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论文

物联网应用技术论文,第1张

物联网在当今社会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曾被誉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物联网应用技术论文一:浅析物联网应用技术

摘 要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背景,传感网的原理、应用、技术,无锡是首个国家传感网信息中心。以最具代表性的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为例,对物联网的网络体系与服务体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最后,展望了无锡物联网技术作为国家首个传感网信息中心对人类生活、工业发展、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应用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国外以成熟,但国内物联网才刚刚起步,问题显然很明显。那就是物联网安全,物联网是一种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实时交互的新型系统,其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一方面固然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大众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的关注。从技术上讲物联网存在很多网络安全隐患。由于物联网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无线传输,这种暴露在公开场所之中的信号很容易被窃取,也更容易被干扰,这将直接影响到物联网体系的安全。物联网规模很大,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一旦受到病毒攻击,很可能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工厂停产、商店停业、交通瘫痪,让人类社会陷入一片混乱。

1物联网的定义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设想阶段,是产业发展的最初时期;第二阶段是技术研发阶段;第三阶段为实验阶段。在技术研发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用和检测,这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步。国内的研究也在同步前行,如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业开始尝试物联网业务。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和手机购电业务,该业务也可以应用于超市、餐厅等小额支付场合;中国联通的无线环保检测平台通过3G网络,可实现对水表、灌溉、水文等动态数据进行检测,又可对空气质量、碳排放和噪音进行检测;第四阶段为全国推广阶段,也是投入资金最大的时期。同时,一旦大规模商用,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终端产品的全面推广必将推动电信、信息存储处理、IT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众多市场的发展。

2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物联网的发展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和泛在网络发展的结果,带动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而是通过应用创新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塑造了知识社会的流体特性,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大众创新、用户创新成为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新特征,技术更加展现其以人为本的一面,以人为本的创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现实。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

3物联网应用技术的隐私问题

在物联网中,射频识别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有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于该物品(比如衣物)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和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从技术上和法律上予以解决。造成侵犯个人隐私问题的关键在于射频识别标签的基本功能:任意一个标签的标识(ID)或识别码都能在远程被任意的扫描,且标签自动地,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这一特性可用来追踪和定位某个特定用户或物品,从而获得相关的隐私信息。这就带来了如何确保嵌入有标签的物品的持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问题。

4物联网应用的关键领域

41 RFID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 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42传感网

传感网是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 无线网络 。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 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43 M2M技术

M2M是Machine-to-Machine/Man的简称,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M2M根据其应用服务对象可以分为个人、家庭、行业三大类。通信 网络技术 的出现和发展,给社会生活面貌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加快捷地沟通,信息的交流更顺畅。但是目前仅仅是计算机和其他一些IT类设备具备这种通信和网络能力。众多的普通机器设备几乎不具备联网和通信能力,如家电、车辆、自动售货机、工厂设备等。M2M技术的目标就是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连网和通信能力,其核心理念就是网络一切(Network Everything)。M2M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应用,推动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轮的变革。M2M是一种理念,也是所有增强机器设备通信和网络能力的技术的总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多也是通过机器实现的,例如通过手机、电话、电脑、传真机等机器设备之间的通信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另外一类技术是专为机器和机器建立通信而设计的。如许多智能化仪器仪表都带有RS-232接口和GPIB通信接口,增强了仪器与仪器之间,仪器与电脑之间的通信能力。目前,绝大多数的机器和传感器不具备本地或者远程的通信和连网能力。

44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率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经过5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继续完善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

5结语

根据物联网的内涵可知,要真正实现物联网需要感知、传输、控制及智能等多项技术。物联网的研究将带动整个产业链或者说推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信息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直接影响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只有综合研究解决了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物联网才能得到快速推广,造福于人类社会,实现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刘化君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0,5

[2]陆光耀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肖慧彬物联网中企业信息交互中间件技术开发研究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物联网应用技术论文

电子测量仪器是指用电子技术实现对被测对象的电参数检测装置,电子测量仪器所涉及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是电子工业发展和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之一。然而在中国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国外企业。

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和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尤其是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国内的多项政策和重要会议均提及要重点发展国产高端科学仪器设备。近年来,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内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国产化进程中的一匹黑马——成都玖锦,其在矢量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方面,均可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同类仪器指标。

本文核心数据: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竞争格局

1、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概况

——电子测量仪器概念:利用电子技术来实现测量的仪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电子测量仪器指用电子技术实现对被测对象(电子产品)的电参数检测装置。

常见电子测量物理量包括电能量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等)、电信号特性测量(波形、频率、相位、噪声等)、电路参数测量(阻抗、品质因数等)、间接导出量测量(增益、衰减、失真度等)、特性显示测量(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电子测量仪器应用领域分类:专用仪器和通用仪器

