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为什么非要碰物联网?

华为鸿蒙为什么非要碰物联网?,第1张

到 2030 年,物联网将拥有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市场。

如此蛋糕,怎么不让人惦记

很多人都期待华为鸿蒙OS,可以用于手机。

甚至说,要是搭载鸿蒙OS的手机出货了,一定要买一部!

但正如有时候,基层员工未必能看懂高层决定一样,华为鸿蒙OS用于物联网,实在是因为长远来看,物联网绝对是块肥肉。

华为鸿蒙要做的是,建立物联网标准,让万物互联的门槛降低。

纵观 2019 年 8 月 9 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鸿蒙全程只在讲一件事:如何让物联网设备接入鸿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为鸿蒙的物联网接口,建设了许多方便易用的“代码集”。

按照更准确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鸿蒙正试图以软件和硬件为切入点,用开源的方式建立一套新世界的物联网标准。

就像当年联发科推出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一样,鸿蒙的目标是让现有硬件产品能够“零成本”地实现向物联网设备的转身。

鸿蒙OS的物联网路径

根据华为公布的鸿蒙OS的演进路径,华为将在 2020 年,推出鸿蒙OS20,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上;

2021 年,将推出鸿蒙OS30,应用于音箱、耳环上; 2022 年将应用在VR眼镜等更多终端设备上。

余承东在大会上还表示,华为同时打造服务和硬件两个生态平台,结构化产品1+8+N,即 1 是智能手机, 8 包括PC、平板、车机、穿戴、AR、VR、智慧大屏、智能音响等。

这 8 个领域是华为参与的自研产品,N是大量的IoT设备,非常广泛的设备,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全场景提供智能智慧服务。

其实早在之前华为《 2018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谈及鸿蒙系统时就表示,鸿蒙系统是为物联网开发的,用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低时延场景。

梁华表示,华为手机还是把开放的安卓系统和生态作为首选,如果美国不允许华为使用安卓,华为是否会把鸿蒙发展为手机系统还没有确定。

而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早在 1995 年,就已经出现在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当中。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2003 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可乐公司竟然也在拥抱物联网

事实上,很多人都爱喝的可乐,其背后的公司都在拥抱物联网。

百事可乐公司为例。作为一家领先的软饮料生产商,百事可乐公司转向物联网的原因非常基本和简单,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和很多企业一样,这家公司的IT和OT基础设施非常低效,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其工厂内部只有非常有限的IT和OT资源。

百事公司的内部,也同样出现了服务器散乱,即每一台服务器仅支撑生产负荷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

百事可乐公司花了很高的成本,购买并支撑着一个由未加充分利用的服务器、 *** 作系统以及其他网络资产组成的正在不断扩张的IT基础设施。

其结果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极低,可以说处于最小化。甚至更糟的是,效率极低的网络,阻碍了原本能够推动工厂生产率提升的数据采集。

百事可乐只花一个月租赁费,斩获IaaS平台!

当百事可乐公司决定采用物联网时,它选择了与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合作,以替换它原有的基础设施,并因此创造出今天我们熟知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

这家公司采用了虚拟工业服务器、以及一整套标准的网络基础设施,它所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以及专为支持百事可乐公司生产线而预配置的网络链接。

这一方案同时改善了工厂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设备的停工检修时间以及支持成本。

物联网使得负责系统设备支持的员工,可以通过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与所有的基础设施组件进行通信。

这使得技术人员们,在任何问题有机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之前,就能够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响应。

无论何时,当某一家工厂需要技术支持时,该工厂的经理,都能拨打一个全天候的呼叫中心电话,并且保证能在 10 分钟之内就收到回复。

有了这种层次的技术支持后,每一家百事可乐的工厂,实际上都配备了一支高度熟练的、对生产线非常熟悉的技术支持团队,这确保了机器的停工检修、或者各种技术上的挑战,可以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理,也因此减少了可能对生产计划造成的冲击。

按照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内部一份“百事可乐公司基础设施即服务”的资料,所有这些改变,带来的几乎是即时的回报。

只花了一个月的租赁费,百事可乐公司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统一的、完全支持的平台,这个平台上现在正运行着它所有的生产制造应用。这一方案简单、灵活,而且不再会有任何其他的烦恼。

如今, 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影响和改变着 社会 经济的发展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即将迈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智能时代。其中,物联网作为智能时代的基础,将解决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物联网也正在形成一个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协会在内分工明细、合作紧密的产业生态圈。

