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政府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1张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2、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4、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5、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
6、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1、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2、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3、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4、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1、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
2、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
3、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1、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
2、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3、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
4、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
5、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1、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
2、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3、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 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 *** 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3航空航天装备。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3]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7电力装备。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机装备。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1、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2、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
3、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4、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1、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
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
3、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1、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
2、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3、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2009年,无锡成立了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2019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成为无锡靓丽的名片。随着过去10年间物联网硬件成本不断下降,行业门槛降低,同时伴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能力显著提升等因素,物联网连接数迅速增长,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物联网产业在经历了概念驱动、示范应用引领之后,已经全面爆发。

5G 网络助力物联网深入发展

物联网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正在成为互联网之后又一个产业竞争制高点。而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速迭代和演进,又推动物联网迎来规模化发展的窗口期和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机遇期。

“未来5G应用的80%将是物联网。目前,中国5G商用步伐加快,超百万的窄带物联网基站实现商用,连接数达15亿,并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窄带物联网网络。”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2019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表示。

5G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5G为原点,随着其进一步商用,物联世界将极大丰富。依托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以及每平方公里上百万的连接数量,可有效支撑车联网、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智能设备的即时海量连接,这也是物联网下一步发展的重要节点。

新应用层出不穷

物联网用途广泛,既助力行业发展,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展示了许多热点应用。中国电信的“5G+8K”超高清视频直播、中国移动的“5G+智能制造”模拟工厂、中国联通的5G远程医疗急救系统,吸引大批观众驻足体验。“WIoT-PARK”(物联网公园)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区首次亮相,带来VR看无锡、5G直播、VR蹦极、罗森智慧超市、5G未来餐厅、大 健康 体检中心等多项体验展览。

5G+ 车联网

车联网通过把车和车、车和行人、车和基础设施、车和云端、车和交通指挥中心相连,将目的地周边地区的交通实时状况更准确及时地告知驾驶人,有效提升出行效率。

在博览中心B馆门口,有不少观战排队体验车联网公交。20分钟的车程,体验者感受了道路拥堵标识预警、人行道减速、行人盲区检测、路口碰撞预测等辅助驾驶功能。此外,5G无人驾驶体验区域内的自动配送物流车、自动清扫车和5G远程驾驶也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

5G+ 医疗

中国移动展示的5G远程医疗系统和5G急救车模型,让参会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看病”与“治病”的变化。远程实时动态心电系统、胸痛中心急救管理系统、手持B超等物联网医疗设备摆满了展台。通过医院工作后台、监测及治疗设备、用户 APP ,医生可打破地域限制,实时获取病患的心电、血压、血氧、脉搏等信息,及时出具诊疗方案。今年5月,江苏移动就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分别签署了5G智慧医疗战略合作协议,5G急救车就是合作重点之一。5G急救车能将患者的体征、病情评估图像等信息以毫秒级速度传送至医院,同步交互高清音视频,可有效缩短院内急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大生机。

5G+ 工业

在中兴通讯展区,其5G+工业园区方案利用覆盖园区的泛5G网络,实现园区内生产设备、表计、摄像头、无人机、机器人等的泛在连接,并通过物联网平台对它们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通过工单系统对园区内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工业园区的可视化综合管控。

在5G+工业机器视觉方案中,高清摄像头在工业现场采集高清视频信号,通过5G网络传输到边缘侧进行机器视觉分析,在MEC进行边缘侧实时控制。机器视觉方案在工业现场有大量应用。如,在轮毂淬火过程中,通过高清摄像头进行轮毂淬火的视频采集,利用机器视觉分析轮毂颜色变化来判断温度是否满足淬火质量要求,实现机器视觉检测-成品质量判断-工业设备调整的闭环控制流程。

5G+ 教育

中国联通利用5G+VR,可提供网络、平台、内容及终端的全套解决方案。 结合 网络层的关键技术、平台层的分布式部署及多场景访问能力、内容层的全学科优质资源,以及终端层的多终端访问,中国联通可以为学习者打造高度开发、可交互、沉浸式的三维学习环境,真正实现教育部倡导的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教学要求。

共谋物联网发展良策

物联网对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 社会 、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具有显著的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但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

物联网无处不在的连接打破了传统的网络边界,5G、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又加剧了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当前,物联网设备基数庞大,但安全防护普遍脆弱,物联网被攻击事件屡屡发生,造成设备被控制、用户隐私 泄露 、数据被窃取,甚至造成影响基础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等严重后果。保证安全已成为物联网行业 健康 发展的前提。

