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出实验室
此次博览会上,人们看到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百度无人车,还有已经实现量产的沃尔沃最新智能互联汽车。这两家展台前,人头攒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出了实验室,车联网和智能互联汽车正在引发人类交通和社会发展的一场巨大变革。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智能互联汽车的三大技术,自动驾驶是三者融合的方向,这个趋势将引发一系列变革,包括消费者出行和生活方式的变革、IT和通讯技术的变革、基础设施的变革、人类文化和社会进程的变革,汽车的产品形态也将产生根本变化。
——家庭、城市皆“智慧”
互联网技术改变甚至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本次博览会上,众多企业推出了为家庭和城市量身打造的智能服务方案,未来城市的生活将更便捷。
京东展台前,参观者们争相体验微联智能家居“京东来点”:牛奶、饮料等冰箱里的“常客”,分门别类设计成两厘米见方的冰箱贴,轻轻一点就完成下单,同时,手机APP推送d窗,确认数量和价格后即可支付。
腾讯公司在微信平台开通城市服务板块,通过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合作,提供医院挂号、天气查询、旅游投诉、出入境办证查询、机动车违法查询、高速出行导航等一站式服务,2014年11月在广州率先上线,截至2015年11月已上线70个城市,服务用户超过2000万人次。目前,这项业务正向全国铺开。
——虚拟现实改变人类娱乐方式
在诺基亚展台前,观众排队体验最新发布的虚拟现实摄像平台,这个配备8个摄像头和麦克风的虚拟现实摄像机,可以同时拍摄实时传输,今后专业导演无需再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此外,体育赛事的直播,还可以让观众在电视机前就看到360度的现场全景,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记者现场戴上“眼镜”,进入海洋模式,瞬间就从寒冷的江南,切换到热烈的海洋。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裸眼3D技术,也引发热捧。可以预料,未来中国人的娱乐方式会更丰富,宅在家中,也能神游天下。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说,未来5到10年,互联网领域会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伴随身临其境的体验、全能充沛的服务、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以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基因渗透,相关生产和需求都可能出现爆炸性增长。可以说,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共振作用、互动作用会更加强烈,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人们的新需求也将不断催生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文化。
——机器人伴侣正在走近
多家企业在本次博览会上推出了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产品。中国众多制造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是个重要标志。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机器人是富士康战略的发展重点,未来会引进先进的机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5年,机器人的功能将更丰富,除了从事机械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外,掌握更高人工智能科技水平的机器人,会成为跟人类进行更多交流的伴侣。例如本次博览会上,大华股份旗下子品牌“乐橙”带来了一款“儿童陪伴机器人”,锁定的目标群体是6岁以下幼儿。微软除了已推出的“微软小冰”外,这次又带来了“微软小娜”,这是微软发布的全球第一款个人智能助理,它“能够了解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帮助用户进行日程安排、问题回答等”。
——万物互联,大势所趋
IOT(万物互联)也是本次博览会的一大热点。以360智能摄像机来说,除了其主要功能看家护院外,360还赋予了它“陪伴”的新定义: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却可以通过镜头彼此守护、陪伴。沃尔沃的SENSUS车载系统除了常规的导航等功能之外,还提供了远程控制车辆,包括远程锁车、远程启动等功能,同时还可以帮助车主预订酒店和机票。
通过万物互联,各种终端跟人的身体之间产生更紧密关系,成为一个必然趋势。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说:未来5年有一个更大的机会,就是万物互联,“以后所有看到的物件,无论是汽车,还是家里的各种设备,甚至身上穿戴的东西,每个东西都变成不是手机的手机,它长的不像手机,其实内核是手机,而且把所有的东西都跟互联网连在一起,这是多么巨大的机会!”
