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全国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关于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强调要求重点排查大型古建筑群、传统村落、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工程工地等火灾诱因较多的单位或场所;重点整治生活用火、生产活动用火、宗教场所用火、电气安全故障,以及可燃物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设施设备使用维护、占堵消防通道、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问题。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应用,成为文保单位、古建筑消防监管、祸患防控新抓手。建设“文物保护单位智慧消防监控服务中心”,构建一体化的“智慧消防”技术和管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来源,对消防内部、外部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和挖掘分析,为火灾风险研判、灭火救援指挥等提供信息支撑。同时,推进面向政府应急管理部、文保单位、公众的消防-化发展进程,创新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
消防物联网系统介绍:
1、分级管控的智慧消防监控系统
部署智慧消防服务器集群及数据库,配置大屏幕图像显示系统,组建智慧消防监控系统,同时提供数据接口对接城市级消防数据中心和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2、消防物联网自动报警系统
物联网声光手报、NB-IOT智慧烟感等自动报警终端接入消防监控系统,实现消防设施状态及火灾报警信息的实时采集及远程传输,警情信息、位置信息平台化展示,警情信息快速响应。
3、消防水源监测监控系统
通过文物古建筑、博物馆等单位消防给水系统末端的消防设施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水压水位数据,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一旦发现消防供水不足,出水量偏低,立即发出警示提示信息。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高度商业化的古城内,游客众多,酒吧、旅社林立,这导致明火火源较多。同时,急功近利的古城改扩建,让原本就严重老化的电线负荷剧增,火灾危险陡升。在各供电系统内安装电气火灾监测设备,实时探测线路中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当探测项目数据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上传至平台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单位电气情况的远程监控,加强了对用电事故的预防能力。
5、安全通道监控系统
通过摄像头和车道占用分析程序,完成对车道的实时监控。实现对消防区域内应急车道的智能监管,有效减少因车道堵塞造成额外的人员、财产损失。
6、消防设施巡检维保系统
各文物、博物馆等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和实施消防安全检查,通过消防巡检专用APP软件,督促和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系统综合运用“互联网+”实现消防巡检任务定时派发、隐患信息实时推送、隐患整改闭环跟踪、文字全程记录、巡检工作数据长期保存、分级查询统计等功能。
文保单位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从智能监测、自动预警、智慧管理三个层面的应用,有效强化责任落实,健全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制,从源头治理,人防+技防相结合化解重大文物火灾风险,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实现精准管理,为文物消防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添助力
推广消防物联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消防物联网做到了信息化、智能化。它通过设备,软件,来掌控消防设施、人员信息,智能分析推送信息,相对人来说更安全可靠,更稳定。所以说推广消防物联网是对消防安全有很大好处的。原来消防物联网还不叫消防物联网,叫城市火灾自动报警远程监控,像在浙江,2006年就建立了这个平台,省平台的中心设立在浙江中辰,慢慢的发展进步,然后叫消防物联网,现在其实是叫智慧消防物联网。望采纳。我们单位装的消防物联网是上海瑞眼科技的,用了快一年了,总体用下来觉得产品功能挺全挺方便的,服务也很到位。消防物联网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利用一些传感设备将所有的消防信息汇总到平台端,就是实现消防信息的共享,就现在有家居物联网的什么其他物联网都很多,手机app上就能看到你的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预警通知啊,水泵状态啊这些,其实物联网这个是一个趋势,科技在进步嘛,这个东西实现消防信息的共享,挺好的。火灾探测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处理传感器在发生火灾时输出的什么信号?火灾探测器是火灾探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至少含有一个能连续或以一定频率周期探测物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的传感器, 并且至少能向控制和指示设备提供一个适合的信号。传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原理是基于火灾过程中的物理参量, 如粒子密度, 温度, 火焰的电学、光学特性变化来进行火灾识别, 这种识别模式很难可靠地发现早期火灾, 如感烟探测器不能探测到酒精火焰, 感温探测器不易探测到阴燃火。在现代高大空间建筑中, 当存在遮挡和环境干扰的时候, 常规的感烟、感温探测器由于火灾燃烧产物在空间传播受空间高度和面积的影响, 很难对火灾发生快速响应。近年来, 由于气体传感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体传感器和传统火灾探测器结合形成多元参数复合探测技术, 以及开发研究新型火灾气体传感器, 已成为火灾探测领域的趋势
其基本功能就是对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烟、热、光(火焰)等表征火灾信号的物理、化学参量做出有效响应, 并转化为计算机可接收的电信号, 供计算机分析处理。火灾探测器一般由敏感元件 传感器、处理单元和判断及指示电路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 传感器可以对一个或几个火灾参量起监视作用,做出有效响应, 然后经过电子或机械方式进行处理, 并转化为电信号 。
而它的类型又分以下几种:
感烟火灾探测器
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火灾探测器。因为它能探测物质燃烧初期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因此,有的国家称感烟火灾探测器为“早期发现”探测器。
常见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又有离子型、光电型等几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
由内外两个电离室为主构成。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有孔与外界相通,烟雾可以从该孔进入传感器内;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雾不会进入。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窜进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行,使电流、电压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探测器就会产生感应而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
