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的手机信号怎么样啊??

电信的手机信号怎么样啊??,第1张

在繁华的城市,热闹的乡村,人口密集的地方,电信信号还是可以的。

拓展内容:

电信手机信号不好的解决办法:

检查SIM卡是否有问题,更换其他的SIM卡试一下或者去营业厅换卡;

查看周围是否有影响信号的物品,例如电脑、第三方软件等等;

前往官网下载最新版固件,重刷一遍固件,同时选择双清。

秦岭-熊耳山地区长期被认为是燕山期成矿带,并被划入中国东部中生代(燕山期)成矿作用大爆发的范围(毛景文等,1999;华仁民等,1999),但我们新的研究认为并非如此,并提出了印支期成矿的新认识。那么何以过去长期一直认为是单一的燕山期矿床,现在不少却成了印支期形成印支期成矿又有什么样的地质构造背景同燕山期有什么关系为了说明这些问题,可以从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及构造-岩浆的耦合关系及本区的地幔状态(隆起)等深层次原因予以探讨。

矿床作为与不同构造活动有关的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体必然与区域构造演化有联系,任何地质作用或地质体的生成均与大地构造演化有关,矿床作为一种特定的地质体更是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看,印支期是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阶段中至关重要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才正式完成对接,秦岭主造山阶段结束,强大的俯冲碰撞挤压作用完成,从而使中国南北两大块体成为一个统一的克拉通陆块,开始了新的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印支期这次大的构造运动,在秦岭的表现是巨大和明显的,西秦岭产生了大量的印支期碰撞与岛弧型花岗岩。东秦岭虽然没有出现大量岩浆作用,但在远离俯冲带——商丹带的小秦岭与熊耳山地区却发生前缘挤压后缘滞后伸展拉张的构造格局,出现了许多碱性正长花岗岩(207 Ma,40Ar/39Ar坪年龄)、碱性岩、碳酸岩(208~224 Ma)。在熊耳群中亦出现20655 Ma(40Ar/39Ar)、太华群中黑云母正长石测试为213 Ma和223 Ma(K-Ar)的数据(任富根等,2001),显然它们不是成岩年龄,而是印支期构造热事件,是对印支期秦岭造山带与华北陆块碰撞拼接作用的响应。特别有意义的是王义天(2002)对小秦岭变质核杂岩东部武家山一带拆离断层下部厚层糜棱岩带中糜棱岩化片麻岩的黑云母进行的40Ar/39Ar测定,分别获得(21775±031)Ma和(21997±032)Ma的坪年龄和(21650±20)Ma及(22103±12)Ma的等时线年龄,从而获得了小秦岭变质核开始形成的确切年龄,进一步证明了小秦岭伸展构造开始于印支期。世界各地与造山带有关的许多金及多金属矿化主要出现在造山晚期的伸展抬升阶段。造山后的松弛、拉张和伸展抬升,使地壳热量再分配,上地幔物质和能量与地壳发生交换,极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现有同位素及地球物理资料(第六章)亦揭示出本区为地幔上隆区。牛树银等(2001)提出华北是典型的地幔亚柱构造,小秦岭-熊耳山地区为其幔枝构造,证明本区存在有与地幔柱相关的构造。由于地幔柱作用和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地幔流体向地壳运移扩散(有同位素资料证实),从而形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的众多金矿床。

至于一些燕山期(白垩纪)的同位素年龄,应是秦岭造山后发生隆升、垮塌作用,并伴有变质核杂岩的生成时所代表的构造抬升作用的反映。燕山期成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甚至整个秦岭地区除了有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外,也不断发现有印支期的成矿作用。而且,我们认为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应该是在印支期时已开始的成矿作用在板内条件下的继承和叠加。印支与燕山期成矿作用的叠加现象是本区乃至秦岭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和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相一致。印支期是开始和先导,燕山期叠加成矿作用,才真正构成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的完整旋回。

因此,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主体为印支期成矿的结论,可以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根据描述    ,  可能是    尖头鱥、大吻鱥       应该不是秦岭细鳞鲑(可达45厘米)  学名

鲤科    Cyprinidae   尖头鱥属(大吻鱥属) Rhynchocypris   鱼类 (具体哪种不知)

下图为     焦氏尖头鱥(gui)  Rhynchocypris oxycephalus   ,俗称   尖头鱥 、尖头大吻鱥、土鱼

体长,稍侧扁,腹部圆,尾柄稍高。吻皮略突出于上唇之前或与上唇相齐,吻长等于或小于眼间距。口裂宽浅,呈弧形。鳞细小,排列不规则。侧线完全。常见于水草较多的江河静水区。

东亚的河川及湖泊,体长可达172厘米,属杂食性,但多以小鱼及昆虫为食。分布于前苏联、朝鲜、日本及我国图们江、黄河和长江水系。

二叠纪是古生代最后一个地质年代,地壳运动又趋活跃,全球范围内一系列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史中著名的联合古陆在二叠纪末期基本形成。该大陆几乎由北极延伸至南极,跨越了不同的古气候带。这种全球古构造、古地理环境的巨变,造成了陆相、潟湖相沉积类型的广泛发育,气候带的明显分异和生物界的重要变革。联合古陆东南缘继续存在结构复杂的古特提斯多岛洋,而使中国二叠纪地史既反映全球共性又有自身特色。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华北板块主体自二叠纪起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仅局部地区遭受短期海侵影响。因此二叠系以陆相沉积为主。位于华北中部的山西太原地区二叠系发育最好,研究最详,是公认的华北地区二叠系标准剖面。

1山西太原西山二叠系标准剖面

这个剖面二叠系总厚达数百米。从岩相分析来看,下二叠统下部山西组几乎全系陆相沉积。本组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具斜层理,并有植物化石等,属河床相;向上以泥页岩粉砂岩为主,夹煤层,含植物化石,为典型的沼泽成煤相。由山西组向上出现了一套岩性复杂的陆相沉积,即“石盒子群”(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夹有煤层及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主要属于沼泽相沉积;上石盒子组仅有少量炭质页岩,不含煤层,并开始出现紫红色泥页岩层,植物化石保存较好,但不及下部多,主要属河流、湖泊相沉积。气候已逐渐转为干燥。上覆石千峰组是一套紫红色岩系,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和砂质泥岩的互层,已是典型的干燥气候的内陆河、湖相地层(图8-6)。

综上所述,太原西山二叠系剖面各组自下而上厚度逐渐增大,颜色由黑灰至黄绿至紫红:由含煤到不含煤,这些特征说明经历了由沼泽低地逐渐变为河湖盆地,气候由潮湿变为干旱的历史过程。

