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提问:
1、与广和通、移远通信相比,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2、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情况如何
董秘回答(移为通信SZ300590):
您好!1、 广和通、移远通信属于我司的产业链上游厂商, 业务上没有太多可比性;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成熟的研发团队、较强的软硬件开发能力、性能稳定的产品及良好的售后服务等; 2、公司按照既定的策略和步骤拓展国内市场,具体情况可参考此前披露的半年报。 谢谢关注!
据了解,移远通信 为移为通信的上游, 但从其历年来的销售毛利率看,移为通信却是力压移远通信,看来作为移为通信的上游移远通信,并未取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通过了解所知, 移远通信毛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芯片属于蜂窝通信模块的核心原材料,芯片的原材料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例高达80%以上 。其中移远通信芯片供应商主要为高通公司、联发科等芯片厂商,高通公司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重1915%,联发科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重1008%。移远通信对上述两家的芯片采购量较大且占比较高,存在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同时由于芯片成本较高,直接导致了移远通信的销售毛利率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移远通信,还是移为通信,其二者历年来的毛利率皆双双呈现了逐年走低的现象,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行内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剧所致,从而导致了销售毛利率的下滑。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两家公司以价取胜,营收规模能够保持逐年扩张着实不简单,这与其所对应的物联网下游需求强劲有着大大的关联。
M2M 产业链主要包括零部件供应商、设备商、平台开发商和 M2M 服务商。 公司作为设备商将不同功能的零部件集成在一起,并且与软件相结合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 公司客户群体主要是全球各地的无线 M2M 服务商,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面向客户提供 M2M 服务,他们能够连接不同的运营商,形成全覆盖的 M2M 业务。平台开发商提供应用软件和应用平台以及嵌入式终端的软件。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为嵌入式无线 M2M 终端设备研发、销售业务 。产品主要用于各种动静物体追踪业务,主要产品可以分为:车载信息智能终端、资产管理信息智能终端、个人安全智能终端、动物溯源管理产品:
M2M 终端设备被嵌入车队车辆、物品,或置于自然人身上,采集位置信息、驾驶习惯、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等相关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信息传送至 M2M 服务商服务器,M2M 信息需求客户通过终端登录平台软件,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或者提供个人安全服务。
车载追踪通讯产品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 公司追求多元化发展,因此近年来车载业务的比例在逐年缩小,与之对应物品追踪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19 年上半年车载追踪通讯产品营收 150 亿元,贡献了 55%的营收。物品追踪通讯产品营收 096 亿元,营收占比为 35%。
动物溯源为主的其他主营业务营收 027 亿元,营收占比为 10%。
个人追踪通讯产品自公司建立以来营收占比便逐年缩小,至 2019 年上半年该项业务完全退出。
预计未来 2-3 年公司海外业务将进行持续扩张,成为利润最大来源;同时国内业务维持“前瞻布局、小规模卡位”的思路,为后续国内市场的开拓做准备
商用车载 M2M 终端设备主要应用于商用车管理和车辆保险行业。在商用车管理中嵌入式无线 M2M 终端设备主要应用于对车辆路线、工作状况监控、车辆调度、物流车队管理。
发达国家商用车管理的商业模式成熟,市场渗透率存在稳定提升的空间。 欧美发达国家是车队管理的前两大市场,根据 BergInsight 的预测,北美市场 2015 年全年发货量 580 万台,预计 2020 年将达 1270 万台,CAGR170%。 商用车使用无线 M2M 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98%提升至 2020 年的 392%。欧盟地区 2015 年全年发货量 530 万台,预计2020 年将达 1060 万台,CAGR149%。商用车使用无线 M2M 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81%提升至 2020 年的 344%。
UBI 车险主要在欧美地区运用,后装市场仍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2018 年意大利 UBI 渗透率已达 16%,是全球 UBI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这与意大利政策强制要求有关。2014 年全球渗透率 2%,欧洲和美国的渗透率只有 4%,PTOLEMUS 预计到 2020 年欧洲和美国渗透率将分别达到 19%和 26%。UBI 对嵌入式终端信息采集、信息传输的性能要求较高,而盗抢险对嵌入式终端采集驾驶习惯信息要求相对较少,但对于找回相关信息采集性能要求较高。基于以上险种特性,随着未来车辆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上各种类型、各种应用的机动车辆均需安装嵌入式 M2M 终端。基于车辆保险的嵌入式 M2M 终端市场广阔
