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成为世界小商品城的原因是什么?

义乌成为世界小商品城的原因是什么?,第1张

全球最大的市场——义乌
许多人是从小商品开始了解义乌的,在中国凡是做小商品生意的人都知道在义乌能找到品种最全、价格最便宜的小商品。可以说是小商品让义乌这个十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县级市扬名海内外的。
比起10年前,义乌的变化非常大,十年前的那个全部是临时摊位,像一个特大型的农村集贸市场的小商品集散地早就不见了,如今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支撑义乌1/3贸易产品的地方民营企业正逐步走向现代化;过去破旧的老街、老巷、老房子也全部得到改造。义乌越来越重视贸易城市的特色,她正以崭新的形象迎接世界各地的商业合作伙伴。
义乌的小商品
早在乾隆年间,义乌农民就开始了“鸡毛换糖”的经商活动,那时侯的义乌人用红糖换来的鸡毛做鸡毛掸子,每逢过年过节,便走街串巷地去卖。这便是义乌小商品经营的开始。
现在义乌的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儿线脑儿、鞋带儿、纽扣儿、拉锁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帽子、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凡是日用百货中人们能想到的,没有这儿不卖的。
现在,用小商品来定义义乌的商品范围已经不全面了,应该说,在义乌能够以低价位买到所有生活、生产用的商品。由于义乌的价格便宜,所以人们宁可用“小商品”作为义乌经营所有商品的总称。
打造规范化市场
短短的十几年,义乌就从做“鸡毛换红糖”的小商品生意起家,发展到了目前的“华夏第一市”。据统计,2001年义乌商品市场成交额高达21197亿元,商品成交额已经连续11年位居全国十大集贸市场榜首。
2001年义乌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商博会规模空前,外向度明显提高,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占总展位的20%。国内30个省(市、区)和境外的共有1026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达437亿元。比上届增长133%。
目前,义乌“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构筑形成。在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就敢为人先,提出了允许长途贩运和允许发展一些小商品市场等“四个允许”,冒着风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原始积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义乌人又一次抓住机遇,提出了“引工经商”这么一个重大战略,把原始积累的商业资本迅速转化为工业资本。当我国加入WTO以后,义乌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商贸名城,扩大经济的外向度,在连续七年举办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的基础上,今年他们又将举办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从而实现市场贸易与国际接轨。
义乌小商品市场有几大优势,一是规模优势。义乌小商品市场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位45万个,经营人员10万多人。全市还有各类专业市场10多个、专业街30多条。2002年10月,新建造的现代化的“福田市场”即将投入使用,使得小商品市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二是商品优势。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营品种类齐全,汇集了2 8个大类近32万种商品。这些商品价廉物美,90%以上外销全国及世界各地。三是网络优势。义乌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30多个分市场;在南非、乌克兰等国家设立了5个分市场;12万义乌经商大军,其中5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全国经商者30000多人。四是管理优势。经过20多年的实践,市场形成了一套管理规范的管理体系,营造了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秩序井然的经商环境。
以商促工 工商联动
义乌经济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义乌企业99%为非公有制企业。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立足于民,大力发展民本经济,藏富于民间,为地方发展留足了后劲。
2001年,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26亿元,其中居民存款108亿元。义乌去年投入城市建设80多亿元,政府投入仅为7亿元,其余都是民间投资。
十年前,义乌结合地方特点实施了“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策略,引导商业富余资本投向工业领域,依托小商品市场,形成有特色的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小商品加工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改善了义乌没有地方工业的状况。义乌在发展民营企业方面,走在了前面。
几年来,义乌形成了“布局合理、梯度开发、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工业园区开发格局。全市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近60平方公里,已经和正在开发建设的20平方公里已初具规模。
目前,义乌已培育了衬衫、五金、饰品、工艺品、拉链、毛纺、针织袜业、彩印包装等优势行业和产品,涌现了“浪沙”袜业、“新光饰品”、“年年红”红木家具等一大批知名品牌。现在,义乌市场经营的商品中,地方产品已占2/3,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持续繁荣。
义乌人的“无竞争艺术”
有一位批发商在中国小商品城日用品市场卖的是比针头线脑还微不足道的牙签。在这寸土寸金的市场中卖牙签也能赚钱?摊主的回答让我吃惊:别看这个只有立锥之地的小柜台,每批发销售牙签10吨左右,也就是1亿根左右,按100根毛利1分钱计算,每天获利1万元。
做小生意赚大钱,这是义乌商人最成功的“生意经”。凭借这种经营策略,这个上个世纪80年代初靠走南闯北的个体户带动起来的集贸市场,如今容纳了3.5万个经营户。同类同品牌同质量的商品,这里的批零价仅为一般商场零售价格的1/3,甚至更低,义乌的商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寻求“无竞争空间”。
在所有环节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并且靠良好的信誉吸引“回头客”,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让“薄利”与“多销”良性互动,这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做大的关键。
义乌商人的“生意经”所追求的“无竞争艺术”,不是与竞争对手进行“肉搏战”,而是发掘自己的优势,做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事情!

