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技术哪个专业好?

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技术哪个专业好?,第1张

以过来人身份来说,没有哪个专业说绝对好的。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看你自己喜欢哪个,有了兴趣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电子商务计算机开发类知识与财经管理类知识交叉的学科。覆盖范围比较广,学得比较杂。主要学计算机和商务营销。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技术室新兴的专业之一。希望可以帮到你。

●上海:聊天陷阱
2002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网虫”钱某终于见到了网上聊天认识的女网友“仇某”。然而,两人散步至一处花店附近时,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无准备的钱某不仅遭到一阵殴打,身上仅有的1部手机和300元人民币也被抢走。
3天以后,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称“仇某”的女网友。原来,两人在网上搭识以后,钱某经常出言不逊,裘某萌发报复念头,找到以前的男友抢劫钱某财物。
……
在狼群出没的互联网上,黑色的故事接连发生。轻信、背叛和放荡如同一副让人魂不守舍的毒药,激活了人的本能深处的罪恶细胞。
大学生陈英明沉溺于网恋,女网友却把这段感情视为儿戏,根本没有理睬他的表白。接踵而来的是,随着网恋秘密的泄露,身边的女友也与陈英明断绝了来往。
然而,陈英明非但没有从迷糊的“网恋”中清醒过来,反而在网上设下了绑架网友敲诈钱财的圈套。他在聊天室里注册了“失意客”的网名,将自己写的充满苦痛、烦闷和渴望理解的失恋日记“贴”了上去。
几天以后,陈英明的电子信箱收到一封邮件。一个署名为王颖的女孩劝说“失意客”坚强起来,相信一切都会雨过天晴。陈英明当即回复“同是天涯沦落人”,要求两人见面。
相貌端庄的王颖如约而至,陈英明顿生好感。在网上交流一段时间后,陈英明给王颖发出了求爱信,得到的却是婉言拒绝。看罢回信,陈英明恼羞成怒,决定实施一个报复计划。
陈英明谎称自己得了白血病,将王颖骗到自己新租的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将她反捆住双手,并用毛巾塞住了她的嘴。随后,陈英明在街边的公用电话亭里拨通了勒索王颖家的第一个电话……我们可以想象陈英明的命运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就这样在网络的迷魂阵中失去了自我,成为法律的阶下囚。
情色的陷阱
引人注意的是,一些犯罪分子为了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往往用年轻漂亮的“女网友”作为饵料,引诱花心男子自投罗网。
辽宁抚顺警方披露的一起网络犯罪中,一个不满14岁的女孩竟然身陷其中,老道地运用色情手段勾引男学生,多次与团伙其他成员联合实施“赚钱计划”。
“色情敲诈”团伙的头目是24岁的洪相飞,紫霜则是整个团伙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还没过14岁生日,在重点中学读初一的紫霜却显得很成熟,并且取了一个“迷人女孩”的网名。
2002年4月12日下午1点多,紫霜上网开始“作口”。不一会儿,“迷人女孩”就勾住了抚顺市一个19岁的中学生,相约晚上8点在一家网吧见面。
当晚,洪相飞等人来到网吧,看到紫霜正在和一个男学生边聊边上网,于是按照预定计划开始行动。他们上前拦住出来打电话的男孩:“我妹妹这么小,你怎么还敢欺负她?我都看到你动手了……你是公了,还是私了?不拿钱,就送你去公安机关。”
男孩稍有迟疑,洪相飞便大打出手。迫于对方的威,男孩不得不答应回家拿钱。
凌晨,洪相飞等人到男孩家取钱时,被得知消息的警方一网打荆既然互联网是一个狼群出没的地方,“色狼”布下的噩梦自然不会放过那些情窦初开的天真少女。撕下曾经温情脉脉的伪装,他们露出的是一副垂涎三尺的贪婪面孔。
17岁的小萌是哈尔滨某重点高中学生,性格内向,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于是,她和众多同龄人一样,把上网当作得到体贴与宽慰的惟一途径,认为只有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
2001年3月的一天,小萌在家里以“哈尔滨格格”的名字进入聊天室。几分钟后,一个叫“多情客”的网客引起了她的注意,对方善解人意的话语让她心动不已。
没费多少周折,“哈尔滨格格”和“多情客”约好了在某网吧门前见面。
当晚6时,精心打扮了一番的小萌前去赴约。在网吧的门前,3位帅气的小伙子早已恭候多时。一阵寒暄后,小萌知道他们分别叫“海峰”、“小雨”和“小峰”,并且接受了他们非常热情的共进晚餐的邀请。
吃过饭后,对方和小萌一起叫了一辆出租车,声称先去送“小雨”。十几分钟后,车在一处平房门前停了下来,三人突然脸色一沉,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强行把小萌拽下车。
看着远去的出租车和周围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了小萌的心头。
果然,“海峰”在网上的柔情万种一下子全都不见了,而是凶神般地将一把尖刀架在了小萌的脖子上,曾经的甜言蜜语也变成了污秽不堪的戏弄……在这间肮脏破烂的出租房里,“海峰”、“小雨”和“小峰”对小萌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令人发指的轮奸。