——互联网不再有遗忘者
香港特别行政区展台推出了让残疾人共享互联网的一揽子计划,包括“芝麻开路”(为视障者提供发声地图信息)、“脑退化一按知”(为脑退化者提供训练和紧急协助)等,旨在开发切合困难群体需要的数码共融移动应用程序,以提升他们的生活素质,帮助他们融入互联网世界。
未来5年,曾经难以融入互联网的残疾人、老年人、病患者等群体,将共享互联网便利。例如,以微医集团(挂号网)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互联网连接医院、医生和患者,构建起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微医集团展台工作人员形象地介绍:“如果你的病在家门口小医院看不了,不用着急赶着出门,先在APP上寻求专家团队帮助。”其中,用户版APP为用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专家咨询、智能分诊、即时挂号、院外候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处方查询、医疗支付及动态电子病历服务,医生版APP则成为医生的“移动诊室”,实现在线患者管理、医患交流、诊后随访、患者转诊服务。
——互联网开始深耕农村
博览会上,互联网企业表示了对农村的浓厚兴趣,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将在未来5年内得到深耕。
在“果无界”(广州果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品尝橙子、橘子等水果的人络绎不绝。借助网络电商的力量,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一故事”,解决“好产品走不出大山、城里人买不到好产品”的瓶颈,激活贫困地区沉睡的资源,帮助他们“精准脱贫”。包括京东、阿里巴巴、中国邮政等在内的企业也正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农村。
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彭陈发介绍,浙江省全部行政村已经实现移动4G网络全覆盖。广大农村用户有望享受到更多“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网络安全全覆盖
本次博览会上,“互联网安全”也是一大热点。
360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互联网安全服务的企业。不仅为政府机构、企业等提供安全解决方案,也为普通用户提供全方位安全上网保障。周鸿祎自信地说:“万物互联是未来的趋势,网络安全将从线上走到线下。未来的安全不仅是传统的电脑安全、手机安全、网络安全,更将是个人的安全和生活的安全。360要做全球最大的安全公司!”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万物互联、人人互联,每个人都被深深卷进了互联网之中,这张网深刻改变了人的生活轨迹、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理念价值,我是一名80后,从无网时代到有网时代,从台式机到笔记本,从1G到5G,切身感受和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巨大影响和巨大红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也面临了巨大冲击,常常会发问:为什么世界发展这么快?
有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自己会出现迷茫、出现焦虑甚至焦躁。个人不能逃避互联网世界,更不能阻挡发展大趋势,如此一来,个体就需要建立理性的互联网世界观,养成健康的网络素养。如何保持定力?
一要对互联网有清醒的认识,互联网是人类自我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把双刃剑;
二要对互联网中千奇百态、林林总总的信息学会鉴别,何对何错、何优何劣,要学会思想上披荆斩棘,善于斩断洪水猛兽;
三要善于随时跳出互联网,保持原原本本的自己,毕竟网络不是阳光、空气、雨露,假如走近无网生活,我照旧可以生活自在、面向未来。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感恩,在互联网上记录自己、反思自己、探寻自己!取势、明道、优术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未来是啥
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体的崛起
精神大于物质,信息的越来越对称化
区块链的思想必将席卷整个大地
近期的商业形势
梁宁通过关系创新崛起的公司,比如:
小米手机是中国粉丝经济的旗帜企业。小红书只要把女生的美妆分享的社群做好,这是很了不起的体验。现在一大堆,大家都在做会员,盒马鲜生就是“玩”会员。拼多多,拼团这件事是关系的刻度创新,因为拼多多是从微信社交关系中,获得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师徒关系:云集。基于意见领袖与购物达人社交的精品电商平台。社交关系:瑞幸咖啡的快速崛起堪称传奇,“咖啡是一种社交饮品”。
未来所有商业形式和模式下,社群都将是企业盈利和实现现金流运转,渠道搭建和粉丝裂变最好的载体和工具
没有之一。。。。
1利益一体化
2事业一体化
3思想一体化
4未来一体化
共识即是价值
命运共同体还看社群空间站
以下引自卢彦
人人都在谈“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不只是产品功能升级,而是关于用户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升级,人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圈层。当人们对产品服务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功能诉求,更看重产品承载的价值主张、人格标签等精神方面的品牌文化时,产品就成为表达自我、塑造自我的道具和载体。当顾客认为品牌所宣扬的体验价值、形象价值与自已所秉持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就容易产生精神共鸣,进而渴望与那些相同认知的同类交流互动,于是社群顺势而生。
《第四代消费》的作者三浦展先生对此的看法是“物品即自我投射”。你买任何东西,其实都是自我意识、心理需求、生活价值观在物品上的一种投射。如果产品不能为用户赋能,不能让顾客看上去向心目中想要成为的样子更进一步,企业今后的日子一定不好过。第四消费时代是一个“共识经济时代”,买卖双方对生活方式、价值认知不断达成共识,进而达成效率最大化、体验个性化,而不是商家单方面去猜测、引导消费者的需求,社交平台在这中间起到关键枢纽作用。
