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少儿编程
少儿编程,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编程活动。少儿编程采用图形化的编程工具,像组装积木一样,通过拖拽、点击等简单的 *** 作就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动画、游戏、音乐、绘画等等,甚至可以用它来学习数理化知识。
少儿编程和程序员编程有一些区别,少儿不需要程序员那样,对着屏幕敲击键盘、枯燥地编写一行行的英文代码,相反,图形化的少儿编程,增加了编程的趣味性,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和难度。
近些年,科技巨头们纷纷参与到针对少年儿童的编程教育中,并提供了优秀的编程工具,比如微软的kodu、谷歌的Google Blockly、苹果的Swift Playgrounds等等,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Scratch,它是麻省理工学院(MIT)设计开发的,适合青少年儿童学习的可视化的编程工具,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在国内也是少儿编程培训的首选。
02 少儿编程几岁学习
03少儿编程学习什么内容比较好。
作为国产手机 *** 作系统,华为鸿蒙OS自发布以来就受到了外界的诸多关注,笔者了解到,目前鸿蒙OS 20手机版已经进入到了开发者公测阶段,意味着过不了多久就要正式亮相了。
鸿蒙和安卓的区别是什么?
虽然说安卓和鸿蒙都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但是两者的架构完全不同的。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系统的宏内核设计的,宏内核包含的 *** 作系统解大多数功能和模块,而且这个功能模块都具有很高的权限,只要一个模块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会崩溃,这也是为什么安卓系统容易崩溃的原因。好处就是系统开发难度比较低,安卓是Java语言编辑的,很容易学习,但是它有一个缺点不能与系统底层进行直接通信,必须通过虚拟机来运行,说直接点虚拟机就是一个传递者。首先安卓应用程序必须部署在虚拟机上,然后虚拟机传入到系统的底层,如果虚拟机出现问题,这个系统就会卡住。鸿蒙是基于Linux系统的微内核设计的,每一个模块都是独立的,而且互相不受影响,就是说一个模块出的问题,其他模块正常运行,而且鸿蒙系统中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虚拟机问题,任何由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安卓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方舟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
鸿蒙推出以后能打得过安卓吗?
现阶段在生态上,安卓肯定是完胜鸿蒙的,但以后谁的生态更好?这肯定是未知的。但是鸿蒙是微内核设计,那显然在架构盒性能上会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速度续航上领先。安卓系统,有很多弊端,基于开源代码设计,系统运行产生垃圾文件会越来越多,时间一长手机性能明显下降,出现卡顿。基于这一些现象,安卓至今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鸿蒙依靠方舟编译器的支持,性能会有明显的提升,并且这么多年华为一直在优化安卓系统,那可以说运行在华为手机的安卓系统和原生的安卓,那是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的。
安卓跟鸿蒙哪个生态更好?
安卓 *** 作系统肯定是为手机为移动而生的,鸿蒙对设备接入性更强,同时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脑,电视等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形成一个无缝的统一的 *** 作系统并且兼容所有安卓应用,这个适应当下的5G和物联网时代。那安卓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啊,那软件生态肯定是非常完善,鸿蒙系统目前还谈不上生态,华为推出鸿蒙 *** 作系统并不难,相对于推出 *** 作系统而言更难的是如何聚拢开发者为这款系统开发各种用这个应用,让任何 *** 作系统具备真正的价值,进而能发展壮大,在系统开发商,硬件厂商,开发者和用户之间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要让开发者为我们开发优质的应用,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心理和利益引导依靠情怀是没有办法继续的,这是华为目前需要解决的另外一道难题。
近日,华为举行鸿蒙生态问答会议。
在物联网市场部署上,华为认为鸿蒙并不是仅仅应对美国封锁而临时诞生的,而是公司面对下一代物联网所作出的技术战略准备。华为表示在最早做运营商设备时,便有采用自己研发的 *** 作系统的习惯,各种设备可以基于这一系统完成设备的控制。
2015年华为发布物联网 *** 作系统LiteOS,2017年鸿蒙推出10版本,2020年鸿蒙推出20版本与开源版本。基于华为7亿手机用户及5千万生态用户、180万开发者,在5G时代的中,华为认为鸿蒙未来前景光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少调研机构之前分析,由于终端应用碎片化,物联网 *** 作系统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很大,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工业应用等场景中,物联网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消费领域,人与物的互动,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车载互联领域等,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撬动这块市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市场蛋糕,开源与开放是鸿蒙未来战略的基调。
在开源方面,目前华为鸿蒙已经将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全部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民非机构),各个厂家都可以平等地在开放原子基金会获得代码,生态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诉求做自己的产品。
在开放方面,华为在鸿蒙系统开源后,提供供模组、芯片、主板等方面的支持,让应用伙伴可以更方便开发自己的智能硬件。
简而言之,鸿蒙是华为打造的面向未来、面向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未来将面向1+8+N(“1”是手机,通过Huawei Share连接“8”;“8”包括VR/AR、平板、PC、穿戴设备、电视、音箱、耳机、通过4G/5G的HiLink技术连接“N”;“N”则代外围智能硬件,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 健康 、影音 娱乐 、智慧出行五大场景模式)提供多智能终端、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跨终端的无缝衔接,而非简单的替代Android的 *** 作系统。
以下是生态问答会议的重要内容,安防知识网编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Q:鸿蒙相比安卓、MIUI这种套壳UI、IOS的优势?
