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

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第1张

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一

自6月份王成主任分管办公室后,召开了几次办公室人员会议,对办公室人员做了重新分工,严格了文件传阅流程,规范了公文写作格式。在领导的重视及有力指导下,在办公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办公室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同志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日常工作

(一)值班工作

办公室值班工作是保障政令畅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外树立办事处良好形象的具体体现。一是严格礼貌用语,接听电话首先说“你好”,对群众来电咨询或反映问题的做到细心接听,耐心解答。二是建立来电记录簿,写明来电时间、单位及事由,对需要落实办理的逐级上报,将办理情况做好备注。三是严格做好电子公文的收发利用。对涉及办事处工作的文件统一打印并附阅文处理单,所有文件由值班领导签批后报主要领导阅示或相关领导签批,值班人员及时将文件收回发至各科室或相关人员落实,办理后的文件统一存档。

(二)文字材料的起草及上报。一是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文字水平。二是规范各种公文格式,尤其是需要上报的红头文件,对文件做到统一编号,由分管领导把关后方可上报。

(三)政务信息报送。严格信息报送要求,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每周写两篇信息,每月至少被采用一条信息。

(四)来人接待工作。作为机关窗口形象部门,待人接物要热情,耐心询问、解释,帮助来访人员做好业务办理,树立良好机关形象。

(五)文件报送。据办事处实际情况,需要上报的文件周三、周五上午进行统一整理,由专人负责报送。

二、车辆、餐厅管理

(一)根据办事处制定的车辆管理规定,办公室出台了相应细则,协助分管领导对车辆出行、加油、维修进行统一管理。一是坚持施行派车制度,因工作原因需要出车的请示分管领导后由办公室安排出车,凡是需出XX市的公务用车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派车。二是对车辆加油进行严格管理、记录。三是实行车辆派修制度。驾驶员根据车况将需维修的项目报办公室,由办公室开出修车单,经分管领导签批后到指定维修地点维修。(通过规范的管理和驾驶员同志的努力付出,2013年无一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办事处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的车辆保障。)

(二)加强对职工餐厅管理。一是定期督导餐厅卫生,为在职职工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二是积极听取职工意见,将职工意见反馈给餐厅承包方,为干部职工提供营养卫生的饭菜。

三、后勤保障

(一)做好基础设施与办公设备的维护。能由水电管理人员处理的问题,需用购买材料的,由办公室协调财务人员一同购置,及时维修或更换。需要专业人员维修的,及时向领导汇报,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领导办公室、各科室需用、需修理设备首先经办公室向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得到批准后由办公室协调办理)

(二)做好单位内部卫生保洁。根据作息时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对卫生保洁进行合理安排,一般为早八点,下午四点对办公楼、公寓楼进行清洁,并对保洁用品的出入库及使用情况做好登记。

四、下一步工作

(一)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增强做好办公室工作的紧迫感

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立足大局,服务大局。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工作的自党性,主动性。为此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创新,对日常工作不循规倒俱,要敢于打破旧框框,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勇于思考探索。如公文运转传送,文件打印、下发、派车等,要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高办事效率,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使办公室工作富有成效。

(二)保持热情,热爱工作,甘当机关工作勤务员

从大的方面讲,办公室位置较重要,也是机关领导的左膀右臂,机关的内管家,但是办公室工作头绪多、服务对象多、方方面面应酬多,事情多而杂,而且哪方面做的稍有不慎不周,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工作热情,不怕繁杂,勇于甘当机关的勤务员。

(三)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办公室工作规范化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与全局有着密切联系,做好办公室工作要理清思路,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对工作中的矛盾要善于思考,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工作效率。工作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力减浮夸,在工作任务较重较多时要冷静思考,一一落实,工作要讲实话,向领导报实情,不能报喜不报忧,投其所好。

另外做好办公室工作要以事业为重,不能掺杂个人感情,凭个人意志办事,建立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办事程序,这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使办公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提高办公室的整体工作效率。

(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如不注意加强学习和不断更新认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无法执行领导一切决策和机关工作秩序。提高自身素质,除加强学习外,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办公室要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谈吐自然和谐,对突发事件要根据领导意图做好工作,处理好问题,遇事要“三思而行”,办事要果断,不要拖泥带水,延误工作,给机关工作带来不良后果和影响。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努力工作。

要使办公室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还必须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开拓创新、总结和提高,更需要领导支持和同志们的关心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请教,使办公室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二

