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过半,春节假期结束,世界进入了“万物复苏”的阶段。手机圈也是如此,更多搭载新芯片的手机将会陆续露面,占据移动 *** 作系统市场7193%(数据源:statista)份额的安卓也将迎来最新版本安卓12的开发者预览版。虽然开发者预览版距正式版发布还有6、7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近期的大量信息泄露已经能让我们对未来大多手机都会使用的安卓版本有了不少了解。
原生安卓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过3到4年左右“翻新”一下系统界面的视觉风格。从2014年的安卓50到2017年3月的安卓80,从2017年10月的安卓810到现如今的安卓11,两段时期的安卓正好有着两种视觉风格。到了2021年,安卓810流传下来的这一代“审美”是时候被改变了。
根据外媒从“流出”文件内挖出的信息,接下来的安卓12正好会迎来一次UI设计的大更新。而这次更新的灵感大部分源于其它手机厂商。比如在iOS或OriginOS上开始流行的“模块化”桌面小部件,或者是类似于One UI的大弧度圆角设计。
安卓12泄露原型图(图源:网络)
由于安卓11刚刚加入了新的过渡动画,所以安卓12的UI翻新更多会集中在静态视觉上。整体的方向会让原生安卓越来越像OEM厂商们的定制UI。
安卓12泄露原型图(图源:网络)
在OriginOS、MIUI或ColorOS等定制安卓上,安卓12的设计语言不会立刻有明显体现。但随着各厂商升级到安卓12,潜移默化的细节变化还是会在各品牌手机上出现的。
很久以前,各家OEM的定制安卓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美化定制功能。比如定制图标、锁屏或系统界面配色。但是,这些“定制”基本都需用大家手动设置。而安卓12可能会加入“自动”美化。
系统会根据用户设定的壁纸,自动调节出和壁纸风格相符的系统界面配色,有点类似于音乐软件专辑封面底色的变化。
已经有第三方APP实现了类似功能(图源:网络)
另一个自动美化则会被应用到第三方APP上。忽略启动广告,大多数主流APP都会有自己的“启动界面”,比如微信著名的“地球”界面。但有些小众APP没有启动界面,这时安卓12就会给这些APP加入系统默认的启动界面,让APP启动更有仪式感。当然,我们现在还不清除视觉效果如何,只知道这些界面会根据系统开启暗黑模式与否而匹配对应的明暗度。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我们的隐私。被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采集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时时刻刻需要担心的问题。因为现在d出式摄像头已经逐渐被淘汰,安卓用户很难察觉摄像头或者麦克风有没有被“偷偷”调用。
苹果那边,iOS 14加入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那就是一旦手机的摄像头或麦克风被使用,手机屏幕右上角就会亮起一个小绿点,提示用户。安卓12预计也会加入类似功能。不过安卓12的提示内容会更加详细,能通过图标告知用户,正在被使用的到底是相机还是麦克风。
注意屏幕右上角绿色提示(图源:网络)
注意屏幕右上角绿色提示(图源:网络)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谷歌打算把该功能当做强制性功能,所有使用安卓12的手机,不论品牌,都必须有这个功能。
下拉通知栏有正在或最近使用相机/麦克风的提示(图源:网络)
另外,我们也能在安卓12中一键关闭所有APP对相机或麦克风的使用权限。
关于隐私保护,安卓12还可能加紧对“APP收集用户数据从而推送广告”这种行为的限制。具体怎么执行还不得而知,但我们很高兴巨头们会考虑这种对用户有利的功能。
前面我们说了安卓12在视觉和隐私方面可能迎来的变化。在功能上,安卓12也会有许多新的血液,不过这些并不全是真正的“新功能”。
比如安卓12终于要有的长截屏、单手模式、冻结不使用APP、 游戏 模式和进阶多任务(一键开启一对APP、改变悬浮窗大小、临时收起悬浮窗)。这些终于能来到原生安卓的功能,都已经是国内用户耳熟能详的东西。
其它手机厂商定制安卓早已拥有进阶多任务
不过安卓12依然会有一些真正的新功能。比如被安卓11抛弃的双击后盖手势 *** 作、通过前置摄像头检测人头方向从而保证画面不会意外翻转、允许 游戏 直接检测蓝牙外设电量、允许蓝牙外设拥有更丰富的振动模式、无线分享Wi-Fi,以及新的“降低高光”选项。
双击后盖手势曾被安卓11半途抛弃(图源:网络)
“降低高光”这个功能依旧很模糊,不过我们估计应该是另一种让屏幕显示对眼睛更友好的调节方式。降低画面中高光部分的亮度,不让屏幕那么刺眼。
安卓12会不会激起 游戏 手柄热潮?(图源:网络)
进入物联网时代,手机只是众多智能联网设备中的一环。为了加强各设备间的沟通,类似UWB这种技术非常有用。UWB是一种可以在室内等狭小空间内精确定位的技术,特别适合互联网车载、智能家居等使用场景。
比如,三星Galaxy S21 5G系列手机的UWB就能让用户使用手机,通过无线感应的方式,在停车场找车、并解锁车辆。除了三星,苹果也在iPhone 11中加入了UWB芯片,让手机判断其它设备和自己的距离,在隔空传送(AirDrop)时优先跟近的设备进行传送。
三星Galaxy S21 5G系列的UWB找车功能