在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信息安全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探讨5G时代的物联网安全实践与发展。专家指出,当前物联网还需面对3个挑战。首先,自主创新上,核心技术虽有一定发展,但受制于人现状并未根本改变,攻坚克难之路仍任重道远。其次,安全可控上,国外物联网产品虽技术领先,但预置后门现象频现,安全防范之事需常抓不懈。最后,安全生态上,国内物联网生态虽日渐完善,但部分关键要素仍握于美西方,根治痛症之需仍迫在眉睫。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副 主任 黄殿中表示:“物联网承载 科技 兴国战略与网络强国梦想,我们需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安全和生态体系构建的升级转型;实现由‘分块布局’向‘生态体系’转型;实现由‘受制于人’向‘自主发展’转型;实现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型。”

物联网如何改变世界?王志军表示,中国正进行新一轮物联网发展布局,将着力突破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 *** 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从根本上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此外,应用先行,我国将通过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标志性的应用场景示范推进产业落地,以及重点支持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快部署,强化产需对接,实现规模发展。

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运营商在万物智联时代将肩负新使命,创造新价值。中国联通总经理李国华表示,首先,运营商将广泛部署5G基础设施,构建广覆盖、高性能的网络,实现全程全网;其次,运营商将是垂直行业的赋能者,与不同垂直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普惠性服务;再次,为实现资源优化与价值重构,运营商将设计并实践新型商业模式,寻求合作共赢,成为商业模式的 探索 者;最后,“融合”将是万物智联时代的基调,运营商将更多承担生态建设驱动者的角色,与产业各方一道构建生态圈,实现共享发展。

END

作者:孟月

责编/版式:王禹蓉

⑴ 人社部颁发的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专项技能认证证书,技能测评证书什么区别

职业资格证书是技能等级证书以后是享受国家福利的。

而专项技能和技版能测评证书都是培训证书,权含金量低没有职业资格证书高,而且承认的单位很少。

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劳动者,技术等级考核合格后,即可获得《技术等级证书》;技师资格考核合格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技师合格证书》或者《高级技师合格证书》。已获得证书可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

这些证书是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我国公民境外就业、劳务输出法律公证的有效证件。


(1)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评测中心扩展阅读: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活动密切相联,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 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资料来源网络_职业资格证书

⑵ 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

根据以上(2)所列举的内容均属于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所需要考试的证书,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范畴。

国家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国家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2)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评测中心扩展阅读:

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 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证书等级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

1、初级(五级)

初级技能: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

2、中级(四级)

中级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3、高级(三级)

高级技能: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 *** 作人员。

4、技师(二级)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 *** 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 *** 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 *** 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5、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 *** 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管理能力。

⑶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证书和国家工信部颁发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证书有什么区别

1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为适应国家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规范专业人才评价工作,促进信息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而推出的国家级认证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具有职业资格、职称资格、专业水平多重功效。
软考优势
政策性:以考代评,与职称挂钩
国家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规定:从2004年起,该项考试认证涉及的专业级别和类别不再进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职称以考代评。初、中、高级分别对应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开放性: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
报考人员不受学历、资历条件的限制。凡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均可根据自己熟悉的专业和水平选择适当的级别报考。
权威性:部委颁证、与日韩互认
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颁发,终身有效。合格者信息纳入全国及天津市IT人才库,可作为求职就业的重要依据。不仅国内省市通行,并已实现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应级别考试的互认。
软考收获
能力提升:在计算机专业理论及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全国统一标准的评测。
就业优势:增强就业、转岗和人才流动的竞争优势。
职务晋升: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途径。
制度保障:未出校门就可获得专业职称资格,享受人事制度保障。
2国家工信部颁发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证书

软件工程师是一个认证考试,具体地说是从事软件职业的人员的一种职业能力的认证,通过它说明具备了工程师的资格。与其它职称一样也分:助理,初级,高级工程师。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软件是年轻人的事业,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举行。上半年考试与下半年考试的种类不尽相同,所以,大多数类别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具体的考试安排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网站上公布的本次考试安排。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前专业做软件开发的人员后来转行做软件测试,二是从大学招聘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三就是通过培训机构招聘的专业学员。据了解,在国外测试人才的供应方式多以第三种为主,而国内目前除少数培训机构外尚未形成足够的人才供应规模。以北京中关村为例,现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仅对曰本软件外包领域的人才缺口就高达5000人,而对美软件外包人才缺口更大,可供量不足10%。中关村一位负责人介绍,未来5年北京将有至少200亿美元的外包订单,由此可推算出中关村将出现10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 巨大的产业前景和匮乏的人才现状,使越来越多的IT企业关注软件测试人才的储备工作。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⑷ 考人力资源测评师有没有用