当地警方的档案显示,就在小萌遭到强暴的前两天,在哈尔滨某重点大学读书的小倩和小茹也遭到了与小萌相同的厄运。不同的是,对两名女大学生进行惨无人道摧残的歹徒是4个人,而且两人迫于色狼们的威未敢报案。
事实上,落入“多情客”魔掌的并非只有小萌、小倩和小茹。除了骗钱之外,骗色是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的另一种常见的传统犯罪方式。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迷恋“网上交友”时,心怀叵测的贪婪目光也同样在网上搜寻着“猎物”,“网上色狼”的爪子伸向了一个又一个天真轻信的女青年。
●北京:初吻的承诺
2002年3月,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将涉嫌强奸、抢劫网友的犯罪嫌疑人钱某逮捕。
19岁的钱某是外地来京无业人员,以“绝望生鱼片”、“李佳”等化名上网聊天,自称是北京学院舞台设计室一年级学生,结识了某大学一年级学生鲁某。两人见面之际,钱某以要求履行奉献初吻的网上承诺为由,将鲁某诱骗至海淀区万寿路东北角一楼房楼道内强奸,并趁鲁某不备将其书包内的手机、钱包盗走。
●山东:失身平安夜
在烟台警方破获的一起利用网上交友轮奸女大学生的案件中,烟台某高校4名女大学生被6个在网上聊天认识的男青年骗至饭店,声称度过一个浪漫的平安夜。
谁料,就在酒桌上,一直在网上甜言蜜语的6个男青年凶相毕露,掏出匕首,采用殴打、威胁等手段,强迫4名女大学生每人喝下500克左右白酒,然后将其中两名被灌醉的女大学生拉至附近的一家录像厅内轮奸。
●湖北:致命的温暖
陈某是湖北省孝感市一名女青年,闲来迷上网吧,取网名“风之吻”,并在聊天室里结识了网名为“让我温暖一下”和“零钱”的男网友唐某。
一天晚上,两人在网上聊天后意犹未尽,相约上街吃夜宵和唱卡拉OK,接着继续泡网吧,一直聊到次日凌晨7时。这时,唐某以邀约到自己家里继续聊天为名,将陈某骗到熟人家,不顾“风之吻”的拼命呼救和反抗,采取掐脖、捂嘴等手段实施强暴。
●四川:贪心的小妹
27岁的四川男青年车某经常以“少爷”的网名上网聊天,幽默的话语迷住了“贪心小妹”肖华,两人聊得十分投机。感觉时机成熟,“少爷”热情地邀请“贪心小妹”到成都玩耍。
肖华欣然赴约,跟着“少爷”回到家中。房门刚一关上,“少爷”立即没有了先前的温情,眨眼间变成“色狼”的模样,露出色迷迷的目光,不停地对肖华动手动脚。肖华吓呆了,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信任的网友竟然会是这副嘴脸,最终在“少爷”的威逼利诱下被强暴。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化情感“网恋”也应运而生。
在许多人看来,网恋既虚幻又浪漫,似乎能给生活增添不少绚丽色彩。
可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精神准备,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
一个又一个黑色的案件,频频敲响着沉重警钟。

不管生命的鲜花如何芬芳灿烂,它与网络罪恶的相遇都是一次致命的接触。
当曾经温情脉脉的网友蜕去最后一层伪装,暧昧的网络情感便会骤然充满了极度危险。
互联网是从西方发达国家传到中国来的。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网络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飞速发展,深深地融入更多中国人的生活。
但是,几乎从网络产生之日起,罪恶便相伴而生。轰动一时的安德烈亚斯涉嫌奸杀女友案,便是德国第一例因网上交友而引发的“网恋杀人案”。
随着互联网上的“聊天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调情工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网上交友方式的牺牲品。
祸起网络,丧生现实。如今,网络命案正在我们身边接连出现。
冷面的杀手
网名“沙子”的女孩是南京某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今年“五一”前,准备出国留学的沙子来到北京,参加一个英语强化培训班。
不料,培训班结束后,沙子的父母却突然与沙子失去了联系。
两天之后,沙子父亲的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息,声称“你女儿在我们手中,准备好118万元,不要报警,否则后果自负”!接下来,他又连续收到多条类似的短信息,都是用沙子的手机发出的!
根据沙子手机的通话记录,警方查实这部手机落在黑龙江省伊春无业人员唐振东的手里。当地警方迅速出击,分别将嫌犯唐振东和邻居毕冬冬抓获。
然而,沙子再也不能回到父母的身旁。嫌疑犯供认,他们合谋绑架杀害了沙子。
毕冬冬今年21岁,高中毕业后在伊春市的一家网吧做网管。2001年10月,网名“鬼谷”的毕冬冬与沙子在网上聊天时相遇。
2002年春节前,毕冬冬将沙子从南京约到伊春,从网络中的虚拟空间走入现实。通过这次接触,毕冬冬了解到沙子的家境比较富裕,产生了通过网恋改变命运的念头。
然而,今年春节过后,沙子的父母为沙子办妥了出国留学的手续,并且安排她到北京参加英语强化学习。在此期间,沙子提出与毕冬冬分手。
毕冬冬看到大势已去,遂以出国前再见一面为由将沙子约到伊春。天真的沙子哪里知道,“鬼谷”已经和邻居唐振东密谋了一个罪恶的计划,绑架沙子向她的父亲索要钱财。
5月10日晚上9时,沙子从北京赶到伊春,来到毕冬冬的家。深夜,唐振东、毕冬冬对沙子进行了录像,准备通过电子邮件把录像发给沙子的父母进行要挟。
这段录像成了沙子生命的最后段落。录像完毕后,唐振东、毕冬冬伸出了罪恶的双手,将沙子活活掐死,并连夜将尸体埋在毕冬冬家后面的荒地里。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一个以浪漫“网恋”为开始的故事就走到了最后的终点,死亡成为这段迷情的结局。
