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其实通信业一直是这样,只不过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被你们发现了而已,以前也是这样,就是没人注意。
1G是模拟通信技术,诞生于1980年附近。
1G开始是1971年AT&T向FCC提交了移动蜂窝技术提案。1973年,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信被摩托罗拉发明。
而直到1978年,第一个移动蜂窝电话系统AMPS才在贝尔实验室问世,1982年,FCC才正式批准了该制式,分配了频谱,才让它可以正式商用。
同时代诞生的还有北欧的NMT系统(1981年),德国的C-netz,英国的TACs。
而在1982年欧洲邮电管理大会(CEPT)就决定开发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了,这套系统就是占据了2G时代绝对主导地位的GSM系统。
2G的GSM被国际正式部署是1991年。
高通成立于1985年,正式推出CDMA是在1989年。而做为主要的CDMA商用网络是后续演进的CDMA IS-95。
2G时代基本上是GSM全球独大,CDMA后起直追的时代。
2G出现不久,欧洲就启动了3G的研究,同时 国际电联在1985年提出了第三代通信通信系统的要求,当时被称为FPLMTS(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同样的,3G标准正式成型是2000年左右。
1999年11月,ITU在芬兰举行的会议上正式通过了”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范",最终宣布了IMT-2000可用的5种RTT技术,涵盖了欧洲和日本的WCDMA,中国的TD-SCDMA和美国的CDMA2000。
3G网络建设的商用推进比较慢,我国是2008年才开始建设3G网络的。
3G是高通的时代,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在2004年,3GPP就开始启动3GPP长期演进,也就是后来被称为LTE的技术。
第一个3GPP R8标准的完成预示着LTE时代来临,不过这个版本没有被ITU认可。2009年10月,我国提交的TD-LTE-Advanced和基于FDD的LTE-Advanced和IEEE 80216m被作为IMT-Advanced(4G)的技术候选。
2010年12月,满足IMT-advanced标准的3GPP R10才正式面世,这个才是属于4G标准。
我国的LTE组网是从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颁发TD-LTE牌照开始的。中国的4G时代也可以认为从2014年开始,2014年中国移动才开始规模的建设4G基站。
而第一个5G项目是欧盟的METIS,该项目从2011年4月开始筹划,正式启动于2012年11月1日,对全世界的5G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成立,是我国推动5G研发,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从以上的通信 历史 可以看到,移动通信领域的研发是一直持续进行的,往往在某代移动通信技术还没有开始商用,下一代就开始研发了。
所以说,现在5G还没有用上,6G却露脸了,一点儿也不奇怪。通信业一贯如此,只是你以前不知道而已。
前段时间,任正非说“不要过分夸大5G作用”,这会又有媒体说,中国已开始研发6G网络,速度是5G的10倍以上(5G的速度可达每秒1Gbit),关键是5G还没上,6G就到来了,这就有点尴尬了。
但是,中国确实预计将于2020年加快6G概念研究和试验,以便制定自己的一套定义和标准。其实,这是题中之义,也是实际要求,要知道5G就是一个抢占先机的过程,为什么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屡屡受钳制,因为华为在5G方面一般人很难人能企及。
这就给我国的5G发展带来了制高点,人任正非说:我们华为的技术,西方必须购买,而且非买不可!