1、人力资源测评师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工种,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帮助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 机关的人事部门掌握专业化的人才素质评价技巧,充分挖掘和发展人员能力素质结构,达到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还可以帮助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提高学生素质评估技巧,使其能够向毕业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2、报考条件:
初级人才测评师资质(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高中或中专毕业z书,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满5年者。
(2)取得大专毕业z书,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满3年者。
(3)取得大学本科毕业z书,从事相关管理满1年者。
(4)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测量学、人事劳动管理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者。
中级人才测评师资质(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大专毕业z书,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满5年者。
(2)取得大学本科毕业z书,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满2年者。
(3)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测量学、人事劳动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者。
高级人才测评师资质取得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取得中级人才测评师资质证书后, 从事相关工作满2年者。

⑸ 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1、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的职业资格考试证书,有两种,您学校组织的四级证书,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四级。

2、您已经考试取得的, *** 作员和维修工的证书,证书是否可以使用,需要查看是由哪个机构颁发的证书,还有证书的使用范围为哪些。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此类资格认证。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类资格考试有两类:

(1)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

英文全称是“National Applied Information Level Test”,简称NIT。NIT考试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各省级考试机构和系统承办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科学、系统地培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英文全称是“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考试设置四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评测中心扩展阅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_级别介绍:

1、一级: *** 作技能级。

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基本 *** 作能力,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图形图像软件、网络安全素质教育。

2、二级:程序设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级。

考核内容包括计算机语言与基础程序设计能力,要求参试者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可选类别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程序设计类等;二级还包括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要求参试者具有计算机应用知识及MS 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办公环境中开展具体应用。

3、三级:工程师预备级。

三级证书考核面向应用、面向职业的岗位专业技能。

4、四级:工程师级。

四级证书面向已持有三级相关证书的考生,考核计算机专业课程,是面向应用、面向职业的工程师岗位证书。

⑹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是职业资格证书吗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是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开发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劳培司字[1997]63号文件,“考试合格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核发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反映计算机 *** 作技能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要求计算机 *** 作能力并实行岗位准入控制的相应职业作为上岗证;在其他就业和职业评聘领域作为计算机相应 *** 作能力的证明。通过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 *** 作员、高级 *** 作员资格者,分别视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高级技术等级,其使用及待遇参照相应规定执行;获得 *** 作师、高级 *** 作师资格者参加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务评聘时分别作为其专业技能的依据。”

⑺ 学校里有个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但证书上只盖了一个全国职业能力测试中心的章印,请问这个证书有含金量吗

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和提高其职业素质,然而要想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却比较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中文名
全国职业能力测评
外文名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ability asses ent
项目背景

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中心为响应[教育部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优先发展教育,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现代职业技能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政策精神。推出了《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体系采用 搭台、行业机构开展、校企参与的模式,在各省市建立测评中心和测评站,进行针对各行业人才职业能力等级的鉴定评估考核,其目的是通过职业能力测评,提升学员自身职业能力,使学员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成长为符合现代岗位要求的人才。
测评介绍
全国职业能力测评是对人才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等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测评体系,是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各行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鉴定性测试与评估。
测评四步骤:
一.择业指导:学员通过指导老师指导报名,通过对学员性格类型的分析,深刻剖析员工性格类型、动力特点,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适合的岗位特质等。锁定学员的职业兴趣,辅助学员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实际综合条件和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确定未来需求知识的定位;
二.人员培养:通过择业指导,根据不同学员在其择业岗位与任职资格上存在的差距,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专项的培养,学员通过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经过实训、实 *** ,将理论知识转变成符合现代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
三.测评考核:测评考核是针对学员职业知识与实 *** 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的考试审核评估工作,考核通过的学员给予颁发全国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该证书是证明学员通过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具备了相应岗位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有效依据。
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体系适用于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在职员工岗位能力提升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学历教育、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体系与普通职业培训相比较,职业能力测评侧重于学员职业生涯发展、实践技能和实际岗位综合工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通过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捕捉被测者的职业素质、职业偏好及心态,有力协助学员了解自身职业发展倾向,根据择业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培养计划,使学员到达到现代岗位人才标准。符合测评考核条件学员给与证明,使企事业单位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学员能力,给予优先调配适应岗位,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政策,致力于职业教育领域提供优质量服务,力求为我国教育事业做贡献。