一年来,在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的指导下和兄弟单位与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服从领导安排,加强学习锻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方面

一年来,始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觉悟修养,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了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政治立场,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方面

“三网”绿化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做好三网绿化的组织领导工作。由于我们辖区是退海之地,种植的树木成活率低,三网绿化的维护方面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出台了绿化监管分块承包责任制,明确了三网绿化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地、责任到人,确保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二是做好苗木后期维护工作。针对今年雨水多、苗木维护难的实际,联系绿化施工单位对沟渠和苗木进行了加固,并对各地段的死亡苗木进行了清除与补栽。春季共补栽树苗芦竹18000株,白腊16000棵,柳树13000棵火炬4000棵,插柳棍30000棵;秋季补植树苗3500棵,并修理了多处沟渠。同时,坚持杂草清除和打药工作,先后五次喷打农药预防虫灾和预防美国白蛾,并不定期进行虫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对绿化带进行了两次全面性灌溉,为改碱和防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做好苗木维护的验收工作。对部分苗木维护到期的两个区块进行了验收,验收结果达到了成活率的百分之八十五,达到了验收条件。四是做好苗木种植后备土地协调工作。从油田协调苗圃地二十余亩,种植树苗17000棵,并加以灌溉,确保了三网绿化工作的大力推进。五是做好油地执法工作。配合油田在绿化带里清除非法盗油点四处、供水管线穿孔一处,为油地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地区是退海之地,种植树木成活率低,今后要在改碱的程度上多下功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改造成优良土地,把绿化搞上去。

四、今后的打算

(一)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齐抓共管,争取把绿化工作搞上去。

(二)继续做好苗木种植和管护工作。把苗圃地剩余三十亩翻地后进行栽植白腊树苗30000棵,在漫水路地段补植柽柳20000万,并不间断进行苗木后期维护工作。

下一步,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种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为垦东建设做出贡献。

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三

办公室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就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参谋、服务、保障、综合、协调水平,确定今年工作要点,提出具体思路和抓手,力求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全体团队励志精劲、务实求效、和谐友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围绕中心,服务产业,有效推进网站及电子政务上新台阶。

围绕打造成全省信息产业系统安全、便捷、高效的网上服务中心,跻身省直机关先进网站单位的目标,主要开展几项工作:一是推行网络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目标化、明细化。实行网络运行管理月总结、季通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相互督查,使网络系统正常工作无缝对接。二是组织开发“六库一平台”,推进平台开发建设和企业注册进程。目前企业注册数已达1355家,专家库684人,产品库2552项。三是对照网站及电子政务等考评指标,总结经验,分析差距,邀请网站评比专家培训授课,提出网站建设改进措施。四是顺利推进九设区市无线电管理局新网站开发和上线工作。现已正式上线一个多月,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五是为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形势,研究提出十七项措施加强防控和管理网络安全,获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国家保密局局长王佗肯定批示。2012 年我局网站绩效取得省直第7名的好成绩,获得优秀奖,电子政务绩效从第28名前进到第6名,两项名次都是我局历史最好成绩。

二、谨慎细致,踏实高效,推进机要档案及公文处理规范化。

作为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办公室机要工作全年几乎无休息,节假日随时待命,及时接收紧急电报和公文,确保各类会议通知报到不出错,努力实现“双零” (零失误、零错误)目标。上半年办公室累计处理各类文电1661件,协调处理各类会议事项112件,上传各类信息290条,梳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9条,各项工作基本上都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累计传阅机要文件138件,清退、销毁密件、密电653件,未发生密件丢失和泄露国家秘密事件。一是修订出台局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使公文管理各环节行有规章、做有依据、查有准则。同时将一些制度规范内化于内外oa系统,如公文处理系统、督办系统、信息采编系统、档案查询系统、公文查询系统等等,使制度融于工作,为为机关工作服务。二是落实密码安全保密责任制,局机关与省委机要局签订《密码安全保密协议》,对局系统保密干部进行政审,完善用人程序。三是修订并出台局机关《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对原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增强可 *** 作性,使保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编制《机关档案管理办法》工作手册,规范处室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四是加大督查落实力度,起草《福建省信息化局系统督查工作管理办法》,优化督办手段,提升工作落实效率。

