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有哪些

计算机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有哪些,第1张

: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推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物联网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物联网技术区别于传统互联网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扩新,物联网充分的融合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介绍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关键技术,分析了其在工业、农业、医疗、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诸多应用,希望物联网技术能够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计算机;物联网;应用
1计算机物联网相关概念以及关键技术分析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指的是通过一定的通信协议,将特定设备接入互联网中,通过数据通信,实现设备智能化的控制管理。从物联网相关概念可以看出,物联网技术主要依托于三大技术的发展,第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三,嵌入式设备(主要是指 *** 作系统方面)的发展。传感器可以将物理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电子脉冲信号的形式通过各类通信协议(IP协议簇、红外传输协议等)传输给嵌入式 *** 作系统(或单片机类型的处理器),进而对相应的数据进行识别,判断出物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做出适当调整,实现智能控制的目的。当下流行的智能手环设备就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无人飞机、无人汽车以及智能家居设备都是未来物联网技术的缩影,总之,随之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需要提及的是,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受到网络方面以及传感器等方面的制约。在网络方面,要实现万物联网,主流的IPV4协议受到地址空间的限制,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容量需求,另外当前的网络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数据容量都有待提升,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隐患;在传感器方面,提升传感器种类、丰富程度以及将其小型化、微型化处理都是未来物联网技术需要面临的挑战。
2物联网应用分析
21工业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指在工业控制方面的应用。工业生产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业环境,如高温、高压、酸碱度、温湿度以及必要的机械震动等环境,传统的人工检测控制工作耗时耗力,还容易引起较大误差性,给工业生产带来诸多的不便。一旦引入物联网技术,信息处理系统通过终端传感器获得的实时数据,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同时为了避免传感器的损坏引起的误差,可以采取多传感器并发处理技术,以保障获取数据的准确度。除此之外,生产企业可以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而获得更为精确的第一手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生产过程的调整。可见,融入物联网技术的工业成产能够获得更为有效的生产控制,同时也为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2农业方面的应用
农业涉及农业资源的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以及农业设备等诸多内容的管控。传统农业更多的依赖农业生产管理者的农耕经验,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更多的表现为一些费时费力的工作,如播种、施肥、收割等工作。要对农业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管控,物联网技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通过丰富的传感器数据能够科学的反映出农用土地土壤酸碱度、水质、气象等方面的准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导往往比农耕经验更为科学有效;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的对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供应等情况进行有效追踪,以快速、透明的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农业管理是未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23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医疗卫生方面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对药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科研实验、到药物制备到最后的流通销售环境能够进行有效的追踪管理,保障药用产品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利用一些微型的传感器设备能够实现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这对于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实时数据的传输也会使得远程治疗更为有效;除此之外,物联网对于医疗器械的管控、血液信息管理等诸多医疗卫生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可见,物联网技术能够将现代技术更好融入医学卫生工作,使其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24电力方面的应用
相当于传统电网技术,由传感器、通信、控制系统构建起来的构建起来的智能物联电网,可以方便的获取电网中各基础节点以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使得电力调配、业务信息、流量信息数据汇总和管控得到高度统一,电力系统中资源能够得到统筹性规划,实现电力应用的经济效益与能源效益达到最大化的发挥。因此,物联网技术对于提升我国电网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5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物联网技术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首先,随着智能家具的逐渐普及,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得将各种生活子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人们仅需要简单的 *** 作便可实现家居生活的统筹性管理;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类似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类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人们能够通过简单的物联设备获取自身以及所生活环境的各类可感数据,以此来获得更为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体验。另外,在日常家居安全方面,物联网技术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家居环境自动监控、报警、自然灾害检测、预防也必然有重要的进步。总之,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6其他方面的应用
当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远远不止上述内容,在交通、安防、建设、水利、国防等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有着物联网的影子,世界上许多国家甚至已将物联网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一些著名信息技术公司如IBM的智慧地球发展战略也相继被提出,可见物联网的重要性。总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构建起来的物联网技术,再融合日趋成熟的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物联网技术必将引领未来科技潮流,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推向新的高度。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物联网就业前景很好,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将在百万人的量级。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现在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加与防范的重视,智能家居市场的开始崛起,智能锁已成为消费者门锁升级换代的最佳选择。下面分享智能门锁发展历史。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1

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时尚元素从国外开始大势涌入中国,智能锁(那时候只能算是电子锁)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国市场。

那时,中国电子锁的先行者们在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背景之下,开始了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电子锁为参照物的创业历程,并造出了自己的酒店锁。而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实现了从电子锁到指纹锁,再到智能锁的飞跃,已成功跻身于世界智能锁强国之列。