本次论坛中,政府代表、行业精英、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智能化趋势下应该如何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从而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新发展。

“当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可以说,物联网将为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弯道超车的机遇。”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海南的发展离不开以物联网为基础的 科技 创新支撑,希望陵水借助此论坛机会,与华为公司及众多物联网相关企业一起,积极 探索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智慧 旅游 、智慧农业、智慧医疗康养等方面的应用,争取将陵水打造成为海南省物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和先行先试的样板城市。

据介绍,近两年来,陵水以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中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陵水互联网创业园为依托,互联网产业日益成为陵水经济产业的新亮点。在本次论坛上,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从招商领域、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陵水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思路,“陵水希望与包括华为在内的ICT技术企业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生态企业落户,同时尽最大的力量扶持好新落户企业的发展。”

“华为公司是5G行业领导者,专利占比以及签署商用合同数量均排名世界第一,在物联网的研究及实际应用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华为也拥有着从物联网芯片、边缘计算、网络传输到云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政府业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华为愿意开放自身在5G和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在陵水成立海南物联网创新中心,联合合作伙伴打造陵水物联网应用的示范标杆,同时发挥华为在物联网的行业影响力,孵化培育本地物联网产业生态,驱动陵水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人物档案>>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主持筹建“物理电子学”博士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 科技 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 科技 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 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特等奖、国际尤里卡发明金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 科技 工作者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务院发改委“十二五”战略型新兴产业中物联网产业起草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专家顾问组副主任,教育部物联网专业教育指导小组顾问等。

中科院院士姚建铨可以说是重庆的老朋友了。尽管已80岁高龄,他一直活跃在研发一线,近年来多次来渝参加各种论坛讲座,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重要标志

姚建铨表示,人类 社会 已经进入一个新的 历史 时期,即电子信息技术时代。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到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系统、区块链、人工智能,这是稳步发展的过程。”姚建铨说,最近几年中国在信息领域发展速度很快,也逐步进入到从无序到有序的阶段。其中,物联网的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关系紧密。

姚建铨直言,物联网和智慧城市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未来发展的热点应用场景。”

姚建铨说,物联网可以让城市联接,从人与人的联接拓展到人与物的联接以及物与物的联接,智慧城市需要物联网技术进行支撑。

在姚建铨看来,未来城市物联网将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通过对城市物联网获得的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可以为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城市网络空间注入新的智慧。

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姚建铨则认为,物联网现阶段不会取代互联网,目前一段时间内将会有三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共存并互相补充,使得人类 社会 更加智能化。

发展物联网必须抓核心技术

谈到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姚建铨表示非常看好,“物联网虽然起源是在国外,但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

姚建铨认为,这正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遇所在:“中国的企业能够紧跟国际发展潮流,同时根据自己的体量不断发展。”

姚建铨还以华为研发5G为例,直言中国对5G具备发言权的同时还应研发与推动6G,事实上全球关于6G的布局竞争正在悄然上演。

近几年,全球物联网产业稳步前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也进行了布局。

“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激励我们思考怎样稳步前进。”

姚建铨认为,要发展物联网就必须抓核心技术,研究商业模式问题,实现“政、产、学、研、商”的真正跨界融合。

“推动物联网稳步发展,政府要发挥作用,做好政策制定。”姚建铨建议,政府要结合该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的搭台作用,部署一些物联网特色的产业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优质项目。

“政府确定发展方向,专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可行建议,企业也要努力创新发展。”姚建铨还表示,产业发展归根到底要走市场化道路,除了政府做好引领和服务作用,企业也要跟紧发展潮流。

重庆需打造自己的标志性项目

姚建铨曾多次来渝,对重庆的发展非常看好。目前,他已和重庆邮电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联合申报 科技 项目,展开深入研究。

“重庆是我国的工业化大城市,基础很好,装备制造业、电子 科技 技术等个各方面都很强。”

谈及重庆的未来发展,姚建铨表示,重庆一直在推动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产业升级和以智慧城市为基础的应用示范,“中国现在不光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中部和西部也在崛起,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重庆的机会很好。”

姚建铨建议,重庆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制订更清晰、详细的方案,来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提到互联网,大家会想到乌镇,说起物联网会想到无锡,贵阳有大数据,天津有人工智能,郑州也有传感器,重庆也应该打造自己的标志性项目,这样对于做研究、搞产业,方向会更清晰。”

姚建铨还建议,随着新兴产业与技术的快速兴起,重庆既要重视软科学,也要在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同时发展装备制造业,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25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