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 财经 社 实习生 孙浪
编 |鹿鸣
在上市一周年之际,小米搬家了。
7月9日,小米新总部于小米赴港上市一周年之际开始启用,当晚举办开园仪式。此前,小米在海淀清河附近的办公区较为分散。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小米内部员工透露,新总部能够容纳16万个工位,北京地区的小米员工接下来都将陆续入驻。
小米终于像BAT等互联网大公司一样,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总部大楼。早在2015年7月2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就在微博上说到,“小米在北京创业五年,像北漂,首先是银谷大厦,接着是卷石大厦、宏源大厦,再搬到五彩城大厦,又租了五彩城周围四栋楼,几乎一年搬一次!”多次的搬迁,让他对在北京有一个稳定的办公地点有着深深的寄望。
7月9日,小米上市一周年当晚,雷军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股民的愿望还没实现。
股票跌势止不住
7月9日对小米来说是个大日子。无论是2018年7月9日在港股上市,还是2019年7月9日北京新总部开园,都是小米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上市这一年间,小米的股价却是一路狂跌。雷军在当日盘后庆功宴上说出的:“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还言犹在耳,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股价遭到腰斩。
截至7月9日收盘,小米集团收跌114%,报收950港元,市值228378亿港元。相较于17港元的发行价,一年时间,小米股价跌幅高达4412%。 与2018年 7月18日小米最高市值52917亿港元相比,蒸发了30079亿港元。
这样的对比使得小米在资本市场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据媒体报道,小米的上市吸引了大佬们纷纷为其站台。继李嘉诚、马云、马化腾以个人名义认购小米股票后, 财经 媒体人吴晓波也发文称买入20万美元小米股票,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更表示以个人资金从二级市场认购了1亿美元小米股票,美的集团也表示持有小米近1亿股。
但是这并没有为小米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其股价依然一路下行。
据搜狐 财经 报道,小米集团为提振股价,于今年初发起首轮回购。1月17日至1月22日间,小米集团先后3次回购199722万B类股份,耗资近2亿港元。
自6月3日起,小米集团再次启动了第二轮股票回购。当天,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公开市场购回110294万股B类股份,平均价为每股B类股份约90492港元。随后,在接下里的一个月内,小米集团先后进行了19次股票回购。
但是就目前小米的股价形势来看,今年以来的这22次股票回购行为并未对小米的股价产生良好效益。
还有一起是在6月19日,据美国 科技 媒体The Verge报道,小米在西班牙的宣传图被指剽窃3D艺术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的三件作品,并将这三件3D作品揉合成一幅新的宣传海报图,用以在西班牙推广公司的设备。而卡塔也在他的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他100%确信小米使用了他的作品。
对此小米依然马上做出回应称,在调查了艺术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对小米西班牙网站误用其作品的评论后,我们已经确定,一名设计师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塔卡的设计。小米已经从网站上删除了相关内容,并决定立即解雇这名员工。
物联网促新发展
尽管股价在跌,但小米还是一家挣钱的企业。财报显示,2018年,小米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526%,经调整后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2019年初,小米宣布拆分出Redmi,从而解开性价比束缚。雷军找来了金立集团原总裁卢伟冰 *** 刀红米。让红米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在2019年1月的小米年会上,雷军宣布启动“手机+AloT”双引擎战略,这意味着小米战略从“铁人三项(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撑起十亿估值”替换为“手机+AIoT”。
智能手机业务是小米收入的大头,营收占比达六成以上。2018年,小米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保持大幅增长。据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为1226亿台,市场份额为87%,出货量同比增长332%。
但是根据Canalys于2019年4月公布的数据,小米位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第四名。2019年一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34%,OPPO和VIVO分别为191%和171%,小米则为119%;并且小米出货量同比上年下滑13%。
由于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无法支撑小米的高速发展。所以物联网成为了小米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米的优势在于,它有丰富的生态链产品,除了卖手机,也有其他硬件产品的销量。一位江苏的小米旗舰店负责人曾对AI 财经 社透露,他们店里的收入60%来自手机,40%来自于生态链产品。多位经销商认为,小米的硬件生态链产品目前还无法被其他家超越。
数据显示,"IoT与生活消费品"也就是小米物联网生态产品2018年收入438亿元,同比增869%。增长来自于智能电视、米家扫地机器人、小米手环等生态链产品的需求的快速增加。
在过去一年,小米频繁进行架构调整,据AI 财经 社粗略统计,仅在公司架构上,小米过去一年进行了7次调整。
朝着女性前进
小米的手机业务也发生了改变。2019年4月15日,小米接收了美图的手机业务。随后,7月2日,小米发布了面向女性用户的小米CC9系列,主打拍照和设计。意在解决小米手机使用者性别失衡这一问题。为此,雷军甚至在小红书上注册了账号,用来向女性用户宣传CC9系列。
据新浪 科技 报道,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行业报告显示,小米手机用户中,有近七成为男性,女性用户占比仅30%。这与OV的五五分形成鲜明对比,甚至一直给外界留下用户大多为男性商务用户的华为,其男女用户比例也达到了四六分。
因此,小米CC9系列手机的发布,对小米的手机的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影响。
印度称小米逃税558亿并向其追缴税款
