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有哪些

国内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有哪些,第1张

拍明芯城、ICZOOM

八大上市分销商

科通

简介:科通集团创立于1995年,是中国本土最大的IC分销商。2015年,以全年营收9453亿元,位列中国本土IC元器件分销商第一的位置。

润欣科技(300493)

概况:上海润欣科技创建于2000年,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专注于通讯行业的半导体芯片和方案提供商。润欣拥有三大竞争优势,即供应商资源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深圳华强(000062)

概况:深圳华强于2015年收购湘海电子和捷扬讯科之后,华丽转身为一家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尤其在分销领域的潜力不可低估。

武汉力源(300184)

概况: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著名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力源以目录型分销商模式起家,曾以中国Digi-Key为目标,专注于服务中小批量的长尾市场。2011年2月,力源信息成功登陆创业板,是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服务领域首家上市企业。

英唐智控(300131)

概况: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家创业板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5年3月,英唐智控作价1145亿拿下电子元件分销商深圳华商龙。随后,英唐智控又拿下电子元件分销商深圳柏健、深圳海威思,摇身一变成为分销巨人。

利尔达(832149)

概况: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提供物联网系统、智能产品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2015年3月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证券代码:832149)。2015年利尔达收入约11亿元。2016上半年利尔达收入646亿,净利润2077万。

芯智控股(02166HK)

芯智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16年10月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芯智控股主要业务包括供应各种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同时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务,旗下产品包括用于智能媒体显示、智能广播终端、移动终端、智能汽车电子和存储器产品等应用的各种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

天涯泰盟(834624,停牌中)

概况:2016天涯泰盟上半年营收726万,净利润46万。天涯泰盟直接向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上游供应商采购IC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并储备有部分存货,然后根据客户需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销售,从交易价差中赚取利润。

1、中电器材

概况:中国电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出身名门,是工信部首批认定的电子元器件可信供应商,在亚太区设立了27个办事处,业务范围覆盖到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2、北高智

北高智深圳市北高智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芯片代理商和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设在深圳,是产品和市场覆盖最广的本地代理商之一。代理产品主要覆盖消费电子(TV、STB、网通、安防、车载)、移动通讯(手机、平板)、LED照明、工业应用和IoT(物联网及智能硬件)等领域。

代理品牌有:MStar, SGMC, Citizen, Cypress, PI, Memsic, Silergy, Cree ,

Microchip, Qorvo, Silicon Labs, SK hynix, Atmel, Nordic, ISSI,

InvenSense、ams等。

3、亚迅科技

亚讯科技成立于2000年,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之一,亚讯科技是全球三十多家著名电子元器件品牌在中国区的重要授权分销商,产品业务广泛覆盖通信设备、移动电子、工业电子、照明电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4、骏龙科技

骏龙是Altera中国区第二大代理商,创办于1998年,是香港、中国、东南亚及印度区域电子组件行业之中发展最迅速的分销商之一。公司总部设于香港,另有20个地区办公室遍及中国内地和泛亚区域,包括北京、深圳、上海、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

5、路必康

路必康电子是专业的电子元器代理商和系统方案供应商,成立于2001年,

总部位于深圳,在香港设有分公司,在上海、天津、福州、成都设有办事处,现在职员工总数约210人,2015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路必康以消费类手机通讯、医疗、汽车等电子行业市场为服务对象,专注于为中国国内知名生产厂家提供全面的优质电子元器件产品、产品应用支持、方案设计、售后技术及物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6、泰科源

泰科源成立于1999年,是业界“高品质产品、供应链服务及工程设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本土杰出代表和领军企业。产品涵盖手机/PAD、PC相关、机顶盒、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市场。

7、唯时信

深圳市唯时信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建立初期即与夏普建立合作关系,在通讯终端产品领域都有着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手机通讯行业元器件销售。

主要品牌有:索尼、京东方、龙腾、夏普、维信诺、奕力、新思、太阳诱电、广濑、日本电产、华星光电、瑞星微电子等。

8、帕太集团

帕太集团是一家领先的IC产品授权分销商,于2000年在香港成立,帕太集团于2011年、2013年被评选为“读者最满意年度十大本土分销商”,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卓越表现年度十大本土分销商”。

2016年9月,力源信息发布公告,拟用现金1315亿元、并以1103元/股发行119亿股,合计以263亿元的价格收购武汉帕太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香港帕太及帕太集团100%股权。武汉帕太下属经营实体帕太集团为索尼、村田、罗姆、欧姆龙、红宝石、日本航空电子、大真空、大唐恩智浦、流明等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原厂的代理及销售商。

9、周立功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广州,代理销售产品从传统的单片机,发展为ARM7/ARM9、Cortex-M0/Cortex-M3、FPGA、DSP、汽车电子、智能识别、电源器件、模拟器件、存储器件等整套微控制器。2001年,周立功先生又投资5000万注册了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开始自主研发的征程。

10、丰宝电子

上海丰宝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5月,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深圳,苏州,香港,台湾设有分公司,并在广州,东莞,厦门,南京,杭州,武汉,沈阳等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公司主营电子元器件世界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销售,并致力于代理芯片产品的应用设计开发,整体解决方案在通讯,家电,工业控制得到广泛应用。

11、厦门信和达

厦门信和达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多年来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代理销售业务,在全国设立了深圳、福州、苏州、杭州、上海、南京、温州、宁波、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天津、北京、青岛等营业联络点。

