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的技术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比中国其他女选手强那么多?

李娜的技术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比中国其他女选手强那么多?,第1张

虽然我选择退休已经五年了,但当两个孩子的母亲李娜以更加圆熟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时,人们才意识到她是不可替代的。国际网球名人堂近日宣布,中国选手李娜将于今年7月正式进入网球名人堂,她也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人。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已经退役五年,但每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李娜依然能掀起波澜:她的自传和网球男孩即将开拍,她的网球学校和网球比赛如火如荼,她与克里斯特尔斯合作参加澳网传奇小组赛,她出现在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中。人们才意识到李娜是中国网球最独特的标志。

独特的成就当然是一个方面。她在职业生涯中四次进入大满贯女单决赛,获得两次冠军和两次亚洲冠军。在2011年法网公开赛上,她为亚洲带回了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奖杯。时隔两年多,她在2014年澳网摘下了“一个满贯”的帽子。李娜的事业成就还是局限于此。她还在年终总决赛中获得亚军,在世界排名最高的时候屈居第二。对于一度被视为“网球沙漠”的亚洲来说,李娜现在牢牢占据着历史第一人的位置,她在女子职业网球领域创造了无数第一人,让人疯狂。而她的成长轨迹,性格,以及她对体制的刺痛和推进,才是我们更想念她的主要原因。

看了天赋异禀、政治正确的体育英雄的故事,李娜对体育运动员生命周期的逆向成长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如今,新来者,包括苏,都走上了这条路。

习惯了与国家体制和解的情况后,布满荆棘,开始单人飞行模式的李娜更能代表中国球员的职业化轨迹。习惯了勤奋+奋斗+服从的中国梦后,李娜激怒了别人,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直接性,更现实,更励志,更有象征意义。

新成长-李娜之前,中国体育界习惯于体 *** 、跳水女运动员的选拔培养模式:口袋+难度+艺术美。团队成员生活在封闭的隧道里,大多成为只专注于比赛,对项目缺乏深入了解的淘金者。这些过早升职的少女,到了20多岁的时候,已经在所从事的项目中产生了一种厌倦感和沧桑感,也开始在走向提前退休的末路上奔跑。但在29岁和31岁打破欧美人主导的大满贯制高点后,李娜的“反向增长”着实让他们震惊。在她之后,越来越多的所谓老兵开始返老还童,开始发掘自己内心的能量,重新出发

包括29岁的苏,回到自己的跑道后,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10秒飞上世界的旋风表演,29岁的孙杨也敢于期待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春天。对于那些反对国家制度,歌颂个人奋斗的人来说,李娜已经成为某种自由主义思潮的领袖,甚至强行成为中国体制改革的先锋。

新体系——在讨论李娜成功的诸多因素时,人们倾向于个性强、打法先进、服从和适应职业体系以及中国女网在破冰临界点附近起飞的大环境。但如果没有单飞(可以称之为国统改良版),李娜充其量只是国统的破坏者(就像80年代叛逃的胡娜),或者是脱离国统的自由人(就像自学成才的孟元),甚至已经拍照生子。是网球中心打破了坚冰,让金花们形成了脱离举国体制的“单飞模式”,是“举国体制改良版”的奖金分配模式导致金花们纷纷开放。不像其他的金花,与国内品牌和本地进口单位千丝万缕的联系,专业性也没有那么彻底,李娜建立了一个更高效的专业团队,独当一面

在“那氏团队”中,成员分工明确,包括卡洛斯等全职技术教练。她老公姜山也是陪练,心理医生,后勤。德国人亚历克斯负责体能,莎拉波娃的经纪人、国际管理集团IMG的王牌经纪人马克斯·艾森巴德负责整体规划。将奖金收入的8%上交网球中心后,李娜已经可以自主选择比赛,并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训练基地营地,有自己的赛程。

网球红-李娜缺乏项目全局观,谈赞助商,是对她的固定印象。但她推广网球的努力是真的。当她赢得2011年法网冠军时,她深情地感谢央视,知道这个内地最大的传播机构将在网球赛事的推广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果不其然,在这个交流平台的不断转播下,我的很多国际比赛都在黄金时段播出,中国的网球爱好者也接近上亿。她赢得了今年的澳网冠军,创造了电视收视率和收视率的新高。在李娜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背着球拍走进网球学校,越来越多的WTA选手也开始走进中国,开始了忙碌的“亚洲赛季”(主要在中国):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深圳、武汉、天津也成为了WTA巡回赛的主办城市。