印度称小米逃税558亿并向其追缴税款,印度税收情报局已向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发出通知,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税款。印度称小米逃税558亿并向其追缴税款。
印度称小米逃税558亿并向其追缴税款11月5日,印度财政部通报称,小米印度公司涉嫌逃税约653亿卢比(约558亿人民币)。
印度财政部在通报中声称,由印度税收情报局收集的证据表明,小米印度公司及其合同制造商,没有将其对高通和北京小米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纳入进口货物的交易价值。这一行为违反了印度1962年《海关法》第14条和2007年的《海关估价规则》。小米印度公司作为这些进口手机及其零部件的实际所有人,构成了逃税行为。”
小米印度公司的一名董事确认了上述付款。通报中还表示,目前印度财政局已向小米印度公司发出三份通知,要求其补缴上述558亿的关税。
此前,据印度有关媒体报道,印度税收情报局在去年12月21日和22日对多家中国手机公司及制造商在印度的办公室及制造商进行了突击搜查,其中包括小米、OPPO、一加以及富士康,部分公司在印度的高管及分销商也受到讯问。
小米印度公司发言人曾在去年12月22日回应称:“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我们非常重视我们遵守印度的所有法律”,不过随着印度财政部今日通报,最终还是认定了小米印度公司违法。
作为国产手机出海的前哨站和必争之地,印度市场是小米海外手机业务的重要据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拥有22%的份额,领先三星、Vivo等其它品牌,这已是小米连续16个季度位列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第一。此外,小米旗下的红米9A,也是2021年三季度印度最为畅销的智能手机。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小米印度公司此前在社交媒体的预热,小米将于明天,也就是1月6日在印度发布全新小米11i系列机型,其中包含一款支持120w快充的HyperCharge版本,号称是印度最快充电速度的智能手机。
此时遭遇印度财政部的逃税558亿指控,无疑将对小米新机发布的市场反应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据外媒报道,一周前刚在国内发布的小米12系列,也预计将于2022年3月登陆印度市场,同样将在受影响之列。
而2021年以来,随着印度政府的有关宣传以及此前的边境冲突,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也日渐高涨,印度有关部门也频繁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本次小米被通报逃税,或与此有所关联,而这类打压行为无疑也将影响小米等国内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尽管小米在2021年三季度仍列印度市场份额第一,但其对第二名三星的优势仅有3%,随时有可能被其反超。此外,小米,OPPO、Vivo、Realme四大国产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也从2020年同期的64%下降到61%。
随着印度财政部本次对小米逃税558亿的通报以及对多家企业的搜查,小米等国产手机的出海或将再蒙上一层阴影。
印度称小米逃税558亿并向其追缴税款2当地时间周三(1月5日),印度财政部在印度政府新闻局(PIB)发表声明称,印度税收情报局(DRI)已向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发出通知,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人民币)税款。
印度财政部称,根据一份情报,小米印度公司通过低估价值的方式逃避关税,DRI对该公司及其合同制造商发起了调查。
声明显示,DRI在小米印度公司的经营场所进行了搜查,并追回了表明小米印度公司向美国高通公司和北京小米软件有限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的文件。
印度财政部称,小米印度公司及其合同制造商的关键人物的陈述被记录下来,在此期间,一位小米印度的董事确认了上述付款。
声明指出,DRI的调查进一步显示,小米印度公司从事MI品牌手机的销售,这些手机有两个来源,小米印度公司进口的,或小米印度公司的合同制造商进口手机零部件后在印度组装的,根据合同协议,合同制造商生产的MI品牌手机只销售给小米印度公司。
印度财政部表示,DRI调查期间收集的证据表明,小米印度及其合同制造商均未将小米印度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金额计入商品的评估价值,这违反了印度1962年《海关法》第14条和2007年海关估价(确定进口货物价值)的规则。
声明称,根据1962年《海关法》的规定,已向小米印度公司发出了三份表明原因的通知,要求收回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6日期间653亿卢比的关税。
据证券时报,5日晚间,小米对此回应称:
1、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2、此次印度有关部门要求小米补缴的是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间与特许权使用费相关的进口环节税金,与小米近期业务无关,且该官方声明并非最终结果。
3、此次的税务问题,根源是各方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认定存在分歧。对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该计入进口商品的价格,这在各国都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性难题。
4、对这一问题,小米也会继续和印度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小米股价5日当天下跌345%,报收1792港元。当天晚间,小米发布公告称,以每股1792-18港元,回购2725万股公司股份,耗资489677万港元。
印度称小米逃税558亿并向其追缴税款31月5日晚间,小米被印度财政部追缴税款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给小米2022年刚一开年便带来烦恼,而且也给小米的“对标苹果”之路添了堵。
这已经是小米连续第二年在年初遭到国际“大棒”。去年 1月中旬,在特朗普的最后一周任期内,小米集团等9家中企曾被美国突然列入黑名单。不过数月后,小米涉军结局逆转。
对参与本次被印度财政部追缴税款 ,小米方面已经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表示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经营。
印度市场是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印度接连对中国畅销品牌下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缴税事件将会如何演绎?这次小米还能延续去年的逆转奇迹吗?