12、韦尔半导体

上海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发、销售服务为主体的半导体器件设计和销售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总部坐落于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深圳、台湾、香港等地设立办事处。

主营产品包括保护器件(TVS、TSS)、功率器件(MOSFET、Schottky

Diode、Transistor)、电源管理器件(Charger、LDO、Buck、Boost、Backlight LED Driver、Flash LED

Driver)、模拟开关等四条产品线,700多个产品型号,产品在手机、电脑、电视、通讯、安防、车载、穿戴、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3、贝能国际

贝能国际是国内知名的IC产品授权分销商及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香港,员工约300名,在台北、福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青岛和成都等地设有19个分公司或办事处。目前,贝能深耕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三大领域的细分市场。

14、世强

深圳市世强先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深圳,是中国电子行业最优秀的分销企业之一。世强既是全球数十家著名半导体企业在大中国区的重要分销商,同时也是众多电子制造和研发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产品业务广泛覆盖工业电子、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手机应用等领域。

15、三全科技

深圳市三全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亚洲集成电路IC代理商,代理经销产品线逾200条,被多家客户推选为,集成电路IC、电子元器件可靠供应商。

16、驰创

驰创电子成立于1996年,为成千上万的中国电子设备制造提供生产急需的元器件,在全球各地开辟了广泛和稳固的供货渠道。代理品牌有:Power-One、Traco

Power、kolinker、NDK、Precidip、Schroff等。

17、汇佳成

深圳市汇佳成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的,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汇佳成公司目前已经与韩国,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诸多著名的IC制造商和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及全世界。

18、创兴电子

创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于香港,创立于1993年,是一家主营半导体业务的专业公司。代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多家公司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及电子零组件。

19、梦想电子

梦想电子,知名芯片分销商,1999年创立于深圳,目前已在香港、上海、北京、青岛、烟台、南京、无锡、西安设立了分公司。梦想电子专注于LDO、DC-DC、AUDIO、LED

DRIVER、MOTOR DRIVER等模拟半导体器件的分销,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涵盖的领域有手机、LCD Monitor、LCD

TV、电脑板卡及其周边设备等;同时也有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通讯、电力等领域分销Hall Sensor、Current Sensor等传感器IC。

20、首科电子

首科电子成立于1997年,是大中华地区专业的电子元器件市场开拓及代理公司,产品线从无源器件到半导体,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以及消费电子和工业市场。

21、广盛电子

深圳市广盛电子有限公司,创立2000年4月28日,公司专注电子元件行业十多年,已经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代理为一体的电子公司。广盛与全球61家芯片原厂及代理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服务国内外客户超过12000家,客户主要涉及电源管理、工业控制、通讯设备、安防设备、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六大领域。

22、三升电子

上海三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把国外优秀品质的电子元器件引荐给业内各设备制造商,并提供增值服务的专业代理商。公司主要代理销售Antenova(GPS/24G天线)

、Dehn(防雷器) 、Espressif(Wifi芯片) 、HG(光模块)、Menara(OTN光模块)、U-Blox(GPS模块、通讯模块)

、Senodia(陀螺仪)等优秀元器件产品。

23、美科芯

北京美科芯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从2009下半年开始,与美国ICCI(艾萨半导体)正式开展合作,负责其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产品代理。

24、凯新达

深圳市凯新达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混合分销商之—,正致力打造全球性混合分销商先锋。主要经营各类主动元件(

IC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二、三极管等)和被动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及机电元件(连接器,开关器件)等传感器,在开展原厂授权分销业务同时,以降低成本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电子元件供应链解决方案。

25、英赛尔

北京英赛尔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设有分公司,是经营模拟器件、逻辑器件、运放电路及电源等电子元器件的专业化代理公司。

26、萨克斯德

北京萨克斯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硅谷”-中关村。目前已从单一元器件贸易发展到多家全球著名品牌的代理商,产品涵盖芯片到整机。

27、沃泰克斯

“北京沃泰克斯(VERTEX)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电子集成电路及电子零配件代理与经销公司。

28、卓越飞讯

卓越飞讯于1999年在香港成立,是TI、MAXIM、XLINX中国地区优势代理经销机构,成立初期以经营电子元件和进出口业务为主。卓越飞讯为QUANTEK一级代理,分销售国外多种品牌,擅长把握全球元件供应链。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通讯网络、仪器仪表、模拟控制和军事领域。

29、亚特联

深圳市亚特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目前已经与日本、韩国、欧美、中国、台湾等诸多著名的制造商建立了稳定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代理销售多种国际一线品牌产品。产品主要包括:开关,编码器,电位器,传感器,连接器,EMI&ESD防干扰滤波器,屏蔽支架,电池,触摸屏,蓝牙模块,继电器,电磁阀,法拉电容,超级电容,OLED遮光缓冲排气胶带,防水缓冲胶带,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手机VCM摄像头马达,震动马达,广和通2G/3G/4G模块,联通流量卡,超低功耗工业级_汽车级单片机等等。

30、胜创特

北京胜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StrongTechCo,Ltd)是一家电子元器件专业代理商,成立于2002年。