据警方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手段实施传统犯罪时,往往通过聊天、网络游戏等手段与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结成亲密无间的“网友”,一旦时机成熟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
在震惊辽宁的“10·26”绑架案中,犯罪嫌疑人同样是通过网上交友掌握了被害人的家庭情况,并在骗取被害人信任后实施整个犯罪过程。直到20岁的奚某被害的那天,她才明白自己信任的网友“张猛”原来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
案犯许宏喜是从太原来鞍山打工的。在与奚某网上交友期间,他还同多位女孩保持着网友关系,通过聊天探听她们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
由于奚某的祖父和父亲在鞍山开厂,家境非常富裕,逐渐成为许宏喜锁定的目标。两人见面以后,单纯的奚某对这个在网上无所不谈的“知己”更是深信不疑。正是看到自己逐渐取得了奚某的信任,许宏喜才开始与他人策划绑架勒索巨款的行动计划。
在江苏女孩沙子被杀案中,犯罪嫌疑人毕东东也承认自己“最善于和女孩聊天”。据毕东东讲述,由于经常在网上跟女孩子聊天,他对女人的心理非常了解。“在网上聊天时,光看网名,我就八九不离十能猜出这个人是男是女。只要一说几句话,我就知道这个女人的性格。”
为了博得女网友的好感,毕东东在上网聊天时经常变换自己的身份,毕东东说:“有的时候跟网友开玩笑,或者有意地欺骗,说自己怎么好怎么好埃有时告诉对方自己是大学生,给她讲述自己比较了解的一所学校,让对方感觉自己很有知识,这样她就会愿意跟我聊下去。”
据黑龙江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政委侯乃锋介绍,毕东东能够抓住女孩的心理,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网上的女孩都愿意跟他聊天。“网上交流毕竟不是两个人面对面地去交流,不易掌握对方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女孩,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差,而且比较幼稚,所以说往往容易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蒙骗,最后上当受骗。”
事实上,一旦发生恶性案件,要根据网名寻找犯罪嫌疑人简直如同大海捞针。资料显示,使用OICQ注册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9位数字,这意味着嫌疑人至少隐藏在1亿个形形色色的网络居民中。
狰狞的面目
在传统犯罪手段向网络蔓延的过程中,伴随着骗钱骗色的犯罪升级,行凶杀人的事件也越来越多。
可以证实的是,杀人凶手常常利用网上聊天室为自己的暴力活动进行准备。
2001年10月28日,到唐山打工的黑龙江女子改某身中41刀,死在自己租住的房屋内。
经过大量周密的分析,警方查获死者改某网络昵称“思宇”,与另一个昵称“思岩”的人网上联系颇多,并且在案发前曾经相约唐山见面。
凭着过硬技术以“网”对“网”,警方终于冲破“思岩”在网上设置的重重障碍,很快查清了他在石家庄活动的线索。2001年12月21日凌晨,在一家饭店打工的“思岩”被抓获。
“思岩”名叫任宝忠,离异且感情孤独,经常利用OICQ上网聊天寻找心理慰藉。10月28日,任宝忠从石家庄赶到唐山与改某相见,两人心里都是彼此失望,不约而同地从网络虚拟的期待中坠入现实的深渊,改某干脆摆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
转眼之间,网上的无话不谈变成了现实的无话可说。面对改某一脸的冷漠,不甘心的任宝忠提出索要200元回程费用,双方争执起来,最终演化成任宝忠持刀行凶。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引发的血案不断出现。
2001年6月18日傍晚,长沙市岳麓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西湖派出所报案,西湖渔场二管区黄花塘组一居民家中发现一具无名女尸。
6月20日,橘子洲派出所提供一条重大线索,某单位职工卢某的妻子6月17日晚外出未归。办案民警立即与卢某取得联系,并确认死者为其妻李某(38岁,湖南省某学院教师)。民警进一步了解到,李某喜爱上网,并交有许多网上朋友。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网友孔某曾经给李某打过电话。39岁的孔某早已离异,曾因盗窃被判刑2次,在湖南某学院进行社会办学时与李某认识,两人过往甚密。
警方紧急出击将孔某抓获,并随即抓捕到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宋某。
审讯查明,两疑犯由于无钱生活,曾预谋合伙绑架。6月17日晚,李某离家出走来到孔某租住处,两人发生性关系。随后,宋某将李某用绳子捆绑住实施强奸。接下来,两人索要钱财,李某声称明天可以拿办公室的存折取钱。两人遂拿着李某办公室的钥匙准备偷盗,并将大喊救命的李某勒死,抢走手机1部和金项链1条,共计价值1620多元。
社会问题专家警告说,互联网是人类快捷地获取信息、方便地获取财富的一个新途径。通过互联网获得友情甚至其它感情,只是互联网的一个附属功能,游戏的成分较大,很难把这种存在于虚拟空间的感情游戏搬到真实的生活中来。
显然,网络犯罪的警钟,不仅应该长鸣在广大网民的耳边,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摘 要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相整合,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提供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及支撑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