⑻ 普通话等级证书是职业资格证书吗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并不是职内业资格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容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下成绩的证书由省(直辖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盖印章后颁发,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须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审核并加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印章后方为有效。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根据国家及有关部委的要求,现阶段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的等级标准如下: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以上水平;教师和大学生为二级以上水平;公务员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为三级以上水平。

⑼ cveqc中国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中心,在哪里报考(在线考试的)

(CVEQC),即全国职业教育与技能认证项目,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展的以技术业务知识传授、技术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训练活动。项目由中国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中心 China Vocational Ec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Center ,(缩写:CVEQC) 国际认证协会、中国专业人才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及国内单位联合创办,注册登记号:52515835002、9305377、110000450226282,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号:26096898 、35848912,对“新知识、新职业、新技术、新技能”开展的示范性、试验性培训。企事业单位与个人自愿参加组成的国际与国内联合性单位,由从事高技能人才培训;人才素质测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测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岗位工作能力水平等级鉴定与认证;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报名考试可通过CVEQC全国职业教育与技能认证项目(在线考试系统)cveqc

⑽ zh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这个证书有什么用处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抄试等级证书(ZHC)”
认可效力简介

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能力测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国家能力测评证书,对外汉语教学资格凭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能力建设中心);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简称UNESCO)所有188个会员国认可;
获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简称EC)和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Europe-China Culture Exchange & Trade Promotion Commission,简称EUCNC)认可;
获美国国家认证协会(American Certification Institute,简称ACI)认可。
注:相关政策信息均可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进行查询。

下面我对这个项目做个评测,让大家可以对DIA有个全面认识。
一、立项分析(A)

区块链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安全透明的进行链上交互。但区块链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区块链终究需要和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交互。

区块链上的许多场景下,智能合约应用都必须要获取链外信息源,进行链内外数据交互,才能触发其逻辑判断。例如,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场系统、去中心化的保险系统、各种预测市场系统、航班晚点的即时赔偿系统等等,都需要及时获取链外实时真实数据以触发执行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无法自行访问链下数据,所以引用来自外部的某个数据源。

我们把链上(区块链)与链下(现实世界)中的信息桥梁称之为预言机(Oracles),通过预言机能够把信息从链下传递到链上,传递现实世界的信息并与区块链进行交互。

如果没有预言机,那么将无法实现信息的传递,将无法实现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大规模结合和应用,阻碍了区块链落地。预言机是区块链领域必不可少的中间件,是大量区块链智能合约连接到现实世界的数据的“中介”,未来将有百亿美元的空间。
近年来大火的DeFI同样需要安全的中间软件才能连接到链上和链下数据。由于整个分布式生态系统依赖于预言机(Oracle),并且其对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因此整个应用程序都面临预言机漏洞。

目前市场上份额最多和市值最高的预言机项目是 Chainlink,一度冲进了市值前十,LINK的去中心化主要依靠代币经济激励和信誉体系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预言机的触发需要通过转账来实现,缺点在于所有投票都走链上导致 Gas 费用较高。

除了 Chainlink 以外,传统去中心化预言机项目还有 DOS、Tellor 和 Band 等,其技术逻辑大同小异,大多是走链下收集数据,链上验证的路径。这类预言机的核心问题是验证依赖第三方,抗攻击性较弱。前段时间,一家叫做Zeus Capital的公司发布了一篇长达60页的Chainlink做空报告,指出LINK节点存在中心化、不透明,代币的经济模型存在问题等。

当前市场上主要预言机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不透明、不统一、不准确且难以扩展等问题,这与DeFI所代表的安全、透明等价值不相适应。一款真正适应DeFI领域能够为去中心化金融提供数据支撑的预言机项目迫在眉睫。
二、技术特点(BBB)

今天介绍的DIA正是能够解决现有预言机问题的项目。DIA的官网是这样介绍的:金融智能合约生态系统中开放金融数据的生态系统。
DIA的目标是让数据分析师,数据提供者和数据用户一起使用平台的功能。DIA在各种来源的链下数据与链上智能合约之间建立了可靠且可验证的桥梁,可用于构建各种金融dApp。简单理解就是DIA是专门为DeFi生态领域打造的预言机系统。

