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是物联网吗,普通人怎么做物联网生意?

下一个风口是物联网吗,普通人怎么做物联网生意?,第1张

下一个风口是物联网无疑。

网络的发明,打破了人类孤岛型和小区域互动性社交模式,带来了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第一代的网络,可以说是连接了人与资讯,成交了很多互联网巨头,包括早期的国内四大门户网站,新闻主页、邮箱、搜索既带了用户的方便,又带来了公司的成长。

但技术是会进化的,当网络进化到20的时候,就是连接人与人了。这主要是借助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传统的坐在PC机前找资料看新闻的时代成为了过去,社交化成为最大的红利,无论是美国的FB,还是国内的微信,抑或是微博等,无不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社交份额的飞速成长。

同时,网络不再是连接人与信息,而是连接人与人。包括资讯服务也发生了巨大的颠覆,原来门户网站提供资讯,由点及面的扩散方式彻底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点对点,去中心化的模式,孕育出了头条、抖音这样依赖于算法提供精准分发的新媒体。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成为重要的参与者,网络只是一座桥。

而物联网则是更高一个层级的网络,不但连接人与信息,连接人与人,还连接人与物,和物与物,被称为“万物互联”,现在很多公司,包括华为都战物联网战为第一战略来布署,可见物联网未来的潜力确实非常巨大。

推动网络20进行的是移动智能终端,而物联网可以称为网络30,推动最就是5G技术,5G通过高传输、低延时的最大优势,将会使得万物互联得以实现,包括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协同处于、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能家居这些产业,都将迎来井喷的阶段。

因此,物联网一定是下一个风口,甚至可以说,物联网已经成为现在的风口。至于说普通人怎么做物联网的生意,这个可能有点想多了。网络进化,从来就没有普通人的什么事,如果你有资源、有资金,可以考虑在行业中创业,只需要分享产业链的一小口蛋糕就行,但作为平常老百姓,只能说去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方便,要在其中赚钱机会不多。

当然,如果是作为投资者,虽然我们不能自己去做物联网,但是我们可以投资物联网的公司,包括5G、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行业的龙头公司,未来都有很多投资机会。

文/杨剑勇

以NB-IoT和LoRa为核心的低功耗广域网无线连接规模日益扩大,且5G也开启冲刺阶段,大连接将掀起新一轮信息 科技 变革,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伴随通信技术发展即将到来,只是,万物互联最终透过云端实现跨行业和跨设备互联互通,各种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经过“云”上处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将会催生众多新商业模式。

万物互联在于通信技术发展,而万物智能在于数据处理,使得各种设备具有感知能力,云端作为数据集散中心,并利用AI技术,使得万物智能得以实现。

物联网核心在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数以万亿计的传感器被嵌入到各个角落,所收集数据经AI技术进行智能分析,正是这个小小传感器,则驱动着 社会 数字化变革,企业有能力获取无限数据,并从中洞察实现快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海量数据,地区甚至可以洞悉未来商业经济。

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联网后,所产生数据并将厘清,挖掘其价值,从而激发物联网潜力。而云服务商则打通了云、端、边,并通过AI能力助力物联网应用落地,至此,各巨头积极布局,不仅有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国际巨头,包括BAT今年纷纷调整战略,提升云服务战略,向物联网延伸,以此抢夺这条全新赛道。

在此之前,物联网并没有得到大规模部署,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支持,受制于传感器的部署,跨品牌、跨平台和跨设备之间互通限制,以及物联网设备碎片化等诸多因素,但一线 科技 巨头进入,并伴随传感器部署规模日益扩大,以及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经过云端把人、机器和数据连接起来,且能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处理的平台,是物联网发展关键所在。

至此,巨头的云服务面向各行业物联网云平台应运而生,继而激活数据价值,以丰富的应用来抢夺主导权,对于他们来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是争夺市场核心,在其平台比拼的是应用能力,覆盖工业、交通、教育和金融等丰富的应用,这将是争夺物联网这一张船票的核心。

物联网不断推进和部署规模日益扩大,数以百亿设备接入网络,其经济价值超10万亿美元,各种设备利用传感器收集数据,一部分在边缘侧处理,并结合云端大脑,使得设备具有感知能力,仅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就能激发高达7000亿市场规模。制造业在部署各种传感器后,与云平台结合,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分析,赋予工业企业依据数据具有洞察力,把制造业推向数字制造转型。

