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弟弟想了解有没有好用的流量卡,求推荐?可以方便说一下嘛?

我家弟弟想了解有没有好用的流量卡,求推荐?可以方便说一下嘛?,第1张

下表是根据月消费情况分档,以流量最大化为原则,整理出来的每种流量卡在当前消费下所能得到的最多流量以及话费。流量最大化原则即优先考虑购买流量,优先考虑省内流量,以及日租流量算满1元500M。(其中大部分流量和话费可以进行换算,如果是看中通话长的用户,可以根据套餐详情自行转化。例如:蚂蚁宝卡,60元你可以使用3GB流量+140分钟通话或者1GB流量+340分钟通话)数据仅供参考,详情请看下方详细介绍以及官方说明。

1腾讯流量卡——王卡

腾讯王卡是最热门的也是最早的流量卡之一。腾讯王卡最大的特色在于腾讯系应用免流。依托于腾讯广泛的应用覆盖面,腾讯系应用免流就显得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每日1元500M流量也是比较实惠。

2蚂蚁流量卡——宝卡

蚂蚁宝卡是联通和支付宝合作推出的流量卡,其特色在于支付宝消费可以轻松获取流量。但数量不多,线下买单每笔送10M,黄金会员每月才送15笔。蚂蚁宝卡套餐比较均衡,流量话费都有,适合轻流量用户。

3百度流量卡——神卡

百度神卡资费相比于其他流量卡差别不大。其特点在于许多特权,比如百度特权:绑定神卡号码后百度地图每连续签到3天送50M全国流量;糯米特权:每笔糯米消费送30M全国流量,每月最高送450M。此外,女神卡还享有女神专属特权:指定节日如女生节等当天流量免费。

4百度流量卡——圣卡

继百度神卡推出后百度跟联通又推出了一款流量卡——百度圣卡。百度圣卡与腾讯王卡相似,专属应用免流以及日租流量。专属应用包括百度地图、百度贴吧、百度糯米、爱奇艺等常用应用,而且现在升级之后大圣卡、超圣卡每月还有语音通话时间,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5新浪流量卡——V卡

新浪V卡,微博重度用户的福音,新浪微博专属流量免费,每月最低19块就能让你畅游新浪微博。

6京东流量卡——强卡

强哥家的流量卡,购物送流量,就是买买买。其实跟蚂蚁宝卡类似,如果你喜欢逛京东,那京东强卡可以考虑。

7优酷土豆流量卡——酷卡

优酷、土豆视频免流,任性看。适合经常优酷追剧,看的用户。

8招商银行流量卡——招卡

大小招卡,春节七天流量全免,这样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我们过年回家流量不够用啦。

9映客直播流量卡——映卡

专享映客大礼包,抽奖、经验、个性头衔等。流量费用和小王卡类似省内,1元/500M、省外2元/500M,不过使用映客也不免流,这点让人费解。

10滴滴出行流量卡——橙卡

滴滴橙卡这款流量卡使用门槛较高,套餐56元起步。但是套餐流量和语音还是比较多的,适合一些经常出差的用户。打车还送流量哦。

11滴滴司机端流量卡——王卡

滴滴司机专属流量卡,特点就是通话时间多,毕竟开车上网不安全。使用这款流量卡司机在滴滴客户端与乘客通话免费哦。

12淘宝流量卡——畅淘卡

剁手党专属流量卡,每次使用手机淘宝购物、看直播,可获全国流量最高2GB。套餐只有一个,跟滴滴小橙卡一样。

13招联金融流量卡——牛卡

39块2GB国内流量,150分钟国内语音,门槛相对滴滴橙卡较低。另外还有签到送流量。

14饿了么流量卡——饿卡

这款流量卡套餐跟滴滴橙卡可以说是一毛一样啦,不过,这回是订外卖送流量。

15今日头条流量卡——懂我卡

59元相比滴滴橙卡多了1GB流量,但是少了100分钟通话,不送流量,但是今日头条APP专属流量全免。

16小米流量卡——米粉卡

目前小米流量卡分为日租卡和月租卡两种,与联通合作的则是月租卡。月租流量卡跟蚂蚁宝卡类似,有29元套餐和59元套餐。特点是上月MIUI系统下使用的流量还会返还到下月。