专用仪器以一个或某几个专用功能为目的,如光纤测试仪器、电磁兼容EMC测试设备等。

通用仪器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设备,根据其基础测试功能不同,可以分为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其他仪器等。

——电子测试测量行业特点:“小口径、大带动”产业

“小口径”:行业领域小、行业规模小。

“大带动”:电子信息行业的“开路先锋”,既可带动自身上游产业链中的通用芯片、电子元器件、基础软硬件等取得突破,还可辐射带动与电子信息相关的各大行业,如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向更高层次发展。

——电子测量仪器技术水平分类: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共性基础和保障,目前已成为装备研制、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

——电子测量仪器产业链剖析:行业产业链庞大,产品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广泛

电子测量仪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种先进技术的基础性行业,由于其囊括了电子测量技术、射频微波设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因此产业链相对复杂,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类型也多种多样。

在产业链上游方面,主要为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机电产品等。其中,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统称为电子元器件,是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在产业链中游方面,主要包括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游的企业主要分为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企业和专用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企业。

在产业链下游方面,由于电子测量仪器是电子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所有与电子设备有关的企业和行业几乎都需要使用电子测量仪器。目前,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应用、射频前端等行业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快速发展。

2、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航空航天、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上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全球电子测量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结合弗若斯特沙利文、Technavio、ResearchAndMarkets等机构预测数据,测算2021-2025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52%左右,到2025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71亿美元左右。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现状

受益于中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的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在近几年高速增长。结合弗若斯特沙利文、ResearchAndMarkets等机构测算数据,测算2021-2025年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7%左右,到2025年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66亿美元左右。

近年来,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市场,但国外一线品牌技术优势明显,产品性能领先,国内企业与国外一线品牌企业相比,无论是在高端产品的性能指标还是市场接受度上,仍然具有明显差距。

与此同时,近年来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具体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中国高端电子测试仪器也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

3、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竞争格局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整体竞争梯队

在中国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国外一线品牌企业,主要为美国的是德科技、泰克、力科,德国的罗德与施瓦茨以及日本的安立。

国内具备整体竞争力的企业主要有电科思仪、成都玖锦、鼎阳科技、普源精电等,这些企业在部分产品的关键性指标方面代表了国内企业的最高水平,但距离上述的国外一线品牌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企业技术竞争格局

根据前述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对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主要产品高中低档次划分的推荐,结合对国内企业各产品数据手册以及企业公告等公开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企业进行了技术层面的竞争格局划分。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电科思仪、成都玖锦等;中高端产品方面的企业主要有:鼎阳科技、普源精电、创远仪器、优利德等。

——国内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企业发展概况

◆ 产品端:电科思仪和成都玖锦部分产品关键指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在中国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企业产品方面,电科思仪在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关键指标方面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成都玖锦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关键指标方面也接近国内的最高水平,特别是研发并实现了50GHz矢量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和50GHz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产业化,实现了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鼎阳科技在数字示波器、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等关键指标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的最高水平;普源精电在数字示波器的关键指标方面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

◆ 研发端:行业内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普遍较高,成都玖锦研发人员占达到66%

根据对普源精电、鼎阳科技、创远仪器、成都玖锦等四家可比企业财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四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均在34%以上。其中成都玖锦研发人员占达到66%,领先其他企业。

注:截至2022年3月28日,部分企业2021年年报尚未披露,故此处普源精电、鼎阳科技、创远仪器数据均为截至2021年上半年数据。

在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方面,鼎阳科技的研发费用占比相对较低,在11%左右,普源精电、创远仪器和成都玖锦的研发费用占比相对较高,均在20%以上。其中,成都玖锦研发费用占达到35%,领先其他行业企业。

注:截至2022年3月28日,部分企业2021年年报尚未披露,故此处普源精电、鼎阳科技、创远仪器数据均为2021年上半年数据。

在研发方向方面,普源精电主要集中在芯片、数字示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波形发生器等领域,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进入试产阶段;鼎阳科技在研项目主要集中在芯片、矢量网络分析仪、数字示波器等领域;创远仪器研发项目主要集中在5G测试相关技术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企业5G大规模MIMO关键技术测试平台项目、5G大规模天线信道模拟器研发与验证、毫米波5G分析仪开发项目已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 财务端:鼎阳科技市值最高,成都玖锦估值达到20亿元

在企业估值及市值方面,截至2022年3月28日收盘,鼎阳科技市值最高,达到6023亿元;其次是普源精电,其发行价格为6088元/股,市值为5539亿元;创远仪器市值在20亿元以下,达到1802亿元;成都玖锦方面,目前成都玖锦已经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20亿元以上。