(一)微软

GE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标准化其Predix解决方案,将Predix产品组合与Azure的本地云功能,包括Azure物联网和Azure数据与分析,进行深度整合。在农业应用方向,布勒集团作为一家食品加工系统企业,将人工智能、智能云以及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玉米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谷物地毒害污染。

微软以云、边缘智能和人工智能构件生态,并已经广泛应用智能硬件和工业制造等各行各业,Azure IoT等服务帮助制造商实施工业40,包括ABB和西门子等工业巨擘都在利用微软Azure开发自己的物联网平台。

(二)腾讯

腾讯云和三一重工打造的工业数据根云平台,三一重工连接了全区超过30万台重型机械设备,能够实时采集近1万个运行参数,共积累1000多亿条工程机械工业大数据,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工程设备2小时到场,24小时内完工的服务承诺,大大提升了运营的效率,堪称工业智慧生态中的典范。

腾讯云在华星光电应用场景中,通过物联网平台采集数据,利用腾讯优图AI图像检测技术,系统可以724小时不间断进行质检工作,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远远超过人的水平,整个生产周期缩短了近40%。

产业互联网最初的营收机会还是来自云业务,腾讯的云服务增长非常快,市场份额一直不断提高,并强调,云业务的本质决定了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方面的支出,这样才有来自云服务的经常性收入。这是腾讯总裁刘炽平在此前第三季度季报后高管电话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特别今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后,腾讯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通过整合自身技术和生态资源,腾讯云正构筑全链路的开发者服务体系,帮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小程序、云原生领域开发者快速成长,并促进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助推产业互联网升级。

(三)百度

百度以ABC+IoT+智能边缘促进物联网在各垂直领域展开大规模应用,百度云质检云解决方案帮助宝钢建立从连接采集、存储计算到理解决策的感知认知平台,并展示了钢包内衬熔损识别的应用。还有宝钢技术和百度共同打造“智能钢包”应用,通过为钢包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控钢包状态,并结合ABC能力打造智能调度的钢包管理系统,降低50%钢包烘烤能耗,平均降低出钢温度10℃,可以节约能源成本70亿元,大约可以节约150亿元。

百度在物联网应用中能大放异彩,得益于2010年开始积极 探索 发展AI技术,应用开始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并以百度云为平台把AI能力分享给 社会 ,从农业到工业,从家庭到 汽车 ,以及翻译、图像识别和信息流等产品和服务,百度AI商业落地走在行业前列。在百度看来,人工智能将推动全 社会 新一轮产业变革,“云”巅之上的企业正向着智能化、AI化升级。

(四)阿里

阿里云在制造业也有不少案例,通过云+AI+IoT能力先后为协鑫集成、天合光能和徐工集团等大型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基于阿里云可以轻松安全地将设备连接至云,从边缘设备到云端,从各种设备上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帮助制造业提高运营效率,如协鑫光伏切片生产车间,生产良品率已经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全球工业40和智能制造如火如荼进行中,这制造业升级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评估并加大部署物联网,不仅西门子和通用电气等工业巨擘,包括 科技 企业也积极涌入,出击这个新风口,纷纷推出打通数据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透过云端连接设备、服务和数据,并经AI技术处理,可以实时监测工厂运转状态,自主检测生产线上机械异常,以数字化来提升工厂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网易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IoT和AI等前沿 科技 ,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其观点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明星机构“宠儿”

乐鑫 科技 是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主要从事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主要产品Wi-Fi MCU是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支付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传感设备及工业控制等物联网领域的核心通信芯片。

乐鑫 科技 称,在物联网Wi-Fi MCU芯片领域,其公司是唯一一家与高通、德州仪器等同属第一梯队的大陆企业。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支付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工业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开始落地应用,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需求,带动上游物联网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

得益于近年来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新产品的持续推出,2016年-2018年,乐鑫 科技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45%、5081%和5066%。

乐鑫 科技 一直为 科技 巨头所青睐。据媒体公开报道,在2018年5月9日举行的英特尔投资全球峰会上,英特尔宣布以7200万美元投资了12家创新型公司,其中就包括乐鑫 科技 在内的三家中国企业。招股书数据披露,英特尔投资持有公司192万股股份,占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20%。