17美团流量卡——美卡

美团美卡跟饿了么饿卡类似,美团APP绑定yhk支付返流量。

18花椒直播流量卡——花椒卡

花椒卡激活即送花椒直播专属大礼包,大花椒卡赠送1500经验值、1500阳光值以及3次百万花椒豆抽奖机会;小花椒卡赠送1000经验值、1000阳光值和1次百万花椒豆抽奖机会。这点对于花椒主播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更重要的是,花椒卡未来可以套餐升级,拥有更多特权。

19同花顺流量卡——顺卡

同花顺流量卡有三种,分别是小顺卡、大顺卡以及天顺卡。其特色是可以免费选择靓号和获得3个月同花顺沪深level-2会员(手机版)。不过并没有免流量和赠送流量的方案。

20浦发银行流量卡——发卡

浦发发卡跟招行招卡套餐内容基本一致,但是发卡可以免费选择靓号。

21阿里巴巴流量卡——钉钉卡

钉钉卡分为商务银卡、商务金卡、商务钻石卡三种,主要面向商务人士,根据钉钉用户等级的不同,各档套餐还将享受额外的通话时长以及流量赠送优惠。

22哔哩哔哩流量卡——卡

哔哩哔哩也出流量卡啦!共有22卡、33卡、小电视卡三种,都可以享受哔哩哔哩专属流量免费。套餐内容也比较实惠,套餐外流量省内1元500M,省外2元500M也跟腾讯王卡类似。

23运满满流量卡——满卡

货车司机专属流量卡,特点是货车司机拨打运满满货主话费全免,而且还有靓号特权,这对于生意人还是挺讲究的。

看了上面这么多专属流量卡,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套餐内容还是专属特权,其实它们都是很类似的,主要可以分为四种:

根据套餐外资费,我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如腾讯王卡这般的1元500M,当日有效。另外一种就是如百度神卡这般10元/1GB。

根据特权情况,我们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属APP免流。另一种则是消费或者签到送流量。

根据以上分类,我们不难选择,如果你是重流量用户,那显然是1元500M这种更适合你,一天1元500M,一个月30也就30元,而你却可以使用15GB的流量。而对于轻流量用户,一个月2GB流量已经完全够你用的话,那显然套餐流量比较适合你,而且还有通话语音。至于是选择免流还是流量赠送,那就要看大家对于日常应用的依赖性怎么样了,如果是重度依赖用户,比如每天大部分流量是消耗在新浪微博上,那显然新浪V卡专属流量免费会很适合你。而如果你平常使用的应用很分散,比如你逛微博,同时也看今日头条,看优酷,但有时也会看哔哩哔哩,那么,选择流量赠送型的会比较合适你,因为赠送的流量是通用的。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流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选一个合适的手机套餐会让我们在日常使用中既不会抓襟见肘,也不会对我们造成经济压力。相比来说,中国联通跟各大互联网网站合作推出的流量卡无论是套餐资费还是各种特权,都是比较实惠的,很好地迎合了当下流量爆发的时代。中国联通在这方面做的还是很人性化的。

在当下的中国,共享租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经济正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资本追逐的宠儿。
前几年共享经济很火,上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都有,能共享的都可以共享 ,可以说,共享的这个需求确实是存在的,比如说共享单车确实给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唯一的问题是,这些服务商没有想好变现的方式,尤其是当共享的东西成本很高的时候,这就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对于创业来说,最重要的是选对项目。随着三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未来婴幼儿数量会大量增加,共享童车抓住儿童消费市场发展新机遇,主要布局在社区、公园、游乐场等地方,方便家长带孩子出行游玩,无人值守,只要有点位资源,就可以把项目做起来。

可以给客服打电话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哈罗打车选择人数首先得有支付宝或者哈_出行app,然后打开软件,点击打车选项,按照系统提示下单,在下单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提示“你是几人乘车”,点击页面上的数字就可以进行设置,除了乘车人数,哈罗还会提示乘车时间和车辆类型。最后输入自己这边乘坐的人数就可以了。
江苏哈_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8月08日,注册地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崇义南路5号新龙湖水街E栋,法定代表人为杨磊。经营范围包括低碳产品、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研发;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技术研发、应用及管理;低碳交通系统的技术研发、应用及管理;户外活动、体育活动、公关活动、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策划;人工智能及虚拟环境产品开发及应用;体育用品租赁;自动售货机租赁;旅游设施租赁(除特种设备外);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开发、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如外卖平台、在线汽车等。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年轻人,似乎这两个行业成了当年的“进厂”替代品。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跑滴滴送外卖快吗?还是有其他原因?以下是汇编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个行业确实赚钱更快