预言机的模式比较简单,核心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去中心化的对获取数据的真实度进行博弈,另一方面是对提交优质数据的用户提供激励。

前面说过现在的预言机龙头Chainlink,Chainlink 预言机是通过在链上合约与链下分布式节点之间进行工单分配协作,通过奖惩机制、声誉合约和聚合模型(聚合多数据源的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请求和反馈。但是这种方式得到的数据没有很强的安全背书,核心是因为如果出现上传者合谋作恶,那么受到惩罚将会是有一定延迟的,并且数据已经投入使用,一切都晚了。

而DIA系统的运行步骤是这样的:

1、数据收集机制直接从交易所API和公共来源等各种来源获取收集数据。

2、数据host在DIA服务器上,在链上哈希加密。方法源代码和scraper代码都记录在Github上。推送可通过API和预言机获得。多方博弈设定强奖惩制度,从而使价格是在链上形成的,已经是矿工们通过博弈生成的事实。数据库层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从高频交易api到高性能键值存储中永不更改和可访问的数据。

3、分布式金融协议和指数供应方及他方可以直接接入数据流,使用DIA的restapi和Oracle系统来分发收集和聚合的数据。
DIA 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请求、数据提交、验证、数据存储和通过 Oracle 或 API 访问数据这五个方面。应用了这种模式的 DIA预言机具备更好的去中心化程度、更真实的数据、更强的稳定性,以及更高的攻击成本。

像MakerDao,Synthetix,Ampleforth之类的DeFI平台特别容易受到预言机漏洞的攻击。由于这些平台被设想为可满足各种金融需求的自主金融协议,因此它们严重依赖透明,准确的价格预言。

DIA 的数据来源是透明的,每个人都可以公开访问。市场参与者可以提供、分享和使用金融、数字资产数据,DIA 的使命是实现金融数据的民主化。直接通过API或预言机访问数据,将DIA直接连接到计算代理或任何其他分布式金融(分布式)应用程序。

DIA 平台利用加密货币的经济激励模式来获取和验证数据。DeFI平台将迁移到透明且可审核的第三方解决方案,以确保其核心产品的可持续性。

三、通证经济及Bonding curve(BBB)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DIA作为治理代币能够发挥重要作用。DIA代币可用于为数据收集、数据验证 、对与协会有关的决定进行投票提供资金,也用于激励平台本身的开发,使分散的社区能够自主运行DIA平台。DIA独特地满足了这些需求。
DIA有四方面的作用,激励、验证、治理和value增值。

社区可以通过为数据清洗的公共奖励提供资金、有效算法的开发、系统漏洞的发现等获得奖励。

DIA目前没有上线交易所,马上要开始众筹。DIA的信息如下:

总发行量:2亿枚

官网:diadataorg

私募:1000万枚(5%)

公募:3000万枚(15%)

公募形式:Bonding curve

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Bonding curve,这个参与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联合曲线分配”。联合曲线是公开发售设计的一种创新类型,精心设计的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创建 DIA 市场,当从合约中购买代币时,每个代币的价格都会增加,而在售回时会降低。因此实际上,交易是由转让批次中每个代币的平均价格和市场上代币的数量决定的。通过联合曲线出售将在 Gnosis 协议 Mesa DEX 上提供流动性。

开始时间:2020年8月3日欧洲中部时间15点(北京时间21点);

结束时间:2020年8月18日欧洲中部时间3点(北京时间9点);

持续时间:约14天

支持货币:ETH,DAI,USDC

初始价格:005美元

初始供应:3000万

受限制的国家:美国,伊朗等

DIA团队将于欧洲中部时间8月3日星期一下午3点(北京时间晚上9点)发布DIA兑换页面。兑换链接将在DIA token网站(>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全部,特别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大数据价值的凸显。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控制系统、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不断拓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坚实基础,而其中网络和信息系统作为新兴产业的承载者,构建起了整个经济 社会 的神经中枢,保证其安全性不言而喻。

由于业务目标的不同、使用技术的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等因素,不同的等级保护对象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表现形式有 基础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系统、工业控制系统 等。形态不同的保护对象面临的威胁有所不同,安全保护需求也会有所差异。现有的标准体系需要提升台阶,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也需要跟上新技术的变化。 “等保10”的标准体系在适用性、时效性、易用性、可 *** 作性上需要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因此“等保20“应运而生。