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足够大,配套设施足够完善,相应的机会也会多很多,值得去发展。近几年政策也好。

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坐落于义乌繁华的稠州路上,是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小商品市场的现代化延伸,现拥有营业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商位7万个,从业人员达20多万。

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之一,2005年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扩展资料:

市场介绍

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设有中央空调、货梯、电梯、内高架桥、大型停车场等设施,汽车可直接进入市场各楼层,并配备了专业的外商服务中心,采购商经营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市场建有大型全彩信息屏,单、双色信息显示屏,广播系统,数字信息网站。同时,融入多元人性化设计元素,引进开设了餐饮美食、电讯服务、中庭休闲、交通运输、金融等服务,是一个集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商业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乌国际商贸城

它的四大优势如下:
规模优势
义乌小商品市场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位45万个,经营人员10万多人。全市还有各类专业市场10多个、专业街30多条。2002年10月,新建造的现代化的“福田市场”即将投入使用,使得小商品市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商品优势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营品种类齐全,汇集了2 8个大类近32万种商品。这些商品价廉物美,90%以上外销全国及世界各地。
网络优势
义乌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30多个分市场;在南非、乌克兰等国家设立了5个分市场;12万义乌经商大军,其中5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全国经商者30000多人。
管理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市场形成了一套管理规范的管理体系,营造了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秩序井然的经商环境。
义乌小商品市场坐落于浙江中部义乌市,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80多万平方米,商位34000余个,从业人员8万多,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2003年市场总成交额达24827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50%强,连续13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重质量、守信誉”市场荣誉称号,是国际小商品的流通、研发、展示中心,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基本信息
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义乌市目前实有人口已经达180万。汉族为主,有回族、苗族、彝族、壮族、土家族、佤族、畲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等23个少数民族。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乌伤县,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置绸州,六年分设乌孝、华川两县,七年废绸州,合两县称义乌县。1988年5月撤县设市。金属资源有铀、铁、铜、铅锌、锰。非金属资源有萤石、煤、石墨、大理石、耐火粘土等。动物资源有穿山甲、江猪、灵猫、獐等。植物资源有花榈木、浙江楠、含笑等。中草药材有白术、丹参、桔梗等。土特产品有火腿、南蜜枣、红鸡毛等。名胜古迹有秦颜孝子墓、晋郭璞所造水井、双林寺、骆家塘遗址、宋宗泽先祖墓、赤岸冯孝祠等。
行政区划:佛堂镇 义亭镇 上溪镇 大陈镇 苏溪镇 赤岸镇 稠城街道办事处 稠江街道办事处 北苑街道办事处 江东街道办事处 后宅街道办事处 城西街道办事处 廿三里街道办事处
邮政编码: 322000 区号: 0579
2007年,义乌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地理位置
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位于金衢盆地东部,东经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纬29度02分13秒至29度33分40秒,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至省会杭州百余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
义乌位于西太平洋沿岸前居中位置,南接广东、福建,西接腹地,东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面对太平洋黄金通道。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目前已形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义乌是目前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形成发展
今天的义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个地方原来很穷,农业自然条件不好,很多农民只好外出经商,摇拨浪鼓卖糖。义乌政府在当地老百姓生存都困难的情况下,在很多地方都在驱赶‘马路市场’的时候,只能考虑接纳他们使之能够生存下来。不敢说义乌市领导有先见之名,当时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为了扶持农民,为了发展经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浙江行政学院副院长马力宏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的确,正如马院长所言,今天的义乌是波浪鼓里摇出来的,虽然义乌领导没有先见之明,但义乌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义乌人敢为天下先。
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在全国率先放宽个体户工商登记,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放开手脚经商的农民如鱼得水,纷纷加入经商队伍。这期间,部分经营户通过经商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买进机器办起加工厂,形成了“前店后厂”工商一体的家庭经营模式。
■草根经济
义乌政府的慷慨接纳使当地老百姓的生存条件改善了,从政府角度讲,税收增加了,城市发展就更有底气了。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市场一经形成,流通量大了之后,商人们就蜂拥而至。一时间,金华、永康等地方的小商品都集中到了义乌,义乌市场逐渐强大,最终形成了一个集散中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
市场的虽然形成了,也使义乌人摆脱了贫困,但没有真正的富裕起来,在当时,一箱工艺品的批发利润仅有一二十元。所以义乌的企业便接踵而至。