不可否认,跑滴滴,送外卖赚钱更快。比如你可以直接看到此刻的好处。努力的话一天几百块,比很多地区正常工作工资高很多。更别提外卖了。如果在一个好的外卖平台落户,每天都发不完订单,很多骑手一个月能赚几万。是的,比很多普通工作高很多。但是辛苦也是肯定的,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在路上,这样的工资也只是他们的辛苦。

而且,不管是外卖,还是滴滴,这两个行业都是赚快钱的。如果有一天网络车跑下来把油钱处理掉,还能剩下几百块钱,肯定比上班强。还有外卖,只要不休息,人家都很辛苦,单子永远也写不完。大部分骑手一个月能挣六七千,有的骑手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哪怕写字楼里的年轻白领也不过如此。当然,这两个行业的辛苦是肯定的。不管天气多糟糕,你都得在路上跑。很难拿到这样的工资。

最后,旅游业和快递业都是服务行业,只是需要而已,因为你无法避免吃饭或者旅游。另外,现在疫情刚刚过去,餐饮客户很少,但是外卖订单很多。只要你肯干,不怕累不怕苦,每个月都很容易比普通白领挣得多。至于开滴滴的司机,很多人都不愿意挤公交坐地铁,所以叫滴滴打车更舒服方便。甚至滴滴司机都不愿意跑短途,而是想通过跑长途赚更多的钱。

目前,根据一些研究平台的数据,司机和外卖工人在互联网上的平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对于自身行业景气度是否有所提升的短期不确定性,选择这样一份起步快、d性强、收入好的工作是明智的选择。做得好,就做很久。做不好,也不会比找其他临时工作好。

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美国,“物联网”被放在了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地位。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关的关注和支持,2010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短时间内,以物联网卡为核心的物联网业务会在哪些领域快速发展呢?中亿物联网小编根据物联网行业动态作了以下整理:
1、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语音控制成为主流,智能厨电将烧起新的高潮!各大智能家居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尔、美的、格力等家居巨头以及BAT的加入,智能家居或许会有真的成果。智能家居品牌多基于WiFi和Zigbee技术,结合开关、插座、传感器、摄像头和自主研发的App形成一些联动场景。
2、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应用。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渐入人心。小牌落寞,大牌开始上市,大体可分为三个风向:a奢侈品女性市场:代表为中兴、华为、mira,产品形态多表现出饰品化趋势。b土豪金时尚市场:代表为三星、LG、Sony、Fitbit等,产品多采用还金、玫瑰金、黑金等色调。c运动数据记录与跟踪市场:代表为Garmin 、Withings、产品路线方向大致没有改变,但都不约而同推出平价版,拓展市场版。
3、医疗保健物联网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家医疗保健计划面临的困境,医疗保健行业将在AI领域获得新出路:如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医学影像,病人健康监测和个性化治疗等。总部位于深圳的碳云智能正在开发一款智能镜子,用于对病人进行三维扫描,以帮助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而行业领先的AI公司科大讯飞计划推出AI机器人,与人类医生一起工作。科大讯飞表明,机器人将能够自动捕获患者信息并进行初步诊断。
4、自动驾驶物联网应用。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8%的受访者对自动驾驶汽车有一定的了解。我国的城市正围绕着自主驾驶的理念而建立。百度计划推出了“阿波罗”的开源自动驾驶平台给与之合作的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在2020年之前将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打车巨头滴滴出行也押注自动驾驶技术,以期减轻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据媒体报道,腾讯也在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
5、无人机物联网应用。无人机开始厂商的“厮杀”,以大疆DJI、老牌无人机先驱Parrot、Autel Robotics继续领跑,但也有新晋无人机品牌如零度智控、LILY、GoPro、亿航、极翼等占领市场。据说小米也加入了无人机的队伍,看来这场“戏”,越来越值得期待。
展望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前景,会遍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绝不会限定在某几个特定的领域。
中亿物联网为您整理的这些行业,只是物联网技术全面铺开的一个起点,纵观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物联网卡,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亿物联网(>1、 在互联网行业,并非主营业务相同才叫竞争关系。 这跟我们说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腾讯是一个道理。没人觉得阿里能做出微信一样的产品(之前做了类似产品也彻头彻尾的失败了,也没人觉得腾讯能打造一个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前试图打造也失败了,改为投资京东)。但基本公认,阿里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腾讯,其次是百度。之所以他们是竞争关系,那就是在产业链维度,双方激烈的抢占下一个产业链风口,比如:移动支付、打车服务、共享服务等。同时在产业链覆盖的维度看,双方的产业链重合度越来越大,只是在各自的产业链环节,各有优劣,也就使得双方的产业链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海外国际市场也是类似,谷歌主业是搜索,但对他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却是做电商的亚马逊,做SNS的facebook,做手机的苹果。他们也是在进行产业链竞争。谷歌主导的安卓生态在与苹果的竞争,亚马逊通过的智能语音音箱,切入AI终端领域与谷歌竞争。 所以华为优势主营的网络管道业务虽然与互联网公司的当前主营业务不同,并不意味双方不是竞争关系。也正是我们拥有我们优势的管道业务,才有资格跟这些互联网巨头竞争,否则连资格都没有。 我们去和互联网公司竞争,也不是说要做和互联网公司一模一样的产品,我们能做个vmall自娱自乐,但很难再做个电商平台。我们也可以玩玩espace,但连公司自己人都懒得用于社交,指望把espace做成微信规模,基本上也是痴人说梦,我们甚至连这个梦都没做过。 华为和互联网公司竞争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类似,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战。另外,除了产业链的竞争,还有人才维度、融资维度、企业效率维度、经营成本维度、资源维度等方面的竞争。 

