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比亚迪汉EV四驱1万3千公里体验总结

干货满满!比亚迪汉EV四驱1万3千公里体验总结,第1张

从去年11月4日提车到现在,汉已经开了1万3千公里了,对这个车也是有了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自己感觉是十分满意的,无论是大的驾乘体验,还是很多小细节的设计,都让人感到非常舒服。下面就把一个个功能点展开来讲一讲比亚迪汉的优点和缺点,主要按驾驶、新能源使用、便捷配置、驾乘舒适性配置、美观配置和4S官方加装项目的顺序来一一详述,最后会基于我开新能源将近7年的经验分享下购车建议。需要注意的是,优点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缺点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意,不希望听到xxx没有用这种说法。我自己驾龄和里程都很多,对车的体验很敏感,很细致,但是开过的车不多,所以如果有的功能很多车都有,不要觉得我大惊小怪哈[祈祷]


优点 :39s的百公里加速,是汉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但最让人舒服的,是动力即踩即有的响应速度。大家知道变道时候,如果旁边车道车流速度比自己车道快很多,一旦变道时无法迅速提速,逼得旁边车道的车踩刹车,那会影响整个车流的通行效率,也会被别人哔哔,油车的油门响应迟滞会严重影响恶劣变道场景下(车速差距大,变道窗口小)的变道信心,汉,包括其他大马力新能源车,在这方面真的游刃有余。其他的比如红绿灯起步可以第一个开出去避免被压在车流中,四驱系统下雨天稳定的车身控制能力,单车道时候快速借对向车道超车防止长期被慢车压制,都是汉的动力系统所带来的优秀的驾驶体验。 缺点 :下雨天起步快的话,前轮打滑还是比较严重的,TCS系统没法很好消除轮胎打滑,这也是大马力车普遍的问题,不过比亚迪新的dTCS系统会在三季度给汉四驱车主OTA升级,相信可以让雨天起步不打滑,这是和博世联合开发首创的一个新系统的升级,防驱动轮打滑能力会超过几乎市面上所有的量产车,会进化的车[赞]

优点 :第一点毫无疑问就是328米的100km/h到0的官方刹车距离,实际用的马牌mc6轮胎应该达不到,但是不得不说,Brembo加上比亚迪和博世联合开发的IPB系统刹车是真的有信心,最大刹车力度来得非常快,有一次前车应该是新司机,变道没看反光镜,我都觉得不是撞隔离栏就是撞他了,结果竟然刹住了,就是非常有信心,这个只有试过才知道,门板里东西都全部飞出来了。第二点不得不提,舒适刹车功能,也是比亚迪和博世联合开发,刹停之前再也不用像老司机一样松刹车了,自动泄力,对新手司机非常友好。第三点就是刹车非常线性,个人很喜欢,但是有的人可能会喜欢前段软软的那种。 缺点 :轻踩刹车,某种力度时,车辆缓慢减速到10码,会顿挫一下,个人猜测是能量回收制动转到刹车卡钳制动时产生的,但是力度稍微重一点点就没这个问题了,希望工程师尽快推送升级解决。

优点 :第一,安全性能上,81码的麋鹿测试成绩,底盘和esp都功不可没,保证了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能力。第二,变道加速有贴地飞行的感觉,信心很足。第三,就是韧性很足,悬挂行程也比较长,非常适合中国坑洼的路面。第四,高级感很强,过高架接缝和坑洼路面声音过滤很棒。 缺点 :一个是多余的d跳还是有一些的,如果能升级fsd,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另一个是扭力转向,麦佛逊前悬,扭力转向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左转弯急加速时候,要握紧方向盘才行。

这个跟小鹏,蔚来和特斯拉都没法比啦,算力和成本摆在那里,车道识别和车道居中能力都差些,跟车也不够老司机。用的是博世的整套系统,调得算是很不错了。如果单单从安全辅助来说,比如鬼探头,防碰撞,主动刹车等,那不比蔚来小鹏差,比特斯拉还要好点。