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一半以上的消费总额是年轻一代(30岁以下的人)创造的,也就是出身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人。对于这一主流消费人群而言,物品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性价比高就好,他们更在意产品背后的价值标签。他们买产品是为了犒赏自已,期望通过消费成为理想的自已。
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书中解释:“消费的终极意义在于如何度过更加充实的人生。”因为时间越来越值钱,消费者倾向在赋予时间更多意义的方向上买单。
02
营销的破局之道在于与用户构建共同体关系
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转化越来越难,流失越来越快,用户是一言不合就分手。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企业获得新客户的成本是挽留现有客户的5倍,顾客流失率降低5%,利润增长25%以上。”问题来了,如何挽留老客户?追本溯源发现无论是拉新还是转化,无论是留存还是转发,都离不开口碑。那口碑来自哪里?张小龙在微信内部分享“唯有靠用户才能留住用户,靠口碑才能赢得口碑。”有人认为口碑来自爆品,但是你会发现再好的产品也有黑粉,即使是苹果也有很多黑粉,再差的产品,也有铁粉。显然口碑与产品有关,但口碑并不由产品决定,而是由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决定。同价同质的产品,当企业与用户是粉丝关系时,口碑就高,而当企业与用户是交易关系时,口碑并不高。社群的作用就是通过内容、活动、利益、机制,把普通用户转化为会员,把会员转化为粉丝,把粉丝转化为铁粉,把铁粉转化为员工、股东、合伙人。
在人以群分的时代,社群里的口碑跟过去人们讲的口碑有什么不同?很负责的说很大的不同。社群里的口碑由于相同的认知具有同频共振效应,过去的口碑是一传十,而且传播越远,效果越弱。什么是同频共振?当众口一词时即使是金属都能融化,这就是众口铄金。无论是直销还是传销,为什么经常喜欢搞聚会,而且参会人数越多转化越高。这就是《乌合之众》里讲的“对于群体来说,数量就是正义,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是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产生杀人放火的念头,并为此迸发出慷慨赴义般的豪情壮志。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从关注产品品质到关注产品背后的价值主张。人们的消费行为轨迹也发生了改变,过去成交意味着交易结束,现在成交仅仅意味着关系刚刚开始。
亚马逊CEO贝佐斯说:“在线下世界,如果一个客户不满意,他会告诉6个朋友。在互联网世界,他会告诉6000个人。”消费者彼此的互联互动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影响力,个体的声音通过社群无限放大,从而影响整个市场变化。”
传统营销属于流量思维,它的逻辑是通过广告传播让10000人看到,其中1000人关注,最终10个人购买。社群营销却正好跟传统营销相反,通过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赢得用户口碑,用户除了复购外,可能带10个朋友来购买,这10位朋友又可能影响100位目标用户,100位目标用户最终影响10000个潜在用户,由于是朋友信任背书推荐,所以转化率很高。传统思维与社群思维最大的不同就是传统思维看中的是一个客户,社群思维看中的是一个客户由于口碑裂变,带来一群客户。
天猫总裁靖捷根据阿里大数据显示,从平均购买力来看,粉丝人群比非粉丝人群高出约30%;从品牌线上营销活动的转化率来看,粉丝人群是非粉丝人群的5倍。
假设同样都是100位客户
传统零售=流量100人X转化率5%X客单价1000(元)X复购率10%=500元
社群营销=流量100人X转化率5%X5X客单价1000X130%(元)X复购率10%X5=16250元。最关键的是社群营销相对传统营销具有先入为主的特征,对于企业而言,潜在用户一旦被别的企业社群圈走,要想再从对手地盘上把用户抢过来,至少需要付出10倍的成本。
03
社群营销模式=IP+社群+场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工具、社交媒体的涌现。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触手可及,也更容易与自己有相同需求的人进行交流。尽管移动互联网极大的降低了人们的沟通成本,但只有在社群里才能基于群体共识降低信任成本。为什么社群可以降低信任成本?因为人们总是愿意相信那些跟自已拥有相同价值观相同目标相同特征的人。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更容易抱团,形成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的过程中,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因此,社群是每个品牌与用户沟通最短的路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尤其是信任的建立为企业赢得了无限的商业机会和想象空间。
管理大师艾·里斯有一句名言:“市场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认知之争。”所以,过去成功的消费品牌,都有“一套通用的建立品牌认知的打法”,那就是利用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大量投放广告,占据用户头脑中对这一品类的认知,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把产品尽量铺得到处都是。然而今天再不可能像央视一样,可以让自已的声音覆盖大部分人,在信息泛滥,渠道碎片化的背景下,如何占领人们认知空间?互联网之父斯蒂芬·沃尔夫表示互联网正在把人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社群,产品如果没有社群粉丝的支持,很难调动传播势能。在新商业时代,品牌要学会的是跟社群对接。”
移动社交时代传播的核心就是影响那些在社群中有影响力的用户,通过这些超级用户,影响他们背后的朋友圈,引发社群共振效应。