注:图中成都玖锦数据为估值数据,其余企业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28日的市值数据。

4、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政策分析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具体产业政策,从定位、引导、财政、技术和人才等多个方面对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5、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和下游应用的快速发展。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和半导体器件共同成长。半导体器件是生产测量仪器的诸多零部件的底层架构基础,测量仪器是半导体器件的宏观实际应用,同时也是半导体器件设计和检测的关键设备。器件与仪器交替领先,互相促进并制约着另一方的发展。现阶段行业测量仪器略微领先,半导体工艺陷入瓶颈。一旦突破该瓶颈,测量仪器将迎来又一个快速增长期。

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由于电子测量仪器是基础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诸如5G、物联网、新基建、消费电子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将为电子测量仪器带来稳定的需求增长。

5G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中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到2022年底力争超过200万座,打好网络基础,同时进一步扩大和丰富应用场景,鼓励更多的应用案例、应用场景、应用软件、应用实践涌现。

由于基于新的通信协议,无线通信产品将全部进行一轮革新,相关企业扩大生产将同步跟进采购软硬件辅助设备,必然引发电子测量仪器需求量激增。

物联网方面,成熟的电子测量设备可以缩短物联网产品的设计研发周期,加快产品迭代更新速度。根据是德科技《推进任务关键型物联网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白皮书描述,在设备生态系统中,早期研发阶段的最佳工具选择包括电池消耗分析、信号完整性测试、电源完整性测试、无线一致性测试、EMC一致性测试等。

新基建方面,以新基建为典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为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提供驱动作用。在中国制造 2025
的大背景下,国家重点推进道路交通重大工程建设,提出智慧工地等新基建概念。向土建行业引入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标志着传统行业与新科技行业的有机融合,为电子测量孕育了新的土壤。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有:销售渠道线上化、射频测试需求大幅增加以及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销售渠道线上化方面,国内厂商主要通过经销商和直销的两种方式向终端客户供货。由于国内外下游客户市场存在市场特性、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差异的限制,厂家主要以经销商的模式进行销售。企业借助经销商地理优势与优质的渠道将产品送至终端客户手中。随着电商的高速发展,网上销售的渠道显著增多。各大企业逐渐正在逐渐扩展网络直销渠道,通过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对消费类客户进行销售。

射频测试需求大幅增加方面,受到5G、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驱动,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新的测试测量需求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射频测试方面,需求将大幅增加。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方面,受国内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以及高端仪器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

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方面,高性能的ADC、DAC、FPGA等芯片是电子测量仪器的关键零部件,但目前高性能芯片供应商仍然以德州仪器、赛灵思、英特尔等国外企业为主。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修改其长期使用的外国生产的直接产品规则和实体清单,限制中国企业采购半导体产品、技术和相关软件,间接加重了国内企业购买原材料和设备的相关成本。

高端仪器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方面,2021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〇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通过,大力推进采购国产仪器,推动科学仪器设备的发展刻不容缓。

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走在了高端测量仪器国产化浪潮的前列,例如成都玖锦在高端科研仪器设备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50GHz矢量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50GHz矢量网络分析仪以及3GHz射频阻抗分析仪方面,各项技术全面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同类仪器指标,且产品软硬件均为自主设计研发,具备模块级和板卡级自主可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

RFID 技术。

RFID标签技术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RFID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的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RFID意义上的物联网被定义为未来物联网的核心标准,但是目前该标准及其唯一的方法RFID电子标签所背负的局限性,让它难以指向物联网所提倡的智慧星球。因为在物和物间的联系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有限的,而物的状态与状态之间的联系,使人们挖掘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这样才能获取新认知和智慧。

物联网是一个在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基础上,让所有被独立寻址的普通对象来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他具备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特征。这起源于传媒领域的范围,属于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指定协议,把任何物体与网络连接,然后物体通过信息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加以实现智能化识别等基础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射频识别技术

谈到物联网,就不得不提到物联网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扩展词条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它通过天线将射频信息传递给阅读器,阅读器就是读取信息的设备。

传感网

MEMS是微机电系统它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其目标是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执行集成在一起,组成具有多功能的微型系统,集成于大尺寸系统中,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

云计算

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不断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其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

物联网感知层获取大量数据信息,在经过网络层传输以后,放到一个标准平台上,再利用高性能的云计算对其进行处理,赋予这些数据智能,才能最终转换成对终端用户有用的信息。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 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

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涉及国防军事领域方面,虽然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但物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大到卫星、导d、飞机、潜艇等装备系统,小到单兵作战装备,物联网技术的嵌入有效提升了军事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极大提升了军事战斗力,是未来军事变革的关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物联网工程师需要掌握: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物联网工程概论、、Java 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概论、移动通信技术、蜂窝物联网技术等技术。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又称为物联网域名。