受 汽车 电子化和车联网发展推动,家用车嵌入式 M2M 发展有望启动。 家用车、轻型车等 汽车 目前使用嵌入式 M2M终端设备比例仍较少,随着新能源 汽车 和 汽车 电子化的普及,家用车车载追踪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根据 GSMA 的统计,2012 年包括嵌入式设备、集成式设备、辅助连接设备在内的民用车全球 M2M 市场容量为 131 亿欧元,而到 2018年市场容量将达到 400 亿欧元。2018 年全球预计有近 3600 万新车将搭载嵌入式移动技术,渗透率达 31%,并远远超过其它连接方式的增长率,2025 年绝大多数新车都会前装连网。
政策推动海外车联网发展,带动家用车 M2M 设备发展。 2018 年 3 月起,欧盟地区销售的所有轻型车新车配装 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eCall 系统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轻型车安装嵌入式 M2M 终端设备实现和公共系统的信息通信。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等情况,M2M 终端设备将自动把现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最近的公共安全应答服务点。有利于在发生严重事故的情况下节省大量救援时间。eCall 系统的标配能够促进 M2M 设备在民用车领域的渗透。带动民用车载 M2M 市场的发展。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车载 M2M 设备的应用领域发展较晚,功能需求简单 。主要起到追踪、追查(TrackandTrace)作用,中国市场相当数量的 M2M 终端设备还属于低端设备。 汽车 厂商追踪、追查功能的 M2M 装置直接前装至 汽车 内部。
中国作为 汽车 大国,车联网时代有望弯道超车,车载 M2M 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随着 UBI、车队管理和家用车车载追踪业务的发展,M2M 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 BergInsight 的研究报告,中国交通客车、卡车使用 M2M 终端的数量,将由 2014 年的 210 万台增长至 2019 年的 590 万台,复合增长率为 2295%。其中商业车辆(卡车、公共 汽车 )使用 M2M 渗透率,将由 2014 年的 9%提升至 2019 年的 198%。
公司在国内竞争策略以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为发展目标。 目前业务集中于车辆管理、车队、物流、集装箱物品、融资租赁。目前国内后端 OBD 多用于追踪追查,功能拓展还在初级阶段,整体渗透率较低。因此公司也与国内车企建立联系,寻求导入 T-box 前装业务的机会。
目前,很多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发展战略。问题是,这些企业是会共同推进两个战略的发展还是分开推进呢?我相信他们会共同推进,但我也可以理解那些把他们看作是分开的人。
在我们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让我先定义一下术语,因为有很多关于这个的争论。
智能制造:在工厂和整个价值链内实现业务、物理和数字流程的智能化、实时协调和优化。基于所有可用的信息,资源和流程将实现自动化、集成化、被监控和持续评估。(根据MESA International ,MES国际联合会定义)
IIoT:在工业(如组件、产品、产品运输和设备)中使用的物理对象(“物”)中嵌入电子、软件、传感器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能够使物理对象通过互联网协议(IP)收集数据并与控制系统、业务流程和分析交换数据。(根据维基百科“IoT”修改)
现在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两个战略是要共同推进还是分开推进呢?很明显,目前还没有定论。下面是这些观点的一些背景:
工业互联网协会(IIC)说:"通过自动化工业设备和系统之间的通信,IIoT提高了整个工厂的效率,使其更加智能化,"我同意。我相信,IIoT是智能制造的一项有利技术,它的进步将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同样,随着智能制造超越概念,进入公司正在执行的项目,制造商和他们的解决方案提供者将改进支持这些项目的IIoT技术。这两个很可能会被共同推进。
另外: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在最近的MESA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制造商报告说他们不相信智能制造包括IIoT(参见上图)。我明白这个观点,因为智能制造有很多途径。实际上,IIoT可以在一些可能定义智能制造的正常边界之外使用。
与智能制造相比,IIoT确实发展可能会更快,因为解决整个价值链上的项目是一个超出公司内部的挑战。像通用动力公司、通用磨坊和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公司可以展示他们的力量,并帮助推动特定行业的智能制造行动,但是IIoT项目可以取得很大的进展,并在公司的内部提供许多好处。如果消费者市场上的物联网计划提高了工厂内部的期望门槛,那么实现类似的互联互通、数据访问、控制和分析能力也会有压力。
此外,生产仍将涉及人员,以及未配备IIoT的设备和产品。对于一些智能制造方案,IIoT没有也不可能是商业案例,这些情景可能关注人员和价值链流程。
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是什么?