哈佛大学社会学权威专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2013年提出“三度影响力原则”,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态度、情绪都会在我们所在的社会网络中三度分隔之内泛起涟漪。我们可以影响身边的三度分隔之内的人,即我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朋友(一度),朋友的朋友(二度)和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同时我们也受到这三度分隔之内的人的影响。
举例,如果我们有30个社会关系,包括了家人、同事和朋友。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也都有30个社会关系(假设他们交往的人和我们交往的人不同)这就意味着,我们和900个(3030)二度分隔的人建立了间接连接,和27000个(303030)三度分隔的人有间接的连接,我们可以相互影响的范围就是一度分隔30加上二度分隔900和三度分隔27000,那么从一度分隔到三度分隔的总和就是27930个人,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社会网络的构建决定了我们大多数人可以影响成千上万的人,同时也受到成千上万人的影响。互联网三大定律之一梅特卡夫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与互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企业连接的用户越多,企业就越有价值。可以说用户所能影响的人数超乎你所想象。
社群营销模式可以表达为IP+社群+场景。首先确定目标人群,根据目标人群确定产品的使用场景,根据场景链接IP圈层,最后由IP联合超级用户共同组建社群,影响更多潜在目标用户。其商业逻辑是IP用来占领专业认知高地,解决流量来源问题;场景用来强化体验,挖掘用户其他需求,提供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为社群跨界变现创造机会;社群是催化剂,用来催化企业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强关系,解决信任与共识。社群营销的核心就是构建企业与用户的信任共同体关系,通过社群为个体实现自我赋能,最终用户与社群相互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编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各种传感器,温度计,交通、流速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
大家都听说过互联网,那有没有听说过物联网呢?
首先从字面来理解,就是物品和网络之间相连。起初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把所有的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的一种网络概念。当然了,物联网的官方定义是: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本人从事 科技 行业已经10多年的时间,现负责某企业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实验室。从我的经验了解到,2020年其实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已经开始向我们走来,随着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5G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与产业端的深度融合,使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等成为了可以预期的目标。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无处不在的终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智能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宇系统、智能家居,通过RFID技术的资产识别,携带无线终端的人、车、动物。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品与网络的链接,方便管理及控制。
人工智能
随着万物互联,必将产生海量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完成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利用数据提取出模型和规则,用于代替人工进行趋势预测,策略执行等工作。
5G
5G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特点,它可支持长时间、大规模的连接需求的物联网应用。同时,5G技术将在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更将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可以说,5G不仅是新一代的移动通讯技术,更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
IoT硬件销售市场规模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爆发时间预测
Top12 用户入口调查
通过披露出的数据来看,2020年将会赢来行业的爆发与增长。随着物联网的爆发,必将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共同繁荣。虽然当下物联网仍处于市场初期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整合与完善,业务场景的不断优化,必将引发一轮新的技术繁荣,从而把人来待遇另一个新的阶段。
人工智能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随着5G、物联网等的持续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已经慢慢在“入侵”我们的生活了。
以人工智能为例,现在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企业经营等中,在本次疫情中也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医疗设备、人工智能外呼机器人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呼叫中心为例,我们看看人工智能如何使呼叫中心智能化?