拍明芯城电子元器件网常用的wifi芯片:
1、BCM4325
标准:80211a/b/g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21+FM
应用:游戏设备,笔记本电脑,便携式音频/媒体/游戏设备,打印机
备注:iPhone4,HTC,LG,SAMSUNG手机上都用过
2、BCM4329
标准:802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21+FM
应用:便携式音频/多媒体/游戏设备
应用:手机、平板、OTT盒子等。
3、BCM4330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播放器等
备注:iphone4S用过
4、BCM4390
标准:80211b/g/n
5、BCM4334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备注:iphone5用过,村田331S0171模块的核心芯片
6、BCM4335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3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播放器等
备注:三星手机i9500,note3,19508,Galaxy S4,HTC One有使用
7、BCM4336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单WiFi
8、BCM4339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应用:低端智能手机、平板或 PC nubia Z5S使用过
9、BCM4343W
标准:80211b/g/n
10、BCM4383
频段:24GHz
11、BCM40181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12、BCM43340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13、BCM43241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40+FM
14、BCM43341
标准:80211 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NFC + FM
15、BCM43362+MC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单WiFi
16、BCM43364
标准:80211b/g/n
17、BCM43438
标准:80211b/g/n
18、BCM43907
标准:80211a/b/g/n
1、AR1021x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 Mbps
应用:MID,网络摄像头,机顶盒GPS,电子书,硬盘播放器,网络收音机,PSP等需要实现无线联网设备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2、AR9271
标准:80211b/g/n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应用:笔记本无线网卡,外置扩展无线网卡
应用:网关、机顶盒、游戏控制台、打印机、IP摄像机等
3、AR9285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海华模组AW-NE785H
4、AR93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功能:单WiFi
应用:无线路由器的主芯片
5、QCA95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应用:无线路由器
6、QCA6174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G/58G
功能:WiFi+BLE41
7、QCA9377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G/58G
功能:WiFi +BLE41
8、QCA4004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5GHz
功能:WiFi+MCU
应用:智能家居,物联网
1、 88W8686
标准:80211a/g/b
频段:24/5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手持终端
2、 88W8688
标准:80211a/g/b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 WiFi+BT30 1X1
应用:支持WLAN/蓝牙的手机
支持WLAN/蓝牙的数码相机和打印机
3、 88W8782
标准:80211a/g/b/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消费类电子设备(TV、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等)
手机和其他移动应用
4、 88W8797
标准:80211ac
频段:24/5GHz
最高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
平板电脑,智能电话光播放器,机顶盒数字电视
5、88W880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72Mbps
功能:Wi-Fi+MCU 1x1
应用:物联网、智能家居,在小米智能模块、Broadlink智能家居产品中使用
6、88MW30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722Mbps
功能:WiFi+MCU
1、TI CC320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WL183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3、WL1833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4、WL1801
标准:80211b/g/n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村田LBEP5CLXRC
1、MT7688A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CPU
2、MT7688K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3、MT7688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4、MT7688AN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5、MT768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Mbps
功能:WiFi+MCU
应用:灯泡、门锁、插座等小型设备、IOT
6、MT7681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7、MT7601U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8、MT760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功能:单WiFi
9、MT3332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0、MT7610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奥金瑞模组GWF-5M01
11、MT7620A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2、MT7620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3、MT7632U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4、MT7662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867Mbps
功能:单WiFi
15、RT5572N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6、RT2700E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海华AW-NE766模块
17、RT2070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旭瑞升3A
18、RT307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9、RT3072
20、RT535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家庭联网设备APSoC、路由
21、RT5350FT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2、RT5370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家庭联网设备USB 20界面,PC端USB 20界面单晶片
23、RT5372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24、RT5572
标准:80211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25、MT59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智能手机,手持终端
1、RTL8189E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RTL8189F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3、RTL8189E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4、RTL8188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5、RTL8188E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6、RTL8188F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7、RTL8188C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8、RTL8188EU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9、RTL8188CE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0、RTL8192DU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1、RTL8192E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2、RTL8192C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3、RTL8192CE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4、RTL871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5、RTL8711AF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6、RTL8723B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54Mbps
17、RTL8723B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8、RTL8811A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3Mbps
19、RTL8812A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867Mbps
20、RTL8187SE
标准:80211b/g
应用:无线网卡主控芯片,
1无线串行总线适配器
2无线笔记本迷你卡适配器
21、RTL8123B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22、RTL8123B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1、ESP8266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2、ESP8285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NL6621(T)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Cortex-M3
集成了MAC、PHY、AFE、RF和PA
应用:智能家居,WiFi音乐盒等
W500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医疗监护、无线音视频、智能玩具、汽车电子、智能电网与工业控制等
SSV6060P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M88WI6032D
标准:80211 b/g/n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MCU
(1)EMW508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2)EMW3081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3)EMW308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4)EMW3165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5)EMW1088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72Mbps
WiFi芯片:88W8801
(6)EMW3162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STM32F2 MCU
(7)EMW3240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STM32F2 MCU
(8)EMW1062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72Mbps
(9)EMW3081A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10)EMW323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BT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尔智家(600690);格力电器(000651);美的集团(000333);小米集团(01810HK)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家居产量、废铝回收量、智能家居产量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能家居的定义经历了从10至30的变化,10时期智能家居通过感知技术与家居设备相连,帮助用户减少劳务量;20时期智能家居综合利用多项技术,通过家庭设施创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30时期智能家居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功能不同,智能家居可以分为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控制、智能影音、智能传感、智能家电、智能设备、智能网络、智能遮晾、环境控制十类。各类型智能家居具体产品如下:

2、产业链剖析:中游为关键环节

智能家居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层和基础层,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芯片、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供应商以及AI技术、云服务等软件供应商;中游为智能家居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下游为消费市场,主要参与者有房地产企业、家装企业、零售企业等。

上游领域,芯片供应商包括英特尔、ARM公司等;传感器供应商包括博世、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霍尼韦尔等;PCB供应商包括深南电路、欣兴电子、惠亚集团等;电容供应商包括村田、宇阳科技、松下等;通讯供应商包括华为、顺舟智能、泰利特等;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尔泰、和晶科技、中颖电子等。

中游设计、制造领域,智能单品及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代表企业有小米、三星、百度、京东等,传统家电领域代表企业有海尔智家、美的、飞利浦、康佳等;其他代表性企业包括欧瑞博、超级智慧家、杭州行至云起科技等。

下游消费市场,智能家居To B端的代表企业有房产企业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以及家装公司东易日盛、金螳螂等;To
C端,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红星美凯龙、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线下商城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通过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线上渠道购买。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迎来全面爆发期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始于1999年,2005年前处于萌芽期,行业内主要参与者为欧美智能化定制品牌;2005-2008年中国企业开始探索发展路径,智能窗帘、智能灯控等细分领域抢先发展;2008-2019年,家电、电器类龙头企业开始参与到市场中,行业内企业开始生态圈建设,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新领域爆发,行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以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期。

行业政策背景: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加快;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重点面向在智能家居领域融合5G、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2020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智能家居行业产品、服务和应用得到规范;“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规范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强调要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推进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

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与普及,万物互联互通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也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已达204亿台,同比增长359%;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上游供应紧缺带来的压力,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110%。

2、智能家居系统平台

目前较为主流的智能家居平台主要包括Apple的HomeKit、Amazon的Alexa、Google的Google
Home、三星的SmartThings,以及国内厂商小米的米家、百度的DuerOS、阿里巴巴的AliGenie、华为的HiLink、海尔的U+、京东的京鱼座等,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7年间。整体来看,除小米生态相对独立外,国外平台和国内平台通过合作协议互通。

3、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CSHIA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2016-2020年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长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51%。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8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东部地区发展较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从区域分布来看,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其次为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等,东南部地区整体分布更为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均为东部省市,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和新兴技术发展基础,其中广东省拥有华为、格力、欧瑞博、美的等多家领先企业,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摇篮。

2、企业竞争:米家排名第一

按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派系可分为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三派。传统家电企业代表有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具有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制造能力和品牌优势突出;互联网企业代表有小米集团、百度集团、阿里巴巴、华为等,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其他企业主要为萤石网络、欧瑞博等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其中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业务类型专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较大。

根据Maigoo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榜,米家MIJIA、海尔智家U-home、美的美居、华为全屋智能、天猫精灵、小度、京鱼座、萤石Ezviz、欧瑞博ORVIBO、BroadLink依次为排名前十品牌。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趋势:全屋智能、语音交互、信息安全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全屋智能、语音交互和信息安全三个方向。

全屋智能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风向标。IDC发布的《中国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市场回顾和展望,2021》报告显示,我国全屋智能市场在产品、技术、服务能力上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智能家居赛道各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入局全屋智能。

语音交互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来看,搭载语音助手的设备产品主要为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但其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小米、百度、阿里等领先企业均已通过以搭载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为中枢的语音控制体系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控制。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的快速普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在给家庭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浮出水面。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从传统的接触式 *** 控变为远程网络 *** 控后,网络安全威胁提升;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与云端、其它智能设备、消费者之间都在频繁交互,采集并储存了大量消费者信息,信息泄露风险提升。因此持续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也将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发展前景:政策加持下发展前景向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应用的愈发成熟、中国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尔智家(600690);格力电器(000651);美的集团(000333);小米集团(01810HK)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家居产量、废铝回收量、智能家居产量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能家居的定义经历了从10至30的变化,10时期智能家居通过感知技术与家居设备相连,帮助用户减少劳务量;20时期智能家居综合利用多项技术,通过家庭设施创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30时期智能家居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功能不同,智能家居可以分为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控制、智能影音、智能传感、智能家电、智能设备、智能网络、智能遮晾、环境控制十类。各类型智能家居具体产品如下:

2、产业链剖析:中游为关键环节

智能家居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层和基础层,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芯片、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供应商以及AI技术、云服务等软件供应商;中游为智能家居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下游为消费市场,主要参与者有房地产企业、家装企业、零售企业等。

上游领域,芯片供应商包括英特尔、ARM公司等;传感器供应商包括博世、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霍尼韦尔等;PCB供应商包括深南电路、欣兴电子、惠亚集团等;电容供应商包括村田、宇阳科技、松下等;通讯供应商包括华为、顺舟智能、泰利特等;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尔泰、和晶科技、中颖电子等。

中游设计、制造领域,智能单品及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代表企业有小米、三星、百度、京东等,传统家电领域代表企业有海尔智家、美的、飞利浦、康佳等;其他代表性企业包括欧瑞博、超级智慧家、杭州行至云起科技等。