此外,无论是苏、宁、宁三个125万美元级别的WTA赛事,还是在泉州、三亚、文山举办的25万美元级别的ITF女子赛事,中国地方政府都找到了打造新城市名片的快速通道。随着国家对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职能部门开始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单项赛事、促进城市旅游和拉动地方经济来整合资源。而WTA赛事开发的热潮,组委会的商业化运作,赛事的推广,包括明星的邀请,都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

李娜的国籍为中国

李娜个人简介:

出生于湖北武汉,前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亚洲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亚洲第一位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的球员。

2011年,李娜在法网公开赛封后;之后,她三次跻身澳网决赛,并于2014年夺冠后退役。在其15年职业生涯中,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共获得了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

李娜从小就受父亲影响,1988年开始练习羽毛球,1989年的时候,被网球教练夏溪瑶相中开始练网球。在教练夏溪瑶身边,李娜完成了小学学业。

小学毕业后,李娜1996年进入湖北省队,遇到了她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个“贵人”教练余丽桥。在余丽桥的指导下,李娜在球场上练得更苦。1997年,15岁的李娜赴美国训练7个月。1999年李娜进入国家队。

虽然李娜已经退役,成为过去,但她成功地在世界网球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让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了中国网球运动员曾经有过这样的辉煌。其实李娜退役后还能被人记住的原因不仅仅是她在网球上的成就,还有她身份背后所做的 *** 作。李娜双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受教育,拉和踩的表达有争议。

当然,李娜在面对大众时也会发表各种言论,通过这些言论塑造她在大众面前的形象。本来对于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来说,这种运营模式没有错,但是李娜的一些言论却引起了很多人的热烈讨论。其中最有意思的无疑是她对中国教育模式的抵制和对婚姻存在方式的认可。

李娜双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受教育,拉和踩的表达有争议作为一个被国人热议的体育人物,李娜已经退役了,但关于她的话题依然火热,甚至参与了电视节目的录制。在这个节目中,大家讨论了李娜和丈夫姜山之间的婚姻观念。比如李娜自然说“只要不离婚”“结婚李娜 13年没见过公婆”。这种言论曾经有争议

不能说李娜的想法有什么问题。毕竟是夫妻之间的家务事。如果他们不能容忍姜山,他们就不能和李娜一起生活超过十年。但她的婚姻观给一直坚持中国传统的夫妻带来了非常颠覆性的认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能接受这种做法。人毕竟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络。

所以两个人的结合不仅仅代表一个个体,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完全独身的概念,像李娜,我觉得不太适合现在的社会主流。也许在未来发展的某个阶段,人们会接受并认同这种想法,但我认为至少现在不会。此外,他在《独自玩耍》一书中阐述的李娜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大家讨论的。

她说她不会对孩子采取中国式教育,李娜认为中国式教育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集体主义也会让他们失去创造性的想法,让孩子在成长中过于注重与人保持一致,忘记自己的特殊性。总之,李娜基本否定了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教育的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确实有一些弊端,但这种弊端掩盖不了我姑姑教育方式的伟大。我国每年都通过全球公认的基础公平高考筛选人才,给那些非精英的孩子一个改变未来的机会,堪称世界奇迹。看看国外,表面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实施了快乐教育,让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但你有没有想过更深层次的东西?

湖北省武汉人。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亚洲历史上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在李娜十五年的职业生涯里,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并共获得了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职业生涯总战绩为503胜188负,并以排名世界第六的身份退役。

2011年的法网公开赛注定是中国式辉煌!李娜在女单决赛中战胜了卫冕冠军、意大利老将斯齐亚沃尼,捧起了职业生涯的首座大满贯冠军奖杯,这也是中国乃至亚洲网坛的第一次。网球作为一项在欧美十分流行的个人运动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但是中国选手在网球赛场的战绩却相对薄弱,李娜在法网夺冠让全世界再次将目光聚集到了中国体坛,这完全是可以比肩中国女排五连冠辉煌和刘翔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的胜利!