A:鸿蒙往往被人误解,严格意义上而言,鸿蒙是微内核、分布式、跨硬件的,不是安卓的套壳,它对标的是谷歌Fuchsia,而不是安卓。主要的区别如下:一是 *** 作系统架构的区别,鸿蒙是微内核, *** 作系统的底层应用跟用户的应用分离,底层应用做薄,更好适配上层的应用能力,广泛的适配性;二是跨硬件,一个应用的开发可以放在各种硬件上使用;三是跨终端通信,更方便硬件互动。
Q:怎么看鸿蒙跟谷歌Fuchsia的竞争优势?
A:发布时间、推出时间点是类似的,目前还难分胜负。两家公司的差异化体现在:1、华为自身有硬件,自用的量来支撑 *** 作系统的快速打磨、快速迭代;2、谷歌大概率不会回到中国, 历史 上对中国态度是不友好的。从十几年前退出中国市场到近几年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卡脖子”,再到支持美国政府对于华为各方面的封锁。谷歌下一代的Fuchsia在中国的推广和服务支持等各方面也不会那么强。华为作为中国本地公司,支持力度也会更强。这两点放大了华为在中国成功的概率。
Q:万物互联的 *** 作系统,数据安全怎么解决?
A:1、华为的所有产品都是非常强调安全。收入10-15%投入研发,研发的5%用于安全的研发,在安全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得到很多安全认证。绿盟、深信服、360、奇安信等都在鸿蒙安全生态里。2、内核做得比较薄,松耦合,应用不会干扰其他应用,
Q:其他手机厂商使用鸿蒙OS时是否有顾虑?
A:其他厂商短期1-3年之内是不可能用。另外谷歌也可能会限制,例如用了鸿蒙会有一些手段等等。因此,从早期看华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是不会用的。其他厂商是可以使用Open Harmony,完全可以自己用其他名字命名,也有利于物联网的统一。中长期看,如果鸿蒙OS开源更多,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Q:鸿蒙跟软件合作伙伴的商业模式?
A:软件合作伙伴自身偏向于TO B业务,在华为的生态合作过程中给这些厂商传导更多的业务。更紧密相关的是TO C的应用厂家及智能硬件厂商美的、格力等。
Q:现在小米、OPPO等厂商未来面向物联网有两种选择,基于安卓开发,或者基于华为 Open Harmony ,路径选择的考虑重点会是什么?
A:1、与Open Harmony开源组织运营有关,运营得好会应用更多。整个业界开源的OS还是比较多的,用的好的并不多,这与开源规则和运营有关。Open Harmony是永久性、不收回的、全球性的免费授权,是开放和授权力度最大的;
2、与国家后面设立物联网标准融入 *** 作系统及力度支持相关;
3、Open Harmony本身做得好不好。
Q:哪些企业会带来业务量的突然增长?
A:对于软件厂商: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的壁垒,在华为生态的基础上做大自己的生意。华为发展新业务有自己的底线,合作伙伴会提升这些新业务的业务量。
对于智能硬件厂家:线上线下销售会优先推,销售上会有一个助力。
Q:华为物联网终端最后通过手机控制,因为芯片影响目前的说法?
A:华为目前的存量芯片,支撑今年是没有问题,P50 MATE50都会按时发布。华为也获得了一些4G芯片,发布的Pad用的是高通的4G芯片,华为会出一些基于4G的手机和Pad。后续能不能获得不含有美国技术的5G芯片还有待观察,今年明年情况还好。
Q:未来除了内核外继续开源?