三、准确定位,创新机制,营造全员做信息良好工作氛围。

在年初召开的信息宣传工作会上,办公室提出:信息工作本身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让信息工作成为推进我省“万千百”目标实现、为全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此,今年我们首次对信息宣传考评机制进行大幅度修改,量化信息报送指标,加大信息专报分值权重,健全激励机制,局系统呈现全员做信息的良好态势。一是报送质量进一步提高。基本都能围绕领导想看、要看、会看的内容,以及我局中心工作进行编写。上半年,省政府办公厅采用我局信息43 条,含专报28篇,省委办公厅采用信息41条,含专报20篇。部办采用信息50条。被省级以上领导批示18次(去年11次),批示量为往年同期最多一次。二是全员做信息的氛围更加浓厚。一些处室针对新的考评细则,进行任务分解;把信息宣传工作列入处室周例会讨论研究;还有处长亲自点题、亲自编写信息专报;主动邀其他处室共同完成信息专报等。截止6月底我局信息总分在省直单位排名13位。前不久,省旅游局办公室专程到我局调研学习我局信息工作(据了解,此前旅游局到省两办信息处学习,两办均推荐到我局调研)。在今年工信部办公室主任会议上,通报表扬四家信息报送较多的单位,我局是其中一家。

四、突出主题、创新形式,宣传工作实现“双赢”(即“产业需要,企业欢迎”)

按照省领导关于“要大力宣传领军企业、、领军团队”的指示精神,办公室在宣传工作中推行项目制,使宣传工作具体化、高效化。一是对我局专属视媒平台《海峡新动力》进行改版,增加互动板块,以街头采访有奖问答的形式,普及信息产业及无线电科普知识。二是在《海峡新动力》主题报道福建信息产业“万百千”工程进展、重点建设项目情况等。上半年已推出信息化典型示范系列报道、led和光伏产业领域重点企业系列报道及数字家庭示范应用系列报道等。《海峡新动力》开播至今一年时间,收视率在台里保持前10名。三是联合省委宣传部启动《市长谈信息化》主题专访活动,已陆续在各地开拍,拟于9月份正式推出。四是《福建信息产业》杂志以“一期一主题”的方式,围绕我局重点推进的“五大行动计划”组织专刊。已完成动漫产业专刊,物联网产业专刊即将完成。五是明确本年度为“政策宣传年”,并把《在线访谈》的地点从演播室移到园区、企业、院校。目前已完成访谈3期,每期访谈均受到企业院校单位积极参与,使访谈时间从原先计划的半小时延长至1小时,企业院校普遍认为这是我局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的重要举措。

五、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财务管理模式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一是制定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分接待对象制定不同级别接待标准。二是继续实行年度处室经费预算管理工作,对统筹使用财政预算资金,资金安排使用更高效、更准确。三是固资管理精细落实到人,完成局机关历史遗留未处置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四是合并全省无线电报账平台,有效控制下级单位报销 *** 作随意性和预算不严谨,项目建设预算资金控制落实到人。五是修订《无线电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和规范资金申报、分配、收支、结余等各方面的程序、原则及方法。今年来,办公室强调财务工作要做实、做细,有据可依,有法可循,科学运用财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进机关各项工作运转。上半年行政学院和省农科院专程到我局调研学习我局财务办公自动化管理体系。

六、高效服务,文明安全,行政后勤及车辆管理质量稳步提升。

增强服务实效,做到前提服务,靠前服务是机关行政后勤服务的宗旨,为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办公室一是继续制定后勤工作沟通互动机制,上半年收到各处室关于后勤服务意见共79条,对其中57条合理化建议落实办理。二是改善办公环境,在夏季来临前清洗机关办公场所的空调,更换办公场所净水器滤芯等。上半年共完成日常水电、空调、照明灯具、固定资产、办公场所等设备维保120余次,并做好办公用品的采购管理工作。三是做好临时编外人员日常管理。四是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上半年无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文明行车,打造省直机关信息化、标准化车队是局机关车队长期工作的目标。上半年,机关车队保障市区公务用车8000余台次,出差用车200余台次,安全行车36万公里。机关车队荣获XX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道路交通安全协会2011-2012年度XX市文明安全行车先进单位。一是推行车队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全天值班工作记录、车队工作流程、安全行车记录、车辆交接记录、车况考核记录等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二是优化升级内网车辆管理系统,使机关公务用车更高效、更准确、更便捷。三是加强车辆各项费用支出管理,做好车辆政府统一采购、统一保险、统一定点加油、各种税费申报缴纳、车辆维修保养等工作,上半年车队车辆各项费用均控制在预算内。

下半年,办公室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办公室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办公室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形势,明确下半年工作目标和方向,全面推进福建信息产业发展。

