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有哪些,第1张

RFID,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NFC,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缉功光嘉叱黄癸萎含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这个问题要从物联网的构成来分析: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主要是传感器)、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数据处理、分析、控制等)构成。
其中感知层主要是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其本身已经比较成熟;
应用层主要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有技术对于物联网来讲已经足够完成支撑;
网络层则还不够成熟,在16年之前无线传输技术一般都由功耗较大或者通讯距离较短等缺点,这会导致感知层与网络层的实施存在困难(想象一下大量传感器部署后,由于无线网络模块功耗高需要经常换电池、由于覆盖距离短需要增设大量网关设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68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