泊车速度上比不了老司机,但是比新手强太多了,关键是功能很强大,支持识别竖的斜的横的(侧方)车位,也可以在空地上自选车位,新手福音。

好用,能解锁很多停车姿势和车位,车门开不开不用从副驾驶下车了,地上全是泥巴的地面也可以先下车再停了

舒服!这个又要提到博世了,比亚迪和博世真的针对新能源搞了不少东西啊。上坡如履平地,油门非常好控制,大坡静止启动可以非常柔顺,又是新手福音,溜坡就压根没有的事儿。另外上台阶也非常轻松,可以非常缓慢得上,解决上台阶时前后车离得近,油门不好控制的问题。

不知道其他车有没有,这个很贴心,公司内部道路很暗又很窄,转弯时候看不到边上和灌木丛的距离,小灯在转弯或者打灯时候自动亮起,把转向侧照得贼亮,安全性大增,转角如果有人或障碍物也不会看不见了。注意不是有的车那种亮一侧的雾灯哦,作用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是一个用过就再也回不去的功能,倒车时候能看到后轮真的太好了,被比亚迪的小细节折服了

合成的360度影像其实我不太用,我老婆喜欢用,这可能是老司机和新手的区别吧,但是独立的前后左右四个影像还是经常用的,有两个小细节要表扬下,倒车时候影像支持广角,路边倒车到马路上这个太重要了,还有屏幕上可以同时显示左右影像,老小区里通过类似限宽门这种的利器啊。

又是博世和比亚迪一起调的,很多车都有这个功能,但是手刹或者自动驻车后,踩油门能这么顺滑起步的,我想是不多的,用得舒服用得人才会多。

家里装了充电桩,550公里的nedc续航完全够用了,比加油方便多了,两次小长途短的那次中途没充电,来回380公里,长的那次充了次电,排队排一个特斯拉后面,它在国网的桩充电竟然只有11kw…,排了好久我上去充是48kw,总体也都算顺利,如果在120kw的桩,充10分钟可以跑100多公里。我自己上下班路况还可以,距离也远,单程35公里左右,所以算上冬天开空调,续航也在350到500之间,一般用到50%就充电,因为家用充电桩慢,这样保证充电时间都是谷电半价的8小时区间。另外大家看续航时候,也要客观地去看,影响因素太多,所有恶劣条件加一块儿那续航就没法看了,没有参考价值。主要影响因素有,驾驶习惯,驾驶预判能力,温度,海拔落差,空调,胎压,载重,是否开窗,速度曲线(横轴时间,纵轴速度),能量回收设置,每次的驾驶距离和停车熄火时间等。确实比油车复杂些,油车不同情况都能把油耗开出那么大区别,别说电车了,网上续航评测除非把这些都说清楚,那才能算科学,那些影响维度确实很多人是不清楚的,但是买车也不能要求人家把这个都搞清楚,所以源头还是要解决充电问题。

首任车主,非营运,任意一个连续的12个月都不超过3万公里,三电(电机电控电芯)终身保修。如果3万公里那个不满足,那电机电控就按8年15万公里,电芯还是终身保修的。我基本一年在2万8千公里左右,刚刚好。

保养周期12000公里或一年,先到为准,28万的车小保养只要两百多,我上市前预订的还终身免费,舒服。家里谷电033元每度,算上损耗大概算了下,每公里在5分到1角之间吧,一年能省个一万多点油钱。其他的费用就看个人了,月初轮胎刮坏了,换了原厂胎,但是不带隔音棉的,1千多一条[流泪]

远程 *** 作前提是车辆所在位置有移动的网络,因为车子用的移动的sim卡。远程查看就是手机上可以查看车辆状态,包括胎压,门窗状态,车辆定位,各系统有无故障等等,还有当前能耗这种,还有个排行榜

可以控制车辆上锁解锁,开关(可预约)空调,开关窗,开后备箱,开座椅通风加热,闪灯,鸣笛。蓝牙连接也可支持这些功能的同时,还有遥控驾驶功能

还蛮好用的,手机没电也能解锁,跟刷卡一样,不过我还是习惯用钥匙解锁,用门把手按钮锁车

识别率很高,回家,开关空调,氛围灯颜色,开关窗,座椅通风加热等等很多,还有些免唤醒的,比如下一首这种

用的高德车机版,和手机账号联动的, 历史 搜索和收藏夹同步更新。只要蓝牙连接,手机开始导航也会自动推送到车机上,导航播报声音只从主驾驶侧喇叭发出,不会影响其他人睡觉。导航播报期间也会降低音乐声音。导航时候屏幕就转成竖屏,可以看得更远,并且即使竖屏也不会挡视线。高德组队也很方便,实时查看队友位置。