一、网站建设及电子政务方面从基础网络、对上沟通、自查自评、整改补漏四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加强外网应用系统及政务公开的标准化建设;二是强化网站安全性的监测及对策研究;三是建设更加人性化、防侵入的外网邮件系统。四是加大办公自动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二、公文处理及机要档案方面,做好全局系统保密普查工作;对保密工作考评细则进行责任分解;开展全系统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检查;迎接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质量合格证检查;建立局督查管理工作机制,优化督查网络体系,从制度、办法、人员上确保督查职能作用的发挥,增强办公室枢纽工作的执行力和权威性。

三、针对目前信息报送种类和各单位信息工作的不平衡性,采取集中时段重点约稿的形式,加强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报送质量和数量;拟联合省两办信息处开展产业调研提升专报质量;升级完善内外网信息采编平台。

四、宣传方面依托《海峡新动力》开展专题报道,包括数字家庭示范应用、信息化典型示范应用、软件报道等,推进《市长谈信息化》工作。到年终争取形成一些宣传资料片,如福建信息产业“十二五”中期发展情况、信息化示范应用、万千百产业报道、it产业宣传报道等。

五、财务管理方面一是按照“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有关精神,做好相关经费控制决策“参谋”;二是局国有资产进场交易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工作;三是着手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继续完成各项固定自查清查工作。

六、行政后勤及车辆管理方面:一是继续开展百日安全行车及全年零事故率安全行车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车队车辆安全管理、动态指挥调度、实时运行费用管理。二是强化主动服务、贴近服务、真情服务意识,规范行政服务公务接待 *** 作流程,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后勤服务。

好。
1、公司工作环境好。山东优世达物联网公司有独立的办公室,每天有人打扫,有空调,饮水机等基本设施,办公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福利待遇好。山东优世达物联网员工工资在5500元,每个节假日都有单独的礼品,有五险一金,能带薪休假,深受新员工老员工的喜欢。

来源: 科技 日报

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八部委推行物联网行动计划

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物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将其纳入了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但与此同时,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业生态不够健全、规模化应用不足、支撑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等。

近日,工信部联合国家网信办、 科技 部等八部委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 社会 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具体包括四大行动目标:创新能力有所突破、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行动计划》也提出了到2023年底的一系列具体量化目标: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完成40项以上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等。

《行动计划》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技术融合创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3个方面对提升物联网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部署安排,提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揭榜挂帅”,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加大对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力争到2023年底,突破一批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物联网 *** 作系统、新型短距离通信等关键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行业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综合考虑各领域对物联网需求的紧迫性、发展基础和经济效益等重要因素,《行动计划》按照“分业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提出在 社会 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领域内,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以 社会 治理现代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市政、乡村、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应用场景,提升 社会 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以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推进物联网与农业、制造业、建造业、生态环保、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以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推动家居、 健康 等领域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丰富数字生活体验。

《行动计划》还提出,鼓励地方联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一批物联网技术孵化创新中心,调动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基金会、开源社区等机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此外,标准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行动计划》提出从标准体系建设与关键标准制定方面推动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依托全国信标委及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计划3年内组织国内产学研力量加快制修订40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贡献度。

作者:郑琼洁 刘 勇

近年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形成了以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结构。其中,应用层的占比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有技术、有市场、上规模的物联网企业,全省物联网企业已超30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余万人。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不断凸显、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不断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区域名片。

与此同时,有三大因素制约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骨干企业创新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江苏物联网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也大幅提升,但从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近五成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存在技术市场化和应用推广难的问题。从江苏物联网产业的总体来看,其产业总体规模和企业的规模较小,缺少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上游骨干企业,尤其缺少“专尖特精”的物联网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传感器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环节,缺乏具有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耦合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服务商。同时龙头和骨干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许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江苏虽然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化产能较小、核心技术不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感知与智能处理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芯片、基础性系统、基础性架构等关键领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能实现硬件、物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和业务流程端到端大系统综合集成企业,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术,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管理等传输技术、基于MEMS 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落后。物联网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的技术体制与产品接口大多未实现标准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人才不足

