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连网:目前在中国的地位,它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中国如何应对物联网的起步.

物连网:目前在中国的地位,它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中国如何应对物联网的起步.,第1张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如缺乏统一的发展战略、核心技术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地址资源缺乏、规模化应用不足等,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产业是由物联网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以及物联网用户构成的产业集群。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将物联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一)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资金数亿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均将物联网(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还专门立项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RFID)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支持。科技部专门在先进制造领域设立了"RFID"专项,投入1亿多元对19个专题、近3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资助,从RFID芯片、关键 技术的研发到行业应用的整个产业链进行资助和培育。目前,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 (二)在标准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世界物联网领域,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取得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重要话语权。这将改变我国在计算机、互联网两次信息浪潮中双双落后的局面。目前,我国物联网(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为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2009年9月11日,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也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三)具有了较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一是技术研究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中科院、无锡市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同一天,中国移动宣布将在无锡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重点开展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并同时建设物联网数据中心,以支撑物联网相关业务的落地运营。23日,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无锡成立。24日,中国联通与无锡签订协议,合作推进WCDMA与物联网融合。 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成立。在产业化组织方面,早在2005年9月,上海就成立了"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2009年11月和12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传感网(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相继成立。二是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7日,首个国家物联网园区在无锡建立。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也快速推进。 (四)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根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意味着物联网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二、我国物联网产业化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没有成熟。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相比,物联网的发展更加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标准的统一。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明确统一的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还没有出台,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从物联网相关企业股价的迅速飙升以及许多城市纷纷介入物联网建设,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缺失 我国在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缺失,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外,我国只有极少数企业拥有物联网核心技术。以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例: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但在全球RFID专利中,我国RFID专利申请量只有美国的65%,日本的457%3,而且多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型专利数量较少。美国在芯片、编码、空中接口协议等领域拥有大批专利,其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我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高达53%。而日本、欧洲则在传感器技术上拥有巨大优势。即使在国内,国外企业和组织在我国申请的RFID发明专利授权量也占据主要地位。截至目前,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已制订出RFID标准,并加速向我国输出,随着国外RFID标准在我国的推广以及逐渐被我国企业接受,我国RFID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国际标准在国内应用所形成了事实标准将会阻碍我国国家RFID(射频识别)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三)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涉及物体标识、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包括了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应用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等不同企业主体。虽然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适应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统一的标准体系尚未出台,使得目前很多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厂家各自为战的状态,终端厂商、应用厂商、集成商无法有效分工协作,产业分工不能细化,影响整个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不完善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 (四)物联网地址资源匮乏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发展,需要大量的IP地址,专家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物联网地址预计需求量在100亿。而目前互联网在IP地址资源上的不足,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大的瓶颈。从总量上看,目前全球互联网IPv4协议能够提供的地址空间最多只有40多亿,且可分配的IPv4地址剩余量不足10%,并将于两年内消耗殆尽。从结构看,全球IPv4地址分布不平衡,截止2009年底,排名第一的美国的IPv4地址为1495亿,占全球已分配IPv4地址总数的50%。排名第二的我国的IPv4地址仅为232亿,占全球的777%。从发展趋势看,2009年度我国IPv4地址申请量为美国194倍,增长势头强劲。IP地址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地址资源的不足,将使我国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 (五)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不足 我国物联网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开展的物联网应用主要还局限于小范围的简单应用,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庞大的行业和大范围的应用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使得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模性市场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同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是制约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一是分析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重点任务;二是明确界定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制定实施我国促进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 (二)加强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一是在物联网核心技术,如RFID天线设计与制造、RFID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标签集成、读写器关键零件、RFID测试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二是积极探索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将研发与产业化结合起来,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聚集物联网研发人才和项目,开展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三)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设坚持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同步推进的原则。一是在物联网基础标准领域,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进一步确立并扩大我国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中的发言权。二是在国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上,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核心技术和网络为依托,制定和形成我国自己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四)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一是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步伐。积极发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是解决目前互联网地址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要尽快建立IPv4向IPv6过渡的有效组织机制,制度与措施,明确时间表,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利用财税杠杆和专项基金等经济的手段,鼓励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进行IPv6改造,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步伐。二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定,以物联网运营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为实施主体,发挥政府在推进物联网应用中的能动作用,以政府订购和首购的方式,在工业、农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探索物联网价值链合作模式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 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据相关分析报告,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00亿美元,2008年达到780亿美元,2012年将超过14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0%。国内物联网产业,据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好的发展前景。