印度为何追缴税款?
● 根据外媒报道,1月5日,印度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调查发现有逃税行为后,已经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以下简称“小米印度”)发出通知,要求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税款。
昨天晚间,小米回应记者称,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小米称,此次印度有关部门要求小米补缴的是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间与特许权使用费相关的进口环节税金,与小米近期业务无关,且该官方声明并非最终结果。
“此次的税务问题,根源是各方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认定存在分歧。对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该计入进口商品的价格,这在各国都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性难题。”小米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会继续和印度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此前,外媒援引印度财政部说法称,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和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汇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这些费用未计入其进口商品的交易价值中。声明称,小米及其合同制造商也未将进口的MI品牌手机及其零部件的特许权使用费计入该产品的应评税价值。
报道中,小米印度的发言人表示:“在小米印度,我们非常重视确保我们遵守所有印度法律。我们目前正在详细审查通知。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我们将提供所有必要的文件支持当局。”
● 小米并非被印度财政部追缴税款的唯一品牌。从资料来看,去年12月以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执法人员向全印度20多个地方查税,小米和OPPO等中资手机企业均被搜查,这些都是在印度较为知名的手机品牌。
印度为何对在印度市场占有优势市场份额的小米、OPPO、realme等进行大规模突击检查呢?目前没有官方答案。
不过,有中国信通院相关人士对记者分析了一种可能是: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遭受一定打击,不排除印度计划扶持其本土品牌的可能。
会对小米带来多大影响?
对于小米来说,这也并非首次遭遇外国的“年初之劫”。
去年刚开年,美国政府也曾将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中,其中包括手机制造商小米及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根据相关投资禁令,美国投资者需在当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受此影响,当时港股开盘后,小米集团股票一度大跌。
不过,去年5月,小米集团与美国国防部达成和解协议,前者将被移出特朗普时期的所谓“涉军黑名单”。
如果说对于小米来说,去年的涉军事件更多的指向二级市场维度。那么这次涉税,或许就意味着需要真金白银的失血了。
按照初步换算,追缴 653 亿印度卢比税款,约合 558 亿元人民币。对比小米财报来看,2020年,小米收入达人民币24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30亿元。这意味着这一追缴税款总额已经达到了小米2020年净利润的4%以上。
除了可能性的财务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小米战略的掣肘。
这些年来,印度一直是小米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以2020年为例,据市场机构Counterpoint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并在第四季度延续增长势头,全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5亿部。在这个市场中,小米2020年领跑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4390万台,同比增长13%,重回头把交椅。而在2020年全年的表现上,据Canalys数据,小米也是印度市场的第一名,市场份额为28%。补缴税款会否影响到小米手机在印度的价格和销量,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除了国际化战略之外,会否继而影响到小米其他战略,无疑也会增加不确定性。 就在上月,雷军刚刚宣布,小米要对标苹果,尤其在产品品质和规格方面“向苹果学习”。 这表明,即便他相继卸任了多家小米旗下公司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等职位,把手机等工作慢慢下放给别的同事,说是要去专心造车,但是自己依然放不下小米的手机业务。
2019年11月29日,小米集团内部全员信公布最新高管任命,高管团队中的林斌、王翔、何勇得到晋升;周受资、卢伟冰分别受命去重要业务线轮岗,黎万强、祁燕因个人原因离开小米。在小米集团内部频繁进行组织再造、构架调整之际,华米、云米、青米、光峰、石头以及智米、纯米等生态链品牌在为小米、米家供货的同时,也以"AI""美学""IOT"等定位推出独立自主的全新高端品牌,或者进入资本市场,在家电领域点燃特色鲜明的燎原之火。
与令人沸腾的"华为"相比,小米的荣耀不仅属于自己,更离不开无数生态链企业的奋斗。
换道加速,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蓄能
对科技公司而言,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华为硬刚美国而不败的当下,在海尔、美的、海信、TCL加速全球化布局之际,更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看到海外广阔的新兴经济市场。虽然小米仅成立九年,但Canalys提供的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前五。另据IDC数据,小米智能手机在印度已经连续九个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小米电视业务也稳居中国第一,世界前五。
从不被认可,到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小米用了九年时间。从推出第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手机,到确认持续推进"5G+AI+IoT"的下一代超级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小米集团站在时代的风口,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和全球领先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设备196亿台,同比增长695%;拥有5个及以上小米IoT平台设备的用户数达300万人,同比增长 787%。