下游消费市场,智能家居To B端的代表企业有房产企业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以及家装公司东易日盛、金螳螂等;To
C端,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红星美凯龙、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线下商城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通过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线上渠道购买。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迎来全面爆发期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始于1999年,2005年前处于萌芽期,行业内主要参与者为欧美智能化定制品牌;2005-2008年中国企业开始探索发展路径,智能窗帘、智能灯控等细分领域抢先发展;2008-2019年,家电、电器类龙头企业开始参与到市场中,行业内企业开始生态圈建设,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新领域爆发,行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以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期。

行业政策背景: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加快;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重点面向在智能家居领域融合5G、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2020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智能家居行业产品、服务和应用得到规范;“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规范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强调要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推进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

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与普及,万物互联互通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也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已达204亿台,同比增长359%;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上游供应紧缺带来的压力,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110%。

2、智能家居系统平台

目前较为主流的智能家居平台主要包括Apple的HomeKit、Amazon的Alexa、Google的Google
Home、三星的SmartThings,以及国内厂商小米的米家、百度的DuerOS、阿里巴巴的AliGenie、华为的HiLink、海尔的U+、京东的京鱼座等,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7年间。整体来看,除小米生态相对独立外,国外平台和国内平台通过合作协议互通。

3、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CSHIA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2016-2020年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长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51%。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8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东部地区发展较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从区域分布来看,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其次为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等,东南部地区整体分布更为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均为东部省市,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和新兴技术发展基础,其中广东省拥有华为、格力、欧瑞博、美的等多家领先企业,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摇篮。

2、企业竞争:米家排名第一

按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派系可分为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三派。传统家电企业代表有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具有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制造能力和品牌优势突出;互联网企业代表有小米集团、百度集团、阿里巴巴、华为等,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其他企业主要为萤石网络、欧瑞博等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其中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业务类型专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较大。

根据Maigoo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榜,米家MIJIA、海尔智家U-home、美的美居、华为全屋智能、天猫精灵、小度、京鱼座、萤石Ezviz、欧瑞博ORVIBO、BroadLink依次为排名前十品牌。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趋势:全屋智能、语音交互、信息安全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全屋智能、语音交互和信息安全三个方向。

全屋智能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风向标。IDC发布的《中国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市场回顾和展望,2021》报告显示,我国全屋智能市场在产品、技术、服务能力上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智能家居赛道各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入局全屋智能。