如果要给中国智能锁的发展历程做个总结的话,可以分为四个时代:90年代初-90年代末的刷卡酒店锁及密码电子锁时代(1、0时代);2000-2010的指纹锁时代(2、0时代);2011-2016年,多种生物识别并存及智能锁开始触网的时代(3、0时代);2017年开始,我国智能锁已开始向人工智能的4、0时代迈进。

1、0时代:19 89-1999,刷卡式电子锁成星级酒店标配

电子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那时候就已出现了密码式的电子锁。相对于机械锁来说,那时候的密码电子锁具有密钥量大、不容易被复制等优势,但是由于价格、制造工艺难,只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特殊场所得到一定的应用。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成熟与发展,电子锁电子元器件部分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电子锁的体积也变得更加小巧,但是由于功耗过高,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等原因,仍仅限于小部分高端场所及高端人士使用,也未能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到上世纪90年代,欧美、日韩及我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新兴技术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电子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一定的普及,特别是在韩国家用电子锁的普及率就超过了10%。

而在我国,电子锁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才算是真正地开始。这个时期,力维(19 89年)、第吉尔(1990年)、爱迪尔(1991年)、必达(1992年)、科裕(1993年)、金指码(1994年)、创佳(1998年)等一批先行者开始涉及电子锁的生产和研发。

在这个时期,我国电子锁主要运用于酒店等商用领域,上述的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酒店锁起家的,而且也是在酒店锁领域赚得了第一桶金。特别是在1996年以后,国家开始在星级酒店推广电子门锁,而且规定没有使用电子门锁的酒店将不能参加验收,也不能评星级,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子锁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

在这一阶段,酒店锁占据了我国电子锁市场95%以上的份额。虽然那时候的酒店锁市场非常大,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仍处于模仿、借鉴欧美、日韩相关产品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已出现了以指纹为主的生物识别电子锁,而我国由于主要运用于酒店,开启方式还是以磁卡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末,IC卡开始在我国电子锁行业运用。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卡片+密码”的开启式,但大多是按键式密码键盘。

2、0时代:2000-2010,指纹锁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

进入20世纪之后,我国电子锁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不少企业也开始从酒店电子锁逐渐向家用指纹锁转移。虽然在外观和某些技术上还是以借鉴韩国为主,但是指纹识别技术的运用,为电子锁的家用进程奠定了基础。

2000-2003年是我国家用指纹锁行业的储备初期。这期间,我国电子锁行业呈现出体量小、企业规模小的“两小”特征。而且电子锁只在少数高端小区得以运用。但是,在这一时期电子锁开始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并由公安部组织起草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电子锁标准——《GA374-2001电子防盗锁》(2001年)。也就是在我国第一个电子锁标准发布实施的2001年,我国第一把民用指纹锁诞生。

2004-2007年是我国家用电子锁开始受到高端工程市场青睐的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电子锁虽然还未摆脱“两小”(行业体量小、企业规模小)的特点,但是已有不少企业的电子锁产品得以量产,并开始接到各大地产商的高端住宅的工程订单。

2007-2010年是我国电子锁工程市场开始井喷的阶段(这是相对于之前而言的,实际上量还不是很大),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企业已从模仿、借鉴、抄袭韩国产品,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之路,产品已开始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大多企业基本上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最具代表的是全国首个指纹锁工程项目落户杭州,以及2008年金指码、普罗巴克等企业成为了北京奥运亚运村的电子锁供应商。

2000-2010年,亚太天能、凯迪仕、耐特、罗普巴克、海贝斯、德施曼、豪力士、思歌、耐特等专业电子锁相继企业诞生;同时,耶鲁、盖特曼等国外品牌也开始在中国工程市场大卖;此外,雅洁、巨力、佳卫、忠恒、汇泰龙、名门、樱花、忠恒、通用等传统五金锁具企业也于2010年前后开始布局电子锁领域;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智能锁产品除了传统的机械钥匙、IC卡及密码之外,指纹识别已成为家用锁的标配,但这一时期的指纹模块主要以光学为主。从企业数量上来看,电子锁企业已从1、0时代不足50家上升到上百家。