安卓系统灵活性太强了,我平时用QQ音乐,所以安装了QQ音乐车机版,其他的像高德,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那都不在话下,等娃下课期间车里看电视剧看太恰意了

后排小挂钩很多,方便挂些袋子什么的,这种设计现在比较流行

后备箱空间深度不错,高度一般,估计是后电机的影响吧,后备箱有个网兜挺实用的,放点小东西。后排中央扶手位置和后备箱也是连通的,方便从后备箱拿东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后备箱的绒毛很密,魔术贴可以贴的很牢,我网上买的后备箱隔板是魔术贴的,不管怎么加速或者过弯,隔板固定的物体都纹丝不动。

后排可以控制空调,音乐,氛围灯,座椅通风加热,遮阳帘,天窗,副驾驶座椅等等,真希望有个司机帮我开车[呲牙]如果叫代驾,一定要坐后排

车子我跟我老婆经常换着开,有座椅记忆就很方便,如果就一个人开,可以设置一个睡觉模式的位子[呲牙]

除了主副驾,后排也是电动调节靠背的,太夸张了[捂脸]

终于儿童锁做成电子的了,方便了些,不用在后门拨开关了

四门车窗都是一键升降,不错

营地模式,大部分人几乎不会用,如果在风景好的地方停下用电磁炉吃一顿火锅想想也是不错的,有的户外作业的带着这个超级移动电站倒是不错,否则还要从周围拉很长的线取电。

不是很智能,雨小的时候无法很好分辨该刮还是不该刮

单独提这个是因为光源很舒服,是白色的灯,黑灯瞎火的地方车里看手机很舒服,而且如果忘记关也是5分钟自动熄灭的,不用担心耗尽小电瓶电池

就是一个家用220V电源,有几次准备出门发现手机没电,带上充电器,在车里充,用华为小米什么的超级快充肯定比usb充要快得多,到目的地就充的差不多了。其他比如后排办公什么可能用得到

自带的行车记录仪,但是清晰度实在不敢恭维,正常拍事件没问题,但如果对方逃逸要看车牌,这个是经常看不清楚的

太安静了,除了胎噪,这个车就几乎没什么其他噪音了,100以上才会有那么一点点风噪。胎噪主要看路面了,不同路面差别真的很大。

前挡用了镀银技术后,真的不晒了,侧挡还是有点晒的,贴窗膜如果不贴前挡,可以省不少钱。

变频空调,制冷很快,制热稍微慢一点,后排也有出风口,自动空调非常舒服。驻车时候自动内循环,防止吸前车尾气,大赞。除雾一定要用外循环才会迅速。强烈建议厂家空调温度用实体按键控制,另外增加进入隧道自动内循环的功能

舒服,前后排坐垫都很长,长途不累,这个亲自去店里体验下吧。后排两侧是航空头枕,可以往里折的,适合睡觉

这个长度的车里腿部空间算正常表现吧,宽度很宽,放了安全座椅之后后排再坐两个人也不挤

很多颜色可调,可以用语音控制颜色,蛮漂亮的,绝对提升车内温馨感

比亚迪学来的,还蛮好看的,做得很细腻,不廉价

启动和熄火时候车灯很有仪式感,那种渐渐打开和渐渐关闭的感觉,很赞

贴了车衣,主要是防止路上小石头把漆面打坏,还有防止别人开门碰坏

这个没弄,娃就喜欢红色 官方改色有48色可选,价格不贵

这个安装了,车友会团购的,价格还不错,带脚踢的

单单从量产的新能源技术来说,目前国内最强的毫无疑问就是比亚迪(其实想说全球的),如果对自动驾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预算又在30万以下的,那么比亚迪可以完全满足,它的新能源产品覆盖各种车型各种用车需求,综合产品力可以和比它贵很多的车抗衡。30万以上预算的话,可以考虑特斯拉以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同时也看下比亚迪汉和唐,综合对比,如果对自动驾驶要求高的,特斯拉小鹏蔚来首选。