内部有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敏元件,平常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射到光敏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如有烟雾从中阻隔,到达光敏元件上的光就会显著减弱,于是光敏元件就把光强的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发出报警信号。
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一改传统感烟探测器等待烟雾飘散到探测器被动进行探测的方式,而是采用新的理念,即主动对空气进行采样探测,当保护区内的空气样品被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内部的吸气泵吸入采样管道,送到探测器进行分析,如果发现烟雾颗粒,即发出报警。
3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严重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如电器使用不当、吸烟起火、生活用火不当等。
火灾对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人身安全这一块。一旦发生火灾,空气中的氧气就会逐渐减少,而氧气在人体呼吸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长时间缺氧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另外火灾的高温也会使人虚脱,燃烧产生的烟尘会对呼吸系统以以及眼鼻黏膜造成损伤。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预防火灾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火灾预警报警系统,通过网络即时将信息进行传达,建立起一种常态的防火防灾模式。
为了预警火灾,必须要建立物联网火灾预警系统,将火灾在萌芽时候的信息发出警报并传送到远程。
1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火灾报警过程
2
从上图可以看到,火灾探测器在整个火灾报警系统居于核心地位,火灾探测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有效性。而火灾探测器的核心就是氧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之于火灾报警系统就相当于传感器之于物联网的关系。传感器好比人的眼耳口鼻,但又不仅仅只是人的感官那么简单,它甚至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既然如此,就可说这些传感器是整个物联网系统工作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才有内容传递给“大脑”。
而火灾探测器的内部构造也大有花样:
敏感元件:敏感元件作为火灾探测器构造的一部分可将火灾燃烧的特征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
电路:将敏感元件转换所得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处理成火灾报警控制器所需的信号。
转换电路
它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变换成具有一定幅值并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要求的报警信号。它通常包括匹配电路、放大电路和阈值电路。具体电路组成形式取决于报警系统所采用的信号种类,如电压或电流阶跃信号、脉冲信号、载频信号和数码信号等。
抗干扰电路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强电磁场、人工光等因素,会对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或者造成假信号使探测器误报。因此,探测器要配置抗干扰电路来提高它的可靠性。常用的有滤波器、延时电路、积分电路、补偿电路等。
保护电路
用来监视探测器和传输线路的故障。检查试验自身电路和元件、部件是否完好,监视探测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传输线路是否正常(如探测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连接导线是否通)。它由监视电路和检查电路组成。
指示电路
用以指示探测器是否动作。探测器动作后,自身应给出显示信号。这种自身动作显示通常在探测器上设置动作信号灯,称作确认灯。
接口电路
用以完成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问的电气连接,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保护探测器不致因安装错误而损坏等作用。
它是探测器的机械结构。其作用是将传感元件、电路印刷板、接插件、确认灯和紧固件等部件有机地连成一体,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达到规定的电气性能,以防止其所处环境如光源、阳光、灰尘、气流、高频电磁波等干扰和机械力的破坏。
在火灾预警系统中,选择准确而灵敏的氧气传感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燃烧需要氧气,而密闭空间内氧气含量是一定的。当火灾发生后,火焰燃烧不断消耗氧气,导致空间内氧气浓度会迅速降低,反应灵敏的氧气传感器就会迅速测到氧气浓度低于规定的阈值,然后发送火灾信号到控制端。氧气报警传感器一般的报警设置是低报195%,高报235%。在一般环境中,人们吸进的空气,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093%,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上升到约占35%,氧气下降到约占17%。氧气浓度超过23%的危害不在于对人体有危害,而在于消防意义上的危害。 当氧气浓度超过23%,有些物质会引起燃烧,并且是剧烈燃烧。
氧气传感器KE-25非常适合用于火灾报警检测。氧气传感器 KE-25特性:长寿命;不受CO2,CO,H2S,NOx,H2影响;低成本;在常温下工作;信号输出稳定;无需外部电源;不需加热。如今城市里的大型楼宇和商场不断增多,在城市大型楼宇内部,由于人员密度大、空间封闭性高、火灾危险源多、诱因复杂等特点,发生火灾的概率较大。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建筑体量大,消防设施多,消防队员在火灾情况下,不能及时找到和运用建筑的固定消防设施灭火。
二是现场环境复杂,通道众多,无法第一时间准确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人员疏散困难,无法准确了解需要救援的人员位置和数量,不能确定灭火人员的位置,因此不能实施准确的灭火救援整体指挥。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局面。
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全时段全动态监测监控。在发生火情时,推送火情信息给所有人员,通过手机APP指引人员有序疏散逃生。同时,消防人员可通过手持终端,快速准确获知需要救援的人员数量、位置及消防设施、设备的信息,为制定高效的救援方案提供科学数据参考,有助于整体调度,及时实施对被困人员的救助和充分发挥现场消防设施的效能,从而有效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如何运用物联网去减少城市火灾风险,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将楼宇的所有设备、物体监测起来,对每一个物体设定一个燃点,一旦有燃烧的趋势就想附近的行人、119报警,并喷水降温防止延烧;另外如果已经开始燃烧,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测楼宇的火势,一旦有火苗发出,立即触发楼宇的消防系统喷水灭火,控制火势发展,可以大大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在电子人物联网有更专业的解决方案,或许能解决你的疑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