起初,义乌的商品主要来自广州、宁波和温州等地方,只有及少部分是当地加工制造的,然而当时的制造业有着相当高的利润,而义乌只是为这些地方服务罢了。这也导致了一些经销商心里产生了不平衡,于是,他们摸着石头办起了自己的企业(通过经商已取得小部分资本)。但是在义乌的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义乌的企业主主要是农民出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只知道什么好卖生产什么,对于企业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划,更谈不上什么科学管理,所雇佣的工人也是来自江西、安徽和湖南等地的农民工,生产的都是一些手工艺品和一些简易的日用品,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昨天生产的袜子不受顾客的欢迎明天换一个款式,明天不好卖,后天再换,直到顾客满意为止;而顾客一旦满意就大量投入生产,同时开发新的款式,老款式降价 久而久之,很多企业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这也就是后来被中央电视台称为“草根经济”的义乌模式企业。
■政府作用
人们所赞誉的“义乌模式”背后其实市场是义乌经济的命脉,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在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义乌市政府始终牢牢把握市场资源和物流场站两大资源的调控权。从马路市场到中国小商品城成功上市,从市场规划到市场建设,从行业布局到市场管理,从市场硬件提升到市场功能提升等等,政府都会倾全力来组织、实施好,始终牢牢把握住对市场资源的调控权。同时,物流场站作为市场最重要的一个配套设施,他们始终坚持政府投资建设,然后以最低廉、最合理的价格租给货运公司经营的运作模式,努力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牢牢把握着市场资源,最终形成“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有机地结合。
义乌政府的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兴商建市,促进产业联动,力求在创新民营经济发展路径上有所作为。县域经济,作为典型的基层经济,其实质是“微观主体”的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微观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服务作用,致力创新独特的发展路径,使民营经济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是坚持开拓创新,切实转变职能,力求在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层次上有所作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的先发性体制机制优势正在弱化,迫切需要提升发展层次,进一步增强区域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和谐发展,力求在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上有所作为。任何环境的创造,都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打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政府和企业都要承担责任,只有“政企共努力”,才能“着力优环境”。
■商品市场
义乌市场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作为全国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大市场、大流通、大网络的格局。
1、义乌市场是全国小商品物流、信息流中心
义乌市区拥有市场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经营摊位35万个,其中主体市场“中国小商品城”营业面积50多万平方米,商位27万个。市场经营人员7万余人,日均客商流量16万。市场汇聚了28大类10万余种商品,日货物吞吐量3000多吨。
义乌在小商品的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借助传统媒体和INTERNET下的对外信息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初步确立全国小商品的信息中心地位。
2、义乌是全国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
义乌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和流通优势,义乌市场承接着长江、珠江三角洲的辐射,再加上东南沿海人才、技术、资金的综合优势,其小商品代表着国内较高的水准,引领着中国小商品的潮流。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因而成为全国小商品展示的大舞台,市场也被称作“永不落幕的小商品博览会”。2000年,第六届博览会有来自世界 2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3个省市近1300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达3856亿元,以其鲜明的大市场特色和巨大的展览效应,初步确立了全国知名展会地位,并开始向国际性展会迈进。
3、义乌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义乌市场知名度、外向度近年明显提高,市场商品质量、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经营手段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向外推介力度明显加大,小商品出口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义乌市场目前汇聚了国内外4000余家知名企业在此设立总经销,总代理,有1000多家国外企业及贸易机构在义乌设立办事处,每天在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2000余人。商品出口到122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出口商品交货值为80亿元人民币。
4、义乌是全国的市场中心
义乌市场的辐射力大。义乌已经逐步建立了国内外分支物流网络。在国内的甘肃兰州、北京通州、青海西宁、四川、辽宁、广西等地建立了分市场和小商品配送中心。在国外的乌克兰、南非、澳洲、巴西等地建立了分市场。总数约为30余座。义乌已经成为这些市场的中心支撑点。
5、义乌市场主要贸易区和商品种类
义乌市场群由10个专业市场和30多条贸易街区组成。其中的主要商品大类有:
器材类:钟表、电子、家用电器、照相器材
工艺类:各类工艺品、饰品、玩具、文具及办公用品、体育用品
日用类:日用百货、五金、皮具箱包、化妆品、雨具、塑料制品
针织服装类:衬衫、时装、内衣、袜类、鞋帽
食品类:各类食品、酒类、饮料
6、义乌的八大优势行业:
义乌已经形成以下八大行业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五金、印刷、毛纺。
■商机无限
在中国,义乌在小商品流通中起着“承东接西”、“接轨国际”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世界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分工的日益形成,义乌的小商品贸易作为传统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义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义乌人勤劳好客,凡是到过义乌这个“商品之都”的人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义乌市场商品之丰富,价格之便宜,质量之稳定,竞争之激烈,将大大超出你们的想象,同时更会激起你们对义乌浓厚的兴趣,并将被义乌深深地吸引。在这样一个商机无限的城市和贸易环境里,如果你们身临其境,更多的财富不是梦想。