呼叫中心是依靠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持的行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降低人力成本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利用AI技术,企业呼叫中心将在人机协同、智能分析、优化用户体验方面迎来创新与突破。
在呼叫中心领域,AI技术发展有两大方向:以AI辅助人工劳动,实现高效协同;以AI替代人工劳动,节省人力成本。我们相信以AI辅助人的工作,人机协同提升呼叫中心的效率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向。基于呼叫中心的通话能力,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人工智能 探索 与实践。
呼叫中心的AI变革,首先发生在呼叫中心座席人员方面,通过ASR语音识别引擎实现对大量通话的有效分析,进行高效的全量智能质检,这是人工智能实现的第一步。第二步,AI技术将针对客户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对话机器人。辅助人工座席员开展工作,人工监控对话机器人的表现与服务质量,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在必要时参与客户的沟通服务。从客户分析的维度,客服场景中基于用户画像、平台用户行为,预判来电客户的需求;营销场景中,AI技术可以分析潜在用户的匹配度,判断是否为客户,以及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时间,实现接通率的优化;在风控场景下,判断用户的信用表现。
此外,在呼叫中心管理运营和决策方面,AI技术将助力企业知识库的建立,成为呼叫中心大脑,实现面向用户体验的呼叫中心服务,帮助进行客户沟通的管理与决策,优化客户沟通体验。在呼叫中心的整体运营监控中,发现问题的预警。在人员技能提升与培训方面,提词器能够帮助新人加速学习,了解业务与解答问题的重点。通过质检打分,支持新人检索优秀员工的话术,实现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和技能提升。
我们现在就前进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道路上。
未来5至10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发展期。
这是 历史 规律,是人工智能无法阻挡的 历史 趋势。
上面四部曲,大约需要20至30年实现,中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人。
自然消化和通过一次性变现解决,不会引起 社会 阵痛,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工商业改造。
社会 进步必定伴随人的精神状态进步。 社会 风气和习惯具有极大的人性进化力量。简单一点,看看朝鲜和中国的过去,虽然贫穷,到不缺精神。
如果既有富裕,又有精神,这个 社会 是不是人人喜欢!
人的本性使然!
靠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力量
靠每一个人的向往和力量
靠 社会 各方的共同努力!
本人作为 科技 领域的创作者,每天都会浏览大量的有关 科技 的信息,并由此深深的觉得我们赶上了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科技 推动这整个时代的进步,不断诞生的新生事物,充满了未知和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而物联网就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谷歌执行董事长Eric Schmidt曾宣称,互联网即将成为 历史 ,物联网将取而代之,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兴通讯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徐慧俊也曾表示,随着以5G技术为标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正逐渐成为现实。
那物联网离我到底还有多远呢?我们用数据来看一看~
近年来,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从2013年的19万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32万亿美元。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可用连接数密切相关。 预计到2020年,全球连接数将达到260亿(智能手机90亿,可穿戴设备100亿,M2M连接70亿),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
当前,中国物联网产业的空间格局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集聚区。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全球电子消费市场和工业规模,因此物联网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前景。 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元。 2019年9月,在无锡年举行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发布了《2018-2019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在这份中报告中,2018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物联网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729%。可见物联网发展之快。 但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物联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是窗口期。同时,新的洗牌期在到来,行业群雄并起,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智能化不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三要素:生产者、生产资料和资本是全职时间输送的。
智能化的三要素:消费者、智能手机和消费是休闲时间输送的。
智能化成果按照工业化分配制度分配,是全球所有矛盾的根源。
更直接说:消费者是创造智能化价值的主体,但消费者却不能分享智能化成果是所有矛盾的根源。
因为智能化是未来,是希望!当未来和希望被独享和独占,焦虑会自然覆盖到 社会 的每个角落。
2、智能化10是免费共享,智能化20应该是什么?
站在10领导者的视角,自然是工业化40。依然按照传统分配方式,将未来独享进行到底。
但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显然是智能化20,承认每个消费者对智能化的贡献。
承认方式:股权共享。
简言之,免费共享,共享的是现在!
股权共享,共享的是现在和未来。
人不仅需要现在,更需要未来。
3、原理与图纸比机器本身更重要!