和中国人所熟悉的大多数项目有所不同,网球是一项极端彰显个人魅力的个人体育竞技项目,是国际主流运动之一,在世界体坛拥有极高的地位。现代网球已经走过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从1877年温网首次在全英俱乐部举行至今,大满贯也走过了134年,但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网球一直都是欧美选手垄断的项目。因为体质、力量的区别和差异,中国乃至亚洲选手极少有人在网球比赛中占据统治地位,李娜在法网的胜利则彻底颠覆了这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

网球运动在国际体坛不仅地位高,也是所有竞技体育中职业化最彻底的项目。网球运动员大都是“个体户”,不管是训练、旅行、比赛还是奖金制度都很个性化,这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近几年来,体育在中国也慢慢走向职业化,但是传统的举国体制依然占主导地位,这与网球运动职业化的环境有所不同。然而中国女网还是成功寻找到了职业化和举国体制的平衡点,李娜能在这种前提下拿到大满贯冠军,胜利更可谓来之不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娜进入法网决赛之后点燃了国人对网球的热情,决赛关注度十分惊人,李娜最终不负众望,成功夺魁。李娜的胜利不仅仅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中国体育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时刻,她的成功完全可以比肩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和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拿到金牌的突破,三者是中国体育近 30年最辉煌的成就,排名难分先后,全部都让国人感到骄傲,全部都震撼世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女排在国际上连夺五项重量级冠军,缔造了“女排五连冠”的辉煌,这是中国体育集体项目的第一次突破,中国女排在长时间内屹立在世界之巅,女排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国人,是中国体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刘翔在110米栏项目中勇夺金牌,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国际主流项目中拿到个人项目的金牌,刘翔胜利的舞台还是让世界瞩目的奥运会赛场,他的速度让中国体育更上一层楼。

2011年,中国体育最辉煌的一刻由李娜缔造。在网球运动的顶级殿堂--大满贯赛场,李娜捧起了象征实力、荣誉、地位的法网女单冠军奖杯苏珊- 朗格伦杯。在网球运动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之后,大满贯单打奖杯上终于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法网冠军让李娜打破了欧美运动员对网球运动的垄断,她在攀上职业生涯巅峰的同时也让创造了属于中国网球的第一次,同时也是亚洲网坛的第一次,这场胜利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注定会铭刻在中国体育史上!

女排精神推动着整整一代人成长,刘翔的金牌让亿万国人骄傲,李娜的冠军又将带来什么?她的胜利让大满贯深深的打上了中国烙印,她的成功为网球这一国际主流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她用冠军再度提升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上的高度,她那独有的东方个人魅力征服了世界!这一刻李娜注定辉煌!中国体育注定辉煌!

每一场李娜的比赛,你都能在看台上找到一列统一身着T恤的人,那是李娜的团队。新华网巴黎6月4日体育专电(记者张薇)大满贯奖杯,那是李娜自20年前拿起网球拍便埋下的梦的种子。当多年的汗水和努力终于换来4日在罗兰・加洛斯红土场高举冠军奖杯的时刻,望着国旗升起、听着国歌响起,李娜却还有更伟大的理想等待实现――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更多中国人对网球的热爱。
今年的罗兰・加洛斯,每一场李娜的比赛,你都能在看台上找到一列统一身着T恤的人,那是李娜的团队。明的T恤很显眼。李娜会骄傲地告诉你,那是赞助商特别为她这次比赛订做的,全球限量30件。T恤正面印着“造就自己”4个中国字,而李娜对此的理解就是:“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了”。
因为她已经全力付出,所以当被问起让她最骄傲的事,当时距大满贯尚有一步的李娜掷地有声地答道:“我一直都为自己所做的感到骄傲。作为一个中国球员,不是有很多人可以做到连进两个大满贯决赛的。当然,这也是我在场上非常努力的结果。不过,你有时打得好,有时也会打得不好,但并不用因此而厌恶自己,因为你一直都在为自己努力。”
成就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时刻,29岁的李娜感觉一切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同样让她感觉自豪的是,她认为自己的成绩多少可以证明一点中国网球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有更多的国人为网球投注激情。
“我知道在中国有直播这场比赛,我就想,那些看球的孩子们看完我的表现也许会觉得,他们以后也可以做到一样,或者比我做得更好,”这是李娜在半决赛击败俄罗斯名将莎拉波娃之后的肺腑之言。
当不断有记者追问她得知上千万中国人通过电视看她比赛是何种感受时,和澳网晋级决赛过后一样,她又是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少呀,那看来我还要表现更好点。”
有如此的使命感,李娜认为理所当然。“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网球行业的人都会。毕竟网球在中国还不算很受重视。我们都有辛苦努力付出,但是别人不知道。网球是一个很国际化的项目,我特别希望在中国可以普及,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热爱这个项目。”
其实,在李娜一步步造就自己的同时,她的周围已然发生变化。央视体育频道为了直播她的一个又一个突破之战,挤掉了同一时间进行的乒乓球比赛或者女排赛事。她个人的中文微博粉丝几天来已经暴增至190余万人。
当然,李娜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马上就是温网,如果我打得不好,也许他们很快就把我忘记了。”所以,她只打算休息放松几天,然后就前往英国开始为草地赛季的重头戏温网热身。
有人说,29岁才攀上顶峰有点晚,但李娜一点也不以为然。“我觉得我还年轻,年龄不是问题,那只是纸上的一个数字”。