现在,安卓12也在系统级别加入了对UWB的支持,这很可能会鼓励更多厂商推出具备UWB能力的安卓设备,解锁更多之前不能实现的便利使用场景。
不出意外的话,原生安卓12正式版会在8月到10月这段时间出来,但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就不一定了。我们不妨看看过去三年从安卓9开始各大厂商的新系统跟进速度:
大概时间,仅供参考
表中是各厂商旗下第一款升级或首发新版本的手机、推送或发布的时间。而且由于机型等原因,不是所有用户都会同时收到推送,所以这个表格只是个大家一个参考。
总之,新UI、更安全的隐私保护和诸如UWB这种新技术的加入让这次的安卓12成为了一次真正的“大更新”。当然,文中说到的某些具体功能点很可能不会在正式版上出现,但我们还是能一窥未来一到两年安卓手机在系统体验层面的发展方向。
(7627156)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传感技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具有感测精准、无干扰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领域。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毫米波雷达的应用范围正超出车载领域,逐渐向智慧城市、楼宇自动化、 健康 监护等行业扩展。
Marketsand Markets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市场总量将达到206亿美元。车载雷达是这一波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随后物联网市场将会成为驱动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另一个车轮,推动其以更高的加速度向前飞奔。
01、百亿元市场前景可期
汽车 一直是毫米波雷达在民用领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这些年随着自动驾驶的兴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目前在L2以上自动驾驶系统中基本成了标配。
不过,毫米波雷达的应用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汽车 。
根据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慧副教授的介绍,智慧交通、智慧家居、安防、轨道交通、无人机等都是毫米波雷达发展的潜力市场,其中在智慧交通、安防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智慧家居领域也是可以预见的重要潜在市场。
以交通监控为例,目前许多大型城市都面临交通堵塞的难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十字路口和主要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控。
4D毫米波雷达是专门为智能交通系统设计的多车道多目标跟踪装置,可提供精确的X、Y、Z三维坐标和一维速度的4D多目标实时跟踪轨迹,检测单车速度、平均速度、车流量、车道占有率、车型、排队长度和事件分析等交通流基本信息。
将4D毫米波雷达集成在高清视频摄像机上,可以同时监控4 12个车道且提供128个目标的高分辨率四维雷达轨迹信息,并同步叠加显示在视频上。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更有效地调整交通信号灯,使交通变得通畅。
毫米波雷达在智慧家居领域的应用案例也在增加。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毫米波雷达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已演化出跌倒报警、睡眠监控等很多新用例。
比如,安富利就开发出了一款基于英飞凌BGT60TR1X系列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呼吸心跳检测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一发一收两根天线即可工作,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基于Arm Cortex-M7的低成本MCU进行处理,能够在大范围内自动检测并捕获呼吸和心跳引发的细微动作。
此外,毫米波雷达还可以检测到细微的物体移动,比如人体手势、呼吸及心跳等。医疗上正在使用毫米波雷达 探索 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血压监测、情绪监测等。
毫米波雷达无需光学摄像也可以追踪一个人的活动,并检测到人们的活动,包括人员跌倒等运动特征,而不用担心使用摄像头带来的隐私问题。
总之,毫米波雷达凭借高精度、高分辨率,尤其是雷达波不受雨、雾、灰尘和雪等环境条件影响,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等特性,在非车用领域应用已经越来越多。