3、0时代:2011-2016,多种生物识别并存,联网已成趋势

从2011年到2016年,我电子锁行业已由酒店锁、指纹锁上升为智能锁,且呈现出了企业数量猛增、各大巨头纷纷抢滩、功能更丰富、外观更时尚和个性、稳定性有所提升、远程开锁和联网已成趋势等特点。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出现了一大批以云丁、果加、ola、夏洛克、科技侠、云柚等一大批专注于智能锁的互联网品牌;同时,出现了罗曼斯、黑龙、萨芭蒂诺等一批专注于智能锁的新兴企业;之前专注于传统锁具的企业也纷纷进军智能锁;此外,海尔、正泰、联想、创维、美的、TCL、海康、大华等各行业巨头也想在智能锁领域分得一杯羹。企业数量已由2、0时代百余家企业猛增到了近两千家企业。

在市场方面,不仅工程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智能锁的初装率也一直在提高,而且零售市场也高歌猛进。据易观发布的《中国智能门锁白皮书2017》显示,中国2015年智能锁销量为197万套,而2016年呈现了105、4%的快速增长,市场销量猛增到了404、6万套。

从产品上来看,在开启方式方面,除了IC卡、密码、机械钥匙、指纹之外,不少企业为了差异化发展,把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等安全性较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引入智能锁行业。但目前看来,指纹识别依旧是市场的主流,而已由2、0时代的光学指纹识别模块升级到了如今的半导体指纹识别模块。

在外观方面,智能锁的设计相比1、0、2、0时代更加时尚、大胆、个性。欧式、新中式、田园风等不同风格的智能锁琳琅满目;用色上也不再局限于之前过于单一的形式,赤橙红绿青蓝紫、双色搭配等不同色彩风格不断涌现,也因此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各种各样的造型也在不断出现,如小蛮腰、跑车、推拉式等等造型格外引人注目,相比1、0、2、0时代的电子锁,看起来更时尚、更具科技感。

而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互联网的发展,智能锁联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朗。智能锁也因此与智能手机、智能路由、智能电视等上演了一场智能家居的“入口大战”。而且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远程开启、远程控制、远程报警、远程监控已成为了很多智能锁的标配。

随着智能锁触网的深入及安装基数达到临界点后形成网络效益,“智能锁+APP”,或者“智能锁+微信”已成为智能锁3、0时代的标志之一,实现了一机在手,随时随地查看家中的状态。而且,远程控制的形式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4、0时代:2017-,人工智能(AI)智能锁已露尖尖角

如今,随着更多企业的涌入,智能锁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同质化的发展状态。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没有研发实力的智能锁企业,除了模仿和打低价牌之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选。

因此,许多不敢落后的智能锁企业,为了摆脱同质化的桎梏,也在寻求新的出路,以成为行业的引领者。而在人工智能大火的背景之下,不少智能锁开锁把目光转向了人工智能身,也由此开了智能锁人工智能的4、0时代。

按百度百科的解释,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而人工智能运用到智能锁领域,主要是实现了人、机、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通信,让门锁具有基本判断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智能化运用;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支撑,智能锁可以对用户的开锁习惯、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和学习,然后再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分析转化为机器思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比如,具有自我学习的智能锁,可以在用户开锁过程中对 *** 作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学习,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开锁准确性和速度,大幅提高指纹识别率,换句话说,智能锁会越用越快,越用越顺手;

再如,智能锁可以根据家里老人和孩子平常的出门和回家时间点,每天都会做出判断和分析,除了每天向用户告知他们的进出门情况、开锁记录之外,如果他们未在平时的经常开关门的时间段内未按时出门或未及时回家,智能锁将通知用户,并提醒用户该确认一下他们是否安全。

如今,虽然这样的智能锁已开始商用,但是智能锁人工智能的4、0时代才刚开启,因此还有很多人机互动、人机智能互联、自主学习的功能有待开发。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2

未来智能门锁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的5-10年内,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要量将会超过3000万套装,行业总产值将会突破1000亿元大关,行业的热点将会首先在一、二线城市爆发,市场的普及率将会大大提高

同时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普及将会带动三、四线城市的大大普及,而且未来近五年,我国智能门锁还将维持当前的需求紧张局面,乐观估计未来在2020年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求量将会达到3200万左右(如图2所示),其中满足需求的产销量将会超过2000万套。

在这其中,采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家居技术应用的联网型智能门锁将会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单机锁将会退出行业主流地位,在识别技术当中,生物识别技术仍将占据着绝对主流的地位,不过在生物识别当中半导体型指纹识别将会占据行业前列。

光学型指纹识别技术将会逐步居于半导体之后,总体看指纹识别技术方面的绝对值会增加,但相对值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其它如指静脉技术和、虹膜等技术仍将长期处于发展期,应用在一些特殊场景上,等待应用的逐步成熟。

