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最新

生命的起源??最新,第1张

生命的起源
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开始是没有生命的。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化学演化,就是说大气中的有机元素氢、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种能源(如闪电、紫外线、宇宙线、火山喷发等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硫化氢、氨、磷酸等等)。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合成,变成生物单体(如氨基酸、糖、腺甙和核甙酸等)。这些生物单体进一步聚合作用变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这一段过程叫做化学演化。蛋白质出现后,最简单的生命也随着诞生了。这是发生在距今大约36亿多年前的一件大事。从此,地球上就开始有生命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最基本区别是:它能从环境中吸收自己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排放出自己生活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这种过程叫做新陈代谢,这是第一个区别。第二个区别是能繁殖后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不管他们的繁殖形式有如何的不同,他们都具有繁殖新个体的本领。第三个区别是有遗传的能力。能把上一代生命个体的特性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的新个体能够与上一代个体具有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特性。这个大致相同的现象最有意义,最值得我们注意。因为这说明它多少有一点与上一代不一样的特点,这种与上一代不一样的特点叫变异。这种变异的特性如果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它就会一代又一代地把这种变异的特性加强并成为新个体所固有的特征。生物体不断地变异,不断地遗传,年长月久,周而复始,具有新特征的新个体也就不断地出现,使生物体不断地由简单变复杂,构成了生物体的系统演化。
地球上早期生命的形态与特性。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态很简单,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它没有细胞核,我们叫它为原核生物。它是靠细胞表面直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养料来维持生活的,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叫做异养。当时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缺乏氧气的,这种喜欢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生活的叫做厌氧。因此最早的原核生物是异养厌氧的。它的形态最初是圆球形,后来变成椭圆形、弧形、江米条状的杆形进而变成螺旋状以及细长的丝状,等等。从形态变化的发展方向来看是增加身体与外界接触的表面积和增大自身的体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细菌和蓝藻都是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的发生与发展,加速了地球上氧气含量的增加,从20多亿年前开始,不仅水中氧气含量已经很多,而且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已经不少。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界演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原核植物经过15亿多年的演变,原来均匀分散在它的细胞里面的核物质相对地集中以后,外面包裹了一层膜,这层膜叫做核膜。细胞的核膜把膜内的核物质与膜外的细胞质分开。细胞里面的细胞核就是这样形成的。有细胞核的生物我们把它称为真核生物。从此以后细胞在繁殖分裂时不再是简单的细胞质一分为二,而且里面的细胞核也要一分为二。真核生物(那时还没有动物,可以说实际上也只是真核植物)大约出现在20亿年前。性别的出现是在生物界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个重大的事件,因为性别促进了生物的优生,加速生物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真核的单细胞植物出现以后没有几亿年就出现了真核多细胞植物。真核多细胞的植物出现没有多久就出现了植物体的分工,植物体中有一群细胞主要是起着固定植物体的功能,成了固着的器官,也就是现代藻类植物固着器的由来。从此以后开始出现器官分化,不同功能部分其内部细胞的形态也开始分化。由此可见,细胞核和性别出现以后,大大地加速了生物本身形态和功能的发展。
生命的起源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很早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近几十年来,人们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 就,对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根据科学的推算,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候是绝对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目前,这种关于生命起源是通过化学进化过程的说法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并认为这个化学进化过程可以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根据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开始进行的。当时,地球表面温度已经降低,但内部温度仍然很高,火山活动极为频繁,从火山内部喷出的气体,形成了原始大气(下图)。一般认为,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甲烷(CH4)、氨 原始地球的想象图
(左)原始大气(右)有机物形成
(NH3)、水蒸气(H2O)、氢(H2),此外还有硫化氢(H2S)和氰化氢(HCN)。这些气体在大自然不断产生的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的作用下,就可能自然合成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一系列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后来,地球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又随着雨水,流经湖泊和河流,最后汇集在原始海洋中。
关于这方面的推测,已经得到了科学实验的证实。1935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一套密闭装置(下图)。他们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出,然后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通入甲烷、氨、氢、水 米勒实验的装置