所以,我们现在研究6G正是时候,也是未雨绸缪,而且包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都在纷纷
对6G展开方向性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6G方面的能力,而6G的重点就是:太赫兹通信技术。它应是6G的新型频谱资源的技术,如同5G将频谱资源扩展到了毫米波一样。
不过和毫米波不同(波长为1~10mm的电磁波),而太赫兹的波长大概在003到3mm范围,它是一种新的、有很多独特优点的辐射源。而它的技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能够给6G带来更好的技术支持。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确认6G是未来我们必须要紧抓的部分,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也是未来能够不受制于美国等国家的原因。
吃着碗里,盯着锅里,摸着柜里,想着地里,本来就这样,通讯行业也不例外。
在通信行业中,从最开始的1G网络到现在的4G网络,还有即将要正式商用的5G网络,一直都是在不断的研究和 探索 中,很多人都说在4G时代才刚开始使用,5G手机还没有出现,但是听说6G却已经露脸了,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确实速度和节奏非常的快,但是对于,从事通信行业的企业来说,这绝对是正常的速度。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6G,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覆盖,全应用,全频谱。
因为从5G到6G来说,这不仅仅是移动通信的变化和变迁,更是信息通信的改变,比如说大家现在所熟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等等一系列的产业技术革命都融合在一起,所以将来6G的出现一定是对我们生活有着翻天覆地的作为。
就目前而言,4G可以说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但其实我们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还没有使用3G网络的时间久,只是4G的爆发式的发展,在全球的速度过快,而在2020年左右5G网络的商用可以说是已经能够正式进行了,那么看似在通信领域的技术更迭速度非常之快,已经超出了我们大家的想像。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的了解之后,就会明白,每一代的通信技术其实都是在上一代还米有商用之前就已经立项研发了。在5G还没有正式上线的时候,其实6G网络就已经被提升了日程,而且不论是欧洲的6G研究,还是美国或者中国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6G项目的研发和投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使用通信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高 科技 行业都是如此!现在,5G网络技术已经成熟,普及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着手研发6G网络,在正常不过了!
我们先来看看5G网络,世界上最早是在10年提出5G概念,11年开始研发5G网络的,国内的5G研发推进小组,也是在13年2月份成立的。而当时世界平网络平均水平还在3G,国内4G网络还没有正式开启商用。由此可见,提前研发6G网络是抢占先机,让未来国内6G网络技术强人一等,而不是代表着5G受打压而放弃5G网络。
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增强,研发难度也随之提升。根据我国工信部的说法,6G网络除了要解决无线上网的问题之外,还要解决解决物和物之间、物和人之间的这种联系,也就是加强5G物联网这个概念。所以,6G网络的研发时间无法预估!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开始研发6G网络了,国内自然也不例外。就在去年12月底,中国三大运营商携手中国信通院、华为、中兴、大唐、OPPO、vivo等通讯设备厂商启动《“后5G”系统愿景与需求》项目,执行时间为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这段时间内,它们将共同针对“后5G/6G网络”进行研发。
之所以现在国内5G技术被西方国家打压,是因为技术不够强,我们的优势是便宜,但5G网络还没有到离不开中国的地步。要是我国能领先研发出6G网络,就不是美国抵不抵制我们的问题了,而是我们考虑要不要让美国用6G了!
4G还没仔细体验,5G还没用上,6G却“露脸”了,这样真的好吗?这是很正常的,用一代研究一代,未雨绸缪一代。4G应用已经到达了顶端,市场将很快进入5G时代,着手研究下一代的产品就在情理之中,如果不早着手准备可能也会在未来落后。
4G的体验也就到顶了,没有什么再上升的空间,接下来将步入5G时代。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划,2019年将进入预商用节点,2020年将要商用,大约还会经过3、4年的建设期才能进入到成熟。到5G正式商用,会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出现,个人、家庭、城市、产业等会有大量5G的需求。
而随着各种需求的陆续出现,5G也会承载相当大的压力。5G是否还能够胜任那时的万物互联、甚至现在想象不到的场景可能是个问号。所以6G必然也会提早进入研究阶段,否则真到应用时却根本提供不了,那是会对 社会 的发展起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我们国家的5G已经进入部署实施阶段,而6G的研究也已经提上了日程。6G概念研究已经启动,2020年将进入正式的6G研发,预计2030年投入商用。而6G相对于5G来说又是一个飞跃,理论下载可达1TB/秒,这种速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其实不只是我国,韩国的LG也已经启动了对6G技术的研究。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以后的通讯领域,谁都想在标准上取得对自己有利的位置,早做研究必然会有相当的成果。如果一旦取得标准的胜利,会对自己有相当多的好处的,看看4G及以前标准的最大获益者高通所获得的利益就明白了。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不是比较大的城市,可能就是这一两年才普及到4G的,大一点的城市在好几年前就普及了4G了。可以说,很多人已经习惯了4G了,甚至习惯了45G了。
5G准备来了,但是也就是在未来一两年左右会慢慢大规模出货,不可能短时间的就能大规模的出货的。5G在手机上跟4G的区别没有4G跟3G的区别大呢?但是5G很重要的,因为这是面向未来的技术。
因为5G技术是自动驾驶、物联网等这些技术的基础,所以说,很多国家都想扩大自己的5G的影响力,因为涉及到很多未来的技术,在5G上掌握了主动权,相当于躺着赚钱了。
但是6G已经开始“露脸”,这是不奇怪的,毕竟很多国家都想在下一代技术中领先,当然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其实,我们在3G过渡到4G也只是花了几年时间而已。5G还有好几年才能普及,6G当然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来到。
科技 肯定在进步的,而且越来越发达了,我们生活越发便利了,并没有什么不好。
草泥马,别跟我在这瞎哔哔5G6G先把我4G的网速落实了再说!别再跟我说手机不行附近有干扰之类的话糊弄你大爷。
4G以是成熟的技术,若能达到设计所宣传说技术参数,作为民用通讯以完全能满足民用的需求,应用应该还有很长的吋间。
5G虽然技术参数和速度比4G要高,但市场需求并不是很大,现今阶段除了媒体有所需求,民用的用户有谁天天在下载视频来看?需要那么高的速度吗?
