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第1张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云计算出现的初衷是以网络为依托解决特定大规模数据处理问题,因此它被业界认为是支撑物联网后端的最佳选择,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后端处理能力与应用平台,为众多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率计算模式,兼有互联网服务的便利、廉价和大型机的能力。

规模化是云计算的核心指标。PC时代,用户以亿为单位计算,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以10亿为单位计算,而在物联网时代,节点数以100亿为单位计算。在PC互联网时代诞生的云计算平台,勉强可支持移动互联网时代,但物联网时代的超大数据流量,就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大型和超大型的网站系统为网站的基础设置提供创新的转折点。

根据设备节点数的增长趋势,将来的数据存储量每两年增加一倍。而且这些设备产生数据量远大于PC和手机,因为这些设备是在记录人类数字化生活,产生的数据将是天量,譬如DropCam产生的视频量,远远超过Youtube一天上传的视频量。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超大流量数据处理将成为对于云计算的挑战!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未来的物联网的发展还是依靠强大的云计算平台,为人们提供最佳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

物联网实现全球亿万种物品之间的互连,将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应用、不同领域的物理实体按其内在关系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对小到螺丝、铅笔,大到飞机、轮船等巨量物体进行联网与互动。物联网能够实现社会活动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物联网并不是单纯的,它包括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决策、服务等多个方面,呈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智慧信息处理和决策、人与物的互动、等物联网与实体间的泛在互联,错综复杂,所有物联网收集和处理的信息最终要依靠强大云计算平台来完成数据的处理决策并输出最优解决方案回馈给终端。

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应用层,还有一个网络层,还有感知层。未来的物联网应该是一个由云+端组成的一个庞大网络,随着传感器网络大规模部署,各种终端就像蓝海一样,分布到各种各样基础设施上收集信息,在通过各种网络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行计算和处理,经过计算和处理的信息最后到了应用层为不同的领域各种各样行的支撑服务。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50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