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与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江苏每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对物联网企业研发支撑不足,同时与广东企业(腾讯、华为、中兴等企业)相比,江苏物联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整体较小。在创新人才支持方面,与广东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引培力度较小,同时也存在着人才引培政策制度不完善和不够落地、对稀缺高端人才的招引和需求量最大的中端人才的引流不足、一流的人才梯队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龙头效应,打造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流物联网创新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创新,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物联网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企业。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完善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二是建设物联网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物联网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江苏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提升物联网产业链协同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民企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根据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鼓励民企牵头申报。同时,通过完善 科技 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 科技 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国家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协同,搭建 科技 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攻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社会 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等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协同实现。一是提升技术体系化能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布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在推进物联网技术跨界创新时,应从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科技 创新布局,优化 科技 计划,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路径规划,形成多维度、多循环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和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二是提高组织体系化能力,打通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链接。对于物联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要 探索 大纵深、跨学科的研发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包括产业大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投资渠道,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跃升和产业化方向于一体的突破,实现知识突破与未来面向商用生态的有效衔接。聚焦全球竞争的源头技术供给,不仅是追逐“国际发表热点”,更需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后的持续改良机制,及时跨越技术商用的成熟度阈值。实现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衔接,需要改革当前重大 科技 创新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是鼓励重大攻关计划的创新单元之间的知识共享。鼓励物联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协同互动。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借鉴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制定权责分明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鼓励各类战略 科技 力量形成优势资源平台的吸引力和合作凝聚力,引领对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的持续攻关。

(三)加大要素投入,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资源,加大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 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专项投资基金。鼓励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引导 社会 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自身职能定位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信用保险、 科技 保险,研究合同质押、资质抵押的法律地位和可行性。二是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技术梯队。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和后备干部。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选聘优秀 科技 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产业园区、企业、实训(实习)机构,以及江苏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联合或独立开展江苏物联网集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打造一批特色化示范性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实训(实习)基地。三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政策效度。通过举办展会、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为本地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力争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创新平台落户江苏,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推广重点项目、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彰显全链扶持和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提升新政策的覆盖面、含金量、精准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 社会 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3-4期合刊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 社会 、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 社会 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即通过传感器或物理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ICT通信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进而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一句话解释:互联网的升级迭代版,互联网实现人与人的链接,物联网增加人与物理世界的链接;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并对物理世界进一步的管理和控制

萌芽期:(1991年-2004年):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构想物物互联,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初步发展期:(2005年-2008年):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年-至今):2009年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定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运营商和多所大学建立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物联网行业战略部署。2010年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欧盟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2016年,NB-IoT技术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2018年6月,5G通信技术成熟化,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进入产业全面冲刺阶段。

总结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致经历:

第一阶段:智能消费产品的涌现

2012-2015年期间,消费类物联网产品一夜爆发,过后却慢慢消退。包括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水壶、智能电饭煲等等智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大致思路是将传统硬件产品,添加上Wi-Fi、蓝牙、ZiBbee等无线技术,再结合APP进行控制。这股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害怕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再加上价格比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市场认可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底层技术完善

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个阶段,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突破。这个时候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物联网的技术,比如NB-IoT、LoRa等新型的传输技术、AI算法、智能语音技术等等,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等计算存储技术走上台,传感器产品也更加的智能化,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三阶段:行业级应用兴起

完成技术突破之后,物联网的应用逐渐从早期的消费类应用往企业级应用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城市建设、政府政务、各行各业产业当中。

物联网IoT产业架构分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物联网IoT产业链:端——管——边——云——用

随着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将来将有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的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因而物联网产业链由之前的“端——管——云——用”发展为现在的“端——管——边——云——用”;

“端”: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向网络端发送的作用;包含芯片、感知技术(传感器+识别技术)、 *** 作系统;

“管”:管道层,保证通信的作用,无线连接、卫星和量子通信等方式;

“边”:边缘计算,将集中式架构分解成边缘位置的点;

“云”:云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包含云计算平台和AI技术;按厂商类型分:运营商、ICT、互联网和工业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物联网平台;按商业模式分PaaS和本地部署;按照平台功能可以划分: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