蒸气等气体,并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连续进行火花放电。最后,在U型管内检验出有氨基酸生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探索氨基酸在地球上的产生是有重要意义的。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机物,如嘌识、嘧啶、核糖,脱氧核糖,脂肪酸等。这些研究表明:在生命的起源中,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有机高分子物质 蛋白质、核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是怎样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形成的呢?有些学者认为,在原始海洋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吸附在粘土上),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就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现在,已经有人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制造出了类似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虽然这些物质与现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相比,还有一定差别 ,并且原始地球上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过程是否如此,还不能肯定,但是,这已经为人们研究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些线索;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这些有机高分子的物质是可能的。
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根据推测,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在海洋里越积越多,浓度不断增加,由于种种原因(如水分的蒸发,粘土的吸附作用),这些有机高分子物质经过浓缩而分离出来,它们相互作用,凝聚成小滴。这些小滴漂浮在原始海洋中,外面包有最原始的界膜,与周围的原始海洋环境分隔开,从而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即多分子体系。这种多分子体系已经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活动了。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过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不过,我们可以推测,有些多分子体系经过长期不断地演变,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终于形成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以后,由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进入到生命出现之后的生物进化阶段。
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但是绝大多数实验只是集中在第一阶段,有些阶段还仅仅限于假说和推测。因此,在对于生命起源,问题还必须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没有蛋白质和核酸,就没有生命。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一种)。这些工作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
拉祜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41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
拉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是从青海、甘肃一带逐渐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的。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过去无文字,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创制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因欠科学,未能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经济以锄耕农业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现在还建起了农机、制糖、制茶、采矿等地方工业。
拉祜族服饰崇尚黑色,以黑为美。男子裹黑色头巾,穿无领短衫和长裤。妇女穿开衩很高的长衫或短衫、筒裙。特色食品有竹筒饭、鸡肉稀、包谷饭、烧烤肉等。住房以竹楼和干栏式木桩楼房为主。节日有火把节、尝新节等。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能歌善舞,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有酒桌上喝,有话当面说”
拉祜族人民勤劳善良、崇尚礼仪。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很多为人处事、规范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人与人之间互尊、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拉祜人崇尚为人坦诚正直、光明磊落,不说假话、虚话,不随意恶语伤人。“有酒桌上喝,有话当面说”,这是他们一贯奉行的信条。邻里、朋友之间偶有磨擦或误解,事后互递一支草烟、喝一杯水酒,也就和好如初。朋友之间因某事发生曲直之争,孰是孰非,难以定夺的话,来个摔跤定“输赢”,被摔倒者算无理,绝无二话可言。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小人是不受欢迎的。
拉祜人常说:“太阳、月亮是最老的人最先看到的;粮食谷米是最老的人最先栽种的;山花、野果是最老的人第一个找到的;世上的事情最老的人懂得最多。”因此,尊老、敬老、爱老是拉祜人普遍的道德准则。无论哪家,老人的床铺肯定设置在房屋里最暖和的火塘旁,饭桌上的席位安排,老人也是居中的;晚辈不能在老人坐卧的地方来回走动;老人讲话时,不能随便插话,更不能打断;每年新谷开镰前,第一个尝新的也一定是老人;新年初一背回的“新水”,也要先端给老人洗脸、洗脚。家庭内部如此,社会上也是一样。即便年轻的村寨头领,对老人也要礼让三分,否则,他就很难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拥护。
“一家有事,全寨相帮”也是拉祜族的传统习俗和精神风尚。无论日常生产、生活,还是盖房搭屋、婚丧嫁娶,时时处处都能体现出拉祜人这种淳朴、厚道、豪爽与热情的民风。
“不得茶喝头会疼”
拉祜族地区盛产茶叶,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拉祜人擅长种茶,也喜欢饮茶。茶,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外出劳作之前,晚上回来之后,饮茶、品茶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更是一大乐趣。他们可以一日不进餐,但不可一日不饮茶,他们说:“不得茶喝头会疼”。
拉祜人的饮茶方法也很独特:把茶叶放入陶制小茶罐中,文火焙烤,待罐热茶香之时,注入滚烫的开水,茶在罐中沸腾翻滚,之后倒出饮用,谓之“烤茶”或“煨茶”。有客至,必以烤茶相待。但按习惯,头道茶一般不给客人,而是主人自己喝,以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饮用。第二道茶清香四溢,茶味正浓,这才捧献给客人品饮。
酒,也是拉祜人喜爱的饮料。逢年过节,亲友往来,婚丧嫁娶等都少不了酒。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会喝酒,家家会酿酒。且饮酒时可以无菜,但不能没有歌舞。“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舞”,这是他们饮宴活动的生动写照。
衣尚黑色
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其服饰也反映了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也体现了近现代南方农耕文化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抢新水”与“芦笙舞会”
拉祜族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卡腊节、搭桥节、葫芦节等。