先进技术透支过快,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新建一个项目需要很多的资金,还有一个运行的吋间周期。在还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就被淘汰了,又上新技术又需要花费巨资来搞从复的建设,实在划不算。
由于华为的野心膨胀和恶意竞争,不按套路出牌,急于推出不成熟的5G,打乱了国外 科技 公司的发展规划,现国外 科技 公司也被迫应战5G。
还没有成熟的5G没没有普及,又在提前搞6G了,很不现实,为什么呢,十年后的实用应用技术,包括先进的通讯芯片技术又不一祥了,现在研发设计是按现有的技术设计的,所以既是十年后推出的6G,还是今天的技术。
是的啊,4G的好些功能也还是刚刚开始在运营商这边开始服务,比如DL 256QAM/UL64QAM/44MIMO或者是VOLTE/VILTE这些功能,现在这部分功能还没有几个人体验过呢。
感觉应该是存在好多更加复杂的场景需求,目前4G已经满足不了了,比如说加入了物联网车联网这块???需要更短的时间相应,需要更快速的网络,更长久的在线时间,所以规划出来了5G和6G?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中科院信息口相关研究所几乎都在开展无线传感网的研究工作。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半导体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电子锁、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计算所等中科院单位均在从事物联网的研究。国内许多高校也掀起了无线传感网的研究热潮,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展了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物联网先头单位——中科院工作基础,中国科学院在传感器与微系统、传感网与宽带接入等领域已有长期的工作基础,并在知识创新工程中进行了更大的前瞻性战略布局:1999年,将“无线传感网及其应用”列入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2001年,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1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中心”(非法人事业机构),作为顶层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全院相应研究所开展微系统和传感网相关的创新工作。全院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所有: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电子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计算所、长光所、沈阳自动化所、自动化所、物理所、上海技物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十几个单位。 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无锡市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总体目标:形成从研发、系统集成到典型应用示范的创新价值链,成为国家级“感知中国”创新基地。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培育中心、集成创新中心和行业应用示范中心,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大发展的核心技术引擎。针对“感知中国”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开展重大技术研究;汇集各方力量和现有成果进行集成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和产品孵化;开展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 2、美国物联网发展现状:美国很多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嵌入式网络感知中心实验室、无线集成网络传感器实验室、网络嵌入系统实验室等。另�,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着极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奥本大学也从事了大量关于自组织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并完成了一些实验系统的研制;宾汉顿大学计算机系统研究实验室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协议、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层设计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州立克利夫兰大学(俄亥俄州)的移动计算实验室在基于IP的移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方面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了研究。 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外,国外的各大知名企业也都先后参与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克尔斯博公司是国际上率先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先驱之一,为全球超过2000所高校以及上千家大型公司提供无线传感器解决方案;Crossbow公司与软件巨头微软、传感器设备巨头霍尼韦尔、硬件设备制造商英特尔、网络设备制造巨头、著名高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已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2009年,IBM与美国智库机构向奥巴马政府提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可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只要新增300亿美元的ICT投资(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宽带网络三个领域),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2009年美国振兴经济法案中与ICT相关计划整理见下表所示。②美国ICT相关发展计划1、 欧盟物联网发展现状:2009年,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以确保欧洲在建构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行动计划共包括14项内容: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潜在危险、关键资源、标准化、研究、公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国际对话、环境问题、统计数据和进展监督等。该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并提出要加强欧盟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其行动方案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1)加强物联网管理。(2)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3)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安全性。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欧盟委员会还将于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2、 日本物联网发展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多项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从大规模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稳步推进,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带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日本的u-Japan、i-Japan战略与当前提出的物联网概念有许多共同之处。