2、 在为何非要与互联网公司竞争而不是合作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面向未来,与互联网公司,只有通过竞争获取产业链控制点,才有合作的基础,否则连合作的基础都没有。合作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或为了共同利益而投入。想跟人家平起平坐,那就拿出你自己的实力来,没有那个资格的话,那就只有听人指示,任人摆布的命了。互联网公司愿意指使或摆布的往往都是些SME小伙伴,对于不太听话的大块头,要么就是把这些大块头切成小块,要么就是把大块头的油水榨干。这种大块头的未来标杆就是富士康。如果华为有能力且有意愿通过跟富士康激烈竞争,在未来能够跟富士康平起平坐,能分得上游产业链扔给下游的一杯羹。那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所说的华为与互联网公司是竞争对手的观点,是彻头彻尾错误的。

3、 华为靠无线与网络技术壁垒能否守住江山?难。 华为不去主动攻击(业务扩张)或学习改变,而是依靠运营商牌照壁垒以及自己的无线与网络技术这些管道壁垒是否能守住江山呢?。 快速浏览了能搜到我司内部公开的运营商经营与未来发展的MI洞察材料(如:2017 CSPA关键发现等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有几个结论或观点:

31、如果电信运营商仅提供网络管道服务的话,即使未来的超宽带时代,运营商的整体收入并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因为带宽增长的同时,价格也在下降(虽然有图表显示带宽会增长跑赢降价,在竞争市场环境下,本人不表赞同能跑赢)。即使有增长,也会非常缓慢。运营商纯网络收入增长缓慢,那么华为在网络领域的收入也会增长缓慢,甚至在经历完运营商建设周期后,会陷入停滞或负增长。

32  “极简网络”的发展让我司无处藏身。 极简网络由SDN衍生,理念和商业运作模式是来自互联网和软件公司。其技术目标是软硬件解耦,硬件成本透明,软件成本可无限摊薄,并且通过开源,让其成本接近于0。成本等于0很多人不认可。但从推动者的商业目的考虑,他们至少希望把网络的市场空间由微软公司的体量做成红帽公司的体量。现在微软市值大约6000亿美金,红帽市值约200亿美金,差了多少倍呢?1/30(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会拿出第三方分析师的种种数据说市场会很大)。而且从产业链的重新整合角度看,在极简网络时代,硬件希望由富士康这样的公司生产,而软件直接由网络运营商开发和维护。中间并不太需要过去的网络设备提供商。我们公司自己是肯定不希望极简网络时代早日实现的,但互联网公司甚至电信运营商都可不是这么想。极简网络时代的实现速度很可能就是华为纯管道业务的塌陷速度。这个速度由不得我们说了算的,我们只能和思科联手成为这个极简网络时代发展的阻力,尽量减缓其实现。我司在SDN上曾经很消极,在极简网络上也会很消极,反对者会找出一万个理由说极简网络时代不会快速到来,我们有多么多么高的技术壁垒,我不反对这些技术壁垒,但通过技术壁垒逆潮流而动也是事实。逆潮流而动,我司最大的顾虑无非是除了管道业务,我司还没有其他的业务收入能支撑这么大的盘子。无论我们是否同意,我们都已经走在被颠覆的路上了,哪怕是自己颠覆自己。