另外,招股说明书和启信宝等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12月30日,乐鑫 科技 获得1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资本、小米 科技 、海尔资本和赛富投资基金,背后涉及复星医药、青岛海尔等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乐鑫 科技 和小米关系匪浅。二者合作始于2015年,乐鑫 科技 为小米的IoT解决方案提供了ESP8266 Wi-Fi芯片;自2017年开始,小米在Wi-Fi模组的选择上主要使用了乐鑫 科技 的旗舰芯片ESP32,并在2018年11月28日的小米首届IoT开发者大会(2017 MIDC)上推出了基于ESP32的小米开发板、模组和SDK。2018年,小米是乐鑫 科技 的第二大客户,向乐鑫 科技 直接采购金额高达440979万元。

智能家居“乘风者”

乐鑫 科技 在招股书等公开资料中一直强调自己是一家物联网领域的优秀公司,但是从公司产品结构和主要客户等方面来看,公司目前擅长的领域仅仅集中于“智能家居”消费层级的物联网领域。

公司客户主要为涂鸦智能、小米等企业,二者分别是公司2018年的前两大客户,而小米和涂鸦智能等都是国内知名的智能家居产品企业。

公司在问询函回复内容中也透露,公司销售给涂鸦智能的产品主要终端应用领域集中于智能灯具、智能插座、智能家电、空气净化器、消费电子产品等。同样,小米等其他前五大客户采购的产品也主要应用在智能家居产品上。

小米IoT事业部技术总监张彦路也公开表示:“小米产品追求极致性价比,在所有IoT解决方案中,乐鑫系列方案一样具有极致性价比。”

值得注意的是,乐鑫 科技 依赖的智能家居市场增速正在放缓。根据易观咨询2019年3月份发布的《智能家居市场专题分析2019》报告相关内容,2016年开始,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增速从高点的306%逐步下滑,预计2019年全年相关产业增速仅有161%。

乐鑫 科技 业绩增速放缓的压力已经出现,根据招股书上会稿,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仅有3724%,与过去3年965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可同日而语。公司一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437万元,同比增速下滑至1160%。

错位竞争难度增加

乐鑫 科技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公司完美的“错位竞争”策略。

Wi-Fi MCU是最主要的应用是在物联网领域,产品所使用的芯片不需要特别强大的处理器,只需要MCU带上WiFi功能,技术门槛有限。

Wi-Fi MCU市场空间也有限,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为475亿元,占到全市场份额的30%左右,以此推测整个市场规模仅有158亿元左右。由于市场规模太小,科创板审核中心还在二轮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其产品是否过度专注细分市场。

乐鑫 科技 也在二轮问询的回复中明确表示,发行人未进入PC、手机等重要Wi-Fi市场,主要系各市场对Wi-Fi芯片的要求存在差异及发行人自身战略选择所致。公司表示,传统的PC和手机Wi-Fi芯片市场集中度已较高,传统芯片设计厂商先发优势较大。

因此,公司自成立以来即选择Wi-Fi MCU通信芯片作为研发方向,利用物联网市场的长尾特性进行差异化竞争,并逐步形成发行人在物联网Wi-Fi MCU领域的竞争优势。

不过,公司错位竞争持续保持优势的压力在增加。

王胜认为,相对来说,Wi-Fi MCU芯片的整体设计难度在芯片设计行业中处于中游,第一梯队中的竞争者均为国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产品类别众多,研发项目较为分散。这些企业研发团队成熟,研发人员数量多,产品开发经验丰富,因此技术积累速度较快。

“随着Wi-Fi MCU市场的不断增长,各家厂商的重心或逐渐转移,行业竞争将加剧,产品迭代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公司面临研发创新的压力。公司需要准确判断市场趋势,前瞻进行技术研发储备,以把握关键竞争节点。”王胜说。

智能音箱、智能电饭煲、智能香薰灯……随着各方资本汹涌而入,在营销广告的狂轰滥炸之下,似乎所有的家居产品都可以智能起来,智能家居也成为一个集合了大数据、消费电子、物联网等概念于一身的“风口”。

很多企业抓住了这一次“风口”上的机会。近日,总部位于上海的乐鑫 科技 更新科创板招股书上会稿,科创板上市委将于6月19日审议公司发行上市申请。乐鑫 科技 主营业务是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其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就集中于“智能家居”领域。2016年-2018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3亿元、272亿元和4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5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32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