根据智研咨询预估,我国未来几年的智能家居规模增速保持在50%以上,其中家居雷达到2024预计可达105亿元。随着中国自主技术的毫米波技术的发展,必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为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02、“三兄弟”各显其能
如果按照工作频段划分,针对民用市场的毫米波雷达大致有三个类型——24GHz毫米波雷达、77GHz毫米波雷达和60GHz毫米波雷达。那么,哪个工作频段的毫米波雷达更加适合在非车用市场发展呢?
钟侨海指出,24GHz毫米波雷达是最先投入民用的毫米波雷达,其波长为125cm(勉强算是毫米波了)。由于频段的频率比较低,带宽比较窄(只有250MHz),因此24GHz毫米波雷达在测量精度上受到一定限制,这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不过由于24GHz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还是有不少可发挥的空间。
77GHz频段的毫米波雷达波长只有39mm,频率比较高,带宽可达4GHz。一般来说,雷达的波长越短,分辨率/精准度越高(当然成本也会更高),整个系统的外形也会更小。因此,77GHz毫米波雷达在市场上逐渐接棒24GHz产品,成为 汽车 领域的主流,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将这个频段分配为 汽车 的专用频段。
随着77GHz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成熟,24GHz方案在车载应用上的性价比优势已不是那么显著,这些年24GHz毫米波雷达在车用市场逐渐让位于77GHz方案,24GHz毫米波雷达的发展重心逐渐转向工业和消费市场。
60GHz毫米波雷达波长为5mm,具有高达7GHz的可用于短程应用的免许可带宽,因此其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应对24GHz雷达带宽受限、精度不足、对运用物体的感测有局限的问题。正因为此,各个主要的技术厂商围绕非 汽车 领域的毫米波雷达的竞争,也逐渐从24GHz转移到60GHz频段。
张慧也认为,智慧家居、 健康 监测等室内应用领域,60GHz频段预计成为市场主流。60GHz频段是大气吸收窗口,非常适合近距离使用,目前已有多款此频段芯片及模块进入商用阶段。
至于智慧交通中的毫米波雷达由于各方面性能要求很高(如探测距离甚至高达500米以上,探测精度和分辨能力均由很高要求),相应的产品已在往79G 81GHz的工作频段上发展了。
可以说,有了24GHz雷达打前站,77GHz雷达在 汽车 领域的重点突破,以及60GHz雷达的补强,毫米波雷达“三兄弟”已经在民用市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特别是在非 汽车 领域,毫米波雷达未来的表现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目前,许多国内外主流厂商均在60GHz频段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德州仪器开发的可扩展60GHz单芯片毫米波传感器可实现可靠的无接触手势检测,如灯光控制、媒体控制等。英飞凌开发的60GHz微波天线集成雷达手势识别传感器,可以直接应用在手机或穿戴设备上面。安富利采用毫米波雷达实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包括呼吸和心跳)已经逐渐成熟并成功商用。谷歌已经发布了一种60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更轻松地跟踪和分析睡眠质量。
03、直面技术挑战
尽管毫米波雷达在更广阔的民用领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但是这些领域此前已经有一些成熟的传感技术在应用发展,如红外线、摄像头等。毫米波雷达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舒适圈”,进入非车载这个新市场,就要直面这些技术的挑战。
TI产品营销经理Dennis Barrett指出,与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的传感器相比,毫米波传感器的一个重要优势是不受雨、尘、烟、雾或霜等环境条件影响。
以智慧家居领域的应用为例,毫米波传感器可在完全黑暗中或在阳光直射下工作。
这些传感器可直接安装在无外透镜、通风口或传感器表面的塑料外壳后,非常坚固耐用,能满足防护等级 (IP) 69K 标准。Dennis Barrett强调,玻璃墙和隔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很多,真空吸尘或拖地机器人需要感知这些表面以防止碰撞。事实证明,使用摄像机和红外传感器是很难检测这些元素的。但毫米波传感器却可以检测到玻璃墙的存在及其后面的物体。
事实上,这样的特性使毫米波雷达在工业制造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基于视觉的安全系统在尘土飞扬的制造环境(如纺织或地毯编织)中,需要经常清洁透镜。毫米波传感器在照明过强(过低)、湿度高、烟雾和灰尘情况下,都可以检测物体,而且处理延迟很低(通常少于 2ms)。
不过,红外传感器等传统产品也并非没有优势,比如价格便宜等,使之依然占据大量的市场空间。
