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物联网发展已是全球趋势,预计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经济价值。各国都已制订了相应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全球经济注入增长动力。因传输层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信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更是迎来全球布局,其中较为凸显的是NB-IoT技术,因其有广泛覆盖、支撑海量连接、更低的功耗等优势,以及随着NB-IoT生态的逐渐完善,将有利推动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因此各链条关键企业均在积极推动。
什么是NB-IoT?
NB-IoT全称是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被叫做低功耗广域网(LPWA),面向低耗流物联网终端,适合广泛部署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生产和智能家居,2016年6月16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3GPP RAN全会第72次会议上NB-IoT标准确定,预示着物联网建设提速。
NB-IoT只消耗大约180kHz的频段,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支持待机时间短、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近日,Lux Research称,由于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的扩大,NB-IoT将主导LPWAN,预计到2022年,NB-IoT将会成为物联网时代下的赢家,为物联网中连接数以十亿台设备,到2022年,NB-IoT可能会捕获到全球90%以上的LPWAN连接。
NB-IoT商用也在提速,国内三大运营商在积极部署NB-IoT网络,中国电信在近日宣布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NB-IoT网络建成,将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在智能电网、智能水表、智慧安放和智慧农业等众多细分领域落地。
芯片是NB-IoT技术商用核心力量,作为芯片巨头的高通最早开始布局NB-IoT,并联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来共同推动应用落地。在各运营商及原厂的积极热情部署背景下,势必带动整个生态体系发展,从基础设施、芯片、模块和设备等打造一个稳健、开放的 NB-IoT 生态系统,有助于推动 NB-IoT 技术创新和商用。
此外,与以往新的通信技术和芯片仅依靠运营商及原厂推动不同,本轮NB-IoT技术的发展适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带入了物联网产业链非常重要的云服务环节,物联网云服务商机智云与中国电信及高通就NB-IoT的商业落地均展开深入合作,此外还将会在机智云自助开发平台部署NB-IoT的开发技术,让更多物联网开发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实现NB-IoT的开发和应用落地。
由于物联网这一词汇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被视为第四次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至此各国纷纷推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国家战略。发展物联网是全球趋势,在信息科技发展开始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之际,在这一次信息革命中,能够快速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也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赢家。作为引领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的物联网,在未来几年之内,在全球范围内也将创造19万亿美元的整体价值。
推物联网普及提速
来自网优雇佣军文章介绍,目前可以确定,2017年全球至少将有327万NB-IoT基站,笔者再结合Lux Research给出NB-IoT报告显示,NB-IoT可能会占据全球90%以上的LPWAN连接。 由于全球运营商的积极部署NB-IoT网络,围绕NB-IoT的生态体系将逐渐完善,有助于推动 NB-IoT 技术创新和商用,势必加速物联网大规模普及。
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传输层是实现万物互联基础,未来几年内,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将会达数百亿,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信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而贯穿物联网设备所需要各平台和解决方案互通为基础,才能使物联网得以实现。
尤其在这个大连接时代,涉及到太多跨品牌、跨平台、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而今年谈论最多的NB-IoT是典型的窄带通信技术将成为关键所在。全球已经有21个运营商承诺部署NB-IoT网络,预测到今年底,在全球将会部署25张NB-IoT商用网络,这是来自今年早些时候GSA发布的报告所做出的预测。
德国电信M2M部门的高级产品经理Jens Olejak说,对于NB-IoT来说,因为模块成本对其业务客户来关键所在,模块价格需要更接近行业的最终目标,每单位5美元,使部署B-IoT项目更可行。机智云总经理黄锡雄在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NB-IoT符合大连接的特点需求,很多WiFi、蓝牙做不到的场景都可以使用NB-IoT,但现在成本并不够低。距离运营商“5美元”的目标仍有距离。“
NB-IoT模块成本之间仍然是11至17美元之间,如果能控制到5美元左右,加上低功耗能维持10到15年的网络,那么NB-IoT的优势就显而易见,另外,中国电信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NB-IoT模块补贴,希望将NB-IoT模块价格降低至5美元。价格的降低有助于推动NB-IoT商业进程。
由于NB-IoT网络的覆盖,将促使进入一个智慧的社会,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物流等众多垂直应用,其中智慧生活成为智能家居最大发展方向,在机智云CEO黄灼看来,NB-IoT将加速物联网产业的服务升级,对拥有超过6000+企业注册用户,服务覆盖国内外知名厂商、市场份额第一的机智云来说,新的技术总是让人激动人心的。