关键词 信息技术;生物学科;课程整合

1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主要指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
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相整合,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提供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及支撑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生物学科知识是学习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去,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整合的主要目的
中学生物课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极具动态性的课程。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特点,这样不仅使整个课堂显得呆板、枯燥,而且更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无趣,严重影响该课程目标的实现,产生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人们不断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另一方面更要积极探索,努力地去体现和活化其实验性强、动态性强的特点,以便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益。眼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便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整合”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3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现存问题
31 形式化
目前,信息技术常被应用在一些公开课中,网上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能够真正与教材结合紧密的教学软件却非常少,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大量课余时间去搜索视频、、动画用于教学。但是教师的辛苦工作却往往没有换来学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因为很多信息技术的应用过于形式化,如同做秀表演,并没有完成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真正整合。虽然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却一带而过,敷衍了事。信息技术在这样的 教学设计 中不但不能发挥它的优势,反而成了干扰弱化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干扰学生课堂注意力和思维发展的因素。
32 泛滥化
随着信息技术设备在各个学校中的普及,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利用网上资源辅助教学,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对网络资源不加筛选,“拿来主义”,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等不利于教学的现象。信息技术被不加筛选地应用在每一堂生物课上。有些课件并不完全适用于本节教学内容,或并不适用于本班学生的理解水平,但是教师却强行使用。有些教师甚至用多媒体完全取代必要的板书和讲解。省去板书固然可以节省时间,增大课容量,但这种狂轰滥炸使学生失去思维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减弱学生的关注,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另外,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虽然是一个趋势,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但是如果大家都用那一个好的课件,教师也就失去个性化教学的魅力。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曾经说过:“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
33 两极化
尽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各个学校都存在教师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在部分教师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由于计算机 *** 作技能方面的生疏,使得课件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因 *** 作失误而失败,这样就抑制了教师自制与课堂和教材相匹配课件的积极性。