李娜,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1982年生于湖北武汉,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从网球低级别赛事一路打到四大满贯。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2004年复出,成为第一个获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人,并闯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强。重返国家队后不满举国体制的训练方式于2008年“单飞”,并于2011年历史性地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同时世界排名追至第4位,追平日本选手伊达公子创造的前亚洲女子网球最高排名。
中文名: 李娜
别名: 娜姐,娜美丽,国际娜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湖北武汉
出生日期: 1982年2月26日
毕业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身高: 172cm
体重: 65kg
运动项目: 网球
所属运动队: 中国国家网球队
专业特点: 正手凶狠,灵活,底线好,力量大
主要奖项: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亚军
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四强
2010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八强
200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八强
启蒙教练: 余丽桥
训练地: 马拉喀什,什切青,内乌姆
学历: 本科
教练: 迈克尔·莫滕森
丈夫: 姜山
李娜,祖籍湖北省孝感市,1982年生于湖北武汉,是中国女子网球界的,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2004年复出,重返国家队后不满举国体制的训练方式于2008年“单飞”,她的网球事业也一路飞进,成绩上不断取得突破,已经成为“中国的英雄”,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代表人物,是武汉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11年6月4日,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夺得苏珊·朗格朗杯。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网球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李娜在拿下首盘后,又在第二盘末段成功顶住了卫冕冠军、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的顽强反击,最终以6-4/7-6(0)的比分胜出,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奖杯苏珊·朗格朗杯的亚洲选手,书写了中国网球灿烂的辉煌时刻。凭借该场胜利,李娜成为了自1896年起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世界排名升至世界第四,追平日本名将伊达公子此前所保持的亚洲选手纪录。[1]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1999年
李娜在所参加的ITF挑战赛中拿到自己的第2、3、4冠军,其中前两个她是以非种子选手的身份夺冠的。此外,她还在所参加的双打比赛中连续6次折桂。
2000年
李娜在ITF赛场总共取得52场胜利,成为胜场最多的选手。此外她还赢得了四场WTA赛事的胜利,56胜的总胜场在所有职业选手中并列排在第三位。 2000年,WTA巡回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站的比赛是李娜首度参加WTA巡回赛,结果在女单首轮中落败,但与搭档李婷夺得该站赛事的女双冠军,这是中国选手首度在WTA巡回赛中夺冠。 2000年,在上海举行的POLO公开赛中,李娜击败同胞易景茜夺得自己的首场WTA巡回赛胜利,随后在第二轮中输给了泰国名将塔纳苏甘。
2001年
李娜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一举拿下女单、女双(与李婷)以及混双(与朱本强)三个冠军,堪称大运会上最闪亮的一颗明星。2011澳网女单决赛(20张)2002年
世界排名仅列第308位的李娜在美国米德兰德的ITF比赛中八战全胜夺冠,其中包括击败资格赛中位列头号种子的选手,以及在正选赛中接连击败五位世界排名高于自己的选手,最终赢得了她的第13个ITF女单冠军。 2002年底,李娜在釜山亚运会前突然选择退役,进入家乡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学习。
2004年
李娜在年初复出,相继在北京、通辽、乌兰浩特的三站ITF女单赛事中夺魁,只在中网前的ITF决赛中输给了郑洁。网球运动员李娜个人照片集(20张)2004年,中网女单首轮李娜6-3/6-2轻松击败世界排名高于自己近100位的澳洲老将普拉特,随后在第二轮比赛中一度拿到两个赛点的情况下,3-6/7-6/6-7的微弱劣势不敌新科美网女单冠军库兹涅佐娃。 2004年,李娜在广州国际女子公开赛(水泥硬地球场)上,从资格赛打起连胜8场,夺得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在WTA巡回赛中夺得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
