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桥架表面采取防静电措施?

怎么对桥架表面采取防静电措施?,第1张

1使用加湿器。空气干燥时,静电更加活跃,尤其是在冬季,人们在室内取暖,更是降低了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家中和工作场所的湿度。空气中的水分有助于减少静电积聚。
-在房子或工作场所周围种植植物,也有助于增加湿度。
-在炉子上烧水就是简易的加湿器。在水中加入肉桂或柑橘皮等香料,不仅能增加空气湿度,还会散发出非常好闻的味道。
2用抗静电护理地毯。大多数地毯零售商或地毯公司都提供地毯喷雾护理服务。还有一些地毯是专门用防静电材料制成的。向地毯喷少量抗静电喷雾,待完全干燥后再使用。这将大大减少在地毯上行走时感受到的静电量。
3用干衣片擦拭室内装潢。用干衣片擦拭软垫家具或汽车座椅,以减少这些表面上的静电积聚。干衣片能够帮助中和电荷。-还可以尝试在这些地方喷一些防静电喷雾。
方法2 :去除身上的静电
1保持皮肤湿润。洗完澡后和穿上衣服前都要涂抹乳液,或者每天多涂几次护手霜。
-干燥皮肤容易产生静电,所以乳液和润肤露有助于防止静电在身上积聚。
2更换衣物。不要穿涤纶、尼龙等合成纤维衣物,换穿棉质等不易起静电的天然纤维衣物。
-如果更换衣物后还能感受到静电,可以用干衣片擦拭衣物,或者喷一点发胶。
3穿可以消散静电的鞋子。皮革底的鞋子有减轻电击的良好效果,橡胶底则会积聚并产生静电。
-试穿不同鞋子,看看哪种鞋子最不容易产生电击。如果可以,在家里赤脚走动。
-有些电子行业从业人员穿的鞋子鞋底由导电线编织而成,行走时会释放静电。
方法3:防止洗衣服时发生的静电
1洗衣服时加入小苏打。在开始洗涤之前,将杯小苏打加入衣物中。小苏打在正负电荷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防止积聚并产生静电。
-洗衣机容量不同,需要加入的小苏打量也不同。大容量洗衣机加入约杯小苏打,小容量洗衣机使用1到2勺即可。小苏打也被认为是软水剂和柔顺剂。
2洗衣服时加入醋。当洗衣机进入漂洗程序时,先暂停一下,倒入杯蒸馏白醋,然后重新启动洗衣机,继续漂洗。
-醋既可以用做柔顺剂,也可以用作静电消除剂。

信号桥架需要等电位连接线的原因是,信号桥架中的各个部件(如桥架、支架、悬挂钩等)在不同的电位上工作,如果不进行等电位连接,就会出现电势差,从而引发电流漏电等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等。因此,为了保证信号桥架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需要进行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方式包括接地、接零、等电位联结等。其中,接地是最常见的等电位连接方式,它通过将信号桥架的各个部件与地面相连,使它们在同一电位上工作,从而消除电势差。接零则是将信号桥架的各个部件与设备的零线相连,实现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联结则是通过专门的联结器将信号桥架各部件相连,实现等电位连接。
综上所述,信号桥架需要等电位连接线,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在选择等电位连接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连接效果良好。

要。

沿电缆桥架敷设铜绞线、镀锌扁钢及利用沿桥架构成电气通路的金属构件,如安装托架用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干线时,电缆桥架接地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

2、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m~30m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

3、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扩展资料:

电缆桥架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施工维修人员的重量。对于轻型电缆桥架,一般不考虑动荷载,即不允许在桥架上站(行)人,如果需要考虑站人,则应将跨距适当缩小。附加荷载仅在室外是指冰雪、风和电磁力所形成的荷载,它与安装场所的地区自然气象条件和带电体的性质有关,设计中应根据各种条件加以计算。

桥架在有防火要求的区段内,可在电缆梯架,托盘内添加具有耐火或难燃性能的板,网等材料构成封闭或半封闭式结构,并采取在桥架及其支吊架表面涂刷防火涂层等措施。其整体耐火性能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在工程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不宜采用铝合金电缆桥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架