4 精心备课,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校高一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喜欢趣味性内容的特点,笔者从教材、教学工具书及网络上挖掘并组合出适合于他们探究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材料、视频材料、动画及网上资源等,并将这些材料制作成一个适合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网页课件。
5 导入激趣
教师能否在上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就看他的课堂导入如何了。在上课伊始,学生一打开课件,呈现在眼前的就是有着精彩画面的课件;点击“导入新课”,呈现的是一个精心布置的氛围,学生的神经、情感都被激活。在随后的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都沉浸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
6 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 形象思维的能力
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解、组合、类比、概括、联想和想象等。其中的联想方法是形象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到的事物引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能为联想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作用是牵引已断开的着丝点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在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根据第一次减数分裂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点上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功能进行联想,想象纺锤丝的作用结果导致了什么变化?第二次减数分裂纺锤丝的变化又如何?
在进行“人的呼吸过程”的教学时,利用反映呼吸过程中肺、膈肌、肋骨、胸廓等器官运动状态的动画片,结合**片、实验教具、教师板画、模拟实验、气压原理及学生自己的身体等多种方式,展示呼吸的基本过程。这样做是充分发挥多种教学资源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联想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利用联想进行想象,达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
7 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形象思维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通过表象的改造,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它是最具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20世纪生物学伟大的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是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分析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历了两次失败以后,在1953年巧妙地想象出的DNA分子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图像,使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起DNA的表象。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根据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想象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设备,在传统教学结构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更高层次的融合。整合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将整合的研究工作细化,切实拿出一套有科学性、可 *** 作的方案,使每位教师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势的同时,能够真正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每位学生能够自觉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一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78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