图注:等级保护20安全框架

针对等级保护对象特点建立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具备相应等级安全保护能力的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应依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和标准,开展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安全规划、通报预警、应急处置、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监督检查、技术检测、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经费保障等工作。

首先安全的内涵由早期面向数据的信息安全,过度到面向信息系统的信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并进一步演进为面向网络空间的网络安全。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以其更丰富的内涵逐步取待信息安全成为安全领域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相关法律条文和标准也需保持一致性, “等保20“与时俱进的将原标准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改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例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改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等保20对定级指南、基本要求、实施指南、测评过程指南、测评要求、设计技术要求等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满足新形势下等级保护工作的需要,其中《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要求》已于2019年5月10日发布,并将在2019年12月1日实施。

在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应首先明确等级保护对象。

等保10定义等级保护对象为: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直接作用的具体信息和信息系统。随着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形态的等级保护对象不断涌现,原定义内涵局限性日益显现。

等保20定义等级保护对象为: 包括基础信息网络、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应用/平台/资源、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和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等。

(以基本要求为例)

等保10:安全要求

等保20: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扩展要求

注:等保20安全通用要求是普适性要求,是不管等级保护对象形态如何,必须满足的要求;针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系统,除了满足安全通用要求外,还需满足的补充要求称为安全扩展要求。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针对云计算的特点提出特殊保护要求。云计算环境主要增加的内容包括“基础设施的位置”、“虚拟化安全保护”、“镜像和快照保护”、“云服务商选择”和“云计算环境管理”等方面。

针对移动互联环境主要增加的内容包括“无线接入点的物理位置”、“移动终端管控”、“移动应用管控”、“移动应用软件采购”和“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针对物联网的特点提出特殊保护要求。对物联网环境主要增加的内容包括“感知节点的物理防护”、“感知节点设备安全”、“感知网关节点设备安全”、“感知节点的管理”和“数据融合处理”等方面。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特殊保护要求。对工业控制系统主要增加的内容包括“室外控制设备防护”、“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安全”、“拨号使用控制”、“无线使用控制”和“控制设备安全”等方面。

以基本要求为例,充分体现一个中心,三重防御的思想(和GB/T 25070保持一致,与设计要求融合)。

1、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测评要求和设计技术要求统一框架,构建“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安全体系;

2、通用安全要求+新型应用安全扩展要求,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列入了标准规范。

基于这些变化,进入等保20时代,我们应重点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以及大数据安全等进行全面安全防护,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胎联网”智慧云平台是双星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轮胎数字化、资产化、服务化和5G特征为中心搭建起的轮胎产业生态体系。也就是说,从诞生、使用到回收、报废,轮胎的生产质量、胎压信息、磨损程度、行驶路线、用户偏好等都被记录在册,每个数据都成为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重要参考,这便是双星集团“胎联网”智慧云平台赋予轮胎产业的新场景。
过去十年,是轮胎行业划时代变革的十年。市场需求下滑导致产能过剩,再加之技术创新能力弱、数字化水平低等问题,已成为橡胶轮胎企业发展掣肘。但与此同时,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也推动整个行业形成一股智能制造风潮,从“汗水型”逐渐迈向“智慧型”。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2013年,双星关闭所有老工厂,开启工业40工厂建设,并在随后5年时间完成了对全部制造端的工业40改造,一举淘汰90%以上的落后产能,建成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及“工业40”智能装备生产基地,成为国内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在实现制造与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双星开始聚焦需求端、供应端的上下游产业链变革,着力打造“胎联网”智慧云平台:通过对轮胎胎温、胎压、行驶路线、路况、载重、磨损等数据的实时在线,实现轮胎、车辆、车队和轮胎企业之间的信息链接。
“胎联网”智慧云平台的出现无疑重构了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轮胎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由此发生改变。例如,在卡客车领域,双星已经将轮胎销售模式由一次购买转变为“卖公里数”,即根据公里数分期支付轮胎费用,大大降低了企业在轮胎采购时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成本,且不再需要配备采购、仓储、维修、救援等服务与管理人员,而是由双星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维保服务。
不仅如此,双星还在供应端不断优化供应商资源,将橡胶原材料、装备零部件等采购全球互联,构建全球采购平台,并深入供应链金融管理,推出物联网租赁新模式,推动行业从传统的买卖模式向轮胎共享租赁模式转变。
进入2021年后,双星更是动作频频。2月,双星携手锦湖轮胎和全国10家轮胎行业的优秀经销商合资成立了星锦科技有限公司,并与苏宁车管家共同打造了集仓储、配送、体验、安装、服务为一体的“S2C”新生态,直面车队、集团用户、“C端”用户提供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路上路下无处不在”。
正是在高值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模式指引下,双星轮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前不久,双星轮胎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双星轮胎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2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221%,而双星轮胎2020年的营业收入也达到4421亿元,利润同比增长8856%。
业界分析称,通过打造轮胎“数字化"、“资产化”、“服务化”为中心的生态体系,百年双星正在实现由“卖产品”到“卖服务”的华丽转身,为轮胎行业升级和传统企业的转型探寻了新路径。