图8-6 中国二叠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有修改)

L—梁山组。1—火山岩;2—硅质岩、硅质泥岩;3—硅质团块灰岩;4—煤层(其他图例参图8-2,4)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

太原西山剖面可代表华北-东北南部区二叠系的一般情况,但各期岩相的横向变化仍有所不同。

山西组地层分布广泛,厚度不大,一般为100~200m,主要为内陆湖沼相及沼泽相含煤地层。说明当时本区除一些古陆剥蚀区外,普遍为地势低平的潮湿气候环境,广泛发育了沼泽,植物大量繁盛,因而成为重要的造煤时期。

石盒子群的分布也较广泛,但横向变化显著。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淮南型,分布于淮南及豫西一带,主要是灰色的砂、页岩,含重要可采煤层,并找到含海相或半咸水相化石(Lingula舌形贝)的夹层;②苏北型,分布于苏北、鲁中、冀东和辽东一带,石盒子群下部有可采煤层,但不重要;③山西型,分布于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一套黄绿色至紫红色砂、页岩及泥岩为主的地层,基本上不含可采煤层,但有植物化石。由此可见,当时本区古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太行山以西地势较高,石盒子群以河流、湖泊沉积为主;太行山以东的苏北、鲁中、冀东及辽东等地地势较低,气候也较湿润,石盒子群含有可采煤层,以湖泊沉积为主;淮南一带地势低洼,临近华南海区,偶受短暂海侵,石盒子群含重要可采煤层,为近海沼泽沉积(图8-7)。

(二)华南区

华南板块二叠纪时遭受了晚古生代中最大的海侵,与华北-柴达木板块的大陆面貌形成鲜明对比。华南海相二叠系发育特征以黔中地区为代表。华南石炭纪末、很多地区地壳上升,普遍海退,至二叠纪初又逐步下降接受沉积,致使二叠系和石炭系间多为假整合接触。中二叠统(阳新统)以浅海相灰岩为主,分布极广,代表一次海侵的产物;上二叠统(乐平统)普遍发育有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煤地层上部又以海相地层为主。浙、闽、粤沿海一带及海南岛地区二叠纪时已属稳定地区,构成华南板块的一部分。

1黔中一带二叠纪标准剖面

黔中一带二叠系总厚达1000m以上,与下伏上石炭统为假整合接触,界线清楚。中二叠统下部相当栖霞阶的地层,其底部梁山组为厚十多米的砾岩和黑色页岩,常夹薄层煤层,含植物化石及珊瑚化石,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向上为120~500m厚的灰黑色和黑色厚层块状灰岩,含大量的燧石结核,产 Nayasakaia(早板珊瑚),Polythecalis(多壁珊瑚),Nankinella(南京 )等,即所谓栖霞(灰岩)组,属浅海灰岩相。上部相当茅口阶的茅口组为浅灰色至白色块状质纯灰岩,厚约250m,产 Neoschwagerina(新希瓦格 ),Verbeekina(费伯克 ),Wentzelella(文采尔珊瑚)等,为浅海相沉积,中二叠世末发生海退,沉积间断,至晚二叠世初又下降接受沉积。上二叠统下部龙潭组(相当龙潭阶)假整合于茅口灰岩之上,为一套砂岩、页岩及薄层石灰岩为主的地层,夹煤层及燧石层,厚180多米。产Gigantonoclea(单网羊齿)、Gigantopteris(大羽羊齿)及腕足类、 类等化石,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长兴组为泥质灰岩和灰岩,常含燧石团块及条带,厚约120m,产有Oldhamina(俄哈姆贝)、Palaeofusulina(古纺锤 ),属浅海相;长兴阶上部称大隆组为燧石层,页岩和燧石灰岩的互层,底部夹黑色页岩及极薄的烟煤一层,厚35m,含Pseudotirolites(假提罗菊石),属近水海湾相沉积。向上与下三叠统为假整合接触(图8-6)。

黔中一带二叠纪时经历了两次海侵:一次是在中二叠世早期,为初期短暂的滨海沼泽环境的大海侵,沉积了浅海相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第二次在晚二叠世末期,沉积了以海相为主的长兴阶地层。二次海侵之间为海退期,造成滨海沼泽环境,形成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即所谓的“龙潭煤系”。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

华南晚石炭世后,大部分地区地壳上升海水暂时退去,至中二叠世初,又开始下降接受沉积致使二叠统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中二叠世地层在华南区分布十分广泛,普遍发育了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说明早二叠世为广泛海侵时期,此次海侵为华南地史上最大的海侵时期之一,在北部海水淹没了整个上扬子地区,向东侵入到东南一带的大部分地区。但海侵本身又是个复杂过程,初期梁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仅分布于本区北部,大致在滇东、贵阳、长沙、南昌一线以北,这些地区在泥盆纪、石炭纪时一般都是高出海面的陆地,到二叠纪初地形逐渐夷平,为滨海沼泽地带;此线以内的地区则主要为浅海环境,这种情况仍然是继承了过去“北高南低”的古地理而貌。栖霞灰岩分布最广,且岩相厚度较稳定,到处发育了含Hayasakaia(早板珊瑚)、Nankinella(南京 )等化石群的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灰岩,它不仅超覆在晚古生代一直处于陆地状态的上扬子地区(川、鄂),而且在东南一带的部分地区也形成超覆。晚期茅口灰岩富含Neoschw agerina(新希瓦格 )、Verbeekina(费伯克 )、Wentzelella(文采尔珊瑚)等动物群,分布范围较栖霞组为小,岩性上也不如栖霞灰岩稳定,尤其是雪峰古陆以东的地区,岩相和厚度变化显著:如在黔桂一带茅口灰岩厚度常在500m以上;向东至湘鄂一带,石灰岩中燧石成分大增(“当冲层”),而厚度渐减;再东至苏皖及浙江一带,则全变为硅质页岩,厚度仅15m左右(孤峰层),化石以菊石类为特征,可能为静水海湾相沉积。看来,茅口期在部分地区已发生了海退,栖霞期的稳定的浅海灰岩相的局面到此时已经有所改变。