从小米集团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手机业务有所下滑,但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56亿元,同比增长444%。以小米手环、笔记本、空调、洗衣机、滑板车、智能音箱、智能电视、路由器等生态链企业所供货的产品大放异彩。小米智能电视更是全球出货量达310万台,同比增长598%。
IOT业务的爆发,最离不开的就是生态链企业。如果说小米集团在2019年延续了"战略定力强,阵型变化快"的组织能力,那么,优秀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则在初步完成"借船出海"之后,以自主研发、设计基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优势,开始在细分市场爆发出强劲的战斗欲望和进取之心,独立高端品牌就是证明!
颠覆传统,小米系高端品牌有何不同?
在小米集团IPO后第七次进行组织调整之际,市面上的华米、云米早已登陆纳斯达克,石头科技也于日前通过了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成为继青米科技登陆新三板、光峰科技登陆科创板之后,成为第五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小米生态链企业。而在不久前,云米发布了并行的高端AI家电品牌Cokiing、智米CEO苏俊则新成立了美学家电Jya品牌,同样剑指高端市场。在小米生态链企业集体作战创造小米系增长奇迹之后,各生态链企业终于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要么纵马资本市场,要么挥师高端品牌。
此时,我们不知Casarte会作何感想?毕竟十几年,中国自主品牌并无太多高端定位,而2019年不仅美的推出高端AI家电品牌COLMO,小米系更是以井喷之势涌现出如此多的高端品牌和上市公司,虽然这些品牌的背后少了雷军的身影,但对行业的影响力同样巨大。
华米,全球可穿戴设备前五
作为2014年成立,借助小米生态链成长,并最终在2018年2月在纽交所上市的智能硬件科技公司,华米科技几乎是一开场即暂露头角。2019年11月12日,华米科技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华米科技营业收入达18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3%,大大超出了此前的预期。同时,第三季度调整后归属于华米科技的净利润为2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3%。2019年以来,华米的各项业绩指标,均保持"暴走"态势。实际上,华米曾是小米生态链初期最重要的一环,为小米供货的手环亦是款款卖爆。
但几乎所有生态链企业都会面临华米曾经遭遇的问题,在"背靠大树、借船出海"的同时,也倍受投资者对其低毛利、业务高度依赖小米的质疑。因此,上市以后,华米表现出强烈的单飞意愿,在和小米一道把运动手环价格打到 79 元,在几乎垄断国内手环行业之后,华米开始以Amazfit自主品牌布局高端市场。华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汪也表示,自有品牌AMAZFIT表现良好,未来会进一步加强发展AMAZFIT自有品牌业务,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并进一步加大AMAZFIT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扩张。
石头,打破扫地机市场格局
在以手环、路由器、音箱、电插排、灯具等小产品验证市场之后,小米生态链企业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家电产品——扫地机。石头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后获小米委托开发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并于2016年9月发布了第一款产品——"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并用不足18个月的时间销量突破了一百万台。在当年,米家扫地机不仅收获了销量和口碑,更是为小米进军家电市场打下坚实基础。随后以自主品牌接连推出石头和小瓦品牌扫地机,在扫地机市场迅速卡位。
IoT,简单来说,就是物联网,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简称,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既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又能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IoT是即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大信息产业发展浪潮,可谓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IoT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作为一个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产业,在最近几年终于迎来了大爆发,智能语音也成为继路由器之后的又一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带着新中心的浪潮,IoT产业也迎来了大爆发。
按小米CEO雷军的说法,小米的IOT战略经历了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以“参股+实业”来扩张生态链
小米的生态链布局,采取的是“参股+实业”的双向驱动方式 ,以“占股不控股”的模式不断扩张其生态链规模。
小米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表面上看,是小米已经形成的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和整个生态的环境,营销渠道有线上的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实际上,却是小米对生态链企业“投资而不控股”的策略,这与苹果、Google等同样布局 loT 生态的厂商有很大不同。
小米的“造链运动”就是这么来的。雷军在布局IOT之初,就提出了“100 家生态链企业”的战略目标。时至今日,小米生态链已经成为拥有上百家硬件厂商,其IOT开发者平台也接入了多达上亿台设备,成为目前“最大消费IOT平台 ”。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见效快,能够快速的打开市场。但潜在的问题是,真正能够进入小米IOT平台的智能设备,大多来自于甘愿接受小米管控的小企业。市面上销量大、口碑好的家电、智能设备厂商都很难进入这个“圈子”,这就让消费者的选择极其有限。
2017年11月,小米对外宣布开放小米IoT开发者平台。
