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根据距离可以分为哪四个网络?

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根据距离可以分为哪四个网络?,第1张

你好,首先物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采用自组网的模式,也就是mesh或者ad hoc、zigbee,其中zigbee传输速率低,耗电低、传输距离短(100米左右,大功率可达500-1000米)主要用于终端传感器数据传输,mesh和ad hoc主要用于大数据传输,区别在于mesh偏向临时固定,adhoc偏向移动
mesh和ad hoc 根据无线调制方式来看,国内目前主要用的是wifi mesh(例如strix的mesh设备)和cofdm mesh(例如winet无线智能宽带网络),前者利用的是wifi技术速率可达几百兆,频率主要用24G和58G,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3-5公里。cofdm调制的mesh速率大概几十兆,特点是传输速率比较稳定、延迟小,适合传输视频以及实时性较高的数据,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5-10km
除了以上无线通信技术以外,还有gps定位、rfid射频识别等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1 物联网的标准体系

2 急需的物联网总体标准
3 传感器标准
4 传感器标准
5 传感器标准进展情况
6 传感器标准体系框架

认知感知层

1.感知层的概念

物联网层次结构分为三层,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位于最 底层,它是物联网的核心,其功能为“感知”,即通过传感网络获取环境信息。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

2.感知层的应用

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及识读器、RFID 标签及读写器、摄像头、GPS 导航、 各种功能传感器、M2M 终端、传感器网关等,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类似。

3.感知层的关键技术

(1) 传感器:传感器是物联网中获得信息的主要设备,它利用各种机制把被 测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相应信号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并产生响应动作。 (2)RFID:它的全称为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 又称为电子标签。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 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它主要用来为物联网中的各物品建立唯一的身份 标示。

(3)无线传感网络:它的英文名称为 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 WSN。 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组成网络,其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传感器、 微处理器和通信单元。节点间通过通信网络组成传感器网络,共同协作来感知和 采集环境或物体的准确信息。它是目前发展迅速,应用最广的传感器网络。

认知网络层

1 网络层的概念

网络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第二层,它功能是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 输。网络层作为纽带连接着感知层和应用层,它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 和无线通信网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系统,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安 全可靠地传输到应用层,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信息处理。

2 网络层的组成

物联网网络层包含接入网和传输网,分别实现接入功能和传输功能。传输网 由公网与专网组成,典型传输网络包括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接入网包括光 纤接入、无线接入、以太网接入、卫星接入等各类接入方式,实现底层的传感器 网络、RFID 网络最后一公里的接入。

3 网络层的主要技术

物联网用到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 3G/4G 通信、IPv6、WI-FI 和 WIMAX、蓝牙、 ZigBee 自组网技术等。正在向更快的传输速率,更宽的传输宽带、更高的频谱 利用率、更智能化的接入和网络管理发展。
认知应用层

1 应用层的概念

应用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顶层,它的功能是通过云计算等计算平台 进行信息处理。应用层与最低端的感知层一起,是物联网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所在, 应用层可以对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世界 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2 应用层的技术

(1)物联网应用:它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各种应用,通常用应用软件的形式 表现。如智能 *** 控、安防、电力抄表、远程医疗、智能农业等。

(2)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将 各种可以公用的能力进行统一封装,提供给物联网应用使用。

(3)云计算:它对物联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根据服务类型不同将云 计算分为: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服务和软件即服务(SaaS)。

3 应用层与其他两层的关系 感知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层传递给应用层,应用层将接收到的数据进 行分析管理,再将这些数据根据各行各业的应用做出反应处理。例如,在智能电 网中的远程电力抄表应用:安置于用户家中的读表器上显示感知层中的传感器采 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层将数据发送并汇总到发电厂的处理器上,该处理器及其 对应工作就属于应用层,它将完成对用户用电信息的分析,并自动采取相关措施。

1、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简单讲,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电子信号从发射器到达天线,然后天线将信号作为一系列电磁波发射到空气中,信号通过空气传播,直到它到达目标位置为止。在目标位置,另一个天线接收信号,一个接收器将它转换回电流。
2、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s)是将需要传送的声音、文字、数据、图像等电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上经空间和地面传至对方的通信方式,利用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一看就知道你是对这个完全不知道的。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 在300GHz(吉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三 3KHz~300G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 9KHz~300GHz, 10KHz~300GHz。

参考资料:

(百度)>问题一:无线电波是什么意思?与无线电短波什么关系?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波长大于1mm,频率小于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是相互垂直的,并都垂直于传播方向,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00000公里/秒。

无线电短波是指波长在100米以下,10米以上的电磁波,其频率为3~30兆赫兹。
问题二:无线电是什么 无线电就是不断感应的电场和磁场的无限延伸
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不均匀变化的磁场 反之亦然