语音交互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来看,搭载语音助手的设备产品主要为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但其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小米、百度、阿里等领先企业均已通过以搭载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为中枢的语音控制体系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控制。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的快速普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在给家庭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浮出水面。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从传统的接触式 *** 控变为远程网络 *** 控后,网络安全威胁提升;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与云端、其它智能设备、消费者之间都在频繁交互,采集并储存了大量消费者信息,信息泄露风险提升。因此持续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也将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发展前景:政策加持下发展前景向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应用的愈发成熟、中国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WiFi 6何时才能真正成为无线市场的强心剂?
半导体产业基金(ID:chinabandaoti)
网上经常有一种说法,“有了5G就不用办宽带,不用开WiFi了,毕竟5G那么快”。就连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5G来临之际,或许就是WiFi退出之时。但是会有很大的影响吗?毕竟应用场景不同、成本更不同。
来源:知乎
从第一代到第六代
WiFi即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是一组为无线局域网通信所定义的标准,目前已成为当今世界无处不在的技术,为数十亿设备提供连接支持,同时也是流量经济时代上网接入的首选方式,并且有逐步取代有线接入的趋势。
WiFi技术历经20多年六代产品的更迭,逐步改进信道宽度、速率、空间流数量以及工作频段,从第一代最快数据流量2Mbit/s到六代最高速率96Gbit/s,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中快速普及。2020年1月,Wi-Fi联盟推出Wi-Fi 6E标准,以确保行业统一通用术语,该标准允许Wi-Fi设备在频谱可用时支持6GHz频段。
图:WiFi发展历程时间轴
来源:招商证券
相比于上一代80211ac的WiFi 5,WiFi 6最大传输速率由前者的35Gbps,提升到了 96Gbps,理论速度提升了近3倍。当然,这个速率仅是理论最大值,实际速率则取决于空间数据流数量及无线信号的信道占用数量,96Gbps在复杂的日常生活环境下或许难以实现,但速率提升无疑十分明显。
表:WiFi 4/5/6主要性能对比
来源:IT技术网
WiFi 6不仅仅是上传下载速率的提升,还能够大幅改善网络拥堵的情况,允许更多的设备连接至无线网络,并拥有一致的高速连接体验,而这主要归功于同时支持上行与下行的MU-MIMO和OFDMA新技术。
WiFi 6通过更优质的Long DFDM Symbol发送机制,将每个信号载波发送时间从WiFi 5的32μs提升到128μs,可以有效降低丢包率和重传率,使传输更加稳定。
WiFi 6还引入了BSS Coloring着色机制,标注接入网络的各个设备,同时对其数据也加入对应标签,传输数据时也就有了对应的地址,直接传输到位而不会发生混乱。
此外,WiFi 6引入了TARget Wake Time(TWT)技术,允许设备与无线路由器之间主动规划通信时间,减少无线网络天线使用及信号搜索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量消耗,提升设备续航时间。不过,在WiFi 6网络下,对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来说,由于需要持续的互联网访问,因此并不会明显地受益于TWT省电技术,但对于正在普及的智能家居场景来说,尤其是使用锂电池的无线设备,该技术则可以大大提升其续航时间,改善使用体验。
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WiFi 6新业态
在2020年5月17日,三大运营商分别召开发布会,宣布2020年将推进WiFi网络升级,布局WiFi 6新业态。目前,运营商正推进5G+宽带+WiFi的“三千兆时代”,推动AP端口设备升级换代,WiFi 6设备将最大化其效益,WiFi 6产业有望进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移动表示要推动千兆平台能力,并明确今年将集采WiFi6设备,实现WiFi6商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表示启动“宽带+5G+千兆WiFi”的三千兆升级,明确布局WiFi6。
表:三大运营商2020年同时推进WiFi网络升级
来源:招商证券
WiFi 6产业链基本成熟
WiFi 6产业链上游主要由芯片及模组组成,中游包括通信网络设备及终端产品,下游主要为系统集成的智能应用服务。其中,芯片包括手机芯片组、家庭路由器芯片、企业及运营商芯片,这三类主要WiFi模组包括通用模块、路由器模块以及嵌入式WiFi模块;通信网络设备包括企业及家庭WLAN设备、家庭网关;终端产品主要是指支持WiFi 6的手机等终端设备;下游应用则包括智慧家庭、智慧医疗、超清视频、云游戏以及AR/VR、NB-IoT等服务。目前WiFi6上游产业链已基本成熟,网络设备也已实现商用,终端产品和更多应用服务正处于陆续突破阶段。
上游
芯片及模组
在上游芯片方面,海外供应商主要为英特尔、美满科技、博通、高通等主流芯片厂商,例如小米AX6和AX3600 WiFi 6路由器搭载的均是高通六核芯片、华硕AX3000 WiFi 6路由器搭载的是博通三核处理器、华硕RT-AX89X搭载的是高通四核处理器。在国内,华为于2020年2月24日发布了分别用于路由器和手机中的两款WiFi 6芯片,即凌霄650和麒麟W650,而同期发布的华为P40系列也成为首发麒麟W650芯片的手机。
表:国内外WiFi6芯片举例
来源:电子发烧友整理
模组方面,海外厂商包括村田(日本)、环旭(日本),三星(韩国)等,例如三星S10系列和苹果iphone 11均搭载的日本村田的WiFi 6模块;国内的WiFi 6模组厂商包含正基科技、海华科技、深圳必联电子等等。
中游
设备及终端产品
在设备厂商方面,WiFi 6家庭网关厂商包括天邑股份、华为等;企业级别无线路由器厂商包括思科、华为、星网锐捷等;家用无线路由器品牌包括TP-Link、腾达、华硕、小米、中兴、爱快等等。
表:小米、华为、华硕路由器规格举例
来源:电子发烧友整理
终端产品厂商方面,三星2019年发布的,Galaxy Note 10、苹果的iPhone11等手机终端已兼容WiFi 6技术;vivo于2020年2月推出的手机iQOO3,除了支持5G双模全网通技术,还搭配了WiFi 6与双WiFi智能网络;微软的surface系列平板和电脑也已支持WiFi 6;此外,将于2020年11月正式全球发布的索尼PS5也已确认支持最新WiFi 6技术。
据IDC统计,2019年支持WiFi 6的终端产品较少,只有苹果、三星、OPPO为主的智能手机生产厂商的部分型号支持WiFi 6,仅占总体手机销量份额的2-3%;另根据Wi-Fi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16日,已有151项产品获得Wi-Fi 6认证,其中包括23款电脑及配件、35款路由、87款手机,自2019年11月起数量明显增加。可见,WiFi6市场虽处于初始萌芽期,但具备强大的市场潜力,有望在2020年得到快速的认可与发展。
下游
应用场景
WiFi 6引入的MU-MIMO、OFDMA、TWT等新技术,使得WiFi网络应用场景得到了扩充,新的应用场景例如:
AR/VR/高清直播:通过融合OFDMA、MU-MIMO和1024-QAM等技术,WiFi 6可以增加联网的稳定性与可靠度,增加接入带宽,能够很好地满足VR/AR/4K/8K等新应用场景的高带宽需求;
智能家居:TWT技术的引入可使WiFi 6实现低功耗网络支援,满足新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连接设备可将功耗降到最低,从而保证较大数量的智能家居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企业无线办公网络:WiFi 6采用更安全的WPA3加密技术,增强数据通信的加密性,从而保障商业环境使用的安全性。
图:WiFi6主要适应场景
来源:华为
WiFi 6代际更迭释放增量需求
目前全球WiFi芯片的出货量每年超过10亿片,根据Dell’Oro公司测算,2019年支持WiFi 6的芯片出货量占总出货量10%,到2023年将达到90%左右,WiFi6将成为WiFi芯片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IDC的预测数据,我国网络无线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875亿美元,其中WiFi 6相关设备实现超过5倍增长,市场规模超过2亿美元,并将在2022年成为市场主流方案。
图:2014-2023年中国网络无线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来源:IDC
同时,结合WiFi 5我国市场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WiFi 5达到512%的爆发式增长,随后从2015年到2019年保持着4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对无线市场带来强有力的驱动。WiFi 5的产品发展轨迹,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增速放缓,都在暗示着新产品的迭代,而2020年是WiFi 6进军市场的第一个完整元年,预计将会在上一代产品增速放缓的市场背景下给予无线市场一剂强心针。
与WiFi 5产品的发展轨迹有一定不同点就是WiFi 6和5G产品的相爱相杀。众所周知,5G和WiFi 6都是在性能上占据相对优势的相似产品,都是可以在高速率、低时延、高并发上相互媲美的智能化社会驱动力。WiFi 6也同样会在很多使用场景上和5G形成相互弥补,相互驱动的关系,5G主外、WiFi 6主内的特点将会在室内外不同的工作场景有各自的用武之地。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经历了2019下半年的“试用期”后,不同的行业对WiFi 6持有不同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例如在某些大型企业的环境中,WiFi 5已经足以支撑企业内部的无线网络需求,升级到WiFi 6的付出并非刚需。然而在一些网络质量需求略高的行业,对WiFi 6产品还是持有较高的认可度。其中,教育行业独占鳌头,占WiFi 6绝大部分市场,其中高校的设备升级以满足智慧校园,网络课堂等迫切需要解决时延痛点的需求,暑假假期的有利改造周期均为教育行业的市场驱动力。医疗领域中,对于物联网、智能医疗的需求越发迫切,这也意味着需要高并发和高速率的无线设备做相应的支持。整体上,大部分的行业用户在2019下半年对WiFi 6设备完成“审核试用”后,都抱有比较认可的态度和扩大需求的意向。
小结
WiFi 6产品虽强势出世,但毕竟尚未成熟,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依旧面临着诸如成本、接受度等因素的挑战,目前WiFi 5已然处于成熟期,仍将会占据主流市场地位。WLAN市场中各产品在遵循市场大局发展趋势的同时,也需要理解特定产品的商品生命周期处于哪个阶段,目前WiFi 6正处于导入期与高速增长期的初级阶段,预计将会从2020开始,逐步替代处于成熟期的WiFi 5和已然处于衰退期的WiFi 4,2020年也将会是WiFi 6高速增长的元年