物联网时代:物联网的十大应用领域(上)地址: 物联网时代:物联网的十大应用领域(上)

目录:

(上)

一、物联网应用概述

二、物联网应用领域划分

1智能物流

2智能交通

3智能家居

4环境监测

5金融与服务业

(下)

6智慧医疗

7智慧农业

8智慧工业

9智能电网

10国防军事

6智慧医疗

健康 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但人生病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使人们少生病、生小病、生病后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成为目前卫生领域的重大课题。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可穿戴设备早已出现在市场上,他的出现可以使得人们及时了解自身如呼吸、心跳、血糖等一系列生理参数,这些参数可与正常生理参数相比对,为人们提供 健康 辅助信息与建议;同时这些参数可以上传到医疗信息中心,一来为个人建立一个实时的 健康 参数库,二来可以通过这些参数自动诊断 健康 状况,从而使人们达到少生病、生小病、生病后能及时诊断和医疗的目的。

目前,看病难困扰着整个卫生系统,其原因是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通过物联网采集的病理数据可远程传输给权威医疗机构,专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诊断病情,提出医疗方案,在远端的病人可根据医疗方案,由当地医疗人员处置。这样就保障了优良医疗资源的高效应用。

目前有很多精确度很高的手术如一些神经外科手术都需要 *** 作专门的仪器来进行手术, *** 作便是传感层接收的信息,仪器内嵌入的系统根据接收的信息通过特定的程序执行特定的 *** 作。理论上来说,信息可以由仪器本身自带的传感器产生,也可由远程端发送来信息,这样一些难度极大的手术便可由专家通过远程 *** 作来完成。然而现实中由于手术需要的实时性与网络传输信息的延迟性,这一设想还无法实现。5G技术的出现让这一设想成为可能。

物联网的应用还可以减少排队就医的时间,病人可通过物联网终端以及病情的缓急来预约就诊时间,就诊后可用移动支付的手段减少付费的麻烦,附着在药品上的RFID标签可以极大地减少药品的误服率,保障了用药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所在的团队的项目便是一个智能医疗的项目,是一个关于康复医学的项目,主要用来帮助骨折患者的恢复以及防止二次骨折的可能。)

7智慧农业

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慧。在农田里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田地里的水、肥等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的参数,及时控制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使得农作物的品质更高。

物联网中的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来指导农户科学地生产、种植,从全局考虑种植与需求,以保证丰产丰收。

在养殖方面,RFID标签可植入动物体内,动物的全生长过程均存于监控之中,这样可以保障动物肉品的全方位可追溯,保障了食品的安全。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写一篇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棚无人种植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8智慧工业

物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应用产生了智慧工业,工业从大规模的生产逐渐演变成了个性化生产。企业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通过虚拟现实知道用户消费和订购,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物联网实时传送到企业的生产线上,通过工业的自动控制技术,在一个生产线上可生产不同的个性化的产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物联网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使得工业生产“可见即可得”。通过各种感知技术将用户想象的个性化产品图形化,图形化的虚拟产品可通过3D打印变成实际产品,这样就加快了产品研发、生产的速度,更快速地响应用户需求,提高企业的效益。

9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来源于电力自动化,其目标是在保障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以更加经济的方式合理调配电能,使得电力企业和用户获得满意的效益。

电能是由其它如水力、火力、核能等能源转化而成的,它是一个无法存储的能量,因此多发电会产生浪费,少发电则供电不足。采用物联网技术后,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在每个用户的用电设备上部署传感器,实时获得其用电信息,将该用电信息传送给电力企业,企业就可以及时调整发电量,以保障用电需求。另外,企业也可根据这些信息以及感知到的其他与 社会 生活、生产有关的信息,估算出用电需求量,依据需求量可有计划地安排发电所需的煤、油等发电物料,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用户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在用电高峰期时,由于此时电价高,可减少用电,当在用电低谷时,由于电价较低,可加大用电量。采用物联网技术,电力企业和用户可以全面感知用电情况,准确获得用电的高峰和低谷信息,指导企业和用户,使双方均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10国防军事

物联网在国防军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全面的感知可获得战场上的全面情况,为合理部署战斗力量提供了保障。现代战争是一个精确打击的战争,感知了全面战场信息就获得了精确打击的对象,火力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全面感知还可以有效地调配战斗资源,合理分配各种轻、重及远程火力、战斗人员和后勤保障。

在国防军事上,通过各种地面、空中、海洋、空间感知设备获取全方位的信息,这些信息与武器互连,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武装网络和战斗力,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粉# #百粉过千粉丝# #物联网# #计算机# #计算机知识科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73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