图8-7 中国晚二叠世古地理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

中二叠世末,华南地区普遍地壳上升,发生海退和沉积间断,致使上、下地层间为假整合接触,在东南一带还见到有微不整合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东吴运动”。“东吴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地壳上升和海退,并在西部(川、滇、黔)发生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即通称的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康滇地轴及其周围的地区,其范围在峨眉-古蔺一线以南,古蔺-贵阳-建水一线以西,向西可抵怒江东岸,北可至柴达木地块,规模较大,范围广,最厚达2000m以上。玄武岩的时代主要属晚二叠世早期,但中二叠世晚期已开始喷发,除初期有部分为海底喷发外,基本上是一套大陆火山喷发岩系。“东吴运动”之后,古地理出现了新的面貌。晚二叠世初期(龙潭期)除康滇古陆、江南古陆及华夏古陆外,都下降接受沉积。此时华南广大地区主要为一滨海平原,海水多次侵入,形成以海陆交互相为主的龙潭阶地层。由于各地古地理面貌有所差异,因而龙潭阶岩相分异显著,大致可分为3种沉积类型:①浅海灰岩相,分布于北部川北、陕南、鄂西一带及黔东、桂西一带,称吴家坪组,除底部有极薄的页岩偶夹薄煤层外,主要为浅海相石灰岩,含有Codonofusiella(喇叭 )、Liangshanopnyllum(梁山珊瑚)化石,为地势低凹,长期遭受海侵条件下的沉积;②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分布于华南的广大地区,是重要的含煤地层,以含Gigantopteris(大羽羊齿)等植物群为特征;③陆相含煤沉积,主要分布于康滇古陆以东的川西、滇东和黔西等地,说明这些地区为未遭受海侵的大陆沼泽地带(图8-7)。

晚二叠世末期发生了新的海侵——长兴期海侵,普遍发育了长兴阶海相地层。但海侵范围不广,康滇古陆东侧的滇东、川西、黔西等地继续发育了陆相含煤地层,说明长兴期海侵并未达到这些地区。长兴阶海相地层根据岩性及生物群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类:长兴灰岩及大隆硅质层,前者为浅海相灰岩,含Palaeofusulina(古纺锤 )等化石;后者主要为硅质页岩及硅质层,以含菊石类化石(如Pseudotirolites假提罗菊石)为特征,并有植物化石,属静水海湾相沉积。上述长兴组和大隆组,在一些地区表现为上、下关系;而另一些地区又为横向变化关系,即只有长兴灰岩,或只有大隆层,说明沉积环境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地都是显著的。再一次说明岩石地层单位顶、底界面的“穿时性”特征。

(三)其他地区

塔里木地块边缘下部为陆相杂色碎屑岩岩系,有时夹玄武岩,含华夏植物群Sphenophyllum thonii等植物化石,局部含海相层;上部由内陆山间盆地式的杂色碎屑岩和玄武岩夹层组成,含植物、淡水双壳类、介形虫等化石,植物群属北方安加拉植物区系。二叠系总厚达1000~2000km。天山-兴安地区、西段天山准噶尔地区二叠系为山间盆地的陆相沉积。包括北山、内蒙古及东北北部的广大地区,早二叠世为活动海槽,沉积物内厚度巨大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含北方型冷水动物群,以腕足类最丰富,珊瑚、 次之。其中腕足类Yakovlevia(雅可夫列夫贝)、Horridonia(耸立贝)、Licharewia(李哈列夫贝)、Kochiproductus(柯支长身贝)等为其典型代表。海槽南缘出现南方暖水型和北方冷水型交替的生物组合。中二叠世末,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造成中、上二叠统间的不整合,这次地壳运动被称之为“北山运动”。其结果导致海槽“封闭”,海水退去。晚二叠世形成巨厚的陆相碎屑岩系,夹陆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沉积。含以Callipteris为代表的安加拉植物群和淡水双壳Palaeomutela(古米台蚌)等化石。昆仑山区的二叠系为厚度巨大(数千米)的碎屑岩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灰岩,含腕足类、珊瑚等化石,与上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秦岭地区二叠系以碎屑岩、碳酸盐岩类为主,厚度巨大,岩相变化剧烈,局部具火山碎屑岩,岩石遭受轻度变质,含 、珊瑚、腕足类等化石。

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藏东横断山脉,向南直至滇西等地区,除藏北羌塘区(藏北地块)二叠系以浅海相砂岩、页岩及灰岩为主,局部夹煤层外,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为厚度巨大的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灰岩、硅质岩等组成,有时上部夹含煤岩系,含腕足类、珊瑚、 及少量华夏植物群化石。雅鲁藏布江以南的西藏南部仅有早二叠世,在喜马拉雅山区称色龙群,厚400m左右,由页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及灰岩等组成,主要属浅海相沉积。

台湾地区属环太平洋地槽的一部分,主要是一个中新生代活动带,可以肯定的古生代地层仅出露有二叠系。分布于中央山脉东部的大南澳群为一套变质杂岩,由砂页岩、灰岩、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变质而成,下部变质灰岩中发现有早二叠世的 类和珊瑚化石,上部未见化石,向上为上白垩统不整合所覆,因此其时代属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大南澳群属优地槽型沉积,代表半深海—岛弧海区的产物。

本书涉及的秦岭地区主要是指北纬30°00′至34°00′、东经107°00至113°30′的东秦岭地区,它与华北克拉通的界线为洛南—滦川断裂(黑沟—铁炉子断裂),与扬子克拉通的界线为成口—房县断裂。东秦岭地区以商县—丹凤断裂及大巴山弧形断裂为界,又可以划分为北秦岭造山带和南秦岭造山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图3-3)。南、北秦岭两个构造单元出露地层、变质程度及沉积建造均有很大差别。

一、地层序列与岩石建造

1南秦岭构造带

南秦岭构造带地层发育较全,基底由陡岭群和毛堂群(河南西峡—淅川一带)、武当群和耀岭河群(鄂西北武当山地区)、或郧西群和耀岭河群(陕西安康地区)组成。盖层沉积包括震旦—白垩系。

陡岭群由原岩为陆源碎屑岩—泥质岩—泥灰岩的黑云斜长片麻岩、绢云石英片岩、石墨片岩和大理岩组成,夹少量斜长角闪岩,为浅海火山-沉积建造。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局部混合岩化。陡岭群不整合伏于毛堂群(姚营寨组)之下,两者之间被一层变质砾岩所隔。

毛堂群姚营寨组、武当群和郧西群均为以石英角斑岩或石英角斑质凝灰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建造。毛堂群马头山组和耀岭河群主要由玄武质细碧岩组成,含绢云母片岩、千枚岩和少量流纹斑岩。在武当山地区,武当群出露面积约为耀岭河群的4倍,因此石英角斑岩在该地段占绝对优势。关于上述各群的时代归属和对比,目前争议较大,但根据陡岭群变质程度明显比其他各群深、且不整合于姚营寨组之下这一事实,说明陡岭群应为南秦岭已知出露的最古老岩石,其时代归为古元古代,武当群、毛堂群(姚营寨组)属中元古代(中国地层典编委会,1999),其它各群归为新元古代。