“用”:物联网IoT应用层,落地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中;三大业务主线: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并称产业物联网)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 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其中, 环渤海地区 凭借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珠三角地区 是国内物联网市场化最成熟、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的、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和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且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均存在优势,对物联网产业链底端感知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形成产业链;有助于改善协作条件,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好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四大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备。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物联网产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哪些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推动信息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并将其作为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出台相关的战略和政策。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提出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示范。
一、物联网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与深度应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一方面为管理服务提供信息依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传输层反馈至传感设备,实现对实物的 *** 作。物联网既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又是自动控制技术在巨型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交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二、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高,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同时,由于物联网是根据应用系统特点设计的网络,解决的问题不同,应用方案也就不同。因此,发展物联网不能简单地引进技术,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必须有本国的技术支撑。物联网应用具有本地化优势和主动权,主要体现在应用设计自主权和采购主导权方面。
三、物联网应用一般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目标明确。近些年来,欧美日韩等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是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计划。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带网、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欧盟从发展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2009年发布的《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又提出了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日本从营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出发,以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监测、政府治理等公共领域的信息服务为重点。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工业自动化等方面进行应用示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又提出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三是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发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到渠成,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要。如物流行业最初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发展云计算是一些掌控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
第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有些大规模应用的物联网投资巨大,只有当其整体效益超过提供者和用户负担的成本时,投资才有意义。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物联网产业研究,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持续拓展技术与市场合作领域。
第三,应用导向,技术和标准先行。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尚不成熟,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中。研制与物联网有关的标准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指导产业发展,而且对各国掌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达国家在发展物联网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在制订标准上狠下功夫。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

物联网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 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物联网无处不在。由于物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如下。\x0d\ \x0d\1、城市管理\x0d\ \x0d\(1)智能交通(公路、桥梁、公交、停车场等)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 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x0d\ \x0d\ 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 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x0d\ \x0d\ 在公交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电子控 制等手段,集智能运营调度、电子站牌发布、IC卡收费、ERP(快速公交系统)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该系 统可以详细掌握每辆公交车每天的运行状况。另外,在公交候车站台上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下一 趟公交车需要等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交查询系统,查询最佳的公交换乘方案。\x0d\ \x0d\ 停车难的问题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 到车位。智能化的停车场通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感应、地感性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第一 时间感应到车辆停入,然后立即反馈到公共停车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当前的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周边地 段的停车场信息整合在一起,作为市民的停车向导,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找车位的时间。\x0d\ \x0d\(2)智能建筑(绿色照明、安全检测等)\x0d\ \x0d\ 通过感应技术,建筑物内照明灯能自动调节光亮度,实现节能环保,建筑物的运作状况也能通过物联网 及时发送给管理者。同时,建筑物与GPs系统实时相连接,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及时反映出建筑物空间地 理位置、安全状况、人流量等信息。\x0d\ \x0d\(3)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x0d\ \x0d\ 数字博物馆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长期监 测和控制,建立长期的藏品环境参数数据库,研究文物藏品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文 物保存环境,实现对文物蜕变损坏的有效控制。\x0d\ \x0d\(4)古迹、古树实时监测\x0d\ \x0d\ 通过物联网采集古迹、古树的年龄、气候、损毁等状态信息。及时作出数据分析和保护措施。\x0d\ \x0d\ 在古迹保护上实时监测能有选择地将有代表性的景点图像传递到互联网上,让景区对全世界做现场直播 ,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广泛吸引游客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实时建立景区内部的电子导游系统。\x0d\ \x0d\(5)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x0d\ \x0d\ 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档案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D标签和阅读 器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架位标 识、文献定位导航、智能分拣等。\x0d\ \x0d\ 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助图书馆,借书和还书都是自助的。借书时只要把身份z或借书卡插进渎卡器 里,再把要借的书在扫描器上放一下就可以了。还书过程更简单,只要把书投进还书口,传送设备就自 动把书送到书库。同样通过扫描装置,工作人员也能迅速知遭书的类别和位置以进行分拣。\x0d\ \x0d\2、数字家庭\x0d\ \x0d\ 如果简单地将家庭里的消费电子产品连接起来,那么只是—个多功能遥控器控制所有终端,仅仅实现了 电视与电脑、手机的连接,这不是发展数字家庭产业的初衷。只有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 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有了物联网,就可以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 *** 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 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x0d\ \x0d\3、定位导航\x0d\ \x0d\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 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x0d\ \x0d\4、现代物流管理\x0d\ \x0d\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 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 缝结合,成为强大的物流信息嘲络。\x0d\ \x0d\5、食品安全控制\x0d\ \x0d\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 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x0d\ \x0d\6、零售\x0d\ \x0d\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 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x0d\ \x0d\7、数字医疗\x0d\ \x0d\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 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x0d\ \x0d\8、防入侵系统\x0d\ \x0d\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 入侵。上海机场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已成功采用了该技术。\x0d\ \x0d\ 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我国的物联 网标准规范和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举措。解决好信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x0d\根据我的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现在各大公司巨头也已经开始布局物联网市场了,所以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53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