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小米IoT平台联网设备超过8500万台,日活设备超过1000万台,合作伙伴超400家,已经稳居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雷军认为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
在大会上,小米 科技 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初步完成了当初的目标,现在要开启小米IoT战略第二阶段,小米将全面开放IoT平台并启动小米IoT开发者计划,AI+IOT战略。
而在小米IoT战略的第二阶段,“AI”将成为关键词,小米方面表示希望能在AI 技术的加持下,将硬件、软件、云服务和新零售业务串联起来。
所谓AI+IoT,就是人工能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智能。但物联网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很有可能促进物联网行业的进一步起飞。
从小米第一阶段的IOT战略布局,我们可以了解到:
一,现在接入的智能产品主要有三种
1,小米自有品牌的智能产品,如小米手机、小米手环、小米音箱、小米智能空气净化器等
2,小米生态链产品,即小米投资入股的产品
3,第三方产品,这也是小米更加开放的表现。
二,小米布局AIoT有三大优势:硬件优势、大数据优势和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1,硬件优势
小米AIoT战略,也是以手机作为第一入口,然后以小米音箱、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智能灯等与家庭相关的智能产品作为辅助入口,进而建个人、家庭的智能家居场景 。
雷军在2018 MIDC 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宣布,2018年小米IoT平台已连接了超过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遍布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日活设备超过2000万台,每日处理设备请求高达800亿次。内置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1亿台,月活跃用户超3400万。
活跃的物联网设备为海量数据获取及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基础,这是小米布局AIoT战略的硬件优势。
2,大数据优势
2018年7月,在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小米大数据产品总监赵辉华曾表示,小米有三亿的用户,在三亿用户中有超过日活21个的千万小米应用,这些应用都沉淀到云服务上;在大数据全局搜索方面,小米已经接入了16类的垂直内容,日均用户量是1600万,日均请求量四千多万。
3,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AI+IoT 是如今小米最有想象力的业务,远胜于手机。大到智能电视、空调、洗衣机,小到闹钟、移动电源、电动牙刷,小米生态链已经形成了一张大网,小米凭借着用户量、设备数与数据积累,正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随着 5G 商用的加速,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有明显的飞跃,因此 IoT 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AIoT领域,小米布局很早,积累也较为深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链体系,且线上线下渠道也都已打通。这是小米AIoT战略布局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对于小米来说,推动AIoT战略加速落地,不仅是时机成熟,更是势在必行,所以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大动作!
在2017年11月的小米IoT大会上,小米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驾驶、AI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小米的智能硬件需要通过DuerOS等外援来补充技术。
2018年第二次开发者大会上,小米AIoT将开放全面升级,Zigbee方案接入到小米IoT平台,云云互联,可以与其他云,并支持标准蓝牙Mesh
在落地应用上,小米开始在AR(owlii)、智慧酒店(全季酒店)、智慧家装(爱空间)上进行落地。
AIoT平台将接入智能门锁。
2018年,小米也开始向海外扩张IoT业务,2018年2月,智能电视进入印度市场,并在2018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第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小米2018年年度财报,2019年3月19日,小米发布了2018年财报。
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413%。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19亿台,同比增长298%。
2018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收入为438亿元,较去年增长869%,也成为小米2018年增速最快的业务。
从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来看,2018年全年达到251%,而2017年为205%;2018年第四季度,该业务营收占比甚至达到了336%,而2017年同期为242%。IoT业务无疑成为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最大亮点。
根据财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约为151亿,同比增长1932%。拥有5个以上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约230万,同比增长1091%。
此外,小爱音箱累计出货量超900万台,小米电视全球出货量840万,同比增长2255%。报告期内,小米也开始向白电领域进军,分别在2018年7月和12月推出了米家空调和米家互联网洗烘一体机。
从2018年的年报可以看出,今年开始,小米的动作也确实比以往更频繁。
1月11日,他们宣布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雷军称小米将在未来的5年内,持续在AIoT领域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ALL in AIoT;
2月26日,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成立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