南秦岭的盖层沉积包括震旦系—白垩系。同一时代地层在岩石建造性质和变质程度往往横向变化很大。震旦系—奥陶系在淅川小区和留坝—郧县小区由未变质-浅变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大理岩、砂岩、板岩和千枚岩等组成,而在紫阳—竹溪小区北部的安康—平利一带,寒武系(洞河群)则为一套火山-沉积岩建造,厚度与岩性纵向变化大,主要由板岩、千枚岩、灰岩、硅质岩组成,夹原岩为苦橄岩和玄武岩的绿片岩及斜长角闪岩和石煤层,岩石普遍含炭质。洞河群总体显示出裂谷环境的特征。南部高滩—兵房街一带寒武系和奥陶系由板岩、千枚岩、灰岩粉砂岩和硅质岩组成。其中寒武系含炭质较高,并夹石煤层。志留系主要分布在留坝-郧县小区及紫阳-竹溪小区。前者由巨厚千枚岩和云母片岩组成,后者由砂岩和板岩组成。淅川小区志留系由泥质岩、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底部为火山碎屑岩。

图3-3 秦岭地质构造单元简图

(据张本仁等,1990)

1—第四系;2—华北克拉通盖层;3—南秦岭盖层;4—扬子克拉通盖层;5—元古宇;6—太古宇;7—蛇绿岩建造;8—晚中生代花岗岩;9—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10—早古生代花岗岩;11—中-晚元古代花岗岩;12—基性-超基性岩体

泥盆系主要分布在白云—柞水小区(北泥盆系带)及留坝—郧县小区(南泥盆系带)。两区泥盆系均为复理石建造,由巨厚的浅变质—基本未变质的砂-泥质岩石和碳酸盐岩组成。其中白云—柞水小区中泥盆统青石垭组为区域层状Zn-Pb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留坝—郧县小区公馆一带泥盆系为Hg-Sb矿床的赋存层位。淅川小区,泥盆系由未变质的泥砂质岩石和碳酸盐岩组成。该区西北部西坪一带泥盆系刘岭群与白云—柞水小区的泥盆系相当。石炭系分布于淅川小区,留坝-郧县小区和白云—柞水小区,由基本未变质的灰岩组成,夹炭质页岩。南秦岭二叠系和三叠系限于镇安西口地区,主要由灰岩组成,夹页岩和砂岩。白垩系为陆相地层,主要分布于淅川小区,沿商丹断裂展布,由粉砂岩和砾岩组成。

2北秦岭构造带

北秦岭构造带地层发育不全,主要见有以古元古界秦岭群为主体的岩石组合、中元古界为主的宽坪群、及早古生界的丹凤群和二郎坪群,其特征如下:

秦岭群平面上呈一巨大的透镜体状展布,它不是单一的地层单位,而是包括了不同时代、来源、性质的地质体和岩块(张国伟等,1998),主要由原岩属陆源碎屑杂砂岩的黑云斜长片麻岩、钙硅酸盐岩和石墨大理岩组成,夹少量原岩为基性岩墙的斜长角闪岩,而西部秦岭群中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的斜长角闪的数量增多。秦岭群主要经历了早元古代、新元古代和加里东三期变质作用,主期发生于新元古代。从西向东变质程度由低角闪岩相(寨根地区)依次递增为麻粒岩相(桐柏地区)。关于秦岭群的年代,目前较一致认为其主体属早元古代。如游振东等在内乡板厂黑云斜长片麻岩中获得了2210Ma的全岩Th-Pb等时线年龄;张宗清等在西峡蛇尾获得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锆石U-Pb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226Ma,同一地区斜长角闪岩的Sm-Nd年龄为1982Ma。值得注意的是,张国伟等在丹凤西峡的秦岭群斜长角闪岩中获得了2973±295Ma的Sm-Nd年龄。由于黑云斜长片麻岩为碎屑成因,因此秦岭群主体年龄属早元古代,但也可能包含了少量晚太古代物质。

宽坪群呈条带状分布于北秦岭带最北部。其下部主要由原岩为拉斑玄武岩的斜长角闪岩和绿片岩组成,中部以原岩为杂砂岩的石英片岩为主,上部以大理岩为主。虽然张寿广等提出宽坪群应为一个岩石-构造-地层单位的认识,但他们仍认为该群具有上述层序。该群岩石的变质等级为绿片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张宗清获得宽坪绿片岩Sm-Nd等时线上边界年龄为975±39Ma,下边界年龄为920±59Ma,εNd(T)=+45~+65,似应认为宽坪群形成于中、新元古代之交。然而由于近年其他人(张维吉,刘敦一等)还对该群云母石英片岩以锆石U-Pb法等测得更老的年龄值1681~1974Ma,且在1000Ma左右发生于秦岭群中的构造—热事件也明显地波及到宽坪群,故对于宽坪群形成时代尚有争议,但多数人倾向认为该群应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

丹凤群和二郎坪群分别为分布于秦岭群南、北两侧的蛇绿岩建造。时代均属早古生代,丹凤群已有的年龄数据为:Sm-Nd,4026~174Ma;Rb-Sr,4478~415Ma;其中南带丹凤群以变基性火山岩为主,含中性火山岩及少量基性岩墙和杂砂岩。北带二郎坪群主要由基性熔岩组成,含少量石英角斑岩,上覆巨厚的杂砂岩和较纯的碳酸盐岩,夹放射虫硅质岩。两套蛇绿岩的基性熔岩均具枕状构造,并普遍遭受细碧岩化蚀变作用的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两套蛇绿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弧后边缘海环境。

二、沉积作用的化学元素演化

因北秦岭所包括的地层单元较少,地层记录缺失的很多,现在见到的各地层单元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沉积作用不是连续的,因而各地层单元间沉积旋回变化特征不明显。为此,在讨论秦岭地区沉积作用演化时,重点讨论南秦岭地区的沉积作用的化学元素演化。