力源信息发展不错。
1、在5G方面,公司从局端、传输端到应用端进行布局,开发相关方案运用于5G局端基站,代理相关产品运用于传输端光通信模块及应用端的终端产品;在人工智能方面,公司成立智能项目组,与公司代理芯片原厂合作,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在物联网领域,针对物联网的碎片化需求,积极推广代理产品线,运用到相关智能化及联网化设备,从传感层、传输层及应用层出发,梳理应用并拓展新产品线和客户群,同时,公司与上游原厂合作,开发出FT780NB-IOT模块已实现客户联调测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在电源管理系统及充电桩上发力,将公司代理产品运用到汽车电子项目中。
2、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上游电子元器件的代理分销业务及自研芯片业务、下游解决方案和模块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及分销商,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及相关成套产品方案的开发、设计、研制、推广、销售及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代理的主要产品线有SONY(索尼)、MURATA(村田)、ST(意法)、ON(安森美)、ROHM(罗姆)、JAE(航空电子)、LUMILEDS(流明)、OMRON(欧姆龙)、Fingerprint cards AB(FPC)、RENESAS(瑞萨)、RUBYCOM(路碧康)、ALPS(阿尔卑斯)、EMERSON(艾默生)、AMPHENOL(安费诺)、AMPLEON(埃赋隆)、TI(德州仪器)、宁波舜宇、思特威、移远、中兴微、华为海思、兆易创新等近200家原厂,分销的产品主要包括IC芯片、微控制器(MCU)、传感器、电容/瓷珠、摄像头模组、电阻、二三极管、连接器、闪光灯、继电器开关、指纹识别芯片、电解电容、车载显示屏、电源管理、模拟器件、通信模块、存储器等产品,拥有宁波舜宇、华勤通讯、闻泰通讯、比亚迪、vivo、OPPO、小米、美的、海尔、海信、联想、京东方、深圳天马、纳恩博、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烽火科技、雄迈、同洲电子、创维、合力泰等知名客户,主要分布在手机通讯、家电、汽车、安防监控、工业控制、物联网等市场,除此之外,公司积极寻找机会,不断引进新的产品线,加强公司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及推广力度,扩展新的市场,如工控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市场。
4、公司自研芯片(小容量存储芯片EEPROM和功率器件SJ-MOSFET)通过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强大的分销渠道向各行业客户进行推广、测试和销售,其中EEPROM主要运用于家电、蓝牙、液晶显示面板、电子支付终端等领域,SJ-MOSFET主要运用于LED照明、服务器电源、工业电源、医疗电源等领域。
5、在下游解决方案及模块方面业务,公司主要包括芯片解决方案、手环方案、超级电容方案、蓝牙模块、NB-IoT模块、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等。芯片解决方案为智能电能表的核心配件,主要有国网、南网等客户;手环方案主要运用于智能手环礼品市场,主要有腾进达等客户;超级电容方案主要运用于大数据中心保护;蓝牙模块主要运用于飞控、家电等行业,主要有美的等客户;NB-IoT模块主要运用于物联网及水电气热表等市场;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GPRS通信模块主要运用于电网的电力通信,主要有国网、北京中睿昊天、北京前景无忧、深圳力合微等客户。
6、在终端产品业务上,公司主要从事与电能表用外置断路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电能表用外置断路器主要用于用户负载的远程费控,在此基础上,公司也提供微型断路器、售电管理装置等产品,主要有南网等客户,此外,公司还从事数据采集器、数据集中器、SMT代工等业务。
7、未来公司将继续在原有市场深耕细作,同时,积极拓展公司产品在5G、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的应用。
上面一大堆废话,我总结一下公司一共分为几块业务:
(1)电子元器件的分销,代理的厂家和目标客户也囊括了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些大厂。
(2)自研芯片,主要是小容量存储芯片EEPROM和功率器件SJ-MOSFET。(其中EEPROM为可擦除只读存储器,比如主板BOIS就用到了这个,SJ-MOSFET主要用于开关电路,前面我们介绍的士兰微的时候也介绍了mos管《孤注一掷的士兰微》)
(3)相关行业解决方案,比如芯片解决方案、手环方案、超级电容方案、蓝牙模块、NB-IoT模块、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等。
(4)电表业务,这块其实是17年收购的南京飞腾电子的业务。
(5)新业务,我估计是吹牛逼居多。