物联网卡 以其上网、短信的功能为企业智能产品赋能,对企业的硬件设备实现升级转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未来,智能设备将成为服务人们日生活、企业运转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采购物联网卡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对此,我整理有关企业办理物联网卡的注意事项,为企业采购物联网卡指明方向。



1物联网卡办理渠道
众所周知,物联网卡是由三大运营商针对企业硬件设备联网提供的一种流量卡,其主要具有上网、短信的功能,以其自身功能赋能行业硬件设备,实现智能化运转。因此三大运营商是办理物联网卡渠道之一。经物联网哪个市场迅速扩张,市面上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物联卡代理平台,协助企业办理物联网卡。


2物联网卡稳定性前期测试
了解过物联网卡定义的都知道,物联网卡起着数据传输的纽带作用,因此物联网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智能设备是否能智能化运转。

企业在采购办理物联网卡前,可现申请一批测试卡,用来测试当地哪个运营商网络更加稳定,其次用来检测无物联网卡和设备的兼容性,这样以来可以避免一些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3物联网卡充值入口有哪些?

物联网卡充值入口一般是办理物联卡地方指定的公众号,但随着 社会 进步、 科技 发展,企业对物联网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此一些物联卡代理平台为提供优质的服务,自主研发了物联卡管理平台,方便企业客户批量管、充值、实时查看物联网卡。物联网卡管理平台研发所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因此物联卡代理平台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技术团队。


4如何筛选靠谱的物联网卡代理平台?
面对市面上参差不齐的物联卡代理平台,如何筛选出有实力的物联卡代理平台才能重中之重。一家靠谱、权威的物联卡代理平台,一定具有一定的规模,有核心技术人员支撑、有完整体系的售后服务团队,有丰富的物联网卡解决方案,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综上所述,我整理了 企业采购物联网卡的4大注意事项 ,每一点都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第四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多少年的物联网卡供应商以及智能设备的功能性。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硬件设备将成为不可替代的选择,企业面对现有市场,如何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取决于智能设备的质量,作为影响智能设备功能及用户体验感的关键因素,物联网卡的采购千万不可大意。-ry


3月29日,在2021川渝媒体见面会上,BOE(京东方)首次披露其在西南地区总体战略布局,即构筑成都、绵阳、重庆三地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包括6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1个研发中心、2个智慧系统创新中心、1个数字医院等,累计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助力打造西南万亿级产值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带。近年来,BOE(京东方)依托其雄厚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制造能力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能力等核心优势,不断从业务布局、运营管理体系、企业规模、品牌形象等四个维度进行全面升级,并确立了“1+4+N”航母事业群的全新业务矩阵,向着构建物联网创新生态的目标稳步迈进。

BOE(京东方)执行副总裁、显示事业首席执行官高文宝

BOE(京东方)执行副总裁、显示事业首席执行官高文宝在本次活动上表示:“过去BOE(京东方)从0到1铸就了一条全球顶级显示之路;当前,BOE(京东方)秉承“芯屏气/器和”的坚持,正用技术创新融合培育富饶的物联生态“沃土”;未来,BOE(京东方)将在全球用户心中树立一座“BOE即物联”的丰碑。”

四大变革助力二次腾飞 “1+4 +N 航母事业群全线迸发

显示在物联时代是信息交互不可或缺的“枢纽”,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BOE(京东方)的显示屏总体出货量及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均持续稳居全球前列(调研机构Omdia数据),全球每四块显示屏中就有一块来自BOE(京东方),为其从显示领域迈向物联网全域奠定了先发优势。2020年BOE(京东方)实现业绩逆市增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超过150%。与此同时,BOE(京东方)还全面落实“四大变革”,开创物联网时代企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业务布局上,BOE(京东方)从以显示与传感事业为主体转变为以半导体显示事业为核心,Mini LED、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等事业融合发展的“1+4+N”航母事业群,并向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金融、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数字艺术等各个物联网细分领域拓展。