3月7日,小米成立了AIoT战略委员会,由IoT平台部、人工智能部、生态链部、智能硬件部等十几个核心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
2019年4月2日,小米决定拆分松果电子部分团队为大鱼半导体,新部门以后将专注AI、IoT芯片研发,而松果电子继续研发手机芯片。
而这些动作背后都有一个整体的指导思想,AIoT战略要如何深入?设备层面,小米已经积累了五六年的优势,很显然,想要真正把握住这个万亿级的大市场,只有由设备下潜到基础核心技术层面,包括芯片、人工智能、连接技术、边缘计算等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无数次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对全产业链的把握,才能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中以不变应万变,小米跑得更早,所以也有更多的时间积淀这个能力。
我们看到,在小米前进的路途上,也在不停的思考,及时更新战略。胜不喜,败不骄之余,小米的AIOT战略也有不得不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一,AI技术先天不足
IoT是一个生态,并非是单一的设备模式,核心驱动力肯定离不开AI技术。而在小米IoT战略的第二阶段,人工智能成了整个生态的关键词,小米希望在AI技术的加持下,将硬件、软件、云服务和新零售业务串联起来。
小米在AI技术上的不足,导致小米的IoT模式不够完美,甚至还容易遭到外界和投资者的“挑刺“。
所以,在2017年11月的小米IoT大会上,小米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驾驶、AI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小米的智能硬件需要通过DuerOS等外援来补充技术。
小米之所以和百度合作,原因有二
1,在国内的互联网巨之头中,百度是最早选择“All in AI”的玩家,数据上的优势加之时间上的红利,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尤其是以对话式人工智能 *** 作系统DuerOS的出现,打开了国内人工智能 *** 作系统的先河。在DuerOS的合作名单中,已经出现了美的、海尔、TCL、vivo、海信、HTC、联想等超过130家的合作伙伴,在AI技术方面的积累与小米在硬件场景上的布局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2,百度也是这场合作的受益者,小米庞大的IoT基础和大数据,不仅可以为百度的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训练样本,也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除此之外,DuerOS和小米IoT在场景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交叉,百度和小米的合作便意味着,小米的供应链优势可以丰富百度人工智能生态,将AI技术应用到更多场景,进而为DuerOS和小米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研发资金不足
AI技术研发的投入和生态打造,是一件相当长周期的事儿。拿百度在AI技术领域的投入为例,5年前就一直持续砸资金,直到今天还谈不上形成规模化收入。所以,技术是需要积淀的,需要长期研发,共同攻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解决的。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与主流互联网企业百度、腾讯、阿里和美团比,小米身上的硬件痕迹过重,缺乏应用服务的场景支持,少了大数据这一侧持续训练和学习的支持,玩AI的难度就更大一些了。
在人工智能方面,华为终端今年预计投400亿研发iot物,百度每年在此技术的投入均在15%以上,阿里在未来对达摩研究院投入1000亿以上。而小米姗姗来迟,在2016年才涉足AI研发,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小米将继续在AIoT上投资100多亿元。
三,IoT芯片“核芯”不足
从IoT的开发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硬件设备、 *** 作系统和处理芯片。目前国内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将这三个层级全部做好。小米做到了最大普及程度的消费级硬件设备,百度、阿里则是拿出了 *** 作系统,华为在芯片和硬件上更为侧重。
从物联网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几大方面。除了网络层之外,其他方面则厂商争夺的重点。而从产业环节而言,芯片无疑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为此,想要构建自主生态,打造低功耗连接,芯片的作用不可言喻。
小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许多关键领域都不得不依赖其他企业。例如,在手机AI芯片、IOT 芯片方面,小米都缺乏实力,无法像华为那样依托自家的麒麟芯片实现自主的产品以及技术迭代。这也导致了小米在高性能、低功耗IOT芯片方面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迭代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华为。
相对于手机芯片,物联网芯片本质上还是通信芯片,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对于小米而言想要进入也并非易事。
以华为这么大的投入力度,在芯片自主研发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自2004年开始,华为就开始布局自主研发芯片,2009年才研发出第一颗K3芯片,并且还是试水。之后更是经历了多次实验,才在2014年成功研制麒麟芯片,并最终应用到华为手机之中。由此可见,芯片的研发难度有多大。
小米自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电子以来,第一款NB-IOT芯片在2017年底才推出。虽然在时间点上,并没有落后很多,但是显然华为等厂商已经抢先一步。从布局方面来看,首款NB-IOT芯片的推出,小米IOT生态布局也趋向于进一步完善。
而且,在小米的IOT产品系列中,除了手机这个核心产品掌握在自己手里外,其余产品大多依赖生态链企业去研发制造。问题是,这些生态链企业也和小米一样,面临“缺芯”的困扰。
所以,未来小米需要在IoT芯片领域加大研发力度。
四,生态链并非固若金汤
小米在布局生态链的过程中,采用“占股不控股”模式。看似明朗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风险。
借助小米品牌的声誉以及小米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迅速发展,更有数家企业年营收迅速从零增加至超过十亿元,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小米的名声,但是随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成功,一些质疑也伴随而来,担忧它们过于依赖小米将难以持续发展壮大,去小米化呼声日益严重!