有些人会认为智能制造或IIoT可能导致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也有一个观点:智能制造是这场革命的基础,而IIoT不是。即使IIoT的发展比智能制造快得多,我也不认为它足以让生产企业进入下一个生产力阶段。
那么IIoT缺少了什么来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呢?首先是企业环境。智能制造不仅整合了工厂或智能连接工厂,还包括智能连接的供应链和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数字线程。与其他工业革命一样,技术的转变--比如IIoT--必须与新的流程和人们工作的方式协同工作,以达到我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所追求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IIoT是一项基础技术,但它只做它所做的事情--在"事物"之间创建通信,以便更容易地获取数据和分析。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许多其他技术和工艺。其中一些将针对一件设备或生产过程;其他人将在工厂、企业或价值网络上工作。
真正让商界人士兴奋的是,当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时,就会扰乱市场,并让公司提供新的服务和与新产品所能产生的数字数据绑定的新价值。例如,基于IoT的智能产品可以向工程师和生产者提供关于产品如何在该领域执行的反馈。基于这些数据,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新见解和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要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时间。它将把IoT和IIoT引入智能制造策略,以创建新的方法来协调和优化整个价值链中的流程,并向客户交付新的服务级别。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如缺乏统一的发展战略、核心技术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地址资源缺乏、规模化应用不足等,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产业是由物联网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以及物联网用户构成的产业集群。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将物联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一)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资金数亿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均将物联网(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还专门立项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RFID)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支持。科技部专门在先进制造领域设立了"RFID"专项,投入1亿多元对19个专题、近3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资助,从RFID芯片、关键 技术的研发到行业应用的整个产业链进行资助和培育。目前,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 (二)在标准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世界物联网领域,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取得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重要话语权。这将改变我国在计算机、互联网两次信息浪潮中双双落后的局面。目前,我国物联网(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为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2009年9月11日,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也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三)具有了较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一是技术研究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中科院、无锡市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同一天,中国移动宣布将在无锡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重点开展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并同时建设物联网数据中心,以支撑物联网相关业务的落地运营。23日,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无锡成立。24日,中国联通与无锡签订协议,合作推进WCDMA与物联网融合。 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成立。在产业化组织方面,早在2005年9月,上海就成立了"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2009年11月和12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传感网(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相继成立。二是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7日,首个国家物联网园区在无锡建立。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也快速推进。 (四)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根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意味着物联网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二、我国物联网产业化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没有成熟。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相比,物联网的发展更加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标准的统一。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明确统一的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还没有出台,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从物联网相关企业股价的迅速飙升以及许多城市纷纷介入物联网建设,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缺失 我国在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缺失,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外,我国只有极少数企业拥有物联网核心技术。以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例: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但在全球RFID专利中,我国RFID专利申请量只有美国的65%,日本的457%3,而且多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型专利数量较少。美国在芯片、编码、空中接口协议等领域拥有大批专利,其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我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高达53%。而日本、欧洲则在传感器技术上拥有巨大优势。即使在国内,国外企业和组织在我国申请的RFID发明专利授权量也占据主要地位。截至目前,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已制订出RFID标准,并加速向我国输出,随着国外RFID标准在我国的推广以及逐渐被我国企业接受,我国RFID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国际标准在国内应用所形成了事实标准将会阻碍我国国家RFID(射频识别)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三)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涉及物体标识、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包括了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应用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等不同企业主体。虽然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适应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统一的标准体系尚未出台,使得目前很多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厂家各自为战的状态,终端厂商、应用厂商、集成商无法有效分工协作,产业分工不能细化,影响整个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不完善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 (四)物联网地址资源匮乏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发展,需要大量的IP地址,专家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物联网地址预计需求量在100亿。而目前互联网在IP地址资源上的不足,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大的瓶颈。