春节,也叫过年,拉祜语称“扩尼哈尼”。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与汉族春节时间基本相同。不过,拉祜族过年分过大年和过小年。大年从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称“女人的年”;小年从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称“男人的年”。传说过去只有大年,没有小年。年前男人们总是集体远行围猎,回来时常常误了年期。女人们为了慰劳远途而归的男人们,也总是一次次重新备办酒肉食品,给他们补过新年,后来竟逐渐沿袭成习。因为这是为男人而补过的年,因此,就被称为“小年”、“男人的年”。原来的年则称为“大年”、“女人的年”。关于过两次新年习俗的形成,也有的传说,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扰。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园,有一次男人们离乡远征作战。当他们凯旋归来时,年已过完。但为了庆祝胜利和万家团圆,人们载歌载舞,又重新过了一次年,而且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抢新水”和“芦笙舞会”,是拉祜族春节期间重要而独特的节日活动。
“抢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抢先到山泉边去接取“新水”。这是拉祜人极为重视的新年头等大事。他们认为,新水是最圣洁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谁先接到新水,谁家的谷物、瓜果就会先熟,谁家就更有福气。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听到雄鸡的报晓声,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芦,迅速奔向泉边,抢接新水。接回来的新水要先敬献祖先,然后给老人洗脸。
过年期间,各村寨还要举行盛大的芦笙舞会。届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欢聚歌场,男子数人、数十人手持芦笙于场地中央吹奏、领舞,妇女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和着芦笙的曲调歌舞跳跃。
拉祜族的芦笙舞是一种集体舞,内容丰富多彩,或再现劳动场面,或模仿动物的姿态等。舞姿细腻而又热情奔放,是拉祜人最喜爱的传统舞蹈。
茅屋与长房
拉祜族素居山地,村落多分布在靠近水源的山冈,掩映在茂林翠竹之中。
拉祜族的传统住房,主要有落地式茅屋和干栏式桩上竹楼两种。茅屋结构简单,搭建容易。建造时,先在地基上立几根带杈的柱子,杈上放梁,梁上放椽子,椽子上铺盖茅草。柱子四周用竹笆或木板围栅作墙即成,颇具“构木为巢”的古风。
干栏式竹楼房是在木桩之上搭建而成的双斜面竹楼。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楼为母系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楼为个体小家庭居住。两种竹楼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大型的更长、占地面积更大而已,因此,通常也称“长房”。
长房一般高约六七米,面积八九十平方米至二三百平方米不等,呈长方形。内部向阳的一侧留有宽大的走廊,另外一侧根据人口数量用木板隔成若干间,每个个体小家庭居住1至2间。走廊上设火塘若干,供各个家庭炊事、取暖之用。
长房的居住形式,反映了拉祜族原始母系制婚姻家庭组织与观念的残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拉祜族现有人口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盖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因而拉祜话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清朝初期,大乘佛教传入拉祜地区,后来,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传入澜沧、临沧等地的部分拉祜族中。
拉祜人民喜欢歌舞,年节期间,集体跳舞,通宵达旦。

哈尔滨
看冰灯 看雪雕 吃饺子 放鞭炮 啃猪蹄 吃大马哈鱼 窜亲戚 亲朋好友打扑克 打麻将
哈尔滨的是自己总结的 哈哈哈
网上的一些资料感觉不贴近生活
陕西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为了丰富灯展的内容,今年又请来外地花灯来闹西安的元宵节,来自南国灯城自贡市的集声、光、形、色、动为一体的大型灯展,在城墙亮相。革命公园曾举办过西安市改革开放后的首届春节大型灯会,成为西安春节灯会的传统举办场所。除了灯展,西安的未央湖、东晋桃园、半坡湖等游乐园、度假村,又将民间锣鼓社火、焰火及戏曲引进来,在正月十五,大搞游园活动。
在陕北,正月十五要“转灯”。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九曲方阵由361根高粱秆栽成一个方阵图,秆上挂着367盏油灯(现已换成彩灯),方阵没有重复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黄河阵。入夜,锣鼓唢呐齐奏,就可以转九曲了。“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灯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是一种土制烟花,把铜和铁溶化成铜水及铁水,再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一齐抛向天空,在向下坠落时,将其打散。这种古老的烟火比之现在的一些烟花更有情趣。
花灯是陇县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花灯造型奇特,有天灯、龙灯、八卦灯、花篮灯、花鼓灯、蟾蜍灯、白菜灯、红纱灯、火罐灯、走马转灯、串珠彩灯等等。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要互赠花灯。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最后一年的送灯叫“完灯”。正月十五灯节,热闹之极,街道上万家灯火,灯市把县城装点得五光十色、火树银花,买灯、观灯的人流熙来攘往。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内悬天灯,门上挂门灯,连住在楼房里的人家,也要把灯悬挂在阳台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挑灯走街串巷,叫“游灯”,而大人们则提上火罐灯、带上供品到祖坟祭祖,叫“祖茔挂灯”。
东北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 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 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 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 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 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 (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 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 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 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 ,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 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 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四川
四川过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初一早上吃汤圆。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48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