1南秦岭沉积作用的化学元素演化

对南秦岭各时期地层沉积的构造环境和沉积物源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目前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根据张本仁等(1994)对南秦岭构造带内的古元古界陡岭群、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泥盆系的沉积物源和构造环境的分析,与陡岭群时代相当的北秦岭带的秦岭群相比,陡岭群变碎屑岩的Li、Th、Sc、La、Co、REE明显偏低,而(LA/Yb)cn、Eu/Eu比值明显偏高,表明二者物源不同,但尚不能确定物源及构造归属。对寒武系—奥陶系的研究认为,留坝—陨县、白云—柞水和淅川小区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外,还有更早的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为其提供物质。对志留系—泥盆系沉积物源和构造环境分析认为,由于自新元古代开始转变为扬子板块的大陆边缘后,随着秦岭洋壳向北俯冲,大洋逐渐缩小,从志留纪开始,特别是泥盆纪时,南秦岭已接近华北板块活动大陆边缘的北秦岭,因此南秦岭的沉积盆地沉积物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除部分沉积物仍来自扬子克拉通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外,大部分来自北秦岭构造带。根据鄢明才等(1997)对南秦岭地层丰度的研究成果(表3-5),本构造带各时代地层沉积岩化学成分有如下演化趋势:

(1)主要成分的演化

从表3-5和图3-4可以看出,沉积岩Al2O3、SiO2、Na2O的含量在古元古界—新元古界早期含量较高,震旦系-奥陶系明显降低,志留系显著升高,至二叠系逐级降低,三叠系后又开始升高。

CaO和MgO的含量呈与上述元素相反的变化趋势,但随着地史的演变,CaO/MgO值呈增高趋势,MgO在震旦系—奥陶系高,CaO在泥盆系—三叠系高。

K2O含量在前震旦系变化呈平稳震荡走势,震旦系时突然升高,其后降低,到志留系时期又大幅升高,志留系以后的变化与Al2O3、SiO2的演化规律类似。

FeO+Fe2O3的含量变化基本上与Al2O3、SiO2的演化同步,但在元古宇中变化较大,其中的中元古界武当群中含量较低,而新元古界毛堂群、耀岭河群含量较高。

以上主要成分的演化原因在于,早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本区总体上处于不稳定的构造发展阶段,沉积岩以碎屑岩和泥质岩沉积为主,碳酸盐岩比例较低,因此CaO和MgO的含量较少,Al2O3、SiO2、Na2O等元素含量较多;由于古元古界陡岭群新元古界毛堂群、耀岭河群均含有较多的基性火山岩成分,故FeO+Fe2O3的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而中元古界武当群、新元古界陨西群则含有较多的酸性火山岩成分,因而SiO2含量高、FeO+Fe2O3含量低。但到了震旦纪—奥陶纪,南秦岭已转变为扬子地台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火山活动较弱,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地层中的碳酸盐岩的比例明显增加,且以镁质碳酸盐岩(白云岩)为主,次为泥质、碎屑质岩石,故MgO含量增加明显。到志留纪时由于南、北秦岭开始碰撞对接,构造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发生强烈变化,沉积岩主要为泥质、碎屑质岩石,造成Al2O3、SiO2、Na2O等含量迅速增加,随着沉积环境的趋于稳定,碎屑岩、泥质岩的沉积逐步减少,碳酸盐沉积作用逐渐增强,并以钙质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因而CaO含量到逐级升高,二叠纪时,几乎全为石灰岩沉积。侏罗纪—白垩纪由于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南秦岭普遍抬升,在拗陷山间盆地沉积了河流湖泊的陆源碎屑岩,Al2O3、SiO2等含量增加,但SiO2/Al2O3升高,而K2O/Na2O比值降低,显示出沉积物成熟度较低。

(2)微量元素与成矿元素的演化

如图3-4所示Ti、V、Cr、Co、Ni、Sc等铁族元素或相容元素的含量演化有从元古代至中生代呈由高到低逐波下降的变化趋势,其间有四个含量增长较快的时期,即古元古代(陡岭群)、新元古代(毛堂群、耀岭河群)、早古生代寒武纪及志留纪,前三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基性火山活动,火山物质的加入是造成这些元素在地层中相对富集的主要原因,古元古代地层Cr、Ni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时代地层,间接说明其基性火山岩的成分有别于其他时期的基性火山岩。志留纪时物源区的变化可能是铁族元素含量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3-4 南秦岭地化学元素的时序演化图

表3-5 南秦岭造山带各时代地层平均化学组成(wB)

注:含量单位:主成分10-2,Au 10-9,其他10-6。Pt3yl:耀岭河群,Pt3yn:陨西群,Pt3mt:毛堂群,Pt2wd:武当山群,Pt1dl:陡岭群。nN为样品数。

(据鄢明才等,1997)

Li、Be、Th、Sr、Ba等不相容元素虽然演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均在志留纪时期的地层中含量显著增加,另外Th在中元古代(武当群)、Ba在寒武纪、Sr在二叠纪—三叠纪时也有较高的增长。

W的含量在元古宙—奥陶纪地层低,志留系升高,到二叠系降低,随后升高。其中仅在志留系富集(186×10-6)。

Sn的丰度总体较低,只在震旦系(28×10-6)、志留系(26×10-6)中较高,与地壳平均值(25×10-6)接近,比南岭四堡群(34×10-6)和泥盆系(39×10-6)低很多。

Mo以寒武纪为界,以前呈逐渐升高趋势,以后则呈下降走势。其中在耀岭河群(14×10-6)和寒武系(16×10-6)相对较富。

Cu、Zn、Ag的富集演化与铁组元素类似,主要富集在志留系及以前的地层中。其中Cu在陡岭群(42×10-6)、耀岭河群(50×10-6)、寒武系(36×10-6)相对较富。

Zn则在耀岭河群(100×10-6)、志留系(100×10-6)较高。Ag在寒武系(0084×10-9)中含量较高。

Pb的演化总体呈增高趋势,但仅富集在毛堂群(22×10-6)、泥盆系(20×10-6)、石炭系(20×10-6)和白垩系(23×10-6)这几个层位。

Au主要富集在泥盆系(19×10-9)当中,其他地层均较低。

As的富集主要在志留纪以后地层、以泥盆系最富(98×10-6)、三叠系次之(86×10-6)。Sb则富集在震旦系(16×10-6)与泥盆系(099×10-6)地层中。

南秦岭各时代砂泥质岩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表3-6)是,从古元古代到新元古代ΣREE递增,到寒武纪降低,到奥陶纪又升高,在志留纪、泥盆纪又明显降低,石炭纪、二叠纪时又明显升高,到中生代明显降低。南秦岭和南岭造山带的ΣREE演化规律均与澳大利亚地台太古宙以后地层稀土总量随时代的增新,稀土总量随之升高的规律(南斯和泰勒,1976)相左。