不一定的.货物来源有很多,有些是本地厂家生产的,有些是外地厂家生产,但又运到义乌来的.农村里的那些做小商品的不是直接就运往市场的.农村里的那些是为某些厂家做工,然后拿工资的(因为农村劳动力比较廉价).
比如说,义乌市场上有很多外地人.假如A是湖南人,在义乌做生意,那么A就相当于一个湖南人在义乌做代理.这样的人在义乌很多很多的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义乌国际商贸城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名第一。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扩展资料:

义乌市境内人数较多的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和瑶族等,其中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人数超过1万。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是典型丘陵县,地貌结构类型多样。东北山区包括整个东塘乡及楂林、巧溪、华溪等乡的中低山地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乌

文创年货迎来销售旺季,义乌的各大工厂已开启连轴转模式,工人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很多人都知晓义乌小商城的名气比较高,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肯定会着重关注这些生产厂家的生产模式,如果有些工人的工作时间比较久而且出现了意外情况,肯定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而这些工厂根本不敢做出荒唐的举动,否则的话将会关闭工厂,耽误工期,肯定会赔偿很多钱。

工人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虽然工厂的工作进程比较快,而且每个人都相当忙碌,但是工人也有自己的休息时间,老板强制加班或者是加班不给钱,都是违法行为;老板在开设工厂之前肯定对相关方面有所了解,甚至有些老板之前就被罚款过,但他们依旧不知悔改,想要趁机压榨员工身上的利用价值。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所作所为肯定会被管理部门知晓。

工厂会经常引来工作人员的检查,他们要想让自己的工作稳定下去,绝对不能作出任何违背原则的事情,工人的利益和工厂的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越是在工作忙碌的时期,工厂肯定会缺乏劳动力,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员工出现伤病的问题,会耽误生产线的进程。因此有些工厂的负责人必须要提高员工的伙食,提供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欧然的心情变好了,生产效益自然会升高。

义乌城市已经闻名国外,春联年画以及各种文具用品都比较火热,很多地方的销售厂家都是从义乌进购产品的,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工厂必须要稳步进行,按部就班完成所有的订单。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24小时,可以实行三班轮换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79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