对此,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吕芃浩认为,毫米波雷达与红外传感、摄像头等并不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智慧生活服务。红外传感器受温度影响,超声波雷达的作用距离近、测量精度低,无法探测细小目标。在很多应用场景中,毫米波雷达可以弥补这些技术的不足,还能够高精度地确定移动物体的方向、速度、距离,可以检测到细微的物体移动。
未来,随着市场上人们对于传感器精准性要求不断升高,毫米波传感器的需求必将增多,相关产业链将变得更加成熟,价格加亲民。毫米波雷达在非车载领域的发展将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蓝炬星AIoT集成灶是一款非常棒的集成灶,这款集成灶能够带给用户不一样的使用体验!这款蓝炬星AIoT集成灶有着手势和语音的智能 *** 控,喜欢的用户不要错过呀!这款蓝炬星AIoT集成灶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厨房生活体验!喜欢的用户不要错过呀!
蓝炬星&周迅2号plus消毒柜具有创新2+1式三重消毒,即可进行高温杀菌+烘干,还能分类收纳碗筷厨具,防止污染,滑轨外置更能避免二次污染。用户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各种搭配,下柜DIY,随心所欲。一箱两用,蒸烤煎炸煮炖炒无所不能,上炒下蒸烤同时进行,快速做好一顿丰盛晚餐。
燃气火力有强劲且高效的48KW大火力,采用蜂窝直喷II技术,使得燃气燃烧更充分,火力更集中,在煎炸烹炒中随心掌控火力。
设计清洁灶面采用黑钻磨砂玻璃技术,具有易清理、无手印、抗划伤、防热防爆等优点。它的自爆率是普通玻璃的10%,更安全、放心。
感应 *** 控蓝炬星&周迅2号plus这款智能集成灶拥有智能挥手 *** 控的功能,当你的手上满是油腻是,根本不用触碰开关,就能完成一系列的 *** 作,更不会在集成灶上留下难以处理的污渍。它应用遥感感应,可智能识别手势,通过挥手来控制集成灶的启动,让你实现无触摸控制,简单又方便。它还采用101寸超级大屏,10点电容触摸,实现多点触摸技术,用户可以同时通过多个手指控制图形界面。
智能系统蓝炬星&周迅2号plus集成灶搭载海思硬件平台搭载安卓90系统,触摸/按键双联动控制, *** 作灵活便捷,满足不同人群的偏好需求。内置便携菜谱,联动智能云端菜单,拥有2w+以上菜谱,可以APP在线查食谱,高清可视化。人性化的烹饪定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食物烹饪需求和自身工作学习行程自行安排烹饪时长,智慧大屏接受指令结合实际,合理调整油烟机风力、燃气灶火力、蒸烤箱温度,三位一体把关无人烹饪情景。
语音 *** 控除了智能挥手,更有AI语音智慧,用户只要对它说你好,小蓝,请打开集成灶,它便能自动识别语音,即使在忙碌、嘈杂的环境下,都能稳态识别,真正做到解放双手;当你倦乏时,还能让它唱唱歌,烹饪的同时也能享受视听的全面体验,让厨房也变得更加快乐、有趣。
远程 *** 控随着5G的应用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发展,手机远程控制家庭设备成为了一种流行,更是一种趋势。蓝炬星&周迅2号plus可使用蓝炬星自主研发的蓝炬星APP,可完成对集成灶一些列功能的控制与 *** 作,当你出门时,却发现厨房还烧着食品,你就能启动手机进行 *** 作,让集成灶实现关火,确保安全。
吸力方面蓝炬星&周迅2号plus吸力可达18m3/min,搭载6D劲吸变频引擎,根据烟道风压可进行自动变频巡航增压,此外超过800pa的大风压强排动力不仅可以解决高层用户公共烟道堵塞,还能带来双重高效顶级降噪功能,相当于轻声细语,完全不用担心受到来自噪音的困扰;它还附带了自动电热清洗技术,通过高温风道加热,一键清除内腔蜗轮积油,将油污彻底清除,排到油烟盒内,做到清除油污的同时还能保持引擎持久耐用。
最后总结智能功能是目前很多家电新产品都会推出的功能,智能挥手 *** 作感应是新出现没多久的功能,有一些智能电视、抽油烟机或冰箱已经搭载,不过应用在集成灶上还没怎么看到,蓝炬星这款产品可说是颇有新意了。
(bai1)环境感知技术 环境感知包括车辆本身状态感知、道路感知、行人感知、交通信号感知、交通标识感知、交通状况感知、周围车辆感知信息。
(2)无线通信技术 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提供即时的互联网接入。
(3)智能互联技术 当两个车辆距离较远或被障碍物遮挡,导致直接通信无法完成时,两者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路侧单元进行信息传递。
(4)车载网络技术 目前汽车上广泛应用的网络有CAN、LIN和MOST总线等,它们的特点是传输速率小、带宽窄。
(5)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技术通过车辆环境感知技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对道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进行检测和识别。
(6)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是指在一定准则下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多源信息分析和综合以实现不同应用的分类任务。
