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的在于借此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创新与联动,促进物联网成员单位与政府的互动,整合、协调优势资源,促进北京中关村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理事长单位,北京移动、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十二家产学研用代表机构成为副理事长单位。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未来3年的目标是,推动建设10-12项标志性示范应用工程;培育8-10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及国家或行业标准5项以上,使北京中关村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应用示范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智慧园区是在园区全面信息化基础之上实现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是信息化不断纵深发展的综合性表现,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2019年,我国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169个,其中,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排名第一,华中地区排名第二,园区区域分布不平衡。从高新区排名来看,位列2020年综合排名前4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
高新区数量持续上升,智慧园区市场呈V字增长态势
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或者各地政府建立,国务院批准升级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主要依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等优势,集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部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2019年达到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十年间增加数量超过100个,远高于2008年前二十年的增长。
据赛迪顾问测算,2020年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约达到2417亿元,同比增长65%,受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园区智慧化建设投资有所波动,近两年智慧园区市场增幅略有收窄。
预计未来3-5年内,园区原有传统基础设施与园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将显现,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和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向成熟,智慧园区建设需求将持续增大,市场规模恢复较高增长态势,到2022年将超过30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区域格局: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区域智慧园区建设加快
从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根据中国开发区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占比达32%,排名第一,华中地区占比213%,排名第二。由此可见,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数量较少。
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智慧园区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集聚、长江中部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及良好的园区载体平台,成为智慧园区的重要聚集区域;
长江中部地区借助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依托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整体来看,全国智慧园区建设多点开花、各具特色。
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位列国家级高新区前四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对全国国家高新区的考评包括4个一级指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权重30%)、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权重30%)、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权重20%)、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权重20%)。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评价结果显示,位列2020年综合排名前4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其中,张江高新区顺利拿下亚军,是历次评价的最好名次,其4个一级指标排名总分也是历年最好成绩。
苏州工业园区从2016年的第9位、2019年的第5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4位,超越了成都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等。此外,多家高新区拿下历史最佳排位,包括广州高新区、紫竹高新区、珠海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南通高新区等。
智慧园区投资建设提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产业园区也向着智慧化、创新化、科技化转变。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智慧园区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智慧园区建设投资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前瞻汇总整理,中国部分智慧园区投资情况如下: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
北京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是因为该公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定义和条件。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突出表现,具有市场竞争力、前瞻性和较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2 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 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硬件创新的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在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同时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因此符合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条件。一、联盟成立背景
物联网是信息产业领域新一轮发展与竞争的制高点。世界各发达国家正在加大这方面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我国也已经将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关村在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传输、云计算和行业应用、以及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等方面拥有比较好的基础,并且在奥运会上实现了多项成功示范应用。但是,由于物联网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物联网涉及产业链长,包括了传感器网络、信息传输网络和信息应用与服务等各环节。目前还存在着缺乏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成熟的业务模式,行业融合不够,缺少有利于产业化推广的应用集成解决方案,研究力量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抢占中国乃至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有必要成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联盟组织。
在北京市领导的关心下,在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委等单位的支持下,2009年11月1日,由中关村在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优势的4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二、联盟指导思想
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
三、联盟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推动建设10-12项标志性示范应用工程,培育8-10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国家或行业标准5项以上。使北京中关村成为我国物联网高端特色产业中心、应用示范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四、联盟的组织结构
联盟设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理事会由成员单位共同参加,是联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秘书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和项目协调、组织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由业内知名的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相关行业组织领导、社会学者等组成,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决策咨询机构,对联盟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工作开展及重大决策等提供咨询指导意见。
五、联盟工作方向
北京物联网呈现产业链长,资源相对分散的发展结构。联盟将促进联盟成员开展合作,在以下五大方面形成资源集聚,加大中关村的产业优势:
1、在物联网应用领域,推动一批重大示范工程,促进物联网集成应用解决方案的成熟和产业化发展;
2、促进以科技奥运项目为代表的物联网成熟应用项目的成果转化与推广,扩大中关村优势企业市场影响力;
3、在物联网高端传感器和芯片设计制造、网络传输、云计算与应用等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产业化能力;
4、开展物联网相关公共平台建设,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联盟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5、开展物联网相关标准创制工作,通过标准合作,提高北京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入会手续办理
一、提交一式4份正式盖章的缔约方登记表
二、提交缔约方登记表的电子文档
三、提交企业简介的中英文电子文档
四、提交logo电子档
五、交纳2010年度联盟会费(转账)
秘书处收到会费和4份缔约方登记表以后,再将会费发票和2份登记表返给会员单位
联系人:晏红
邮箱:yanhong@geicomcn
电话:010-82000975-356
理事长单位
1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副理事长单位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3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5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6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9 北京邮电大学
1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11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科研所
12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13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
1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15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
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1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理事会特约观察员(理事长级)单位
19 TD-SCDMA产业联盟
20 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联盟(SCDMA无线宽带产业联盟)
21 WAPI产业联盟
22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普通理事单位
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M2M运营支撑中心
24 长城金点定位测控(北京)有限公司
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6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27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28 北京商务中心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9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30 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31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 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33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34 大用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35 北京凯思昊鹏软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6 北京东方网力科技有限公司
37 北京迈信力通
38 清华大学数字与微波通信研究所
39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工程实验室
4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1 中科院研究生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
42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4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44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45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46 北京市朝阳区信息网络中心
47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普通会员单位
48 中科院计算所
49 意锐科技
50 北京酷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51 北京同方时讯电子有限公司
52 华为软件公司
53 极晨智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54 宏霸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5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56 北京中和威软件有限公司
57 北京市均豪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58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59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60 朗德华信(北京)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61 北京华通视博技术有限公司
62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3 北京庚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64 北京国信宇通科技有限公司
65 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66 北京理工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7 深圳市业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安全技术研究所
68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9 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
70 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71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72 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73 Or a n g e北京研发中心
74 三星数据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75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76 北京梦搜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77 网御神州科技有限公司
78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9 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80 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81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2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83 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
84 北京天瑞创世科技有限公司
85 北京昆仑中大工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86 北京奥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87 北京海顿新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8 北京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9 北京汉唐自远技术有限公司
90 北京中盛高科技术有限公司
91 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
92 北京惟泰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93 韩博伟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94 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
95 北京东方华电科技有限公司
96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7 北京金桥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98 北京泰华恒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99 金尚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00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101方正移动传媒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