表3-6 南秦岭各时代砂泥质岩石稀土元素参数

n:样品数。

南秦岭各时代砂泥质岩负Eu异常在古元古代(陡岭群)、在中元古代(武当群)中相对较弱,但在新元古代以后负Eu异常则很明显(Eu/Eu=056~070),且Eu/Eu值相对稳定。各时代(La/Yb)cn较为相近,只有中元古代武当群(La/Yb)cn值偏低。此外,La/Th比值早、中元古代较低,到新元古代明显增高;在志留纪、泥盆纪La/Th比值较寒武、奥陶纪时明显降低。但从石炭纪开始,呈递增趋势。

从以上各时代砂泥质岩的稀土元素演化情况来看,南秦岭沉积作用元素演化有两个突变时期,它们是与构造环境和沉积物源的变化相联系的。第一个突变时期是在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与晋宁运动相对应,此时南秦岭从较不稳定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转变为扬子板块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导致沉积物(主要是泥砂岩)中ΣREE增加,负Eu异常明显。第二个突变是在奥陶纪与志留纪之间,与加里东运动相对应,此时扬子与华北两陆缘开始趋近、对接。在志留纪之前,南秦岭沉积物由扬子板块北缘供给,砂泥岩La/Th比值较高(>4);志留纪以后,特别是泥盆纪,南秦岭沉积物转变为主要由北秦岭构造带供给,La/Th比值(335)与北秦岭构造带(<4)接近。在这物源转变时期砂泥质岩石的ΣREE也有所降低。

根据以上各时代地层主要成分、微量元素及砂泥质岩的稀土元素演化分析,结合沉积建造特点,从古元古代至中生代南秦岭地区地层元素演化可以分为4个演化阶段,每个阶段的构造环境、沉积建造、成矿元素及运矿元素富集特点如下:

(1)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不稳定的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此阶段本区处于扬子古陆的北部边缘,沉积建造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泥质岩、各类火山岩及碳酸盐岩的火山-沉积建造,与其他阶段的区别在于Al2O3、SiO2、Na2O高,Ca低,富铁族元素,贫Li、Be。

古元古代,本区可能处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形成陆源碎屑岩-泥质岩-泥灰岩夹少量基性火山岩的沉积建造(陡岭群),砂泥质岩石ΣREE含量(122×10-6)较低,地层中As、Sb、Cu、Cl等成矿与运矿元素含量较高。

中元古代,构造环境渐变为大陆岛弧环境,形成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和拉斑-钙碱性系列玄武—流纹岩的火山-沉积建造(武当山群),火山岩以酸性为主,地层中较富集大离子元素Ba、Th;砂泥质岩石以La/Th值偏低为特征,地层中成矿元素含量普遍不高。

新元古代早期,本区仍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同时异地形成了毛堂群、陨西群。毛堂群主要岩性为变酸性火山岩(姚家寨组,石英角斑岩)和变基性火山岩(马头山组,细碧岩)的火山-沉积岩系,以富集Fe、Ni、Co、Mn、Ti、Sc、V等亲铁元素为特征,成矿元素Pb、Zn、Au相对富集。陨西群主要由变中性火山岩(角斑岩)和变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组成,Zr、P、Sc较高,成矿元素Zn相对富集。

新元古代中期,本区可能已经开始进入了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发展阶段,此时期形成的耀岭河群主要岩性为变中基性火山岩(角斑岩—细碧岩)和变泥质岩,其中的富钠低镁质火山岩反映了边缘海张性的构造环境,耀岭河群富集Fe、Cr、Sc、Ti、V、P、Sr、B和成矿元素Cu、Mo、Zn。

(2)新元古代晚期(震旦纪)—早古生代(奥陶纪)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自震旦纪开始,南秦岭已转变为扬子地台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前期裂陷作用较强,后期则以移离作用为主。震旦纪时沉积了海相泥质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岩石MgO、K2O、K2O/Na2O高,反映成熟度增加,成矿元素和运矿元素As、Sb、Sn和B较为富集。

寒武纪形成以泥质岩、碳酸盐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的火山-沉积建造,地层中普遍含有黄铁矿、碳质页岩、黑色岩及硅质岩,富集Ba、B、S、Sb、Mo、Cu、Zn、Au、Ag等多种元素。

奥陶系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次为泥质岩,地层中MgO、CaO、Cl元素较高,多数成矿元素含量偏低。

(3)志留纪—三叠纪陆缘对接残余海盆地发育与陆陆碰撞造山演化阶段

北秦岭和南秦岭的对接发生于志留纪末—泥盆纪,但对接后并没有马上进入陆—陆碰撞造山阶段,仍有残余海盆发育。志留纪沉积物主要为泥质岩和少量碎屑岩,富集Co、Cr、Ni、Sc、V、等亲铁亲基性元素和不相容元素K、Li、Th,成矿和运矿元素W、Sn、Cu、Zn、和B相对富集。

泥盆纪时在残余海盆地沉积了主要由碎屑岩、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组成沉积建造。沉积岩相对富集As、Sb、Au、W等成矿元素和B、F、S运矿元素。石炭纪至二叠纪,南秦岭仍为海相沉积。石炭系由碳酸盐岩和泥质岩组成,B较富集。二叠系主要为石灰岩,Sr较高,大部分元素贫化。三叠纪继承二叠纪的沉积环境,沉积了大量的海相石灰岩和极少量的泥质岩,成矿元素As较高。

(4)三叠纪以后的陆内盆地演化阶段

由于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南秦岭普遍抬升,在拗陷山间盆地沉积了河流湖泊的陆源碎屑岩,白垩系多数成矿元素含量居中,Pb、Au相对较高。

从南秦岭地层成矿和运矿元素在各沉积演化阶段富集情况可知:它们的富集规律与南岭地区类似,成矿元素主要富集在每个演化阶段的转换期及早、中期的张裂环境。如:

第一演化阶段早期的古元古代裂谷环境下形成的陡岭群(As、Sb、Cu和Cl的丰度分别为8×10-6、045×10-6、42×10-6和77×10-6)。

第二演化阶段早期陆缘裂陷盆地形成的震旦系(As、Sb、Sn和、B的丰度分别为70×10-6、16×10-6、287×10-6、44×10-6)和寒武系(Sb、Mo、Cu、Zn、Ag、Au和B、S的丰度分别为058×10-6、16×10-6、36×10-6、89×10-6、0084×10-6、10×10-9和46×10-6、2380×10-6)。

第二、三演化阶段之间转换期的志留系(W、Sn、Cu、Zn和B的丰度分别为186×10-6、26×10-6、32×10-6、100×10-6和74×10-6)。

第三演化阶段早期残余少盆地中形成的泥盆系(As、Sb、Au、W和B、F、S的丰度分别为98×10-6、099×10-6、00019×10-6、148×10-6和63×10-6、660×10-6、480×10-6)。