品牌形象上,从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转变为全球物联网创新企业,推动品牌价值飞速增长。2020年首次跻身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并连续登上2020年全球最有价值 科技 品牌100强、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同时还获评了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

运营管理体系上,从矩阵式管控管理转变为适配物联网转型战略的“三横三纵”组织运营体系。建立起有力支援业务发展、敏捷响应、高效协同的组织机制和流程管理体系。

企业规模上,随着物联网战略的全面实施,BOE(京东方)正在从千亿人民币向千亿美金营收全面迈进。

技术底蕴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融合发展新引擎

多年来,BOE(京东方)始终保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无论企业经营情况如何,始终将较高比例的营收投入研发,确保技术持续引领产业发展。作为一家全球性 科技 公司,BOE(京东方)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排名第七位,连续5年进入全球TOP10,这些成就进一步佐证了BOE(京东方)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力。

当前,BOE(京东方)已全线布局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在TFT-LCD(液晶显示)方面,通过搭载独有的ADS Pro超硬屏技术,形成超广视角、超高色域、超高刷新率等优势,在行业中首屈一指;在OLED(柔性显示)方面,BOE(京东方)柔性AMOLED显示屏出货量位居国内前列、全球第二。实现360 内外双向弯折,以及业内微小内折半径1mm的柔性折叠屏,获得全球多家头部客户的采用和青睐;在Mini LED方面,由BOE(京东方)自主研发的Micro LED显示产品创新采用玻璃基主动式驱动方式,具有无屏闪、低功耗、亮度均一、高效驱动、 健康 护眼等优势。

在显示技术优势基础上,BOE(京东方)正全面构建“软硬融合+智能物联”的技术体系,一方面打造多元化的软硬融合智能终端产品体系,加强软件平台应用创新和集成能力;另一方面,形成了行业领先的AIoT技术优势。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已提炼和沉淀出40余项AI关键能力,正在全面向细分行业渗透、落地。截止目前,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领域,BOE(京东方)荣获8项算法冠军,25项技术位列世界Top10。

近年来,BOE(京东方)智慧创新事业不断取得快速突破,并在多个重大活动及重大项目中大放异彩:光影技术解决方案亮相天安门广场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参与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8K+5G超高清直播,为全国1500家银行网点提供智慧金融解决方案,为全球超过61个国家的2万余家门店提供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向中国80%以上的高铁线路和全国22家城市地铁线路供应显示产品……

人才战略铸就物联网转型坚实后盾

BOE(京东方)一直秉承“ 科技 价值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构建“正直诚信、勤奋务实、国际视野”的用人标准。员工平均年龄28岁,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海外高级专家近1500人,已逐渐形成专业、 科技 、年轻、高学历等独特的人才特征。在“开放、多元、包容”的用人理念下,从人才招募、人才培养、职业发展、薪酬福利等维度构筑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体系,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计划助力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赢。

在人才培养与激励方面,BOE(京东方)致力于为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生力军。为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BOE(京东方)大学与各专业组织为员工持续赋能;BOE(京东方)测评中心的专业测评,为员工提供与个人能力适配的岗位;在多样化内部管理体系下,公司提供丰富的物联网创业资源,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一系列人才举措,不断激发BOE(京东方)人的创新活力,为物联网转型提供坚实后盾。

乘区域发展东风开创新天地 共建川渝全新增长极

当前,川渝两地正在共建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川渝两地优越的营商环境、开放友好的产业政策为 科技 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BOE(京东方)在成都、绵阳和重庆总投资约2000亿元的布局,吸引逾8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预计未来两年将新增工作岗位2万余个。此外BOE(京东方)还与四川大学、电子 科技 大学、西南 科技 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互补机制,并与电子 科技 大学组建联合创新研究院。BOE(京东方)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也在川渝大地上落地开花:城市光空间解决方案应用于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子塔,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应用于川渝多家金融机构,助力川渝地区数字化转型。

“千亿级西南战略”仅是BOE(京东方)全面推进其物联网转型的一个缩影。以西南辐射全国,BOE(京东方)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物联新生态,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人们创造更加智慧美好的新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28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