前景看好,是趋势,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智能家居产业已引发爆点,但市场还处于炒作概念的时期,专家表示,预计还要经过三四年,整个市场才会慢慢成长起来。对智能家居企业来说,用户接受什么价格是他们很关心的,3万元以下的支持率超过60%,处于3万至10万之间比例加起来不到14%,另有109%的人接受10万元以上的价格。由此发现,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轻量化的智能家居仍然会占据主流。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尔智家(600690);格力电器(000651);美的集团(000333);小米集团(01810HK)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家居产量、废铝回收量、智能家居产量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能家居的定义经历了从10至30的变化,10时期智能家居通过感知技术与家居设备相连,帮助用户减少劳务量;20时期智能家居综合利用多项技术,通过家庭设施创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30时期智能家居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功能不同,智能家居可以分为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控制、智能影音、智能传感、智能家电、智能设备、智能网络、智能遮晾、环境控制十类。各类型智能家居具体产品如下:

2、产业链剖析:中游为关键环节

智能家居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层和基础层,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芯片、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供应商以及AI技术、云服务等软件供应商;中游为智能家居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下游为消费市场,主要参与者有房地产企业、家装企业、零售企业等。

上游领域,芯片供应商包括英特尔、ARM公司等;传感器供应商包括博世、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霍尼韦尔等;PCB供应商包括深南电路、欣兴电子、惠亚集团等;电容供应商包括村田、宇阳科技、松下等;通讯供应商包括华为、顺舟智能、泰利特等;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尔泰、和晶科技、中颖电子等。

中游设计、制造领域,智能单品及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代表企业有小米、三星、百度、京东等,传统家电领域代表企业有海尔智家、美的、飞利浦、康佳等;其他代表性企业包括欧瑞博、超级智慧家、杭州行至云起科技等。

下游消费市场,智能家居To B端的代表企业有房产企业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以及家装公司东易日盛、金螳螂等;To
C端,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红星美凯龙、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线下商城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通过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线上渠道购买。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迎来全面爆发期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始于1999年,2005年前处于萌芽期,行业内主要参与者为欧美智能化定制品牌;2005-2008年中国企业开始探索发展路径,智能窗帘、智能灯控等细分领域抢先发展;2008-2019年,家电、电器类龙头企业开始参与到市场中,行业内企业开始生态圈建设,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新领域爆发,行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以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期。

行业政策背景: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加快;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重点面向在智能家居领域融合5G、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2020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智能家居行业产品、服务和应用得到规范;“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规范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强调要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推进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

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与普及,万物互联互通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也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已达204亿台,同比增长359%;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上游供应紧缺带来的压力,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110%。

2、智能家居系统平台

目前较为主流的智能家居平台主要包括Apple的HomeKit、Amazon的Alexa、Google的Google
Home、三星的SmartThings,以及国内厂商小米的米家、百度的DuerOS、阿里巴巴的AliGenie、华为的HiLink、海尔的U+、京东的京鱼座等,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7年间。整体来看,除小米生态相对独立外,国外平台和国内平台通过合作协议互通。

3、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CSHIA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2016-2020年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长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51%。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8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东部地区发展较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从区域分布来看,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其次为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等,东南部地区整体分布更为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均为东部省市,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和新兴技术发展基础,其中广东省拥有华为、格力、欧瑞博、美的等多家领先企业,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摇篮。

2、企业竞争:米家排名第一

按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派系可分为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三派。传统家电企业代表有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具有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制造能力和品牌优势突出;互联网企业代表有小米集团、百度集团、阿里巴巴、华为等,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其他企业主要为萤石网络、欧瑞博等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其中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业务类型专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较大。

根据Maigoo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榜,米家MIJIA、海尔智家U-home、美的美居、华为全屋智能、天猫精灵、小度、京鱼座、萤石Ezviz、欧瑞博ORVIBO、BroadLink依次为排名前十品牌。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趋势:全屋智能、语音交互、信息安全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全屋智能、语音交互和信息安全三个方向。

全屋智能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风向标。IDC发布的《中国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市场回顾和展望,2021》报告显示,我国全屋智能市场在产品、技术、服务能力上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智能家居赛道各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入局全屋智能。

语音交互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来看,搭载语音助手的设备产品主要为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但其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小米、百度、阿里等领先企业均已通过以搭载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为中枢的语音控制体系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控制。

2、发展前景:政策加持下发展前景向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应用的愈发成熟、中国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64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