对于比亚迪汉这款中国品牌中大型新能源轿车的破局之作,我一直关注得比较多。两年前汉上市的时候,我就对EV车型进行过评测,此后,汉EV的销量长红也证明我当时对这款车的赞美绝非胡乱吹嘘。今年上半年汉DM-i和汉DM-p上市的时候,我也有第一时间关注,但还一直没有得到试驾的机会。

比亚迪原计划于9月1日-3日邀请全国媒体到贵阳市花溪区对汉DM-p这款中国品牌售价最高的混动轿车进行试驾,不巧的是,就在活动即将举办的前一天,花溪区突发疫情,原定的活动计划只能紧急取消,但比亚迪已经把试驾车辆专程从深圳运往贵阳,于是只能把车辆提供给本地媒体和已经到达的外地媒体分开进行自由试驾。

赶在贵阳全面实施静态管理之前,我得到半天时间,对我之前非常看好的这款汉DM-p进行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试驾。其间顺路开着它去接老婆下班,对于老婆这种不懂车的人来说,她坐进来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比亚迪居然可以有这么豪华的车?

外观方面,Dragon Face的设计语言就不再多做介绍了,因为我拿到的这台试驾车是黑色,个人感觉这个颜色还不足以把Dragon Face大气精致的设计精髓完全展现出来,如果是比较鲜艳的车身配色会更好看。

内饰方面,早在两年前汉上市的时候,这种豪华为骨,传统为韵的内饰设计风格就已经广受好评,同时也深得我心。所以汉DM-p在内饰方面的变化并不大,像Nappa座椅、丹拿音响这样的经典元素均悉数保留。

但汉DM-p在Nappa真皮座椅的基础上,升级为一体式的运动座椅,算是一大亮点,在大气典雅之外,为座舱增添了更多运动激情的氛围。

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中央扶手放倒后,还有一块屏幕,可以方便后排乘客对座椅、空调等进行调节。

在讲驾驶感受之前,还是再解释一下DM-i和DM-p的区别。比亚迪的DM混动技术历经四代演进,到这一代发展出主打节能的DM-i和主打性能的DM-p两大平台。DM-i平台的一系列车型自去年上市后,以超长续航、超低油耗和电驱为主等优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也标志着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真正走向成熟。而随后在汉、唐等高端产品上推出的DM-p车型,同样以兼顾性能和效能的独特优势,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以汉为例来作一个对比,汉DM-i旗舰型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45L,纯电续航里程242km,零百加速79s;而汉DM-p旗舰型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略高至52L,纯电续航里程略低至202km,以此换来的却是零百加速快至37s的极致性能,同时还拥有电子四驱系统。也就是说,汉DM-p在实现超强性能的同时,其亏电状态下的油耗水平相比燃油车依然具有不小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些强大的产品优势,使得汉DM-p以3198万元的价格,成为中国品牌混动轿车性能和价格的双重天花板。

我的试驾路线主要在市区,所以无法进行太多的激烈驾驶,但只要稍稍深踩油门,那种汹涌动力喷薄欲出的感受还是非常明显。常规驾驶中,感觉和我试过的DM-i车型差不多,电驱的占比非常高。还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尽管拥有狂暴的动力,但汉DM-p的油门和刹车都比较均匀线性,你正常开,它就不会有很突兀的感觉,驾驶感受非常沉稳;但如果你想体验速度与激情,它也能瞬间响应你。

汉DM-p搭载40版本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我简单试了一下,车机的 *** 作非常流畅,功能也很多,基本上可以媲美手机的功能和体验。

由于时间仓促,关于汉DM-p的很多性能和功能,我来不及去进行更深入的体验。但以汉DM-p的综合产品力来说,30万出头的价格真的是物有所值。相信汉DM-p可以和汉DM-i、汉EV一道,共同构成完备的产品线,继续巩固比亚迪汉在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市场的领跑者地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眼知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420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