(7)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接入网格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在应用中,每辆车及其车主的信息都将随时随地地传输到网络中被感知,这种显露在网络中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干扰甚至修改等。(8)人机界面技术(HMI)人机界尤其是语音控制、手势识别和触摸屏技术,在全球未来汽车市场上将被大量采用。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汽车联网是一个源自互联网的概念。市场上的汽车联网是汽车行业从这一概念发展起来的服务平台。
车辆联网(Vehicle networking)是指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车辆与人、车辆与传感器设备进行交互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实现车辆与公众之间的网络通信。
它可以通过车对车通信、车对人通信和车对路通信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信息,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处理、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多源收集的信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有效引导和监管车辆,提供专业的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扩展资料:
车联网的组成:
第一部分是WCDMA/LTE移动通信技术。
准确的说,车联网的实现,3G/4G等安全、高速的移动通信技术是汽车这一快速交通工具接入互联网的基础。就像早些年,想要打电话会通过传呼机接受到电话信息,然后找到公共电话进行回电。
而移动手机的出现,使得传呼机接线员下岗,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如今,汽车通过高速、安全的移动通信技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第二部分是导航功能。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GPS全球定位系统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无论是中的实时定位,还是手机上出现的定位,都是这个意思。
在开车日常出行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是成天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出租车司机,对所有的路线、路况都了如指掌。导航的作用就是辅助,车主可以在线查询目的地,规划最合适的出行路线,提供很多的出行方便。
第三部分是智能车载系统。智能车载系统在车联网中主要负责人机交互与信息处理。
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个性化和人性化,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达到人车互动的终极目的。通过车况自动检测、远程人工服务、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远程控制和远程人工服务等技术接近实现智能手机般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联网
姓名:陈心语 学号:21009102266 书院:海棠1号书院转自: 从智能音箱发展,看智能家居的未来(ofweekcom)
嵌牛导读
智能音箱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产品类应用与载体,随着智能音箱的迅猛发展,其也被视为智能家居的未来入口。究其本质,智能音箱就是能完成对话环节的拥有语音交互能力的机器。通过与它直接对话,家庭消费者能够完成自助点歌、控制家居设备和唤起生活服务等 *** 作。
支撑智能音箱交互功能的前置基础主要包括将人声转换成文本的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技术,对文字进行词性、句法、语义等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以及将文字转换成自然语音流的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TTS)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智能音箱也逐渐以更自然的语音交互方式创造出更多家庭场景下的应用。
嵌牛鼻子人工智能运用于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
嵌牛提问人工智能在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中有什么运用呢?