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其他国家形成碾压式的打击。
满清选择购置q炮,建立北洋舰队,但很快就沉了。
普鲁士选择成为第1个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使德意志民族不仅从一盘散沙的状态走出,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而且自然孕育出爱因斯坦等一批跨世纪的人才。爱因斯坦时空取代了牛顿时空。因此,重要的是国民应该知道所以然,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机器、软件和AI。
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工厂就是人工智能的到来,5G普及就能实现万物互联。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智能 社会 》已提前十年为我们布局。
我们已经处于这个时代了,一方面一些公司绑架了这些概念,用大量的钱去建设一些似是而非的工程,让我们误解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另一方面,这些技术是革命性的,但还处于初期,就像工业革命刚开始,原始蒸汽机无法带来相比人力的巨大生产力提升。建议去看看谷歌等公司的一些研究,就能体会到这两个技术会带来的变化。
其实现在已经来了,只是还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普及,比如我们公司的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
本人机器人从业者,人工智能目前还是不成熟,最终问题都需要转换为数学算法,其实这个概念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来,到现在仍然不成熟。还是从基础学科抓起吧。先把道研究清楚,术自然不是问题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读过不少写“互联网”的书,书柜上现在还陈列着几本,乏善可陈,索然无味。
直到去年接触到了“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
最初是在得到APP上,后来这个课程不知为何下架了,现在在喜马拉雅的“湖畔大学”,可以免费听。
曾鸣教授,阿里巴巴集团的“总参谋长”,马云的合伙人,在当今中国商界,绝对是风云人物。
他在阿里巴巴内网的标签,获赞最多的前三位,第一是“德高望重”,第二是“阿里巴巴战略家”,第三是“本质思考”。在公司内部的标签,更能说明问题。
曾鸣教授2003年担任阿里巴巴的战略顾问,2006年全职加入阿里巴巴,负责公司战略。一个有着学术背景的人,在一家野蛮生长的企业,似乎是这个时代诠释“互联网”和“商业”的最佳人选。
这本《智能商业》是去年(2018年)11月出版的,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看了目录,发现和他的“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内容几乎是重叠的。因为当时有一些别的书正在读,也就没有第一时间拜读。
前不久一个周末,当我在书店随意翻拣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当然已经不是在畅销书展台上了。于是没有犹豫地拿起它,伴着一杯咖啡,在书桌旁度过了一个下午。
虽然绝大部分内容,在“二十讲”中都有涉及,但我仍然禁不住内心赞叹。我认为,《智能商业》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剖析“互联网”的书。
关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书,前者推荐曾鸣教授的这本《智能商业》,后者推荐吴军博士的《智能时代》。
关于吴军博士的《智能时代》,在之前已经用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做了详细介绍。
那关于《智能商业》,自然也该整理一下。内涵太丰富,无力写全书的笔记,仅写一小部分,算是导读吧。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在之前,如果我面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一定是——互联网的本质是联结一切。
作者用一个拆字游戏来诠释互联网本质的三个方面——联、互、网。
联指联结,联结的背后是完成在线化。
互联网这个词英文实际上对应了两个不同的词,一个是Internet,一个是Web。
Internet指的是把所有的机器连在一起的那些基础设施,经历过三次大的浪潮,即我们所熟悉的: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网时代。
Web指互动方式,也经历了三个阶段。Web10门户广播;Web20搜索和互动:以关注为典型代表的创新型互动;Web30社交SNS网络。
实现智能商业的第一步,就是实现在线化,让产品和服务等核心流程在线化。
在线化之后,真正的考验是能否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与客户的互动。只有完成了连接和互动这两步,结网才有实现的可能性,企业才能用网络的方式完成协同、分工和合作。
当今市值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巨头,其中有五家几乎是“纯互联网企业”。美国的Google、Amazon、Facebook,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
这些互联网企业巨头,究竟做对了什么,使得他们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企业?