A:大概率还会继续开源,具体开源多少和时间节奏目前还不确定。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6月13日华为蓝军资深专家交流会观点)
Mind+是一款非常专业且优秀的青少年编程软件,通过这款软件,可帮助青少年用户快速学习编程,该软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各种主流的主控板以及其它的开源硬件,提供多种多样的电子模块,一键即可进行添加,还可一键安装常用的硬件驱动,基于Scratch30开发,支持人工智能,同时支持物联网功能,可拖动图形化积木编程,还可使用其它不同的高级编程语言,如Python、C、C++等,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总而言之这是一款非常好用的软件,如果您有需要,那就赶快下载体验一下吧!软件功能
1、支持Arduino、micro:bit主控板
Mind+ V11版本支持Arduino、micro:bit等主流硬件主控板和几十种常用扩展模块,并在后期会持续对Boson系列、Gravity系列等模块库进行扩容。
2、一键安装常用硬件驱动
为解决用户在安装多个硬件平台驱动时,需要逐一安装驱动、容易安装失败等问题,Mind+软件中集成了一键安装完成常用的开源硬件平台驱动的功能,省去了用户很多繁琐的步骤。
3、内置视频教程
内置离线教程和在线教程:Mind+软件界面里,“帮助”板块内置视频教程;Mind+软件的界面,还增加了“学习”板块,方便用户轻松根据教程逐步 *** 作完成入门学习和示例。
4、支持与Scratch舞台角色的交互
Mind+不仅支持Scratch自带的鼠标、键盘对角色的控制功能,还扩展出支持传感器、舵机等模块与一到多个角色之间的交互控制功能,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互动编程和互动装置项目。
5、拓展物联网、摄像头识别等功能
结合OBLOQ物联网模块和Easy IoT平台,可实时、远程监测传感器模块数据,并远程控制常用设备,可以实现物联网功能,降低了学习物联网门槛;也可以通过摄像头动作检测功能,拓展人机交互方式。
6、支持多语言编程python/c/c++
除了预置的图形化编程,Mind+也开放了python编程,并可以用python编程对Arduino、micro:bit等开源硬件进行实时控制,同时也支持c/c++等高级编程语言进行控制。
7、实时和脱机运行
用户只要将程序上传到硬件中执行后,不仅可以联机执行程序,也可以脱离电脑运行程序。
软件特色
1、基于Scratch30,入门门槛低。
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图形化编程平台之一,拖动图形积木即可进行编程,让你轻松跨入编程世界的大门。
2、支持三大主流开源硬件平台,可脱机运行。
当前教育中的开源硬件主流是基于Arduino、micro:bit、esp32的相关产品,Mind+完美的将三个硬件平台与Scratch软件平台进行了融合,使其拥有一致的使用体验,并且可以脱离电脑运行,让你摆脱电脑的束缚,改造真实世界。
3、支持海量电子模块,一键添加。
拥有强大的硬件扩展功能库,直接使用即可以对几十种硬件模块,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通讯模块、显示器、功能模块进行编程控制,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给你丰富的d药库进行创造。
4、自动转换Python代码,可手动编辑。
使用图形化积木编程时可以自动转换为Python或C代码,对照学习很轻松,同时也可以手动编辑代码,让你轻松进阶编程达人。
使用方法
1、打开软件,进入软件主界面,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
2、点击项目,可选择新建项目、打开项目、最近编辑、保存项目等
3、点击编辑,可选择恢复删除,也可选择打开加速模式
4、连接设备,可选择打开设备管理器,一键安装串口驱动等
5、可对模块、造型、声音进行设置,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设置
6、运动、外观、声音、事件、控制、侦测、运算符、变量、函数
7、可对x、y坐标进行设置,还可设置显示方式、大小以及方向
8、扩展项,包括主控板、套件、扩展板、传感器、执行器等
9、可在方框内输入关键词,快速进行搜索,方便又快捷
10、支持实时模式,同时也支持上传模式,自由进行选择
11、打开设置界面,可对语言、显示、主题、缓存等进行设置
官方教程
1、首次使用,下载Mind+Link,并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每次编程前确保Mind+Link在运行之后就可以搜索,然后通过COM口连接硬件主控板了
运行Mind+ Link 等待加载完成之后可以关闭窗口,软件将以托盘小程序的形式后台运行。