嵌牛正文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智能家居发展的文章。
科技的发展,引领着时代的进步。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技术的出现,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新生活方式也开始进入人类的世界。
由技术的组合进化而产生的智能设备,让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现实。而在如今热谈的万物互联、智能家居领域,智能音箱或许可以说是覆盖率较高的智能硬件之一。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和带屏音箱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51亿台。而从智能音箱产品的发展过程,我们或许可以看清智能家居的未来。
中心化:“ 入口论” 炒热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最先兴起于2014年,亚马逊的Echo音箱首先将语音交互与音箱结合,让音箱实现了打电话、定闹钟、查天气等功能。语音交互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亚马逊也凭借最先入局的优势,一直占据智能音箱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发现,最开始的智能音箱,只是传统音箱的创新产物。Echo也是亚马逊在Kindle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再次进入硬件领域的试水作。在2014年Echo音箱大火之后,国内最先出现的跟随者,也是像亚马逊一样的电商平台。2015年,京东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叮咚智能音箱。
早期叮咚智能音箱由于先发优势,也在国内的智能音箱行业占据过市场第一的位置。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叮咚智能音箱销量占国内的2/3,但是只有10万台。后来,随着小米、阿里、百度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叮咚智能音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同时,随着小米、阿里、百度等企业出现在智能音箱行业,智能音箱行业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智能家居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84年,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栋将空调系统、电梯、防火防灾等各子系统计算机相连的智能建筑;1994年,比尔盖茨将灯光、暖通、家电等集成在电脑系统中,建造出智能化豪宅。在这一阶段,智能家居距离普通人很遥远,存在于概念当中,引人向往。
随着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智能家居已经可以在某些产品上实现,搭载蓝牙、传感器、WiFi、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智能家居进入了单品智能设备时代。
企业总喜欢押注未来,根据技术的发展,可以判断未来智能家居一定会出现,且其中一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此时,关于智能家居数据、流量“入口”的争抢成为了企业押注未来的关键。
在人们对智能家居的“入口”设想中,智能门锁、智能电视、路由器、智能音箱等产品都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在这一“入口争夺战”中,智能音箱明显取得了上风。
一方面因为在美国,智能音箱的普及率极高,已经有了先例证明智能音箱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智能音箱相较于智能门锁、智能电视、路由器等产品而言,使用频率高,使用门槛低,更有利于培养用户的智能家居使用习惯。
为了给以后的智能家居生态做铺垫,以阿里、百度、小米为首的三家企业,在智能音箱领域疯狂补贴,通过价格优惠吸引人们购买。小米小爱音箱、小度智能屏、天猫精灵的很多产品售卖价和成本价相差不远,或是低于成本价售卖,为的就是用补贴换取流量。
“做硬件不挣钱”,似乎成了“互联网思维”驱使下的企业共识。而这一做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智能音箱的市场竞争格局维持着三强争霸局面,2020年阿里、百度、小米在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份额超过95%。不愿意拿钱补贴的叮咚音箱,则彻底消失在智能音箱行业。
智能音箱的火热,离不开各企业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流量入口、数据入口争抢,而从智能家居的“入口争夺战”中,也可以看出彼时企业对未来智能家居入口中心化的判断。
去中心化: 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
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入口争夺战中,通过补贴的方式虽然获取了用户,但做智能音箱并不赚钱。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占据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前三名的企业,都颇具互联网思维。从其他角度探索智能音箱的盈利方式,是这些企业的“拿手好戏”。