  4、 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式的转型,对我司的影响。

41  部分电信运营商正在转型为垂直整合型的互联网厂商,这会逼迫我们转型。 以AT&T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都在尝试像互联网公司那样进行垂直的产业链整合,当然反对者也可以说AT&T学习的不是互联网模式,总之在进行垂直产业链整合是事实,目前与时代华纳的合并交易还在进行中。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垂直整合主要是向上的整合居多。这种整合的结果,那就是电信运营商面向最终用户的收费模式将发生变化,由按带宽(流量)收费,改为按内容(应用服务)收费或像互联网那种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的收费模式。比如阿里声称IaaS未来是免费的。这些新收费模式,给华为这种底层设备供应商带来的一大转折就是,网络建设和供应由直接的价值创造中心变成了成本中心。从内容和应用收到的钱,被底层网络和设备所抵消。既然变成成本中心,那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的诉求就会变得越发强烈,这个压力势必传导到华为这样的管道供应商头上。

42  部分运营商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也会逼迫我们转型 运营商在与互联网厂商抗争失败后往往与转而选择与互联网厂商合作。这貌似与华为无关,但在笔者看来,这比电信运营商垂直整合对华为的威胁更大。因为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的合作从早期的内容合作,一旦成功,势必走向深入,所谓的走向深入,无外乎从上向下走,自然就会触及到华为这些管道供应商在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前文所说的极简网络时代,可能因为电信运营商自身的技术能力,很难推进华为、思科、爱立信这种传统管道供应商做出快速改变(他们可能只是磨洋工,口头高声讲,实际能拖尽量拖)。但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合作后,就会形势大变。互联网厂商可是拥有技术实力的,特别是软件能力,而且具备强大的向下垂直整合能力(这是本文忌讳使用OTT的原因,用OTT这个名词本身就是对互联网公司的蔑视)。IBM、Oracle、EMC这些公司几十年积累的技术门槛,被互联网公司不到5年就彻底突破和颠覆了,难道咱们电信行业的技术门槛比IOE这三巨头还高么?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有了电信运营商的牌照、网络运营和市场的巨大利益诱惑,以互联网厂商的实力突破电信技术门槛(甚至直接收购电信设备供应商)应该是难度不大的。有目共睹,现在爱立信、诺基亚等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股价一路下跌,越来越便宜了。BAT与联通战略合作后,还没注入技术,只是玩玩互联网思维,玩玩大小王卡,用就让联通4G用户在半年时间激增了2000多万户,估计再这么下去中移动都快哭了,华为估计也不会因此太高兴。阿里及互联网公司与中国联通在新业务领域几乎在开展全栈合作。联通也似乎完全放弃了央企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全线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兄弟说怎么玩,他就怎么玩。

43  华为如果至今还回避互联网转型,那么在电信运营商转型中的新业务合作中的定位和角色就非常尴尬了。 在与运营商在新业务领域的合作中,华为似乎有三种角色可以选择:选择一、视而不见;选择二、做新业务的软硬件提供商;选择三、与电信运营商做新业务的联合运营。 “视而不见”肯定不是华为的风格。 华为首选选择了第二个,做新业务的软硬件提供商,这一定位本身就是把自己直接被定位成了成本中心,然后其劣势凸显。互联网类的新业务的本质是运营,而且向用户提供接近免费的服务,所有软件和底层设备都要为免费服务,竭尽所能压低成本,但还要保持高效的运营。无论华为产品与人力的成本,还是敏捷度跟提供互联网业务的友商比起来估计都不敢恭维,最直接的表现似乎就是业软产品线的一败涂地。 第三个选择,即华为与运营商联合运营,类似CLOUD BU在公有云领域与运营商的联合运营,与互联网厂商直接竞争,那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互联网公司,这基本上无需分析了。只是说,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云计算只是其众多新业务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的互联网业务需要拓展,华为还在犹豫不决。