2005年
李娜打进埃斯托利尔赛决赛,最后被捷克选手萨法洛娃翻盘而屈居亚军,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进入红土赛决赛。 2005年,李娜的世界排名在5月份升至第33位,超越此前由李芳所保持的第36名的世界排名最高纪录。 2005年,李娜在7月份的联合会杯世界组二组附加赛两场单打全胜,帮助中国队以4-1力挫斯洛文尼亚队,这是中国队历史上首次打进联合会杯世界组二组。
2006年
葡萄牙埃斯托利尔赛,中国金花郑洁和李娜分别击败各自对手,会师最后的决赛,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在WTA巡回赛女单决赛中会师,李娜第三盘因伤退赛,连续第二年屈居亚军。 2006年,在德国公开赛八强赛上演惊天大逆转战胜世界排名第九的瑞士人施奈德,职业生涯首胜TOP10,也打破了但凡遭遇TOP10顶级选手从未有过胜利的过往纪录,这同时也是她个人首次打进WTA一级赛四强,同时也是中国选手的首个一级红土赛四强。 2006年,在迄今为止的所有比赛中,TOP20以外的选手李娜只输给了沃兹尼亚克和郑洁,是表现最稳定的中国女单选手,而击败的对手中包括了诸如汉图楚娃、佩内塔、杜尔科等一系列排名稳定在前30的诸多选手。 2006年,伦敦6月30日,2006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进行到第5天的比赛,在一场备受国人关注的较量中,中国的首位大满贯种子选手李娜第 3次挑战前美网冠军库兹涅佐娃。虽然在两人的前2次交锋中,李娜均苦战不敌对手,但是此次携着前2轮轻松晋级之势,李娜带着更强大的决心来到了赛场上,最后,李娜以3-6/6-2/6-3击败了库兹娃,晋级温网女单16强。
伦敦时间7月3日,唯一打进16强的中国选手李娜以4-6/6-1/6-3大逆转击败10号种子捷克选手瓦伊迪索娃,创纪录地闯进了个人也是中国的首个大满贯比赛的8强。李娜进入温网8强的成绩也刷新了同胞郑洁在2004年法网创造的16强成绩。 2006年,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在第三轮以4-6/6-0/6-0逆转淘汰13号种子皮尔斯晋级16强,创造了她个人也是中国选手在美网上的最佳战绩。并再度成为中国年终排名第一的球员。
2007年
年初,在悉尼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进入四强,并将自己的世界排名提升到第16位,创造了中国选手的最高世界排名。 2007年,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李娜在第三轮击败9号种子萨芬娜晋级16强,创造了她个人也是中国选手在澳网上的最佳战绩。同时也成为首位在连续三个大满贯赛事中均进入第四轮的选手。 2007年三月,作为赛会15号种子的李娜在第四轮和1/4决赛中分别淘汰扬科维奇和兹沃娜列娃进入四强。再接下来一周的迈阿密公开赛,又淘汰了克里斯特尔斯杀入8强。 2007年,温网开赛的前一周,因肋骨骨裂,草草结束了正处于上升期的2007赛季,但依然蝉联中国年终第一。
2008年
1月,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热身赛,WTA三级赛事黄金海岸赛上,伤愈复出首次亮相的李娜就力克三位世界排名前二十的选手,夺得女单冠军,拿下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座WTA冠军奖杯,这也是第一次由中国选手拿下塑胶硬地球场的冠军。 并在接下来2月份的一级赛事多哈公开赛中以非种子的身份连克12号种子皮尔,5号种子查克维塔泽和4号种子扬科维奇杀入4强。这是李娜第三次杀入WTA一级赛事四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娜连克3号种子库兹涅佐娃和8号种子大威廉姆斯等好手,获得女子单打第四名,创中国运动员网球女单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2008年美网公开赛,李娜闯入16强,平了自己在美网的最佳战绩。 2008年WTA保时捷网球公开赛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闯入8强。 2008年卢森堡网球挑战赛4强,成为2008赛季亚洲第一
2009年
李娜因膝伤先后退出了布里斯班,悉尼和澳网公开赛,排名一度下滑至50名开外,但在3月的WTA墨西哥蒙特雷公开赛上,再度伤愈复出的李娜在首轮便淘汰头号种子A-拉德万斯卡,之后再下三城杀入决赛,但决赛中以4比6和3比6不敌赛会2号种子法国名将巴托丽,无缘个人职业生涯第三个冠军。 3月的北美硬地赛季的两站皇冠级赛事中,李娜以非种子选手的身份在次轮和第三轮连克13号种子施耐德以及19号种子前世界第一毛瑞斯莫杀入印第安维尔斯站的第四轮,并成为了这一周WTA官方网站的博客主打星,但最终以两个6-4不敌赛会后来的冠军兹沃娜列娃,而在接下来一周的迈阿密公开赛,李娜又在次轮击败了29号种子沃兹尼亚克,以及在第三轮复仇了势头正猛的6号种子兹沃娜列娃,并在第四轮中击败了马卡洛娃杀入8强,然而却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被11届大满贯得主赛会头号种子小威廉姆斯逆转,最终无缘四强。但凭借连续三周11胜3负的优异战绩,使得李娜在伤愈复出后,已经迭出50名开外的世界排名在短短的21天便回到了前30的行列。 2009年6月法网公开赛杀进16强!最终4-6/6-0/4-6不敌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莎拉波娃,无缘八强(平了郑洁2004年的法网成绩)。 2009年6月英国伯明翰草地精英赛上,在半决赛2比0淘汰莎拉波娃后,决赛中以0-6/6-7不敌斯洛伐克新锐莱巴里科娃,屈居亚军,这是第一次中国选手出现在了草地赛事的决赛当中。 2009年6月温布尔顿网公开赛杀进32强,最终4-6/5-7不敌波兰选手拉德万斯卡,无缘16强。虽然止步32强,但她将超越郑洁,再次荣登“亚洲一姐”的宝座。