机智云是目前国内首个与运营商和芯片原厂共同研发、推动NB-IoT技术的物联网第三方云平台,为NB-IoT解决方案提供成熟稳定的开发工具和云端支持,同时其云服务能力具备数据管理、计费、终端管理、连接服务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支持NB-IoT、LTE Cat-M1和EC-GSM-IoT等蜂窝物联网技术,并保证高度的数据主权和安全性,可以满足厂家和产品的业务需求。
在商业应用上,机智云将基于高通MDM9206 全球多模蜂窝物联网连接技术应用于国家电网智能充电桩管理服务平台,和实现非智能商用冰柜等冷链系统智能化管理的HIVE 冷链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据悉机智云还将与高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NB-IoT测试实验室,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研发,以及为商用客户提供NB-IoT产品测试服务。
高通的MDM9206 行业解决方案,旨在为日益增多的物联网终端和系统提供可靠、优化的蜂窝连接。MDM9206 是一款为 Cat-M1(eMTC)和 Cat-NB1(NB-IoT)定制的多模多频芯片,集成了 CPU 和定位技术,能够让物联网产品在全球一系列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中运行,实现产品全球覆盖的最大化和规模化。
也正是凭借在硬件接入、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上的技术优势及多年的行业实战经验,机智云已发展为行业第一的综合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是物联网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凭借“大平台+小前端”的结构,支撑和推动物联网在细分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行业效率。通过多年来对产业深耕和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完整的物联网开发服务生态,有效撮合供应商和用户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第三方接口释放共享经济的巨大价值,参与应用分成,达成生态共赢。
大连接时代凸显物联网云平台价值
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有64亿物联网设备,预计今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84亿,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两百亿,但诸如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应用范围和规模有限,而NB-IoT的高覆盖能力,适合广泛部署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众多物联网垂直领域,众多企业积极参与NB-IoT生态建设,希望主导该领域。
物联网通常划分为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次,感知层以如传感器、RFID等为主,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传输层以通信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等为主导,包括昔日帝国的诺基亚,也寄望于物联网重塑辉煌,但在长期关注物联网产业的杨剑勇看来,物联网的核心价值在应用层。在万物互联所收集的数据后,最终汇集到应用层数据处理等才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价值点。
在物联网时代,平台不仅可实现各设备的互联互通,其核心是数据的集散中心,所形成的数据加以利用,将会诞生出很多创新商业模式及应用,其中“云”作为各种设备联网后所产生的数据提供存储、管理、分析等,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石。以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的机智云为例,以万物互联为基础,也就是云、端、到设备云端整合,并分享至整个产业链,助力企业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联网运营。
作为国内物联网云服务的践行者,不管是企业客户还是开发者,机智云其生态已形成规模化,作为一家懂硬件的软件公司,目前估值数亿美元,被《福布斯》全球IoT创新企业TOP100唯一入选前50的大陆公司,《快公司》中国创新50强。并连续两年获得工信部CSIP年度物联网解决方案奖,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家电协会艾普兰核芯奖,已成为物联网云服务第一品牌。
在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看来,物联网是一个有机互联的生态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未来将更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但数据分析、云端安全等技术,全球专业人才也不多。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机智云就要把这些复杂的算法模块化、工具化,持续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开发工具和模块服务,帮助他们低成本快速进入物联网行业。
写到最后
数据产生、收集、处理、决策和应用,将随着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的普及以及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所采集的大数据,其潜在的价值也将被逐渐挖掘,可以说,物联网是一个以“数据”为驱动的产业。即万物互联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经智能化的处理、分析,最终透过数据形成产品或服务,而正是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所在,也将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遇。
本文作者杨剑勇,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近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网络提速降费政策有关情况,指出我国的网络能力显著提升,用户速率大幅跃升。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并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
从事通信的网优工作,到现在我只能说不断掌握新的东西,在公司跟着大牛学习新的东西,你才能一直走下去,就是压力有点大,最开始接触TD-LTE,到现在新的VOLTE,以及未来的5G,你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有谈话的资本,你都不具备能力,那么无论这个行业是否处在瓶颈期都与你无关。最后补充一下,每年会计、工程造价、生物工程、相关传统专业毕业那么多,依旧有很多在放眼观望,目空一切。