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提出2006至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所有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即4U,Ubiquitous、Universal、User-oriented、Unique),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2008年,日本总务省提出将u-Japan政策的重心从之前的单纯关注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拓展到带动产业及地区发展,即通过各行业、地区与ICT的化融合,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具体说就是通过ICT的有效应用,实现产业变革,推动新应用的发展;通过ICT以电子方式联系人与地区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应用ICT达到生活方式变革,实现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环境。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为了让数字信息技术融入每一个角落。首先,将政策目标聚焦在三大公共事业: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提出到2015年,透过数位技术达到“新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流程简化、效率化、标准化、透明化,同时推动电病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的发展。日本政府对企业的重视也毫不逊色。另外,日本企业为了能够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对研发同样倾注极大的心血。在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日本展厅,呈现的是一个凝聚了机器人、纳米技术、下一代家庭网络和高速列车等众多高科技和新产品的未来景象,支撑这些的是大笔的研发投入。3、 韩国物联网发展现状:韩国也经历了类似日本的发展过程。韩国是目前全球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同时它的移动通信、信息家电、数字内容等也居世界前列。面对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u”化战略的政策动向,韩国制定了u-Korea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韩国信通部推出IT839战略以具体呼应u-Korea。韩国信通部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它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中,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u-Korea意味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于产业和经济的增长,而且在国民生活中将为生活文化带来革命性的进步。由此可见,日、韩两国各自制定并实施的“u”计划都是建立在两国已夯实的信息产硬件基础上的,是完成“e”计划后启动的新一轮国家信息化战略。从“e”到“u”是信息化战略的转移,能够帮助人类实现许多“e”时代无法企及的梦想。继日本提出u-Japan战略后,韩国在2006年确立了u-Korea战略。u-Korea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也就是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布建智能型网络、最新的技术应用等先进的信息基础建设,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其最终目的,除运用IT科技为民众创造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无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务,亦希望扶植IT产业发展新兴应用技术,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标,u-Korea包括了四项关键基础环境建设以及五大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四项关键基础环境建设是平衡全球领导地位、生态工业建设、现代化社会建设、透明化技术建设,五大应用领域是亲民政府、智慧科技园区、再生经济、安全社会环境、u生活定制化服务。u-Korea主要分为发展期与成熟期两个执行阶段。发展期(2006至2010年)的重点任务是基础环境的建设、技术的应用以及u社会制度的建立;成熟期(2011至2015年)的重点任务为推广u化服务。自1997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产业政策。目前,韩国的RFID发展已经从先应用开始全面推广;而USN也进入实验性应用阶段。2009年,韩通信委员会通过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该规划树立了到2012年“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4大领域、12项详细课题。在世界物联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2009年9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标准工作组聚集了科学院、等中国传感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单位,将积极开展传感网标准制订工作,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旨在通过标准化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200-250m
zigbee模块最远传输距离是:200-250m(外接5dB鞭状天线),300-400m(外接9dB鞭状天线)一种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BlueTooth之间的技术提案,专注于低速率传输应用。 ZigBee协议是由ZigBee联盟制定的无线通信标准,成立于2001年8月。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共同宣布加入ZigBee联盟,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成为该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者按: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辉煌路程。面对西方国家的半导体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怀抱实干兴邦、产业报国理想的正威集团,在董事局主席王文银的带领下,以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为据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全面建设 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航之际,以永无止境的创新和勇攀 科技 高峰的魄力,铸造“中国芯”,誓为中国半导体事业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6月29日,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特高新”)发布公告称,深圳正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威金控”)已完成向海特高新旗下控股子公司成都海威华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威华芯”)增资1288余亿元,其中619亿元计入注册资本。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正威金控持有海威华芯3401%股权,成为海威华芯第一大股东,海特高新是其第二大股东,中国电子 科技 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是其第三大股东。