从总量上看,目前全球互联网IPv4协议能够提供的地址空间最多只有40多亿,且可分配的IPv4地址剩余量不足10%,并将于两年内消耗殆尽。从结构看,全球IPv4地址分布不平衡,截止2009年底,排名第一的美国的IPv4地址为1495亿,占全球已分配IPv4地址总数的50%。排名第二的我国的IPv4地址仅为232亿,占全球的777%。从发展趋势看,2009年度我国IPv4地址申请量为美国194倍,增长势头强劲。IP地址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地址资源的不足,将使我国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 (五)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不足 我国物联网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开展的物联网应用主要还局限于小范围的简单应用,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庞大的行业和大范围的应用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使得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模性市场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同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是制约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一是分析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重点任务;二是明确界定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制定实施我国促进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 (二)加强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一是在物联网核心技术,如RFID天线设计与制造、RFID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标签集成、读写器关键零件、RFID测试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二是积极探索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将研发与产业化结合起来,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聚集物联网研发人才和项目,开展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三)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设坚持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同步推进的原则。一是在物联网基础标准领域,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进一步确立并扩大我国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中的发言权。二是在国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上,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核心技术和网络为依托,制定和形成我国自己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四)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一是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步伐。积极发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是解决目前互联网地址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要尽快建立IPv4向IPv6过渡的有效组织机制,制度与措施,明确时间表,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利用财税杠杆和专项基金等经济的手段,鼓励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进行IPv6改造,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步伐。二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定,以物联网运营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为实施主体,发挥政府在推进物联网应用中的能动作用,以政府订购和首购的方式,在工业、农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探索物联网价值链合作模式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 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据相关分析报告,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00亿美元,2008年达到780亿美元,2012年将超过14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0%。国内物联网产业,据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好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物联网的来临使得“万物”都产生了上网的需求,但物联网产业链条十分冗长,从行业客户发展的必要情况来看,他们的优势集中在自己所深耕的垂直行业中。
2022物联网行业报告及市场浅析
目前物联网通信能力已经在过去2G、3G、4G的基础上得到拓展,诞生了更加符合物联网连接需求的NB-IoT、Cat1等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以不断积累与升级,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和成熟,加之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性行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等周期性因素的驱动,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交替式地不断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物联网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 行业产值、增长率分析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大约15万亿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长率接近23%,预计2021年以后物联网增速有望达到30%,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的体量。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 此外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
物联网的关键核心优势是实现万物互联,因此车联是物联网发展重点,以车联网为例,2025年5G联网车辆将超过6千万,100%新车都将连接网络,车联网市场空间无可估量。
物联网 市场规模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此外,2020年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已经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厂的性能指标,并将生产率水平提高40-60%。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物联网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23%-26%。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将迎来发展新时期。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136万亿美元,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丰富。当前,全球物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
《2022-202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物联网报告对我国行业的供需状况、物联网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挑战、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建议、物联网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物联网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物联网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将使用AI技术实现对设备、数据和应用的连接,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AIoT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开销。此外,AIoT还能够帮助企业针对不断变化的需要快速作出决定和行动。截止目前为止,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物联网带来的福利,甚至还有扩展的趋势,不过它所依托的科学技术及其运作方式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字营销,这就要求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认真看待物联网技术的必然性,因为它们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营销平台的运作方式。优秀的物联网工程师会很大限度地利用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来促使客户了解到物联网的影响并给企业带来优势,那么物联网如何颠覆数字营销呢一起来看看吧!