消防排烟风机之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 按国标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共分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凡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属于特级保护对象。其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高于一般建筑,其技术方案必要时需经专家论证。那么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究竟有那些特点呢? 1适用设计与验收规范暂缺 按规定,我国的建筑高度为24米及以下的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按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4~100米高的建筑物按国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地下工业或民用建筑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国标是属于强制性技术规定,是约束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的共同标尺。超高层建筑尚无相应国标,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参照有关国标及国际标准,按照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意见,本着安全第一的精神,尽量仔细周详地完成设计工作。 2火灾探测器的布置标准较高 一般超高层建筑中除了顶层外,各层屋顶为平顶(即层顶坡度为零),层高不超过6米。在此条件下,一般建筑的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一般为6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58米,但对于超高层建筑,消防主管部门往往要求提高标准,例如要求保护面积为40~50平方米,保护半径从严掌握,依探测器位置形成的矩形长宽比确定。显然,探测器的布置以接近正方形布置较为经济。感温探测器设于地下室、厨房及允许吸烟的场所,在平顶条件下,保护面积为2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36米。需要注意,问题往往出在建筑平面上的边角处,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达不到审核要求。此类在一般建筑中可通融的问题在超高层中是应严格执行规定的。另外,在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皮带输送机以及电缆桥架上,除了设气体灭火装置(一般在土建后由业主自建)外,还应考虑设置缆式烟感器。 3报警手段 除了烟感器、温感器、手报按钮、消火栓按钮等,超高层建筑中的车库、厨房应增设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在各重要机房(有人值班),特别是一层的消防控制室中,应设119专用消防电话,与市电话局119交换设备直通,至于报警层灯一般全设,而报警电铃或蜂鸣器,因其制造人为恐慌与混乱,在有紧急广播的条件下,多不采用。 4报警探测器安装场所 超高层中凡超过5平方米的房间均应设探测器,即使卫生间也不例外。此外,楼梯间是火灾逃生通道,应设探测器。电气竖井不论大小,因其火灾发生可能性大,作用重要而必须逐层设置。手报的设置半径为步行距离30米,一般设于楼梯间及出口等逃生通道附近,以便人员在逃离火场是方便报警。 5避难层的消防安排 避难层的设置是超高层建筑的特殊应急措施。它用于火灾避险时人员暂留,以弥补超高层给消防设备带来的灭火能力不足(国内尤甚)。一般每隔50米高度设一个避难层,100~200米高度设两个避难层。在避难层中一般不设日常办公或生活场所,即其建筑空间仅用于救灾应急。但为了解决超高层实际问题,也为了满足消防自身的需要,通常在保证人员躲避火灾需要的前提下,设置部分设备机房,如防烟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并且要求避难层的正压进风系统独立设置,送风量不小于每小时30立方米。避难层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风机在火灾时用同时工作区段,排烟口和进风口不应贴邻布置。避难层的烟感器布置条件也是保护半径不大于58米(如设置温感探测器,保护面积不大于20平方米),手动报警按钮也是设于出入口近旁,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手报,每个手报的负责范围半径不大于30米,一般距地14米左右墙上安装。超高层大多为塔楼形状,每层至少一个防火分区,但通常每层大多一个防火分区。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的通讯畅通,避难层应每隔20米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 6挡烟垂壁的设置 超高层消防从严把握的一个体现是消防措施齐全,手段多样,互为补充。根据火灾的一般规律,初始阶段产生大量烟雾,烟雾先向上升到天花板,然后沿天花板横向蔓延。针对这一规律,在地下各层及裙房各层(这些地方一般易燃物品多)设置挡烟垂壁,当火灾发生时,挡烟垂壁下垂(一般15米),使产生的烟雾在短时间内限制在预先设定的区域,争取人员逃离、救火的宝贵时间、延缓火灾危害扩张的速度。显然,在超高层建筑中设挡烟垂壁,并与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柜相连是十分必要的。 7火灾报警系统智能化的提高 这个问题分内外两个层次。对火灾报警系统内部而言,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智能型地址编码探测器,而中小普通建筑多用非编码探测器,以回路区分建筑区域。鉴于超高层建筑体量大,面积多,其使用面积的分割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适应房间形状、面积、使用性质的变化,每条报警回路应留出30%左右的探测器数量裕量;例如,某种报警系统每回路可接器件98个,则在设计、施工时注意使每条回路所接器件在70个左右。如果报警系统采用的是多线制,而标准曾每层面积小(小于1000平方米),为了减少回路数,可以每二、三层为一条报警回路。