无锡联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电脑、手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满足客户的高要求。公司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够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总的来说,无锡联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良好口碑的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给你点备课资料,希望有用。
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确定把‘物联网’纳入政策发展项目,因此,中国台湾经济部称将推动台厂进军大陆。据悉,已由资策会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有共识发展智慧电表、车载资通讯、监控、智慧照明与货柜码头自动化,因此台达电、康舒、中盟光电与光林等,均将分享无锡市高达人民币 600亿元商机。
由于中国国务院指定无锡作为推动城市,‘当地官员也紧急动员,想做出成果’,刚好台湾也在推动类似物联网的智慧生活计划,所以才会透过资策会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接洽。我现在真的需要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谁要是可以找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就告诉我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网址吧,谢谢告诉我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找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挺不容易的啊,这儿有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啊,这里有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我还是找不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的网址吧,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谁要是可以找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谢谢了!
据悉,在10月底,资策会副执行长何宝中与中国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殷贯西,代表双方正式签署‘物联网之创新应用合作交流合作意向书’,双方达成默契,将会在智慧照明、智慧电表、车载资通讯、监控以及货柜码头自动化,四大领域共同开发。

摘要:无锡人来上海走亲戚
在长三角,很多人都知道无锡有“小上海”的别称。最近,“小上海”和大上海走亲戚很勤。
今天下午,2020无锡(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将在浦东新区举行,这是无锡融入大上海、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行动之一。上个月,无锡市人民政府还和上海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暨,共建上海大学无锡产业研究院。
长久以来,无锡人务实低调。一些人可能不知道,2019年,无锡人均 GDP达到261 万元,超过苏州、杭州等,位列长三角城市第一,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深圳。此次与上海互动,无锡是想借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刷刷存在感。
曾几何时,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无锡和上海经济的关系最为紧密,也因此得了“小上海”的别称。无锡民族工业发起之初的三大家族皆与上海关系密切。到上世纪30年代,无锡已成为上海农业消费品及出口生丝的生产基地,上海的产业工人中,有近30%来自无锡。同时,上海也为无锡的工业体系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有一数字可见两地的亲密关系:1926年,京沪长途电话线上海至无锡段架设完成;至1930年,无锡长话去话业务量约2万次,其中南京约1200次,上海约9000次。
不过,近几年有专家提出,长三角一体化是当下区域内最大的热点,但总觉得“无锡没有进入热点”,无锡应当与本就联系密切的上海等地开展更为深层次的合作。
确实如此。上海是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无锡则深耕物联网10年多,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城市,两者存在“建立紧密型、互补型的合作关系”的产业基础。实际上,无锡布局物联网产业,引进的首批IT专业人才就来自上海的科研院所。
近年来,无锡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重点打造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并出台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5G等重点领域的一系列精准化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无锡希望以科技创新为契机,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其中需要依仗的,除了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外,上海的资本要素和科研优势也是不可回避的资源。
去年9月,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一期在无锡正式投产,或许可看作是一个新的开端。这是上海无锡两地联动的重大产业项目,着眼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大局。未来更多的合作有了苗头——此次洽谈会共有59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1036亿元。其中,长三角一体化平台项目6个,总部项目6个,创新园区建设项目4个、产学研项目11个、科技创业类项目32个。此外,无锡市科技局、江南大学分别与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光明国际和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吸纳上海科教、人才资源要素,助力无锡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绿色生态标杆区、综合交通枢纽区”。

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7月31日,法定代表人:姚志勇,注册资本:87,2000元,地址位于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新集路1-1号及1-2号厂房。

公司经营状况:
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公司拥有48项知识产权,招投标项目118项。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2条,涉及“裁判文书”等。

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33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