作者首先总结出三个重要方向上的创新。而这些企业在这三个方向上,最少把握住了两个。
第一,在线化。
微软能够在搜索这个领域中站稳脚跟,是因为它占据了浏览器这一入口,那么,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如今的庞然大物,则是因为它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第二,智能化。
数据和算法,构成了智能的基本要素。“搜索”是第一款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智能服务。而谷歌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推动了整个商业的智能化进程。
Amazon把零售和物流全流程在线化,使得零售效率得到了巨大提升,同时,Amazon也可以说是“推荐”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
第三,网络化。
很多人都认为谷歌是一家搜索公司,其实从商业的角度看,谷歌是一家广告公司。谷歌在商业模式上的重大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所推出的精准营销的广告方式;二是谷歌的广告系统最赚钱的一部分,叫AdWords。Adwords是一个由千万级的小广告主,和千万级的网站所组成的高效生态。
阿里巴巴,特别是淘宝,则是将网络协同和智能化这两个方面做成了一个紧密结合又互相促进的生态。
最近中国发展比较快的互联网企业,也都是在这三个轴上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在一个领域里面奠定自己的领先地位。
比如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二梯队的引领者TMD:头条、美团、滴滴。
作者把这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统称为“智能商业”。
通过上述观察和分析,当然也综合了曾鸣教授多年的商业智慧,作者认为,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力量,推动了这几家企业的高速发展。
作者认为,当今和未来的智能商业,有其商业DNA,而这DNA双螺旋的组成部分,就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网络协同会推动数据智能的发展,数据智能反过来也会驱动网络协同的扩张。
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中心思想,也是曾鸣教授关于“智能商业”最重要的观察与总结。
一、网络协同
所谓网络协同,指的是通过大规模、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解决特定问题。
在商业世界里,网络协同正在取代工业时代相对封闭的体系(例如传统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合作范式。
比如阿里巴巴的淘宝,淘宝本身的组成和演化,是网络协同最典型、最完善的证明。
作者用“点-线-面-体”来形容网络协同生态体系中的各个不同的物种,同时也用于企业在网络协同中的战略定位。
现在,淘宝上的任何一次交易,或多或少都要通过这些服务“点”:广告(阿里妈妈),搜索引擎,导购人员或公司,商品页面展示(店铺装修公司),客服(阿里旺旺),快递员……难以计数的“点”隐现在交易线上,在这些功能各异的点的协力合作下,交易线才能完整地在互联网上形成。
连“点”成“线”,互动结网,协同演化。
“点”与“点”的互动,依赖越来越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会发生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
按需是网络协同的目标,共享是网状协同的价值观,而社群是网状协同的有机组成模块。
二、数据智能
数据智能的本质,是机器取代人直接做决策。 这和传统的BI(商业智能)部门完全不同。BI部门,只是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最终的决策者还要回归管理者身上,而数据智能强调的是决策直接由机器决定。
数据智能怎样才能融入到具体的商业里面去呢?
简单来说要做三件事情: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
数据化本质上是将一种现象转变为可量化形式的过程。
算法是“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化是智能商业的“引擎”,而不仅仅是“工具”。
产品,是数据智能和商业场景的最终载体。
首先,产品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其次,连接“端”和“云”,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
产品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反馈闭环,而反馈闭环是任何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
今天,大家心目中实力强劲、强大无比的公司,也仅仅是在在线广告、在线零售和在线社交三个方面取得了足够大的进步。绝大部分的经济领域都还是一个个基本空白的竞技场。
在未来10年里,智能商业的发展依然要靠三条主线的突破。
第一,在线化。
IoT(物联网)毫无疑问是下一轮在线化的巨大机会。
IoT的本质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在PC互联网时代,人是被键盘锁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是被手机锁定的;到IoT时代,人的五官得到极大延伸。
第二,智能化。
算法会像云计算一样成为一项基础设施。谷歌、阿里云这样的公司会提供开源的算法服务,而大部分应用只需要自己设定参数,然后调用相应的算法服务就好了。
第三,协同网络的扩张。
我们能看到未来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现有的智能生态会持续“爆炸”,多元物种会蓬勃发展。
第二个趋势是颠覆式的技术形成新的黑洞。区块链是目前已经看得到的一个颠覆式技术。接下来,AR也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技术进步的速度丝毫没有放慢。
未来,智能商业的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往往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以上,只是曾鸣教授《智能商业》这本书,六大部分中,第一部分的部分观点,但足以看到其在商业上的真知灼见。
其后,还有曾鸣教授关于 商业模式、组织创新、战略变革 等维度的总结和思考,令我这半个圈内人士叹为观止。
比如,部分人每天挂在嘴边的“ 赋能 ”,其内涵竟如此丰富,远远不止分享、帮助、激励甚者鸡血。其背后是组织模式的创新和变革,Google和阿里的成功离不开“赋能”的影响。
看后面有没有机会另起一篇关于“赋能”的文章,以正视听。
期待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