44  关于我们看好的大视频业务 笔者的观点是,无论未来视频有多大,电信运营商都需要从视频内容入手进行运营。视频业务目前是半传统与半互联网化的。半传统的意思是,在有线网络视频方面,电信运营商首先抢夺的传统广电运营商的饭碗(欺负不了互联网,那就先欺负传统行业的小弟),获得新增长。在移动视频部分则是主要与互联网公司展开争夺或合作。与互联网公司在视频领域的争斗用带宽流量做补贴,自然有其优势,但和前文分析的一样,这让带宽流量成为成本中心(这跟电信运营商补贴卖手机似乎有点异曲同工之处)。当前,互联网厂商在积极的介入视频内容的制作,视频终端(含VR/AR)的普及。互联网厂商的介入让视频内容产业互联网化会不断加速,电信运营商在视频内容争夺上与互联网公司激烈竞争或深度合作是已经发生并不断深化的。华为目前积极布局的是视频底层相关处理技术,对视频内容制作和互联网化的运营,是不是还是主要体现在给客户讲的主打胶片里?在电信运营商大视频内容业务运营与发展上,华为是不是还是想一直站在幕后,默默的看着电信运营商暴露在互联网厂商的炮火里或者被窝里? 

45  我们再看一下物联网。这个让电信运营商每次一提,眼睛就放光的未来业务,而且所能看到运营商相关的文章,每每写到物联网,就像整个物联网产业链早已被电信运营商收在囊中的感觉。但至今电信运营商只是物联网产业链中负责网络联通的一个小环节(5-15%的价值空间),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肉没有吃到嘴里的时候,永远不要相信那肉是属于你的。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企业都在布局物联网业务。互联网公司应该心知肚明,要想控制物联网的产业链,就要摆脱电信运营商的掣肘。在物联网领域,互联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的激烈竞合(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在所难免。华为又希望把电信运营商推到前台当炮灰么?因为自己不是互联网公司? 

46 笔者观点:实际上在大视频和物联网这两大电信运营商未来的黄金板块上,华为的角色选择并不多,要么作为成本中心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被逐步排挤出局,或挤压成富士康;要么转型为互联网企业跟电信运营,在IPD变革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削足适履,向当时会跳舞的大象学习,穿美国鞋走中国路,如今我们再一次削足适履,向代表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联网公司学习,又何尝不可呢?
46  笔者观点,实际上在大视频和物联网这两大电信运营商未来的黄金板块上,华为的角色选择并不多,要么作为成本中心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被逐步排挤出局,或挤压成富士康;要么转型为互联网企业跟电信运营商联合运营,抢得这两大板块更大的蛋糕。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直接成为视频和物联网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相抗衡。    5、 从互联网公司的维度看与华为的竞争。 51 互联网公司一直在试图进入通信领域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从facebook和谷歌建设各种稀奇古怪的通信网,到亚马逊直接铺设通信光缆,自研芯片。微软的SKYPE和微信蚕食的则是语音、短信以及视频通信的业务。阿里实际上也很激进,我看MI的调研数据,2014年就成立阿里通信,之后与亚信战略合作,收购中兴软创,入股中国联通,布局物联网软硬件和生态平台等等。在整合完运营商之后,以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的资金实力,入股或控股中兴乃至收购之,都不是没有可能。 互联网公司为何非要进入通信领域?因为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包括对互联网公司的收费,以及对个人用户的收费,以及未来对物联网终端的收费,都是互联网公司业务增长的拦路虎,恨不得早点除之而后快(把成本压到最低,最好免费)。面向5G超宽带时代,互联网公司在通信领域的投入只会不断增强,不会减弱。我们天天喊大视频和物联网,难道互联网公司不是天天盯着这两块蛋糕么,难道他们不知道在大视频和物联网时代,网络成本将成为其互联网运营的最大成本么。

52 华为看不上互联网公司与自己能够形成威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看到互联网公司进军通信业务所遭遇的挫折,比如谷歌光纤业务的终止。至今也没看到互联网公司染指5G的标准和专利。但这不等于互联网厂商放弃了通信市场,放弃了与华为以及电信运营商这些电信企业的竞争。

53实际上互联网公司才不会傻到现在就跟华为这样的通信设备供应商硬碰硬了(只有我们自己总觉得,只要人家没跟我们硬碰硬,那就不叫竞争关系),真到硬碰硬的时候,那肯定是人家以绝对优势兵力碾压我司的时候。