2009年9月美国网球公开赛中,创个人和中国金花的纪录历史性的首次挺进美网八强,也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第二次进入四大满贯女单1/4决赛阶段。 2009年9月,李娜在WTA超五赛事泛太平洋公开赛的四分之一决赛中苦战三盘战胜世界排名第八的阿扎伦卡,跻身四强,这是李娜连续第四年杀入WTA一级赛事的四强。 2009年10月27日,WTA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我国选手李娜位居第15位,并将这个排名保持到了年终,这也是我国网球选手最高的年终世界排名。
2010年
1月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因膝伤缺席去年比赛的李娜重新回到了墨尔本的赛场,并连续击败了发球上网型的艾拉科维奇,匈牙利猛女扎维,22号种子斯洛伐克长腿美女汉图楚娃,4号种子丹麦新秀沃兹尼亚奇,在美网之后,连续打入大满贯的8强,在2010年1月27日, 澳网赛场正激战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李娜2-1惊天逆转战胜美国名将赛会6号种子大威廉姆斯,挺进澳网四强,职业生涯首次打入大满贯四强。  2010年1月28日澳网公开赛女单半决赛的争夺中,李娜双抢七惜败世界第一赛会头号种子小威,无缘决赛,但凭借这两周的精彩表现,李娜把自己的积分首次带到了3500分,打破了中国选手的积分记录,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进WTA世界前十的球员。 2010年2月,李娜在迪拜赛以第八号种子身份参赛,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顶级赛获得前8号种子席位 首轮轮空的李娜,在第二轮以7-6(7)/2-6 /6-4的比分艰难战胜西班牙名将桑切斯第三轮李娜遭遇11号种子巴托丽巴托丽一开局势不可挡6-3的比分先胜一盘并在第二盘5-2遥遥领先李娜在绝境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以及抗压力连胜11局艰难逆转巴托丽最后比分为3-6/7-5/6-0第四轮李娜遇到了近期状态火热的以色列选手皮尔连续两场三盘大战让李娜伤势复发李娜在5-7/ 0-3 的时候选择退赛。 澳网尽享荣誉时刻
2010年2月22日,凭借迪拜公开赛的出色表现,李娜的积分达到了3665分,再度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中国选手积分记录! 2010年的印第安赛与迈阿密赛都在首战时,被爆冷出局,世界排名在迈阿密赛前跌至第11,迈阿密赛之后,更是跌到了第15。 2010年4月,随着红土赛季的来临,李娜分别在斯图加特和马德里两站重要赛事中杀入8强,并在华沙站打进半决赛,从而使自己经历四连败后的排名重新提升到了第12位。 2010年5月28日,在对阵意大利17号种子斯奇亚沃尼的比赛中,李娜分别4-6/2-6告负,0:2止步于法网第三轮  2010年6月13日,在伯明翰公开赛草地赛决赛中,以7-5/6-1直落两盘击败莎拉波娃,夺得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三个WTA赛事单打冠军及第一个草地赛事冠军。赛后将重返世界前十。 2010年6月16日,
正反拍实力均衡,正手尤为凶狠多变,素有世界前五之称,移动灵活,底线实力突出,球风以主动进攻为主,力量素质好,这也使她成为我国与欧美选手较量最具竞争力的球员。 现年29岁的李娜已经是现今中国女子网坛最优秀的选手之一,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创造了进入半决赛的奇迹,在2010年澳网的比赛中也奇迹般的和郑洁一起携手进入4强,并在2011年澳网中闯入决赛创造中国人在大满贯赛事中的最佳战绩。 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中少有的力量和速度兼备的选手,这得益于她与生俱来的优异身体素质和刻苦的训练,身高173cm的李娜身材高挑,体格强壮,偏欧美化,肌肉发达,肌肉线条明显,身体脂肪含量极低,攻击时正手回球力量极大,发球优秀,速度快,随着近几年的不断进步,反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李娜拥有强壮的胸肌和臂部肌肉群,这都为她的大力回球提供了基础,同时李娜的大腿异常粗壮,肉多,结实,臀部突出,饱满,这些都是她快速移动中做出高质量回球的保证,李娜的小腿跟腱很长,腿肚肌肉发达,肌肉饱满。腰腹部力量出色,这些都为她的快速奔跑和出色爆发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提供了可能,总之,李娜的身体素质是中国乃至亚洲选手中最接近欧美风格的选手,与此同时,有兼具优异的技术和不懈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带给球迷更大更多的惊喜。

