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基础设施

机场的基础设施,第1张

机场可分为“非禁区”和“禁区”(管制区)范围。非禁区范围包括停车场、公共交通车站、储油区和连外道路,而禁区范围包括所有飞机进入的地方,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储油库。大多数的机场都会在非禁区到禁区的中间范围,做严格的控管。搭机乘客进入禁区范围时得必须经过航站楼,在那里可以购买机票、接受安全检查、托运或领取行李,以及通过登机口登机。 世界大多数的机场都有塔台,有自己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塔台人员会利用无线电或其他通讯方式给予飞行员指示,导引他们进行起飞或降落的动作。这种安全监督的模式能够加强飞行安全,加快班机处理速度。空中交通管制通常分为放行、地面管制、塔台管制、离场、进近/进场,不过管制员可以同时管理这两个部分。
放行负责告知飞机起飞后的飞行路线和无线电号码,随后飞机交给地面管制。
地面管制负责所有机场地面交通指挥(飞机跑道除外),包括飞机移动、行李拖车、除雪机、割草机、加油车,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车辆。地面管制员会引导这些车辆上使用限定的滑行道在机场内移动,在飞机通过时会告诉它们可通过跑道的时间,以及车辆停放的位置。此外,地面管制也负责通知飞行员使用哪条跑道,当飞机准备起飞时,会先停在跑道的起点,这时由塔台管制接手,告诉飞行员起飞的时机。飞机降落并离开跑道后,由地面控制接手。
塔台管制掌控跑道上以及接近跑道要降落飞机,他们使用雷达来定位飞机在空中的三维位置,或借着飞行员回报的位置和塔台人员的观察来判定。起飞后的飞机将交给离场。降落的飞机则交给地面管制。
离场负责管理升空后的飞机,告知飞机航向、高度、速度,直到飞机离开管制范围,交给区调(不归属在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管理。
进近/进场负责范围内抵达的本场飞机。当飞机进入负责范围内,进近会告知使用跑道并引导飞机进入五边飞行的进场路线,指引飞机如何安全地加入路线。直到飞机准备落地,交给塔台。当受天气影响时,进近将引导空中的飞机盘旋等待时机降落。 所有的机场都会使用五边飞行的起降模式来确保飞机起降的畅顺。如图所示,这个模式由五个边形成一个矩形,跑道侧有两个边形成一面,其余的三个边形成另外三个面,每一边都有一个名称,地面的航管员会指示飞行员如何进入或离开这个模式。这个起降模式须在特定的飞行高度执行,通常是 800 至 1000 英呎的高度。标准的五边飞行模式都是逆时针方向,然而,因应各种障碍,避开山壁或减少对当地居民噪音,顺时针的模式也存在。这种预定的模式有助于交通畅通,因为所有的飞行员都遵循一样的模式,有助于避免空中相撞。
特大型的机场虽然会设定五边飞行模式,但通常不使用。长途的商业客机会在离机场几个小时的路程,甚至是起飞前,就向目的地机场发出进场请求,大型机场会有专属的无线电频道称为“Clearance Delivery”,供离港飞机使用,使飞机能采取最直接的进场路径来降落,无需担心其他飞机的干扰。虽然系统让领空畅空并方便飞行员,它需要有班机的预定行程才能早先一步规划班机的起降计划,因此只有大型商业飞机上才能派上用场。该系统来非常先进,航管员已可早一步预测飞机降落是否会延误,甚至在飞机从原机场起飞前,如此一来,飞机可晚点起飞,避免浪费昂贵的燃料在空中盘旋等待降落。 标准的目视进场下滑显示灯
跑道上会有若干个导航辅助工具帮助飞行员着陆,如目视进场下滑显示灯。一些机场都有配备甚高频全向信标,以帮助飞行员找到往机场的方向,甚高频全向信标系统都会搭配测距仪来确定飞机跟甚高频全向信标中间的距离。天气状况不佳时,即使飞行员看不到地面状况,他们仍可使用仪表着陆系统来查找正确的飞行跑道和进场方法。此外,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来进行降落正在迅速增加,往后可能成为主要仪器降落的方法。
较大的机场有时也提供精确进场雷达(PAR),但在空军基地比较常见。此系统利用雷达来追踪飞机的水平和垂直移动,由飞行员进行目视着陆。 机场引导标志提供滑行的飞机跟地勤车辆在跑道区移动时所需的方向和信息,规模较小的机场可能只使用少量或未使用任何指标,而是依靠机场地图。
机场内的标志可粗分为两种类别,每一类别还能细分不同的指标意义:
*** 作引导指标 位置标志:黑底黄字 方向/跑道出口指示牌:黄底黑字,标示即将接近的滑行道交叉口,箭头指示转弯的方向。 其他:许多机场使用传统标示牌,如“Stop”(停止)和“Yield”(让路)字语的牌子。 强制性指标
强制性指示标志为红底白字,表示前方为跑道入口或重要区域,车辆和飞机遇到此标志时必须停止,直到这地面管制人员允许才能通过。 跑道标志:红底白字,代表跑道交叉口。 无线电频道改变标志:通常搭配一个停止标志和,并指示要改变的无线电频道,使用用在有不同地面控制区域的机场。 禁止移动标志:滑行道上的单一实心横线,代表地面控制中心可能要求停留的位置。如果遇到两条实心横线和两条虚线,表示前方有因跑道交叉口而设的停留区,若没有允许,绝不能擅自越过停留线。某些机场会在滑行道使用一条红色的灯,方便在低能见度来表示停留位置。 许多机场都有跑道灯,在夜间、大雨或浓雾的情况下,引导飞机使用跑道和滑行道。
跑道上,绿色灯光代表降落的起点,而红色灯光显代表跑道的终点;跑道两侧边灯为白色,以一定的间距排列在跑道两侧,表明跑道边缘。一些机场有更复杂的跑道照明,包括跑道中线灯,沿着跑道中心线排列,以及进场辅助灯。低流量的机场会使用飞行员控制灯光,让飞行员在飞机上控制跑道的照明,可节省电力和人员成本。
除了跑道之外,滑行道也会有指示灯,蓝灯代表滑行道的边缘,一些机场还会装设绿灯代表滑行道的中线。 天气观测对于飞机的安全起降是相当重要的。在美国和加拿大,绝大多数机场,无论大小,都要有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员、或二者。这些气象观测,主要是航空例行天气报告的格式,可透过无线电、自动终端情报服务、空中交通管制或飞行服务站得知。
为了达到最佳飞行品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许要注意风速和风向。因为飞行员在着陆过程中需要即时信息,跑道旁的风向袋能够迅速的指示风向。