注意:第一次打开时需要加载文件,时间稍长(根据网速),请耐心等待几分钟。
搜索Mind+ Link 确保Mind+ Link已经打开运行之后,点击搜索Mind+ Link 或 重新搜索 。
详细使用流程
为方便用户使用,Mind+推出了在线编程,无需下载安装几百兆的软件,只要有良好的网络,打开浏览器即可进行编程,且不用频繁进行更新,随时使用最新版本,非常适合个人用户使用。
注意:Mind+在线版运行依赖良好的网络,因此学校机房请使用 Mind+离线客户端。
本文介绍在线编程使用流程及常见问题,若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可加入Mind+官方QQ交流群进行反馈。
准备工作
为了更加良好的体验在线编程,请先确保一下两个条件满足。
-浏览器
由于Chrome浏览器强大的兼容性,因此强烈建议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打开在线编程页面。
使用其他浏览器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
Chrome浏览器可以在Mind+官网进行下载:
-网络
由于Mind+在线编程需要通过远程服务器编译程序,因此请确保电脑的网络良好。
如有使用***/代理等工具,请将在线编程网址设置为白名单。
开始编程
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编程。
打开Mind+在线
打开Mind+官网或百度搜索Mind+,在首页点击在线编程。
注意:第一次打开需加载文件,时间稍长(根据网速),请耐心等待几分钟。
-实时模式编程
如果不连接硬件,仅进行实时模式的纯软件使用,则可以直接进行编程及使用,无需安装插件。
可参考Mind+实时模式基础教程(前14节为纯软件编程):
-硬件编程
如果需要连接硬件主控板,则需要使用Mind+ Link桌面插件。
Mind+ Link
由于Mind+运行在浏览器上,与硬件主控板进行连接需要中间插件进行通信,因此在使用Mind+在线版时请确保Mind+ Link正在运行。
Mind+ Link可以在Mind+官网进行下载:
或者在软件中点击“搜索Mind+ Link”搜索失败时会d出提示框,点击“下载”将跳转到官网下载链接。
运行Mind+ Link。
等待加载完成之后可以关闭窗口,软件将以托盘小程序的形式后台运行,可以退出及一键还原。
注意:第一次打开需要加载文件,时间稍长(根据网速),请耐心等待几分钟。
搜索Mind+ Link。
确保Mind+ Link已经打开运行之后,点击搜索Mind+ Link 或 重新搜索 。
选择COM口
连接设备菜单下会多出几个菜单,以及发现的设备COM口号,选择对应的COM口号即可对硬件主控板进行通信控制了。
注意:如果电脑第一次使用硬件,需要安装驱动,可以点击菜单“视频教程”中的“驱动安装”教程进行安装,或者查看安装驱动的教程及常见问题 :安装驱动教程
常见问题
提示上传出错怎么办?
分三步排查问题:
1、确定问题:先看小黑窗,如果显示编译出错那么根据错误提示检查代码,如果显示上传失败或者烧录失败则说明程序没有问题是连接的问题;
2、尝试解决:如果是连接问题,那么判断是第一次使用这个板子出错还是以前可以上传现在不能上传,如果第一次使用出错则运行一键安装驱动,否则更换USB口测试;
3、寻求帮助: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则打开设备管理器将COM端口截图发到Mind+官方QQ交流群(671877416)寻求帮助。
板子插入后无COM口号怎么办?
首先请尝试更换USB口,确保连接正常,如果第一次使用请运行“一键安装驱动”,若依然无法连接可“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端口
问:下载后双击无反应。
答:更新到最新版本,或尝试使用兼容模式运行即可,详细解决办法
问:下载后提示不是有效的win32程序。
答:Mind+不支持windows XP,请升级系统到windows 7及以上。
问:下载后安装提示其他错误。
答:下载的安装包不完整,请使用浏览器自带下载功能或进入Mind+官方交流群进行下载。
问:安装时提示“无法写入文件”。
答:Mind+没有关闭完全或杀毒软件误拦截,请点击取消安装,在mind+官网下载最新版本,重启电脑关闭杀毒软件后再次安装。
问:安装时杀毒软件提示软件在修改文件。
答:请点击允许 *** 作,或暂时关闭杀毒软件进行安装,从官网下载的软件安全请放心安装。
更新日志
版本V170 RC10 2021122
RC10
1、重要更新Python模式推出,支持图形化Python及纯代码Python编程。[教程]
2、重要更新microbit V2上传模式主控板及大部分扩展模块的支持。
3、新增书包功能,可实现跨程序复制图形化积木。
4、新增积木搜索功能,直接搜索即可找到积木。
5、obloq模块扩展升级,兼容I2C版WiFi Iot模块。
6、RMTT新增红外发射模块支持。
7、其他优化及bug修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