以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典范--华米为例,2015年、2016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其营收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24亿元,到2017年、2018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比降低到八成以下,其净利润分别提升至2305亿元、4748亿元,华米也不忌言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自有品牌Amazfit业务发展所取得。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华米虽然依赖小米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但是小米方面带来的净利润较低,而它在2017年、2018年取得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拓展自有品牌业务。
小米生态链企业,依托小米的销售渠道,离开小米将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同时,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管控虽然越来越弱,要求却越来越严格。
不仅如此,竞争也是生态链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在内部,同一类别产品有多家企业竞争,例如,同时做智能锁的云丁、云柚和绿米;同时做空气净化器的睿米、琭珞含章和星月电器。
在外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进军IOT市场的速度,华为与硬件厂商合作,在智能家居领域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OPPO、vivo、TCL 则是共同合作,宣布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显然,IoT已经成了厂商们的第二战场,生态链企业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
结语:
5G时代的到来,IoT业务也成为众多手机厂商发力的对象。OPPO和vivo在2018年联合多家家电企业成立了IoT开放生态联盟;华为在日前的AWE上宣布升级IoT战略,余承东还定下了三年内拿下中国三分之一IoT设备的目标。
2019年,是5G商用部署的元年,而5G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海量物联网的连接提供支持,它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是物联网体系成熟的必要条件,可以预见,从今年开始,随着5G商用的进程逐渐推进,IoT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希望小米一路前行,再创辉煌!
凤凰网 财经 《市值观察》栏目出品 NO5
作者:醉漓 季雅欣
曾几何时,国产手机的标签就是山寨功能机,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高亢的铃声和超长的待机。
年轻人以使用苹果、三星、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作为炫耀的资本,而对国产手机羞于拿出手。
直到一家公司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它就是小米。
国产智能手机崛起
说小米是中国智能手机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并不为过,即便后来崛起的华为、OPPO、vivo,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多少带着它的影子,格外追求用户体验和硬件配置。
小米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热潮,很多局外人也受其感染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位喜欢说段子的英语老师,研发了锤子手机;还有一位喜欢为梦想窒息的互联网大佬,研发了乐视手机,而且还模仿小米开发了一个大生态;还有做空调、做杀毒软件也都曾窥探这一市场。
在IDC发布的Q3全球智能手机季度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三星(8040万部)、华为(5190万部)、小米(4650万部)、苹果(4160万部)、vivo(3150万部),小米、华为、vivo三家中国厂商合计占据近40%市场份额。
《市值观察》还注意到,华为、小米、OPPO、vivo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能够挤压小众品牌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够不断蚕食苹果和三星“地盘”。短短八年,在小米的带领下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能够与三星和苹果分庭抗礼。
小米的“铁人三项”初见雏形
雷军在小米成立之初提出了著名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即做具有顶级配置、极致性能的智能手机,搭载高度定制、体验绝佳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按成本定价,然后以最高效的电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最后持续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实现商业变现。
2017年,雷军根据小米的发展又提出全新的“铁人三项”,即由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新零售替换少了此前的软件。其中硬件业务是小米自身三大硬件体系:手机、电视、路由器和外部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互联网业务包括MIUI、互娱、云服务、金融、影业;而全新出现的新零售版块则包含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米家有品四项。
从收入来看小米的“铁人三项”已经基本成型,尤其是新零售和互联网业务近些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虽然营业收入规模与智能手机有所差距,但是凭借高毛利率已经成为小米主要的支柱业务。
据wind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智能手机、IoT 及生活消费品和互联网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952亿元、28237亿元和11808亿元,毛利润分别为 4743亿元、3479亿元和6932亿元。
在“铁人三项”的催化下,小米构筑了自己独有的三条护城河。
首先,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小米生态开启的第一步,在其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小米智能手机贯穿整个低、中、高端手机市场,凭借超高性价比俘获了众多用户,而且粉丝忠诚度较高并形成了独特群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米粉”。