在能量损失小的情况下只要设置的恰当 就会一直感应下去

我知道你想问的其实是电场和磁场的物理本质吧 换句话讲就是想知道它们究竟

是什么

我想告诉你 不要被自己的知识所蒙蔽 首先你讲宇宙万物肯定是有分子原子组成

这句话 已经是错的了 所以你想不通 是因为你自己把自己堵死了

场 和 分子原子一样 都是物质的一种 你非要用分子原子去理解场 是行不同的

就像你想用足球的规则去打篮球一样

我这么讲还算明白吧 你可能会讲我回避问题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问题三:无线电波的概念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问题四:无线电波是什么意思?与无线电短波什么关系?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通常按其波长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所以无线电短波是较短波长的无线电波。

问题五:什么是无线电波也就是无线网。无线电波是什么电为什么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主要是什么电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以TEM波(横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类似于池塘的波纹,在传播过程中波的能量会逐渐减弱。
电磁波包含很多种类,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的频率范围之间。在这个频谱内可以细划为12个波段
问题六:无线电ham 是什么意思? 下面的文字,长是长了点儿,但是把你要问的问题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了,希望你能看完了,对你有些帮助。
HAM这个在英汉字典中,大体上有下面几种解释:「火腿」(食品名)、「动物的大腿」、「演技欠佳,动作过火的演员」、「技巧笨拙的报务员」、「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等。看着这麽一大堆的解释怎麽也想不透AMATEUR RADIO和HAM会扯上什麽关系,我们现在来研究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麽称为「火腿」?

据日本CQ杂志在1991年五月号的一篇由JR8EZM泷川哲夫所撰写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则早期业余电台的故事:远在业余无线电发明之初的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业余无线电社团其成员为亚伯特海曼(Elbert S. Hyman)、巴伯兹美(Bo户 Almay)和佩姬莫瑞(Paggy Murray)三人。一开始,他们是用三个人的姓来作为电台的呼号,也就是:Hyman-Almay Murry;后来觉得名字实在太长,把呼号拍发出去,手也酸了,于是又改为取用姓氏前面的二个字母,而成为HY-AL-MU。1909年初,这个业余电台使用的呼号竟和一艘名为「MYALMO」的墨西哥籍轮船,在通信时搞混了,只好又改取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做为台号,于是就叫作「HAM」。

由于当时处于无线电萌芽的初期,对于无线电的频率也没什麽规划,业余家也可以任意使用频率,自行决定呼号。甚至有些业余电台的信号收发,在性能上竟然优于专业性的电台。

此一现象引起了华盛顿国会的注意,并开始计划订定严苛的法规来打压业余无线电台。「HAM 」业余电台成员之一的海曼,在1911年以当时倍受争议的无线电规定草案做为毕业论文主题。海曼的指导教授正巧也是检讨法案的委员之一,他就把这篇论文的副本送交给一位叫大卫华西(David I. Walsh)的议员,并且进行游说。华西议员以极为重视的态度,邀请海曼到委员会上发言,海曼在会中详细的说明业余电台的运作状况,并激动的表示苛刻的法规将导致无线电技术这种盛行的活动,因证照费用的过高而无力支付;再加上种种的规定限制,致使众多具有优秀能力的业余电台,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关闭,且不得不停止对无线电方面的研究,间接妨碍到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海曼的一番陈述,使得这项法案获得重视。不久,法案送到国会,海曼所属的「HAM」这个小业余电台成为焦点。此后,「 HAM 」成为美国业余电台在妾身未明、倍遭争议的时代中,将那些企图抹杀业余家的大型专业或商业电台的威胁,化为助力的象徵。于是美国人便把「HAM」和业余无线电划上等号,从当年至今,乃至往后,在无线电界当中,都会以「HAM」来称呼业余无线电人员。这一段历史,至今仍保留在美国国会的档案中。

成果得来不易,法规共同遵守,无论称呼业余家为HAM的典故是如何而来,哈佛大学「HAM」电台,为业余无线电甚至整个无线电发展和规划所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物联网技术》首先讨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其次介绍节点感知识别技术,包括射频识别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典型应用、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等;然后讲述与物联网相关的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网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等内容;最后介绍物联网中的数据融合、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典型应用,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无线电技术是比较老的专业类别,现在多用电子信息名称取代,物联网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应用方向,从名词上讲专业更窄一点。
但是这些都只是名称而已,所学专业实质与开设该专业的学校的历史、师资等有极大关系,倒和专业名称关系不大,这三个专业没有本质区别,可以合用同一套培训大纲,当然也可以稍加区别。因此不必为它纠结,没有多大区别,倒是要看一看是哪个学校开设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354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