基础运营商高利润的时候过去了,以前发多少短信,现在大幅度减少,APP替代,语音业务也是。他们提供大量的数据流量,但获利比较互联网公司很少。看他们怎么调整。通信设备设计商,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云服务业务,渐渐与互联网接轨。大趋势下,物联网渐渐兴起(网络越来越快,时延很低),这行业也很依赖通信。
从产品上看,多样化智能化的产品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单个产品的销量必然下降,产品的种类会更加丰富,产品周期短,营销和设计过度带来的消费疲劳对于从业者要求更高,对于外观设计要求也会更高。从流通上看,渠道扁平化和去中间化(两者有区别)将使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会促使行业快速升级,很多从业者将会整合其他行业资源以期生存,行业从业人数将会减少,更多的会从事同一业态的不同行业产品,给其他行业带去压力。
说个简单的例子,手机店的从业者相比超市的零售、快餐等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普遍(只是说多数情况,不是所有情况)学历高,对于互联网(每个店里至少一台,每天都上网)和获取相关复杂渠道(运营商)利润的敏感度高,所以在其他行业也会很有竞争力。我平时和很多行业里做的比较好的老板聊天,发现很多人已经从前两年的彷徨走出了,现在是有着多种发展的想法和行动方向。通讯行业现在是成熟行业,已经熟透了,开始向四处扩张,将到处都会看到他们身影。
聊聊我曾经工作的通信行业,一个日渐衰退的行业。从我的所见所闻出发,曾经风光无限的通信行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我入行的时候,通信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我大学读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大学实习时进入了一家上市的通信公司工作。这是一家承接外包项目的公司,在通信行业这样的公司很多,主要跟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合作。
我被安排到公司移动项目,负责网络优化的工作。实习生或者应届生一般都是当测试员,负责外场的测试任务。工作任务很简单,每天捧着电脑和测试手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测试信号,完成任务就把测试数据交由工程师分析。
遇到不懂的我就问前辈们,他们也很乐意教我。回想起那段日子,虽然工作很累,但很充实。
这是我外出调天线时拍的,是高速边上一个内爬通信杆,很佩服自己能把通信杆拍得那么唯美。
可是,好景不常,明年的项目开标了,公司没有中标,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猜到。
没有项目员工要么跳槽,要么服从公司调配,于是我被公司调去一个小地市的项目,同样是负责外场的测试任务,工作环境从城市的大街小巷换成乡村田野。
那郁郁葱葱的山林上耸立的基站,把信号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让这偏僻的山村得以与外界联系。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水像是在诉说着大地的变幻。作为一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大自然的美景让我心旷神怡,很想这辈子都留着这里工作,虽然这不太现实。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年后我被公司调回原来的城市,原来公司今年中标了。“十八大”的反腐浪潮已经影响到通信行业,由于“靠山”倒了,去年取代我们那小公司没有中标。也许是因为领导认可我的工作能力,我被提拔到中级工程师,负责数据分析优化的工作。
公司又招了几个实习生,都是大专毕业,还有一个是中专毕业。奇怪的是,我的前辈们几乎都是本科毕业。后来我才知道,这是 一个行业衰退的迹象 。如果我早点发现该多好?
随着工信部发放4G牌照,意味着4G时代到来,让这个日渐衰退的行业又焕发出生机。各家运营商都加紧建设4G网络,而设备厂商则各出奇招争取更大的份额,价格战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价格战愈演愈烈,更有甚者亏本卖设备以抢占份额,反正后期设备维护和升级时再把钱赚回来。
为了保持稳定的利润,开源节流是不错的办法,设备厂商一般是通过外包项目或者人才租赁的形式节约成本。因此,公司承接了某设备厂商的4G工程项目,为了学习4G前沿技术,我向公司申请加入到这个项目。
人不能停止学习,作为通信人更应如此,停止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我努力学习4G理论知识和优化方式。与 2G/3G相比,4G网络架构更扁平化,优化起来也更简单,出现了很多的新工具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隐约的感觉到,也许以后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对网络进行优化, 也许通信网优都会被时代淘汰 。
转眼间,4G商用至今已经快四年了,4G网络早已建设完毕,通信行业也回归到昔日的平静。
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移动支付、手机打车、地图导航、视频直播,这些改变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注入强大的能量。然而,流量带来的红利却落入了互联网公司的口袋, 运营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
在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依然一家独大,中国移动2017年业绩显示,营业收入7405亿元,同比增长453%,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是联通与电信的总和五倍之多。尽管通信行业仍被人认为是暴利行业,但是中国移动利润率和增长率,已经远不如互联网巨头, 被超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
在国家提速降费的号召下,运营商逐步下调资费,这对拥有庞大存量用户的中国移动影响很大,面临很大的营收压力。中国移动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营业收入5677亿元,同比下滑03%。
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这些通信服务公司更是如此。通信行业一直饱受低价中标之苦,尽管已有政策法规禁止低价中标,但依旧屡禁不止。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通信服务公司只能再分包或者减少人力成本,必然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
今年新项目开标了,公司以25折的价格拿下了总价37亿的项目,25%的折扣率也是全场最低,各公司出价的平均折扣率是33%,要知道去年的平均折扣率是72%,这是打“骨折”了。
朋友圈一片哀嚎,大家直呼 通信网优寒冬将至 !