众所周知,李娜是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她无疑是中国的骄傲,那么,她的巅峰时期在国际网坛的真正历史地位如何呢?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获得女子单打第四名,这时的她就已经开始大放异彩,一步一步的踏上她人生中的巅峰时刻。

2011年,李娜在以2-0击败赛会三号种子、前世界第一克里斯特尔斯,首次获得WTA顶级巡回赛冠军。在2011年的一月,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打进决赛,获得亚军。这是亚洲球员首次进入大满贯决赛,创出了亚洲女子单打在大满贯最高的成绩。这一年的年底,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一路冲锋,夺得了冠军,这乃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奖杯。

2012年,李娜首度在超五系列赛折桂。2013年,李娜首次闯入201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四强,但最终止步于半决赛。2013年10月,李娜在WTA年终总决赛中获得亚军,同时,李娜的世界排名却首次跻身前三。

2014年,李娜创造了个人在皇冠赛的最佳战绩。这是李娜在澳网公开赛女单获得的第二个大满贯女单冠军。这时也是李娜的巅峰时期,而她在2014年9月宣布退役。

李娜在中国女网单打的优质成绩,不愧于中国女子网球“一姐”的称号,这也说明李娜在国际网坛的真正历史地位。她个性突出,锋芒毕露,求真务实,是中国人的骄傲,她在网球场上的坚持刻苦以及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中国体育赢得世界瞩目,而且传递着力与美的正能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68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