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有哪些?,第1张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林业信息化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上下联动的林业信息化工作机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成立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林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成立林业信息化工作专职机构,明确职能编制,落实经费来源,充分发挥其在林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牵头作用。
理顺信息化部门与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关系。公共基础、跨部门和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由信息化部门主要负责建设管理,如林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公共资源数据库和基础设施、通用基础软件、内外网门户网站和跨部门业务协同系统的建设,以及综合管理和运行维护等,防止出现部门各自为政、重复投资和低水平应用问题。业务部门负责提出业务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国家和地方林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大工程来实施,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信息化总体规划,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建立全国林业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全国林业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
积极开辟各种资金渠道,加强与林业有关的科技教育、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林业科研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申请国家、地方相关科研课题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扩大各级各类建设经费支持。同时,在市场化效益明显的领域,积极吸纳社会投资,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资金投入要做到建设和运行并重,在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的同时,重视系统运行维护、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升级换代及培训等年度专项投资,为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必要保障。三、建立健全政策机制
坚持建、管、用并重原则,健全建设、管理、应用推广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管理机制。中央和地方共建项目要广泛征求地方意见,地方建设项目要遵循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或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有关要求,立项阶段要严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等审批关;建设阶段,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责任人,严格执行国家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项目建设后期要做好项目验收和后评价工作,对未实现项目目标和未达到预期效果的要提出整改要求。
建立健全各级林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与运行考核评估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考评标准,对各级林业信息化系统(包括林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系统、门户网站等),在建设和运行中的标准规范性、格式统一性、系统稳定性、服务多样性、资源共享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比。四、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诸多技术和产品支持的工程。要在发挥政府和事业单位优势的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强林业信息化科技支撑,建立一套科学的市场机制,建立标准、严格的准入制度及监督管理、软件质量、工程质量验收等制度,对参与林业信息化建设单位的综合实力进行严格把关,保障林业信息化的质量。
依照全国林业信息化运维服务标准规范有关要求,建立综合运行维护服务平台及相应的运维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维护工作。建立国家和省级运行维护中心,鼓励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参与运行和维护,实行服务外包。运行维护实行流程化管理,制定并推行故障处理、变更管理、投产项目交接管理等流程,使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抓好林业基础信息资源、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配臵,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搞好基础设施的修管用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建立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评估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系统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投产系统安全运行情况的检查。强化运行维护保障,形成激励约束有效管理机制,推进运行维护工作的规范化、自动化、集中化管理。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林业信息化建设集多项高新技术于一体,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林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本着科学编制、整合资源、严格筛选、用管一致的指导原则进行。下大力气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承担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机构要注重技术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和结构能够适应林业管理现代化需要的电子政务技术队伍。加强面向偏远林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服务,提高林业基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六、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实现行业内部信息化工作定期交流和互动。重点加强国家和地方林业信息化部门之间、各地方林业信息化部门之间工作交流,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充分借助从事林业信息化相关工作的国内科研、教育、企业的技术力量,在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加强与其他行业、国外的交流。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和信息技术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同世界林业信息技术先进国家的战略合作,提高对关键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消化吸收能力,不断提高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七、加强标准和法规建设
标准规范建设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林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中,要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其他各类相关技术规定,以保障信息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其他设施高效运行,系统各部分间互连、互通。
国家法律和法规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进行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日常事务、项目建设实施、信息共享服务、数据交换与更新、数据库运行、项目组织等管理办法和制度,为林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八、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应用
加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林业信息技术创新方面资金的投入,集中力量组织实施林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依托国家和地方科技力量,加强林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条件设施建设,形成全国林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林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引进工程。配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需要,优先研究和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信息标准,通过标准的贯彻规范林业信息化建设。在林业生物信息获取、卫星遥感信息应用、森林生态系统模拟和评价、林业资源和灾害监测预测、林业信息资源整合、基于网络信息交换和服务、林业知识挖掘与辅助决策等技术领域,瞄准国际前沿,加大投入,突出自主创新。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符合主流发展方向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信息交换技术、模型模拟技术、安全访问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应用。
开展林业信息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

2022年新增加31个大学本科专业,智慧林业专业便是其中之一,那样智慧林业专业关键学什么课程内容呢我收集了详细资料,小伙伴们赶紧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下边是由出国留学网编写为大伙儿梳理的“智慧林业专业关键学习培训什么课程”智慧林业致力于将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技术和3S北斗导航系统等技术性融入林果业人才培养,搭建智慧林业知识体系新体系,自主创新智慧林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打造出聪慧林业综合实践课程数据共享平台,产生智慧林业信息技术应用有效途径,探寻一条学科交叉结合的当代林业人才塑造新模式。

在专业塑造上,需具有林学基础知识,并能将3S、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及林果业精密机械制造等与林业科学有机融合,塑造可在林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公司等进行山林精确培养、自然资源检测与可长期运营、生态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山林灾难与健康监测预警、保护区整体规划与管理方法、保护野生动物检测与维护、生态资源定量分析评定和系统软件开发等层面工作的优秀技术创新和复合性高质量专业优秀人才。

“智慧林业”该专业的具体就业方向为:绿色施工,林管局,环境保护局,湿地公园网络资源,自然环境生态基本建设有关的方位,关键培养方向是:数据林果业,云计算技术,智能化生态性等行业。智慧林业专业是农学专业属下的林学类专业,专业编码是090505T,学制是四年。

当代林果业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关键运营目标,承担着给予生态产品、化学物质商品和生态文化商品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着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和桥梁功能。智慧林业将灵活运用新一代信息科技,产生遮盖林果业主要业务、围绕左右的政务服务办公室管理体系和标准、科学合理的数字化林果业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林果业智能决策、业务协同、高效服务的工作能力。智慧林业专业围绕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必须,贯彻院校维护保养建设生态文明的课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83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