其次,IoT 及生活消费品。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小米已投资300 多家物联网设备初创企业,涉及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两千多种产品 SKU,覆盖用户多元化的生活场景,精准触达客户。IoT 在帮助小米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时,与手机一同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另外, 探索 产业投资。在过去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打法让小米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已经超过300家,这些公司总账面价值达到了人民币368亿元。
近期,小米生态链又迎来了一家新的上市公司,继华米 科技 、云米 科技 、石头 科技 之后,九号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小米集团不仅是九号公司的股东,还是九号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文称:“九号公司的成功上市,是对小米生态模式的又一次印证。未来,小米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生态模式,帮助更多的优秀企业,共同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进军高端市场失利 388亿元存货待解
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小米在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也积攒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小米在多重压力下有些力不从心。另一个是近些年积攒下来高达388亿元的存货。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期已经成为共识,各大手机厂商已经进入“贴身肉搏”状态,小米的营业收入放缓因此也就顺理成章。2017-2020年6月末,小米营业收入分别为114625亿元、174915亿元、205839亿元和103240亿元,同比增速6750%、5260%、1768%和787%。
不过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小米出现结构性增长失衡,智能手机业务增速下滑,国内业务增速下滑。
小米智能手机2017-2020年6月末,营业收入分别为80564亿元、1138亿元、122095亿元和619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21%、4126%、729%和495%,即便是没有疫情影响的2019年,智能手机增速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小米在国内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47%,但是在国外却有2643%增长,因此将国内市场的负增长不能简单归结于疫情影响。
而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约24亿台,而中国市场的贡献将超过16亿台,占比约677%,在未来5年内,中国也将持续占据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是小米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守的市场。
小米营收放缓一项重要因素是小米手机在高端市场表现乏力,而低端市场却出现萎缩。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低端手机的市场份额正在缩小,中、高端机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放大,而中、高端市场却是小米较为薄弱的地方。过去小米手机一直以来主推性价比高,但是也并非没有想往高端市场挺进的野心,只不过尝试下推出多款机型表现不如人意。
据IDC公布的上半年关于中国手机市场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销量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600美元以上的手机总销量为2350万台,其中华为以441%的份额排名第一,苹果以44%的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仅以4%的份额排名第三,OPPO以26%的份额排名第四,三星以25%的份额排名第五,其它品牌的份额为29%。
另外,在IDC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5G手机市场份额,华为、OPPO、vivo、小米、Realme排%名前五。其中华为份额达566%超过半边天,小米排在第四位份额仅92%。
小米面临着另一个严峻问题是存货压力。据wind数据显示,小米近些年存货大幅攀升,2017年-2020年6月末分别为16342亿元、2948亿元、32585亿元和38856亿元。
从结构上来看,小米目前近400亿存货中包括1336亿元原材料、19354亿元制成品、3911亿元在制品、备品备件1973亿元和其他1434亿元,另外扣除1177亿元的减值准备。
小米集团发布一季报时,小米集团总裁王翔针对存货出现跌价预期表示“绝大部分存货问题源于2、3月份受疫情影响,生产情况远低于预期,原材料运输也有一定延缓,所以公司产生一些原材料存货。现在随着产能恢复,存货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从二季度数据来看,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好解决。
雷军曾多次跟媒体提及小米误打误撞通过国际化消化库存“2015年初刚组建小米印度团队,因为经验不足产生了高达10亿库存。死磕了一年多,这要命的10亿库存,基本消化了。这次救火行动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回报,开拓出来的渠道成了国际业务的先遣队,大大提速了我们国际化的进度。”
根据Canalys的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2020年第二季度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但是,目前小米的存货已经提升至388亿,而全球还有多少市场来让小米来消化,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小米的尴尬
最尴尬的可能不是输掉比赛,而是没有资格上场。
几天之前,华为发布新机华为mate40,当时曾有媒体做了“谁才是心中最理想的旗舰手机?”调查,其中选项为仅华为mate40和iPone12,小米手机并没有出现在选项中。《市值观察》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媒体普遍将华为对标苹果,而小米对标的却是华为荣耀。
显然,在华为与苹果的大战中,无论小米想不想,都已经沦为看客。
不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于 科技 企业来讲,过去的问题从来不是问题。
小米创造了很多 历史 ,其中一项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之后还能重新恢复增长”,但是小米打破了这个“魔咒”,他们在经历了2016年的“寒冬”之后,2017年手机重新杀回舞台的中央,销量恢复正增长。
而据第3季度IDC最新数据,小米表现出较为不错的复苏势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强势复苏,出货4650万台占全球第三的位置,首次以131%的份额和420%的增长率击败苹果。尤其是一系列新产品成为小米在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帮助小米获得了本季度国内前五大厂商中唯一的正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