对火灾报警系统外部而言,智能化的含义主要指系统联动。超高层建筑一般为重要建筑,其政治、经济价值巨大,如果灭火不及时,损失将是惨重的。因此,采用系统联动方式,就成为争取火灾前期时间和主动权的有效手段。例如,火灾报警系统与保安监控系统联动,在火灾之初,火场的摄像机可将现场画面迅速传至中央控制室,通过实景画面,值班人员可以立即确认火灾或是探测器误报,从而马上采取排烟、广播、正压送风、启动消防泵、喷淋、向消防局119台报警、降客梯、切非消防电源等一系列应急措施。又如,火灾报警系统与车库管理系统联动,一旦发现火情,便可声光报警,强制抬起进出口栏杆,使车辆尽快逃出车库。另外,火灾报警系统还可与楼控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及门禁系统等联动。只要这些措施可靠得力,超高层建筑的火灾便可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减至最小。 8电动防火卷帘门的设置 电动防火卷帘门主要起隔离作用,其设置位置一般在地下汽车库、裙房商业区及自动扶梯周围,按建筑的防火分区界限安排。一般的电动防火卷帘门内外侧各设一对烟感器、温感器,除了控制箱(一个)可设在内侧或外侧外,内外侧还应各设一个手动启停按钮,距地14米左右明装,而位于自动扶梯周围的电动防火卷帘门,其烟感器、温感器只设在外侧(本层工作区一侧)。 从电动防火卷帘门的工作方式来区分,可分为两种:一为隔离式,一般设在防火分区边界的出入口处,一旦探测器报警并确认火灾,防火卷帘门一步降到底,同时喷淋系统开始向起火区和卷帘门喷水。二为疏散式,一般疏散通道上,烟感器报警后经确认(人工确认或两个以上探测器报警)先降金属卷帘至距地18米处,如火势发展,温度升高,则温感器动作后防火卷帘门再降至地面。两次动作之间的时间用于门内人员逃离。无论哪种电动防火卷帘门,在超高层建筑中整个消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动作不是独立的。因此,电动防火卷帘门两侧从属于卷帘门控制箱的烟感器、温感器,均应与火灾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回路相接并在一个系统内工作。 其它重要的防火手段,在高层建筑中包括: 防火阀。为了防止烟火沿风管蔓延而设置,因而一般在通风机房外侧装设。特殊情况下,通风风管(如空调管道)被允许进入或穿越电气设备间(如配电室、电话室、中控室),此时在电气设备间过墙处的风管上的墙内、墙外要各设一个防火阀,使设备间的烟火不能外传,也不允许外面的烟火导入设备间。在平时防火阀处于常开状态,火灾初起时一旦管中气温超过70℃,管道上的防火阀叶片在电磁动力作用下翻转90度,阻断管道。灭火结束,防火阀重新恢复常开状态。排烟阀。设于排烟风机的排烟管道上,多位于出户风口附近。排烟阀平时关闭。火灾之初打开,随之排烟风机联动启动排烟于户外,当火灾继续发展,烟气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阀自动关闭(否则风助火势,有助燃副作用),并在下次火灾前一直保持常闭状态,类似的还有防火排烟阀。正压送风系统。火灾时人员不能进入电梯内,因为火灾发生后电梯迫降一层未成而失电,便可能停留于火场中,梯中人员会为烟气窒息。此时人员的逃生通道应是楼梯间。因此,保持楼梯间的正压使烟火不得入内就十分重要了。正压风机一般处于屋顶,与各层的电动风口联动。火灾初起时打开风口,启动正压送风机,使楼梯间、电梯厅处于正压状态。 火灾报警系统有效起作用有赖于喷淋系统的可靠工作。当室温升到预定值时,喷淋头的玻璃球会爆破喷洒,此为灭火直接有力的措施,为了监测该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喷淋系统设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喷淋阀等探测器,以及时反映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于中控室。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特点是带来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的根本原因。现实的看,机动消防车辆的消防能力不可能跟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应立足于建筑内部的消防系统建设,在智能化的旗帜下努力完善火灾探测、报警、扑救等自动功能,将火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消防系统是一个由建筑、设备及电气等专业构成的整体,专业间的密切配合及统筹安排十分重要。这些应是保证超高层建筑安全的基本思路。   回答者:雷利华 2013-11-16 相关问答:
·求电路板(PCB)?? ·求什么是LED显示屏的扫描方式?? ·求麻将机的进化脚步:从单口麻将机到四 ·求水族用器材基础知识及常用名词术语简 ·求泡沫灭火剂的分类及灭火对象?? ·求别墅名词解释?? ·求无线鼠标的电池一般可以用多久??? ·求d簧的介绍?? ·求自卸车的油缸为什么容易坏??? ·求什么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求电线电缆设计原理与技巧?? ·求螺杆泵系列:I-1B型浓浆泵?? ·求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 ·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 ·求高周波机谐振腔振荡原理?? ·求蜗杆传动原理?? ·求IG541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求CNG多层包扎式高压储气罐和其他储气 ·求空气炮安装示意图?? ·求静电的应用??  

计算公式如下:电缆桥架的宽度分为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计算公式不同:上述公式可用于电力电缆,该公式可用于控制电缆:b=S/h=S0/40%(S=S0/40%)其中S0=n1S1+n2S2+n3S3+N1、n2、n3是相应电缆的数量;S1、S2、S3为每根电缆的截面积(根据电缆外径计算):s——桥梁空间的横截面积H-桥梁空间的净高。你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是正确的,只是电缆直径的计算方法不正确,应该更准确。07854×钢丝半径的平方(mm)×股数例如,15平方米的48股(每股线的半径为02毫米):07854×(02×02)×48=15平方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588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