黄山机场(IATA:TXN,ICAO:ZSTX),建于1958年,坐落于黄山市屯溪区,又称黄山屯溪机场,2014年6月更名为黄山市屯溪国际机场,可满足B757及其以下机型起降。黄山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 跑道长2600米,宽45米。主航方向设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和助航灯光系统;停机坪面积为488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5架B-737及3架B757。机场占地面积2581亩,国内侯机楼面积10000平方米,国际候机楼面积4600平方米,新建航管楼和塔台面积为2200平方米。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12万人次(其中国内92万人次,国际20万人次)。
建设历史
黄山屯溪机场坐落于黄山市屯溪区,又称屯溪机场,该机场始建于1958年,2008年6月,经过中国国家民航局批准,黄山机场顺利实现升级,由4C机场顺利升级到4D机场,升级后的黄山机场能够起降B757-300型以下的大中型飞机。可满足A-321、 MD-90、B757及其以下机型起降。
1999年,黄山机场被民航华东管理局命名为“文明机场” ;2003年,黄山机场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黄山机场旅客吞吐量547703人次,货行邮吞吐量1885吨,航班起降达5932架次。
黄山机场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地区,辐射皖南、浙西、赣东,是三省交界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对发展航空运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992年,黄山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之初,黄山航空口岸为不完全开放口岸,仅限于国内航空公司执飞境外和地区航线。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山机场口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国函[2009]96号文),2011年7月28日,黄山至首尔国际定期航班投入运营,标志着黄山机场实现了对外国籍飞机常态化开放,已具备设立国际机场并对外开放的条件。2014年6月30日,国家民航局批复同意“黄山屯溪机场”更名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黄山机场成为全国地级市机场中的第20家国际机场。
机场规模
黄山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跑道长2600米,宽45米。主航方向设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和助航灯光系统;停机坪面积为488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8架B-737或A320等中型飞机。
航站区占地375亩,垂直于跑道方向的座候机楼,国际候机楼面积4600平方米,中国国内候机楼年设计吞吐量为92万人次、面积10000平方米;航管楼面积为2200平方米。
供油系统由机场油库和中转库两部分组成,机场油库内有3个1000立方米的立式油罐,并设有火车运油专线。 机场下辖20个科级单位。其中,航务部可提供本站飞行技术资料和本场及航路气象资料服务及飞行指挥服务;地勤部提供麦道90、空中客车320、波音737、BAE-146、ATR-72、CRJ、SAAB-340、YUN-7 、DH4、DON-328等多种机型的经停维修服务;通导部提供保障飞行导航和通信服务;公安分局和安全检查站,有效地维护机场治安管理和空防安全;客货公司提供客货销售代理服务,其销售网点覆盖黄山市及其周边城镇,初步形成航空客货销售网络;候管部、蓝天实业公司、航空食品公司、车队和航空旅行社,为中外旅客及航空公司提供吃、住、行、游、娱等多方位的服务。

黄山机场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31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