恰逢“场景大于流量”的说法甚嚣尘上,企业纷纷通过构建场景来增加某些产品的商业价值。智能音箱企业也逐渐开始构建场景,增加盈利渠道。以国外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为例,Echo依托亚马逊电商业务,推出语音购物功能,成为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有力增长点。
国内企业们也各展才能,小米智能音箱有米家生态链,小度智能屏有百度的搜索、信息流等优势支撑,天猫精灵则可以依赖阿里旗下生态,每家都在凭借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式。
各家的智能音箱连接自家或是合作伙伴的智能家电,深入客厅、厨房、看护、教育等场景,探索如直播课、售卖智能家电等盈利方式。智能音箱还与做内容的APP合作,例如喜马拉雅一类的音频APP、QQ音乐一类的音乐APP、51talk一类的教育APP、爱奇艺一类的视频APP等,做会员一类的增值服务业务。
此外,阿里、百度智能音箱也曾探索过TO B业务,与酒店合作,打造智能酒店。最近,小度甚至推出了一款可旋转屏幕的智能屏产品,准备将手机高频使用的短视频、购物、K歌等场景搬到智能屏上。
在智能音箱产品都在构建场景寻找新的盈利渠道时,智能家居也从之前的单品智能设备时代,走向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居家场景的不同,智能设备的结合方式也就不尽相同。智能家居内含客厅、厨房、阳台、卧室等场景,用户又有着热爱运动、热爱休闲等多种个性,能精准满足用户场景需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智能家居进入以场景为主的时代时,传统家电厂商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智能家居领域。
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多么智能的智能家居场景,家电还是要完成其本身的职能。所以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传统家电企业,自然也不愿放弃智能家居带来的机会。
有很多家电企业开始为用户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以海尔智家为例,甚至专门推出场景品牌三翼鸟,搭建智家体验云平台,根据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衣食住娱等方面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随着场景为主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智能音箱的入口价值正在减弱。厨房场景下,拥有大屏+语音+WiFi等功能的智能冰箱完全可以胜任多数情况;客厅场景下,智能电视似乎成了中心。
智能家居进入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通过各个场景之间的协同共同构建出全屋智能,淡化了“中心”,或者可以说形成了多个“中心”,智能家居在这一时代主要特征是去中心化。
未来的智能家居: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
现在我们其实处于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智能家居的未来必将会在技术的组合进化中到来。而在分析智能家居的未来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智能家居是物联网(IoT)的一部分。
智能音箱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其组成部分都是硬件+软件。智能家居、物联网同样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硬件中最重要的是芯片,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作系统。
*** 作系统是管理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需要处理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等, *** 作系统可以说是物联网时代的神经中枢。
智能音箱厂商不惜低于硬件成本价出售智能音箱的原因,除了押注未来、抢占入口之外,扩大智能音箱背后的物联网系统受众,收集数据让系统变得更加智能,也是原因之一。
三大智能音箱厂商背后,是阿里的Ali OS、小米基于小爱开放平台推出的Vela OS、百度的对话式AI *** 作系统Duer OS,而这些 *** 作系统中的数据、使用者数量,是企业吸引其他智能设备合作伙伴的关键所在。
想要在智能家居中分一杯羹的企业,都想建立自己物联网系统,打造出自己的一套标准。除了以上三家之外,还有苹果的Siri OS、华为的鸿蒙OS、谷歌的Fuchsia等物联网系统,美的、格力、TCL等家电厂商也曾涉足物联网系统。
由于标准不同、控制方式不同,导致如今的智能家居行业过于分散,人们可控制的智能设备有限,就像小度智能屏控制不了米家家电。物联网系统的割裂,导致现在人们智能家居场景体验的割裂,智能家居停滞不前。
当下各个厂商因为商业利益导致智能家居难以向前发展,那么未来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如何的呢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智能家居,智能设备可以借助技术,建立用户画像,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智慧化服务,进入主动智能阶段。智能家居对待用户的指令,应当像人类的反射弧(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一样。