如此低价地接一个项目,很可能会亏损,不过公司没有选择分包出去,而是选择裁减人员减少人力成本。这样一来,原来三个人的工作量,现在要一个人完成,而且薪酬也将大幅下降……
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萌生离开的想法。
在公司提交给甲方的高级工程师名单里,我的名字赫然在列。毕业至今工作六年,我终于成为了高级网优工程师,然而我却要打算离开。
看着日渐衰退的通信行业,即使继续奋斗也不会让我过上想要的生活。于是我决定转行,离开这个让我付出青春与汗水的行业。
最后,简单聊聊5G,展望通信行业的未来。
最近5G好火,很多报道都提及5G优势和应用,有种老调重d的感觉。物联网在4G时代就已经炒得很火,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普及。
沉寂已久的通信行业,很需要5G这个热点为自己注入活力。4G市场已经饱和,运营商很需要5G去争夺市场。过去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抢先建设4G网络,但到头来4G带来的红利却被别人收割。运营商应该吸取教训,寻找新的出路,避免被边缘化才是正道。
一个行业的兴衰,自然有它的周期。未来通信行业要重回巅峰恐怕很难了,借助5G东风,布局物联网,扩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心系通信,从未离开。这不能说是哪个更好的问题 物联网是一种趋势 虽然目前大部分人认为叫好不叫做 但是就如80年代的互联网 迟早会普及 很多人认识物联网将会取代互联网 成为唯一联网方式 就目前来看 网优也无法跟物联网相比肩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 *** 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网络工程师是指基于硬、软件两方面的工程师,根据硬件和软件的不同、认证的不同,将网络工程师划分成很多种类。网络工程师分硬件网络工程师和软件网络工程师两大类,硬件网络工程师以负责网络硬件等物理设备的维护和通信;软件网络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的维护和应用。
需知概念
深刻理解网络基本概念,例如>ISO/OSI、TCP/IP、VLAN、各种LAN、WAN协议、各种路由协议、NAT等等
各大网络公司对网络工程师的要求
Cisco:熟悉Cisco产品线;会配置主 要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不熟 悉的设备能 够独立查资料配置;熟悉Cisco一些主要的技术例如VOIP、Qos、ACL、HSRP等;
H3C:熟悉H3C产品线;会配置主 要型号的交换机 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设 备能够独立查资料配置;
Foundry:熟悉Foudry产品线;会配置主要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设备能够独立查资料配置;
主机方面
基础知识:熟悉服务器的基本知识,例如各种RAID、各种外设、SCSI卡等等
IBM AIX:熟悉IBM小型机产品线,掌握各个版本的AIX使用
HP HP-UX:掌握HP-UX的基础知识
Linux:熟悉主流版本的Linux的安装、使用、配置
MS Windows:熟练掌握Windows NT、2000、2003、2008的安装、使用、配置、排错
数据库
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会使用简 单的SQL语句,了解数 据库复制、数据仓库等高级概念
Oracle DB:熟悉Oracle数据库的基本 概念、体系结构、安装、配置、维 护、排错、复制
MS SQL Server:熟悉MS SQL Server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体 系结构、安装、配 置、维护
IBM DB2:了解IBM DB2
Oracle AS:了解Oracle应用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IBM WebSphere:熟悉IBM Websphere各个版本在各个平台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