54互联网公司的一般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蚕食策略,一种是绕道策略。 所谓的蚕食策略是建立在内部自产自消基础上,这和华为当初的自研服务器发展策略类似。互联网公司对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几乎都是免费的,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压低服务的成本,当有了互联网厂商自身的规模优势,他们对互联网服务下层的任何产品的自研,都会大幅削减运营成本。这也是他们自研的内在动力,首先自研的就是软件,之后是所有数据中心硬件和终端。在网络设备方面,互联网公司首先关注的自身数据中心内网络设备的自研,在2014年前后,百度就研发成功了数据中心交换机,使其数据中心网络成本下降了80%。如今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内部自研化改造基本完成,开始随着全球业务的扩张,开始改造其自己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网络,为此他们跨过运营商自己铺设光纤网络甚至海底光缆(Amazon)。全球跨数据中心网络铺设完成后,互联网公司下一步要做的,自然就是消除数据中心到终端之间的网络成本了。实际谷歌的光纤(+Wifi)计划就是为这条路走的。只是最终遇到了障碍,我没有看到终止的原因,但可以想象在西方国家土地私有化,铺设光纤是很困难的。在中国只要有牌照反而很容易,国内的互联网厂商BAT现在都不需要自己铺设光纤了,因为已经入股联通,他们所需做的,就是大幅降低联通的运营成本,来降低他们给联通的转移支付成本,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基本上就可以打通了。至于发展用户,那正是互联网厂商的拿手好戏,然后用用户数量增长反哺联通。 在海外,facebook甚至不惜代价要发射通信卫星,美其名曰社会责任,让边远地区人口接入互联网,笔者不懂技术,在笔者看来这实际应该是探索新型无线网络覆盖技术,这实际上是互联网厂商的第二个策略,绕道策略,一旦成功,则可以在全球规模覆盖。除了facebook这种可能绕道策略,互联网公司的在其他绕道方式的创新能力和失败容错能力是绝对不能低估的。而华为往往认为,互联网公司某次尝试失败就会彻底失败了,按我司习惯思维,失败后,项目负责人连同那个业务部门就都被干掉了。实际上我们要看到互联网公司要进入通信领域的决心。只要他们认准这个方向,一个项目的失败又算什么呢,他们还会继续想其他办法。笔者在这里开个脑洞,举个例子(实际不一定如此)。比如,我们在5G时代,传统电信设备供应商所设计的无线网络应该是(骨干网+5G网络基站)的星状结构覆盖模式。而互联网厂商很可能会利用物联网终端高密布局的特点,利用类似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思想,利用P2P的模式,由智能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终端直接通过无线或有线相互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去中心无状态全网状网络,而且此网络通过类区块链技术保障通信安全。这种布局在人口高密的城市最容易被实施,从而把运营商从城市宽带业务里挤出去,把需要昂贵部署成本的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留给电信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或直接通过卫星来覆盖边远地区)。这个P2P网络哪怕只是互联网公司用于对超宽带时代网络接入的补充,都够电信运营商受的。我司如果有此类的想法,估计首选要做的是赶紧进行专利布局然后束之高阁了(因为不会通过设备销售给自己带来销售收入)。实际此类网络的价值关键是在网络所承载互联网或物联网业务的运营环节,通过运营实现收入,以及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完善与不断优化,光技术布局形成不了啥太大的壁垒和价值。 还有个大家已知的绕道方式。当互联网公司无法解决针对当前芯片厂商(如Intel)和网络通信厂商的短期技术垄断时,互联网公司还在积极准备下个更远布局的绕道措施,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投资布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这个在我司看来(赚钱)还遥不可及的技术。互联网公司并不缺融资渠道,而且其融资主要依靠的就是愿景融资,一个公司的市值往往反应的是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远期愿景的投票,所以对这种愿景性投资,并没有太大的资金困难。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阿里、谷歌等厂商投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就不是个市场宣传的嘘头了,而是通过更远的一跳来解决现在无法实现的产业链整合问题。反正失败了也不会损失他们自己个人的钱。

  6、 与互联网公司正面竞争对华为的价值和风险

61 价值部分:通过积极参与产业链价值再分配,给自己争取更大的一块蛋糕,更多的是未来自己的长期生存;通过垂直的产业链整合(或反整合),获取相对稳定、长期的收入来源,通过向互联网公司学习,进行内部优化,让组织继续保持活力,让公司持续保持竞争力;

