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新城,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20公里,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成立于1907年的本溪县立师范传习所。1948年东北解放后,更名为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溪钢铁学院。1991年,本溪大学更名为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1996年,本溪市师范学校并入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本科试点院校。201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试点院校、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校。201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2019年,教育部新工科项目获评中期优秀项目。2020年,获评教育部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优秀结题项目单位、辽宁省“1+X证书”试点院校、第二批省军民融合单位。,学校占地 87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224亿元。图书馆藏书105万册。现有校内实验室(中心)4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学校设有 15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8个本科专业和8个招生高职专业。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7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学校现有教职工 892人,其中专任教师527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9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77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6人。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1239人,其中本科生9932人,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依托本溪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传承、发扬东北抗联精神,用抗联精神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东北抗联精神育人 “筑梦空间”展馆先后获批“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辽宁抗联研究实践基地”“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新型智库研究基地”、“本溪市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面向行业和地方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近三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80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1项,省级以上项目248项。承担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其中一等奖6项。,近年来,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搭建 “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在转型发展重大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获批国家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项目。广泛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与中科曙光集团合作办学,共建“曙光大数据学院”;与新松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建“新松机器人应用学院”;与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尔物联网学院”;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ICT产业学院”;与中铁集团共建“中铁学院”;与希杰(CJ)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希杰生物产业学院”;与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三征班”;与广州启航物联佳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启航青年管理者精英班”。2020年,“新松机器人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被认定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启动服务地方行动计划,面向辽宁省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1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依靠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了大材料应用研究院等13个科研院(所),这些研究机构已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牵头组建 “辽宁省机器人产业校企联盟”,并成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搭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成为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辽宁鹤腾科技热处理工艺装备产学研联盟等辽宁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等30个校企联盟理事单位。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电力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铁建设集团、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北京神州数码、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集团公司、宝武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本钢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韩国新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格乐大学、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博特拉大学、新西兰维特国立理工学院、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技术大学、日本设备企划株式会社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招收索马里、苏丹、也门、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加纳、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不断拓宽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辽宁科技学院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坚持 “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努力建成社会评价高、产业影响大、行业附着力强的区域示范性应用型大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信息:宁科技大学简称“辽科大”,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是我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辽宁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高校、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拥有研究生推免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鞍钢是国企。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07月28日成立,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
2019年7月,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85位。2019年9月,位列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第35位。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第65位。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企业经营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钢、铁、钒、钛、不锈钢、特钢生产及制造,有色金属生产及制造,钢压延加工,铁、钒、钛及其他有色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与综合利用,矿山辅助产业,清洁能源发电,煤炭及制品销售,化工产品及气体(不含危险化学品)。
耐火材料生产、销售,工矿工程、冶金工程施工,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物联网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新材料研发,再生资源开发,机械加工,技术开发、转让与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房地产开发,城市能源供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百度百科-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辽宁科技学院邮编是多少 辽宁科技学院的邮编为117004,该校地址位于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本科试点学校。二、辽宁科技学院简介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新城,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公里,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907年的本溪县立师范传习所。1948年东北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更名为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溪钢铁学院。2004年5月,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本科试点学校,201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试点院校,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校。201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
学校占地8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5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93亿元。图书馆藏书1013万册。现有校内实验室(中心)4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
学校设有17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7个本科专业和6个高职专业。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教学团队13个,校级科研团队10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钢铁冶金学科被列为省级特色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896人,专任教师5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33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6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0284人,其中本科生8698人,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面向行业和地方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4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9项,省级以上项目185项。承担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19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5项。
近年来,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搭建“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在转型发展重大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获批国家《本溪市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项目。广泛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与中科曙光集团合作办学,共建“大数据学院”;与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GCC-GATE)合作,共建“中美双百学院”,与新松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建“新松机器人应用学院”,与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尔物联网学院”,逐步形成了订制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启动服务地方行动计划,面向辽宁省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依靠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了大材料应用研究院等10个科研院(所),这些研究机构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牵头组建“辽宁省机器人产业校企联盟”,并成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搭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成为27个校企联盟理事单位。同时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电力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铁建设集团、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北京神州数码、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集团公司、宝武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本钢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就业。
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 东北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与韩国新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西兰威特国立理工学院、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日本株式会社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不断拓宽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随着进入,辽宁科技学院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坚持“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立足辽宁,依托行业,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鞍钢总部地点在辽宁省鞍山市。鞍钢一般指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1949年07月09日成立,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属地区为辽宁省,主要从事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物联网信息服务、节能与环保技术服务、新材料研发、可再生资源开发、机械加工、交通运输服务、房地产开发和城市能源供应。
鞍钢是鞍钢集团最大的区域子公司,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船舶、国防、汽车、铁路、家电等鞍钢产品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炼钢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战斗,鞍钢工人们在火焰冲天的炼钢炉边,通过不断地实验探索最终研制生产出66万吨优质钢材,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也得以建成,这批钢材因此被称为“争气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