据了解,海威华芯是国内半导体行业中的佼佼者,公司拥有完整的技术团队、先进的GaAs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其打造的“六英吋GaAs集成电路Foundry线”是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项目。如今海威华芯已建成国内第一条6英寸氮化镓半导体晶圆生产线,成功申请核心专利255项,获得授权171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具备氮化镓600片/月的晶圆制造能力,是国内六英吋砷化镓集成电路(GaAs MMIC)纯晶圆代工(Foundry)最专业的服务制造商之一。
正威金控是正威控股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是正威集团产业战略布局的资本运作平台,服务于正威集团实体产业,整合正威集团资源。正威集团是一家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 科技 产业集团,2020年实现营业额逾7000亿元,目前位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91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2名。
正威集团多年深耕半导体产业,拥有全球一流的专家技术团队,近年已在硅基半导体、半导体封装材料、5G新材料和智能终端等多领域产业布局。此次正威增资扩股海威华芯,将整合正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端新材料产业供应链、专业智能制造能力等,以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全方位优势,助力与海威华芯实现产业协同,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突破,在军品和民品领域为国家 科技 创新贡献力量。
目前,正威集团在A股市场已控股了一家上市公司九鼎新材。在正威集团战略投资海威华芯的背景下,九鼎新材董事会亦在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将积极获取主要股东在产业布局上的大力支持,梳理优化老资产,并购整合新资产,研发实现新突破,在微波、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上实现有效突破”。对海威华芯的战略投资,势必成为正威集团全面发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引擎。
第三代半导体发展风口已至
据了解,芯片是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我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国产芯片供给率却不到10%。而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一步对中国半导体等高端 科技 领域的技术封锁,中国半导体行业本土化的大发展势在必行。相较于第一、二代半导体,被誉微电子产业“新发动机”的第三代半导体,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技术和产业新竞争焦点,有望成为我国与当今技术领先国家减少差距、实现换道超车的新路径。
为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国家近来先后印发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等支持性政策文件,将SiC、GaN和AlN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纳入重点新材料目录,推动支持SiC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的突破。《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将“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写入了“ 科技 前沿领域攻关”部分。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新兴产业的推动下,目前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风口悄然而至。
政策支持有力推动了中国各地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其中深圳尤为显著。今年3月, 科技 部正式批复支持广东省和江苏省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将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国字号”重器落地深圳和苏州,统筹全国优势力量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供源头技术供给,推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作为国家建设 科技 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已然形成发展国家第三代半导体的沃土。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到2025年以半导体产业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占整个GDP近40%。对于扎根深圳的正威集团来说,进一步增强了其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创造了更好、更快、更优的新发展机遇。
发挥企业推动创新创造生力军作用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今年提交了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落地,打开成长空间”等提案,引发 社会 广泛关注。
据了解,正威集团早于2008年便开始进军半导体领域,成为国内早期一批 探索 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企业之一,通过成功收购韩国三星五厂全部半导体设备,建立了正威半导体制造10版本。如今,经过十余年发展,正威半导体制造已达到30版本。未来,正威集团拟投资百亿元,持续在中国核心城市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并逐步打造集半导体材料、装备、工业软件、制造技术、封装技术、测试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产品应用软件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助推中国半导体事业换道超车。王文银表示,做好半导体事业要具备真正的工匠精神,需要凝聚各方的智慧与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应担负起创新、责任、担当,要有心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情怀和大格局。
“当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着产品开发与市场终端应用需求不匹配、产业链短时间暴发带来的人才与资金压力、全国各地项目无序发展等问题。”王文银认为,“国家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合理配置半导体领域资源,扶持和发展一批优秀企业,聚焦成熟产品,攻关关键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当前,伴随着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触角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航空航天、城际高铁交通、新能源 汽车 等关键领域延伸,以正威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专注半导体制造和研发的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相信中国半导体事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文/王婵)
联网行业的话,通信或者计算机都是该行业需要的人才~~推荐计算机,本人也是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的,大三了,准备考研,也是考计算机,网站制作,数据库管理,通信协议,加密解密技术,什么的,都是属于计算机范畴~~计算机精通一门语言就OK了,搞理论,没饭吃的,除非你做经理!!做管理!!!虽然回答得和你提问无多大关系,仅在此探讨一下~~呵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