由南秦岭地区各演化阶段的构造环境与地层成矿元素富集关系来看,Mo、Ag在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地层(寒武系)中最富集。Sn、Sb和F、Cl的主要富集地层(震旦系、泥盆系)是被动大陆边缘与残余海盆地发育的构造环境。而W却富集在残余海盆地与陆内盆地沉积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地层(志留系、白垩系)。Cu、Zn的富集地层多是陆缘裂谷及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下形成的。

2北秦岭沉积作用的化学元素演化

北秦岭地层包括古元古界秦岭群、中—新元古界宽坪群,早古生界丹凤群、二郎坪群和早中生界的三叠系。张本仁等(1994)运用稀土及微量元素对秦岭各时期地层沉积的构造环境和沉积物源的研究表明,秦岭群、宽坪群、二郎坪群原始砂泥质岩石在La/Ce—Sc/Th图解中,均具有两端员组分混合的特征,秦岭群碎屑岩的源区应类似于大陆裂谷内产出的碱性基性岩和酸性岩组成的双模式岩套,但源区的这种双模式岩套在后期的强烈造山过程中没有保存下来。宽平群的物源是其北部华北古陆的太华群和其南部的秦岭群,沉积构造环境为秦岭群岛链、局限的边缘裂陷海盆环境;二郎坪群的物源是多方面的,南侧秦岭群、北侧的宽坪群和二郎群下部的火山岩及其南面的丹凤群早期火山岩,均可为其提供物源,其形成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丹凤群分布于秦岭群的南侧,其形成构造环境也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特征。

根据鄢明才等(1997)的对北秦岭地层丰度的研究成果(表3-7),本构造带各时代构造环境、积建造特征、成矿元素及运矿元素富集化特征简述如下:

1)古元古代,本区处于陆缘裂谷环境,形成了一套陆源碎屑杂砂岩和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秦岭群)。与其他时代地层比较,K2O、CaO、CaO/MgO值较高,不相容元素Li、Zr、易挥发元素Cl(131×10-6)和成矿元素As(12×10-6)、Sb(088×10-6)、Sn(28×10-6)较富集。

2)中新元古代,本区转变为陆缘裂陷环境,在秦岭群岛链、局限的边缘裂陷海盆沉积了一套主要为碎屑岩和基性火山岩、次为碳酸盐岩及少量中性火山岩(宽坪群),与古元古代秦岭群相比,SiO2、Al2O3、CaO、Na2O、K2O含量低,而MgO、亲铁元素增高,成矿元素Au(2×10-9)、Cu(43×10-6)和运矿元素S(410×10-6)、B(23×10-6)亦较高。

3)早古生代,本区发展成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在秦岭群北侧,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其次为碎屑岩和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组成的地层(二郎坪群)。在秦岭群南侧,形成偏基性的中性火山岩为主,含少量碎屑岩的地层(丹凤群)。二者与元古宙地层相比,Al2O3、Na2O含量TFeO+MgO值增加,而CaO、K2O含量及K2O/Na2O、SiO2/Al2O3值减少。微量元素以Co、Cr、Ni、Mn、Sc、V等铁族元素富集,Li、Be、Zr、Th等亲石元素贫化为特征,反映出中基性火山岩的影响。丹凤群中的成矿元素Cu(65×10-6)、Pb(46×10-6)和S(340×10-6)较富集。

4)中生代(三叠纪),自早古生代未开始,华北地台与扬子陆块持续碰接,使北秦岭区一直处于抬升状态,直到晚三叠世复又下沉,形成了以泥质物为主的沉积建造,因此SiO2、Al2O3、K2O含量 K2O/Na2O、SiO2/Al2O3值明显增加,MgO、CaO、Na2O含量及TFeO+MgO值减少。同时伴有Co、Ni、Mn、Sc、V等铁族元素含量降低,Li、Be、Zr、Th等亲石元素含量升高。各类成矿元素Au(27×10-9)、As(12×10-6)、Sb(072×10-6)、Pb(40×10-6)、W(23×10-6)、Sn(34×10-6)、B(46×10-6)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

从北秦岭各时代地层成矿元素的富集构造环境来看,Cu、Pb在岛弧环境下形成的地层中(丹凤群)富集最明显。W、Au、Ag、B则在陆内拗陷盆地形成的地层(三叠系)中最为富集。Sn、As、Sb、F既在陆缘裂谷环境下的沉积地层(陡岭群)富集,又在陆内拗盆地形成的地层(三叠系)中明显富集。

与南岭和南秦岭构造带地区相比,北秦岭构造带中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层地球化学的突出物质是强烈富集Cr、Ni、Co、Ti、Mn、V、Sc等亲铁基性元素和Cu、Au反映了本区地壳和岩石圈活动强烈幔壳物质交换频繁。

表3-7 北秦岭造山带各时代地层平均化学组成(wB)

注:含量单位:主成分10-2;Au、Hg、Pd、Pt:10-9,其他10-6;Pz1dn:丹凤群,Pz1er:二郎坪群,Pt2tw:陶湾群;Pt2kp:宽坪群,Pt1qn:秦岭群。

(据鄢明才等,1997)

综合南、北秦岭地层元素演化特点,东秦岭地区在从古元古代至中生代的地壳演化过程中,其地壳生长的早期主要以垂向增长为主,新元古代末期以后则主要是水平增长。

1 关于秦岭山水的诗句
关于秦岭山水的诗句 1描写秦岭的诗句
1、《登总持阁》——唐代岑参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译文: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译文: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不肯前行。

3、《蓝桥驿见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译文: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4、《秦岭云屏》——唐代淡文远

屏峙青山翠色新,晴岚一带横斜曛。

寻幽远出潼川上,几处烟村锁白云。

译文:彩云象屏内一样直竖着,秦岭更加苍翠清新,天气放晴,云气如带,横抹着夕阳的彩霞。寻求美景不辞远路奔波,来到潼洛川上,但见村落烟雾飘渺,处在白云之中。

5、《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宋代洪适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译文: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
2关于秦岭的古诗
1,《蓝桥驿见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原文: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话文释义: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2,《登总持阁》唐代:岑参

原文: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白话文释义: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

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白话文释义: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4,《望秦川》唐代:李颀

原文: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白话文释义: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5,《骆谷晚望》唐代:韩琮

原文: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白话文释义:辽阔的秦川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浩浩荡荡的渭水如绵长的细丝一般穿越三秦。这美丽的风景画是我在归乡途中一望所见的。这次不如不回来啊,怀着这种屈辱的心情回家,仿佛那山岭上的花草都枝枝使人断肠。
3有关秦岭的诗句
1、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唐代 储光羲