1、大数据即将到来
随着物联网的出现,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接触点获取更广泛的数据。从数字营销的角度来看,这有助于加深对客户旅程的了解,例如,营销人员能够看到客户对产品的兴趣从何时开始,以及他们的购买旅程,直到购买为止。
在整个旅程中,数字营销人员将有机会利用这些数据来发挥自己的优势。由于物联网技术允许营销人员看到客户在购买旅程中的位置,因此他们可以产生更多的接触点,以实现积极的客户互动。随着与客户接触的增加,营销人员将能够找到与他们交流并在更早阶段(而不是在购买时)与品牌商建立联系的新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对客户数据的使用都必须考虑隐私问题。欧盟制定的通用数据保护法规(EU
GDPR)已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这些法规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组织如何使用客户数据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限制了数字营销人员和调查公司可以使用数据的数量及用途。
2、市场调查将得到加强
虽然目前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都相当复杂,但物联网只会使数字营销人员的市场调查变得更大、更好。正如上文所讨论的,物联网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将使营销人员有更多的数据可供分析。数据的激增将使营销人员可以简化流程,并以新的方式吸引利基受众。
由于物联网和云之间的联系,营销专业人员将能够对其目标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更好的预测分析。
3、物联网解锁消费者生活方式信息
物联网不仅可以获得消费者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获得有关他们日常生活的信息。
考虑一下消费者日常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咖啡机、恒温器、家庭自动化系统和智能手表等。这些设备是消费者日常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早上醒来到睡觉。对于数字营销人员来说,获取生活方式趋势的数据意味着他们可以了解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方式、时间以及为何被使用。
4、搜索引擎优化行业将受到影响
根据Beth Kotz的说法,专门从事搜索引擎优化的人员将经历其行业的重大转变,部分原因是随着这些设备的日益先进,物联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物联网正在改变设备和机器对人类语言的处理方式,因为与打字输入搜索网站的问题相比,人们说话时提出的问题更为自然。可以自己尝试这种理论:下一次询问Siri问题时,您会发现在和Siri说话时,您的语言比打字更为“人性化”。
诸如Apple的Siri,Amazon的Alexa和Google
Home之类的AI技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意味着“搜索引擎努力理解用户的意图,而不是依赖于关键字”。不再仅根据关键字来对网页进行排名,而是根据其内容中所包含的自然语言对网页进行排名。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种从基于关键字的搜索引擎优化到基于意图的转变将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个主要方面。
以道德的方式使用物联网
作为数字营销行业的专家,消费者的隐私对您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进入一个消费者数据量激增的时代。尽管许多消费者对根据其独特的喜好和需求定制产品或销售渠道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但他们也重视在线和离线隐私。
数字营销行业必须克服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开发这些个性化的购买体验,而又不会被认为具有侵入性。为了使您的数字营销策略符合消费者期望,您必须展示高度的安全性,并确保您正在分析的消费者数据得到了有效保护。
就像随着技术使用的增加,数据收集将发生变化一样,营销人员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以及如何与消费者互动也必须做出改变,并且,数字营销人员现在就必须开始为物联网必然会带来的重大变化做好准备。(来源物联之家)首先可以从传达一种信任感和对目标受众的理解开始,并从今天开始与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真诚的联系。此外,与您的消费者保持一致,并将物联网作为改善您数字营销策略的重要机会。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物联网分析:物联网如何颠覆数字营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知道更多信息,如物联网的前景及其应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等相关内容,关注小编持续更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