智能家居设备通过各种感应式传感器接收信号,通过网络、传感器传输信号,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 *** 作系统在芯片内处理信息,再通过网络、传感器向各个智能设备传出信号,进而执行 *** 作。
基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智能音箱一类的智能设备就像是人类的器官一样,承担感应器、效应器一类的工作,智能家居并不存在单一入口。在入口方面,智能家居是去中心化的。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三体》曾描绘过这样的画面:执剑人罗辑在冰冻185年后于危机纪元醒来,地球科技基础物理方面因智子的封锁停滞不前,应用物理却突飞猛进,感应式显示屏、感应式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机器服务网络也无处不在。
如今的智能音箱可以接受人们的语音信号,而随着柔性屏、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感应式传感器在家中或许会无处不在,可以接收人们语音、手势信号,甚至可以是脑电波。
智能家居入口的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在智能家居场景体验上的去中心化。人们在家庭场景内,应该是无论处于任何位置,都可以体验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就像美国漫威《钢铁侠》中的场景,钢铁侠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在家中无论在何处都可以被唤醒,家中各屏幕中的信息也可以根据手势 *** 作。
不过,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还是要有的,便于人们对各个设备查看、控制。功能控制中心化,但控制中心的分布却是去中心化的。随着柔性屏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家庭场景下的任何位置,都应该可以调出控制中心。
而承载 *** 作系统的芯片,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特征并存的。
物联网因为分成多个设备,每个设备中的芯片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天生是去中心化的。华为近日发布的鸿蒙系统,就是分布式物联网 *** 作系统,可以调用各个设备的芯片,来进行互联 *** 作。
当下的物联网对芯片的算力要求较低,去年1.51亿智能音箱销量中,有五成是联发科旗下的芯片;三星也曾提出过利用旧手机的芯片和传感器,将旧手机变成物联网设备。
但是未来随着传感器、智能设备的增多,智能家居场景下产生的数据也相应的增加,智能家居推出单独的芯片来处理智能家居内的数据可能性会大些。
在芯片内的 *** 作系统,一定是去中心化的。以手机系统为例,无论是开放的安卓,还是封闭的苹果,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去中心化的。智能家居 *** 作系统对于开发者、合作伙伴、智能设备来说,自然也是去中心化的。
另外,在物联网大环境下,现在的智能手机是智能家居场景与其他场景之间信息交互的控制入口,未来或许会出现更适应人们使用习惯的移动设备,替代智能手机。
未来的智能家居,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特征并存的。智能设备分布去中心化,用户的场景体验去中心化,功能控制中心化,控制入口分布去中心化,芯片集成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并存, *** 作系统去中心化,智能家居与整个物联网环境的连接中心化。
结语: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排头兵”,从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智能家居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3.3万家经营范围包含“智能通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家装”的企业,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占比高达87.39%。
智能家居中蕴含的商业利益让各个企业趋之若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如今标准不一、体验很差的局面,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希望真正的智能家居,早日到来。
鸿蒙系统放大器在设置功能里面。
设置首页选辅助功能打开,找到无障碍打开,打开放大手势。打开放大手势后,就可以用快速点击屏幕3下,就可以放大我们手机的界面,再点3下恢复正常大小界面。
使用放大器的功能需要鸿蒙系统在20及以上,鸿蒙微内核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按需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系统安全,主要用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甚至可到毫秒级乃至亚毫秒级。
华为对于鸿蒙系统的定位完全不同于安卓系统,它不仅是一个手机或某一设备的单一系统,而是一个可将所有设备串联在一起的通用性系统,就是多个不同设备比如手机、智慧屏、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等,都可使用鸿蒙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