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和WIFI的区别?

蓝牙和WIFI的区别?,第1张

1 蓝牙与WIFI的区别一:

1、蓝牙在早期也称之为蓝芽,是一种新兴无线通讯技术是一个标准的无线通讯协议,基于低成本设备的收发器芯片,近距离传输、功耗低。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升润科技是专门针对低功耗蓝牙研发解决方案的企业。

2、Wi-Fi为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是一种无线网络他在局域网里面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其实是一种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

蓝牙与WIFI的区别二:

1、蓝牙使用的是跳频扩谱方式,一般每秒钟跳变1650次,将835MHz的频带划分至79个频带信道,而每个时刻只占1MHz的带宽。调制方式是GFSK,经典蓝牙是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的无线通讯,而蓝牙传输带宽是1Mbps,他的通信距离一般都是10米,在2016年5月份推出的最新的版本Bluetooth50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50米。蓝牙通讯主要用来连接一些外接电子设备,或者近距离数据传输。

2、WIFI所使用的连接协议是IEEE80211b局域网协议,WIFI的传输范围是120米,传输速度最大可以达到11Mbps,使用的是直序列扩频和QPSK或BPSK,上下带宽是22MHz。主要能提供无线上网的业务,所以WIFI经常出现在需要进行联网的智能设备上面。

蓝牙”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可以实现个人域网与移动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数据交换,蓝牙通讯技术事实上是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它打破了用有线电缆来连接各种数字设备的局限,蓝牙主要工作于24Hz的全球通用的IS频段,这就是蓝牙为什么是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技术的标准。

蓝牙自40版本开始就分为“经典蓝牙”、“低功耗BLE蓝牙”与“高速蓝牙”,经典蓝牙包括旧有的传输协议支持视频、音频的传输。则低功耗(BLE)蓝牙是40版本的一个子集,相对于经典蓝牙有着全新的协议栈可以快速简单的进行连接,它主要是面对功耗需求极地、用小型的纽扣电池供电应用。所以低功耗蓝牙非常适用于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什么是WIFI?

WIFI的全称是Wireless Fidelity,又称80211b标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局域网和高传输速度,通常使用的是24G UHF ISM视频频段,连接到网络一般都是有密码保护的,也很容易通过技术手段被破解。所以WIFI在安全性能方面还是需要继续完善,WIFI通讯技术实际上就是把有线的网络信号转变为无线信号,使用无线路由器提供信号技术支持从而实现手机、平板、电脑进行连接上网。

智能蓝牙模块:就是用于智能设备上的蓝牙模块,一般都是指数字传输模块,就是只能传输数据的蓝牙模块。例如:SBM14580,采用业界最低功耗之一的DIALOG的DA14580 soc,内置透明数据传输协议,设计完成的,特别是SBM14580S,外形尺寸只有6mm9mm。透明传输的意思是,双向不加密,收到什么就发送什么。
物联网蓝牙模块:就是用于物联网的蓝牙模块,也是一般指数字传输模块。
智能蓝牙模块和物联网网蓝牙模块,实际上差不多,从产品范围上讲,有很大的重叠。例如:采用物联网蓝牙模块的产品,一般也为智能产品。
dialog今年发布了DA14586 SOC,是蓝牙5标准,我们知道,蓝牙5标准就是瞄准物联网而推出的,所以采用DA14586的蓝牙模块就是物联网蓝牙模块,例如SBM14586,但是并不是说SBM14580就不能做物联网模块,只是这样用的话,达不到蓝牙5的传输速度和距离标准,因为SBM14580是蓝牙4标准的。
而蓝牙4到蓝牙5不仅仅是蓝牙标准协议的提升,更是硬件的提升。
采用我的答案吧,我是蓝牙模块专业人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

首先,物联网界,万物都疯了,苦于它们没有生命,没有嘴。自己想表达的信息只能通过各种通讯协议传达给人类和世界各地。

NB-IoT,4G对比:

WIFI和zigbee对比:

ZigBee、Wi-Fi、蓝牙和几种无线技术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在2015年9月的RAN #69会议上经过激烈撕逼后协商统一,NB-IoT可认为是NB-CIoT和NB-LTE的融合。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相当广泛,比如,智能泊车、自行车联网防盗、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环境监控…

——完——

前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蓝牙40是第四代蓝牙标准。Navior是一个很牛的企业,最先成熟运用了蓝牙40。。。物联网是指一个系统将各个物品通过蓝牙,wifi,zigbee等通讯手段相互连接,控制感应,与前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813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