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

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回首望泾渭,隐隐如zhidao长虹。

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蒙。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

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版功。

气逐招摇星,魂随阊阖风。惟言宇宙清,权复使车书同。

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

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望采纳~
4秦岭风景王维古诗
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扩展资料: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5求关于“秦岭”的古诗句和古文句子
1、《蓝桥驿见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翻译: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翻译: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3、《登总持阁》唐代:岑参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翻译: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4、《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宋代:洪适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翻译: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

5、《别李郎中》唐代:薛涛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翻译:梧桐花落凤凰飞走,想登上秦岭却更觉凄凉。
6歌颂秦岭的诗句
歌颂秦岭的诗句:

1、《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译文:

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2、《登总持阁》

唐代: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洲。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扩展资料:



1、《蓝桥驿见元九诗》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言律诗。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失意,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蓝桥驿见元九诗》。

2、《登总持阁》写作背景:

诗里的高阁是总持寺里的建筑,因为它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参写在了诗里。诗的逻辑依然是先写景色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个人感谓。一、二句以夸张手法来表现总持寺阁高耸入云的势态,中间四句写在阁上远眺的所见。

全诗很好理解,就是写一座高阁,只是在最后点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这个结尾内涵还是很多的,不但说明了总持阁的作用,地理位置,还概括了它的环境特点,即清净高远。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作背景: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蓝桥驿见元九诗

搜狗百科——登总持阁

搜狗百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形容秦岭的诗句
孟浩然《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白居易《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薛涛《别李郎中》: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李嘉佑《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杜甫《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司空曙《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汉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

白居易《送武士曹归蜀》: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8求关于“秦岭”的古诗句和古文句子
1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2唐·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译文: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3唐·岑参《登总持阁》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译文: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4唐·白居易《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译文:匆匆忙忙离开家,既担忧家务事无人料理,又忧虑家国大事。离开京城时行路进程十分迟缓,不知该如何去江州,不知未来会如何。

立于秦岭上回头眺望,只有无限秋风吹起我苍白的胡须。5汉·班固《西都赋》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

译文:不久,就能眺望秦岭和北阜,依傍酆灞,占据龙首。
9陇原风光诗词描写山水黄河祁连秦岭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汉息未应闲望岳三首·其三(152人评分) 64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唐 李白《古风》)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 李白《寄远》)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唐 杜甫《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

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

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

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

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动物园是其一,秦岭概念太广,离西安近的开发的很多,
南线
翠华山 :(国家AAAA景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处秦岭北麓,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奇峰异洞,溪水淙淙。山崩分布面积52平方公里,是我国地质史上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展览地。于2002年开发的新景区翳芳湲,景区内原始质朴,自然生态良好,水质清纯,流水潺湲。
乘车路线 :西安市大南门外体育路、长安路、韦曲沿途均可乘西安至翠华山旅游专线车。
兴教寺:位于西安市南20余公里,建于公元669年,因唐肃宗李享题塔额“兴教”二字而得名。唐代高僧玄奘与弟子窥基、园测安葬于此,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
乘车路线:乘57路市区公交线路车可抵达,或(南门起点)乘215路、219路车抵长安县转车可抵达。
香积寺:位于长安县郭杜乡香积寺村,距西安城约176公里,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是净土宗二世祖善导法师的衣钵第子怀恽为祭祀善导而营建的。被国内外人士公认为汉传佛教净土宗祖庭。
乘车路线:西安市体育馆乘西安—韦曲中巴下车后转至。
丰德寺与净业寺;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的沣峪口,是中国佛教律宗祖庭。
乘车路线:吉祥村乘西安—丰裕口下车即到
华严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塬畔,建于公元803年,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该寺在国内外颇有影响,信徒朝圣络绎不绝。
嘉午台:隋唐时就为佛教胜地。群山连绵,景异石奇,林木茂盛,流水潺潺,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清代著名文人高鹤年都在此游览居住。
乘车路线:大南门外车站乘西安——胡留中巴车,下车后胡留——白道峪
南五台:位于秦岭北麓中段的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境内,距市区25公里,因山上有观音、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台(山峰)而得名,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景区内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庙宇庄严,艺术精巧。
乘车路线:南门外汽车站或南稍门什字西乘往终南山的旅游专线车。
太兴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库峪十里庙,供奉真武大帝,为道教的洞天福地,山顶岩石上矗立了一近千年的太兴铁庙,使太兴山的超凡与神秘带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
乘车路线:大南门外车站乘西安—库峪中巴车,下车换乘至十里庙
青华山:海拔1678米,形若莲花卧佛,自古以“清秀华美”而得其名,山上有寺庙12处,古为达官贵人郊游进香之地。
乘车路线:南关汽车站乘到沣峪方向青华村下车向南一里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户县东南的圭峰山北麓,唐代中叶,名僧宗密主持修葺了这个寺院,这里的独特景色“草堂烟雾”成为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
乘车路线:在西安汽车站(水司)乘西安至户县汽车转至。
重阳宫:位于户县城西10公里的祖庵镇,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修道和葬骨之地,是我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历来享有“全真圣地”之盛名。
乘车路线:西安市汽车站(水司)乘西安至户县汽车抵达
阿姑泉牡丹苑:位于户县城南十公里的终南山北麓,占地三百余亩,以牡丹品种多,种植面积大而著称,苑内还有随时令而开的各色花卉,是集花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山林公园。
乘车路线:朱雀门汽车站或丰庆路汽车站乘坐西安—户县班车,户县南关汽车站换乘户县至牡丹苑班车
东韩农民画庄:位于西安市户县,交通便利。素以绘画享誉海内外,优秀的农民画作品,精致的民间工艺品,被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乘车路线:朱雀门汽车站或丰庆路汽车站乘坐西安—户县班车,画庄位于县城北部。
陕西太平森林公园:户县太平峪内,据西安市区30公里。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瀑布群,共有大小瀑布12处,瀑布最大落差百余米,景区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谷连绵、多瀑布、急流、险滩,被游人称为“北方的九寨沟”。
乘车路线:游客可与公园接待站联系,接待站设在户县林业局楼下,也可在户县三球仪车站乘户县——煤场班车前往。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户县南部,秦岭北坡中段,地处万顷森林腹地,总面积2621公顷,有五大景区105个景点,以冰河翠之雄、龙潭子之奇、奇秀峰之险、芦花河之秀、秦岭梁之幽各显特色,夏季最高温度27℃。
乘车路线:由西安朱雀门或水司汽车站、乘车到户县朱雀森林公园接待站(人民路什字100米)乘车去公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52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