也仅仅是欧、美在争霸而已。当然这一时代的中国,也开始了追随世界潮流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代最为知名的通信巨头莫过于欧洲起家的诺基亚和爱立信。仅仅用了十年,诺基亚就成为了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商。不知大家还记得与否,当年几乎大街小巷但凡有手机的,几乎都是诺基亚手机…

3G 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 1G 模拟通信和第二代 2G 数字通信,第三代则拥有更稳定、更快速的传输,并且服务的多样化开始逐步呈现, 3G 时代能“比较”快速地传输图像、音乐,但主要还是 时代 ,速度其实并不快,速率在 144Kbps-2Mbps 之间。

3G 时代欧、美、中三方斗法,大家注意到没,中国逐渐开始参与到标准制定里来,并获得突破。欧洲的 WCDMA 、美国的 CDMA 2000 、中国的 TD-SCDMA ,成为 3G 的三种主要制式。当然 3G 时代最主要的技术当属高通持有技术专利的 CDMA , CDMA 以其系统容量大、频率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2008 年底我们国家开始颁发 3G 牌照,但直到 2010 年前后 3G 终端才算比较普及。而那时候我们也就是利用手机聊QQ,发发文字和而已。还记得那时候我读本科,大家都用着诺基亚 N 系列的滑盖手机,当然此时安卓手机也逐渐兴起了,比如摩托罗拉的Defy手机。那时候最高端的 3G 手机应该当属 2009 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3GS 。

当然在 3G 时代,中国通信行业也开始迎来突破。三大运行商都开始发力, 2009 年中国发了三张 3G 牌照,分别是中国移动的 TD-SCDMA ,中国联通的 W-CDMA 以及中国电信的 CDMA 2000 ,其中拿到了最好牌照( WCDMA 在 3G 时代应用最为广泛)的联通,也在 3G 时代有一举超越移动之势。

2014 年开始迈入 4G 时代, 4G 时代被 LTE 一统江湖。 4G 时代得益于中国市场规模之大,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大力推进,打造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 4G网络 。而且 4G 的推行速度是非常快的,普及度也算很高,还没等我们经过漫长的期待与酝酿,手里就已经用上了 4G 的设备和终端。

当然除了 4G ,后来还有一个 4G+ , 4G+ 是新一代的 4G 网,可以说是升级版的 4G 网,网速峰值提高了很多, 4G+ 的下行峰值为 300Mbps ,上行峰值也能够达到 50Mbps 。 4G+ 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的主流阶段,我们的主流手机正是支持 4G+ 的版本。

从 2018 年开始,由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大视频 物联网 等等一系列关键词所打造的 万物互联时代 的序幕基本算是拉开了,中兴、华为在好几个实验局都打造并外场试验通过了好几张 5G 网络,并且 5G 终端也陆续亮相了(尽管 5G 终端的价格也到了平均 5 位数的水平)。这时不禁想起了网上的一个调侃的段子:“啊, 5G 时代,一晚上忘了关手机网络是不是都会破产”,这也从侧面形象地说明了 5G 通信的高速,相较于 4G 通信,有很多倍的速率提升。

提到 5G ,中兴和华为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也是可以和外界正面PK并领跑世界的两大中国设备商,非常地争气。

所以总结这三十多年来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我们经历了 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行,5G领跑 的辉煌之路。还是非常了不起和值得骄傲的!

大家一听到华为、中兴就想到手机,每次有新闻,看大家都高呼支持华为就买华为手机。应该说手机真的只是中兴、华为业务的一个方面而已,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终端业务里很小的一个部分,而且这还仅仅是对普通消费者展开的业务。比起手机,华为和中兴还有很多非常庞大的业务体系,各种对企业客户,对运营商客户等提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也是不胜枚举,各种: 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光通信、多媒体、云计算、虚拟化 、甚至还涉及 能源等特殊行业 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

另外通信设备和产品其实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集成体,涉及到一整个很长很长的产业链。包括华为中兴这些公司他们也没有办法避开长长的产业链和对各方外界的依赖,这必定是一个全球化合作才能持续共赢的局面。 特斯拉 的创新令人惊艳,但一直以来像Model系列的很多车型产能都不足,为啥呢,对别人有依赖呗; 三星帝国 强大无比,但是如果没有 ARM 的授权,可能某些芯片制造也会受到影响;就算是如日中天的 苹果公司 ,其优势也是集中在 *** 作系统、生态链和整机产品的设计之上,去掉某些合作伙伴估计业务也会因此受阻。这种全球化合作才能持续发展的栗子实在太多,一举便是。

像以前中兴的那个事情,在那里东扯西扯的人估计都是不专业、甚至是根本就没有从事过通信行业的人。毕竟任何一家高科技企业都是无法做到上下游链路全覆盖的,因此还是要客观和公正地来看待这个事情。

很多人通过公众号私信和我交流时会问:通信行业到底怎么样呢?是不是夕阳产业?我都签约中兴或者华为了,该不该去,有点怕后悔等等之类的问题。我是这样觉得,通信行业只是那种爆发式的增长期已经过去,但绝对不是什么夕阳产业,最起码眼前的 5G 就很有搞头。大家想的真是太多了。