62 风险部分:商业模式复杂化,让经营风险更加不可测;与互联网公司竞争之路并不平坦,互联网公司对高风险的追利特性及与风险资本的结合,会让华为暴露在更多风险与不确定之中。需要华为配合与互联网的竞争模式,在局部乃至全部进行一场类似当初IPD变革一样进行大的内部组织、流程、企业文化、业务领域乃至分配制度等变革。既然是变革,变革自然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垂直的产业链整合,势必引起反垄断机构的关注,也会涉及一些灰色地带,垂直的产业链整合,让华为与客户(运营商及企业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复杂和微妙,关系处理难度增加。

  7、 结语:总之,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愿意,互联网公司与华为公司的全面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已经在进行当中,这是由不得我们的。我们积极的去应对这个竞争,总比我们被动的响应效果会更好

现在正是公司的业务的稳健期和上升期,是转型的好机会。如果在业务收入下滑的时候进行转型,那阻力会更大,顾忌会更多。 ·        在IPD变革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削足适履,向当时会跳舞的大象学习,穿美国鞋走中国路,如今我们再一次削足适履,向代表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联网公司学习,又何尝不可呢?

我们看到的好消息是CLOUD BU和消费者BG的部分业务与组织已经在向互联网经营模式转型,这说明公司至少在变革转型方面是开放的。不知道最需要向互联网转型的软件产品线为啥不转向为互联网运营商或与电信运营商联合运营。虽然这种产品线\BU级的转型跟笔者期望的集团转型相差甚远。但至少是个开始吧,希望CLOUD BU和消费者BG的互联网业务部门能早日成功,以便于在全集团复制和推广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出现一起刑案,嫌疑人谢磊拖着一只带血的行李箱,在路边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发现情况不对报警,当时谢磊马上弃箱逃路,警方到场发现了一具女尸,已发布协查通报,对他个人抓捕悬赏3万元,据了解谢磊的家境十分贫寒,他很早就出来打工。

他初中时就爱打架,是有名的校霸

反正是挺暴力的,别人都不敢惹他,谢磊很早就辍学出来工作,他的父亲是残疾人,母亲一直打零工养家,谢磊在外打工后也不太回来,事发时多位附近商户目睹了全过程,当时谢磊拖着一个很大的黑色行李箱在路边打车,而出租车司机帮他抬到后备箱时,闻到一股臭味,发现箱子上有血迹,而且里面是软的,觉得不对劲后马上报警,谢磊看到司机报警,马上留下箱子逃走。

警方现场勘查,发现行李箱内是一具女性尸体,谢磊今年33岁,老家是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桑树湾村,村民们都表示很少见到他,谢磊多年在外面不太回家,初中同学称看到协查通报才知道他出事了,十几年不见了,初中时谢磊不爱读书,非常喜欢打架,是有名的校霸。

据了解谢磊没有上高中,初中毕业开始外出打工,平常从不回来,过年会回家,这几年过年也不回,谢磊的父母没有工作,父亲早年在厂里工作时,出了意外腿伤了,成了一名残疾人,母亲靠打零工维持这个家的生计,谢磊还有一个亲兄弟,两人由于家贫,一直没有成家,这个家庭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谢磊的上一份工作是在泰和县一家KTV

当一名营销部的经理,主要是负责联络一些熟客,本人能说会道,与同事关系还可以,8月份刚离职,据同事表述他这个人性格很开朗,与同事们关系还可以,平常笑嘻嘻的,性子比较急,但是从来没有发过火,同事对他的评价不错。对于他的个人生活并不了解,只知道未婚,从来也不提家里的事情。

2021年9月8日上午11时许,泰和县公安局称,该嫌疑人谢磊已被抓获

抓捕现场和受审画面显示,犯罪嫌疑人谢磊身穿红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并非逃跑时的穿着。多位民警将他从一栋居民楼上带下来,现场还有不少群众围观。吉安市吉安县天河镇一餐馆工作人员说,凶手是9月8日上午在他们镇上一菜市场附近的楼房被抓到的。

该菜市场附近一家杂货店的老板说,9月8日上午,菜市场附近来了很多搜捕人员,民警找他们这些店铺老板询问情况。该老板还说,天河镇距嫌疑人逃跑的泰和县有数十公里,他们听说嫌疑人是骑车来天河镇的,在一栋楼房上面休息,之后就被抓获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63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