另外从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来看,华为和中兴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而且 华为和中兴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两家可以提供 “端到端” 解决方案的公司 。再放眼国际,像贝尔、北电、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西门子等等这一系列巨头,现在又在哪里呢。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就剩下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这几家巨头型的通信行业跨国公司了。

另外通信公司技术深耕得还是很不错的,肯定可以学到东西,不论是业务上的,还是技术上的,亦或是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方面的东西。就算再不济,华为和中兴也是非常优秀的跳板嘛不是。大家如果已经做了选择,不用多想,好好努力,肯定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解析中国通信的崛起之路: >

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物联网各类终端设备总体上可以分为情景感知层、网络接入层、网络控制层以及应用/业务层。每一层都与网络侧的控制设备有着对应关系。物联网终端常常处于各种异构网络环境中,为了向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终端应当具有感知场景变化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优化判决,为用户选择最佳的服务通道。终端设备通过前端的RF模块或传感器模块等感知环境的变化,经过计算,决策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文名

物联网终端

功    能

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等

处    于

各种异构网络环境中

主要分类

单一功能终端、通用智能终端等

中国电信推出的一款服务。电信火箭物联网流量卡是由中国电信推出的一款服务,主要针对物联网应用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物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传感器和物联网终端设备的使用量越来越多,数据传输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推出了电信火箭物联网流量卡。电信火箭物联网流量卡可以支持4G/NB-IoT/eMTC/GPRS多种网络技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满足物联网传感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大容量储存等需求,从而提升了物联网应用的体验。

可以正常使用流量,但不属于免流范围。
4G电信卡再监控产生的流量,需额外支付费用(有全国流量的,从流量套餐中扣除)。
4G卡在监控中感觉流量用的有点多,不建议使用,建议无线网,内存卡较好。

金格科技4G工业路由器R40

R40工业级4口无线路由器支持GSM/GPRS/EDGE 2G网络、WCDMA网络、HSPA+ 35G、LTE 4G网络等3G网络,通过无线连接为设备提供高速无线网络带宽,并具有双SIM卡备份,保证无线网络的稳定连接。R40还有四个以太网端口,满足用户的多接口需求。是一款工业多功能物联网终端设备,支持POE供电,自带I0输入输出,有两个RS485串口,支持透明传输,使用Modbus主协议扩展IO,连接PLC等设备。

双SIM卡冗余设计,保证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支持MQTT协议和Modbus TCP协议,兼容大部分PLC协议,大大简化现场布线建设成本,降低运维成本,广泛应用于智慧环保、智慧水利、智慧农业、智慧矿山、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制造等行业。

功能特性:

双SIM卡冗余设计,稳定可靠。

支持P0E输出电源,节省布线成本。

支持I0输入,可以扩展I0的数量。

支持PLC远程下载和监控

支持Modbus主/从、Modbus TCP和MQTT协议

支持IPsec/0pen/L2TP/PPTP/等。

支持WWAN1、以太广域网、无线局域网广域网链路交换和ICMP检测。

Wi-Fi支持AP和客户端模式(24 GHz)

SMS和Emai I事件报警支持Modbus RTU到TCP和Modbus Master。

支持ICP客户端/服务器和UDP

支持DHCP服务器Web升级固件短信和定期重启

强大的工业设计(9至60V DC输入电压,可支持水平桌面放置、壁挂式安装或轨道式安装)

在确认信号覆盖正常的前提下,如出现物联网终端上网异常现象,如无法连接网络、连接时断时续等,请依照以下步骤进行故障排查:
(1)通过物联网专网提供的自诊断能力,依次查询上网异常终端的配置、SIM卡、网络连接及是否建立连接;
(2)进行多卡、多终端(普通手机终端,下同)的可用性测试,即将多张SIM及多个终端设置正确的APN,进行多次可用性互 *** 作;
(3)如多卡、多终端测试后故障现象未重现,且连接正常,可初判为物联网终端(模组)需更新设备内的IMSI(或PLMN)识别号为46006或46009,检查APN是否设置正确。
(4)物联网终端(模组)更新相关设置后,如依然无法解决问题,请协调终端(模组)厂家、中国联通本地运维部门分别从终端(模组)、网络侧进行通信日志分析,进行故障原因排查。

物联网终端属于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的中间设备,也是物联网的关键设备,通过他的转换和采集,才能将各种外部感知数据汇集和处理,并将数据通过各种网络接口方式传输到互联网中。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传感数据将无法送到指定位置,“物”的联网将不复存在。

扩展资料:


原理

物联网终端基本由外围感知(传感)接口,中央处理模块和外部通讯接口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外围感知接口与传感设备连接,如RFID读卡器,红外感应器,环境传感器等。

将这些传感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并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处理后,按照网络协议,通过外部通讯接口,如:GPRS模块、以太网接口、WIFI等方式发送到以太网的指定中心处理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23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