在面板结构上看,执手式的智能锁在未来的五年内估会占据主要地位,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但相对值将会随着推拉锁和自动锁的成熟出现下降,推拉锁和自动锁将会在整体结构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电动锁体的逐步成熟,生产门槛下降,有相当的可能出现自动锁和推拉锁整体比例的大概率上升,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在外观、功能及质量的要求上,未来好的产品发展方向会朝着智能门锁“三要素”的发展模式,即:“高颜值、黑科技、多年伴我如初心”这三种要求,这三种分别代表着吸引要求,好的外观,即“高颜值”,产品核心要求,技术的功能需求及满足,即:“黑科技”,产品的基础要求,主要是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上成为一种基础性的满足,而不是拓展性的满足,即:“多年伴我如初心”。

在品牌上的发展,未来智能门锁的品牌发展将会出现多种方向,其中以识别、功能、和营销三个方向最为关键,未来的智能门锁品牌一部分将会更加重视识别功能,即以性能价格比为基础的品牌识别功能将会走向市场的前台。

比如模仿小米公司的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其性价比的标签将会非常明显;第二类则是以极致的功能体验为基础的品牌将会成为一大主流方向,这类主要强调功能性的体验,通过体验和口碑传播,形成独特的品牌发展格局;

第三类将会是以产品为基础的高超营销手段的品牌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里强调两个词:“产品”、“高超”,没有产品为基础的品牌是伪品牌,没有高超营销手段的品牌也将会默默无闻,只有具备两个属性词的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品牌效应。

在价格上,随着未来技术的逐步成熟,产能提升越来越高,对供应链的议价权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中国市场的特点,未来的智能门锁的产品价格总体趋势还将是缓慢下降的,但不会出现非理性下降的主流,未来5年,市场品牌的主流价格将会处于1500-2500这个区间,相对于追求高品质的人群2500-3500也会有一部份市场。

由于智能门锁产品是重服务体验产品,产品的安装、售后等服务直接决定着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感,所以服务的问题,是目前行业的痛点问题,也是未来亟待解决的痛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

我国智能门锁的服务应该向着标准化服务方式前进,通过数据化的方法解决在服务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用流程化的服务方法解决消费者在产品服务过程当中的痛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和促进我国智能门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智能锁在我国将近20年的耕耘发展,无疑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过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推广普及,人们科技意识逐步提高,尝试改变愿意体验智能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行业是好行业,你准备好了吗?

智能门锁发展历史3

智能门锁的分类

智能锁: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

指纹锁: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手指部位的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活体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指纹锁除指纹识别外,根据国家公安部规定,应当加配应急机械钥匙。

密码锁: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文字密码锁可分为:机械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密码锁的密码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组合。部分密码锁只使用一个转盘,把锁内的数个碟片或凸轮转动;亦有些密码锁是转动一组数个刻有数字的拨轮圈,直接带动锁内部的机械。

感应锁:感应门锁是一种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的新型的安防设备,广泛应用在酒店、宾馆及会所等智能一卡通领域,一般分为射频门锁,感应锁感应门锁系统,为酒店感应提供高品质的门锁系统。感应锁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早已成为衡量生活品质高低与生活的指标。

遥控锁:遥控锁是目前最好的防盗锁高技术的小偷和专业开锁公司的员工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机械锁。现在遥控锁也应用于家庭,酒店,出租房,仓库等各种地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早在2014年11月的时候,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和PTC首席执行官Jim Heppelman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章——《智能互联产品如何改变竞争》。他们认为,物联网互联产品将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商业模式以及许多行业的竞争本质。

自从这篇文章发表以来,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许多颠覆性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例如:iRobot公司凭借其自主物联网连接的吸尘机器人,实现了从零到900万台物联网连接设备的销售量,从而改变整个吸尘器行业的状态;Thyssenkrupp电梯物联网连接的电梯已经从零增加到130,000个,其三个主要竞争对手Otis、Schindler和Kone都引入了类似的基于IoT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行业,在美国已经从零发展到3900万人次,基本上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而创建的。

还有成千上万的新智能产品/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例子,还在酝酿中。那些目前正在(或计划将)智能互联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可以从这些早期的创新者身上学到什么?前不久,市场咨询公司IoT Analytics发布了《2020 IoT商业化和商业模式采用》,探讨了全球领先的设备和产品制造商(OEM)在过去5年如何成功推出智能互联物联网产品以及心得体会。

开发一个物联网业务模式或业务模型并将之商业化并不简单,但可能会是颠覆性的“ 游戏 规则改变者”。61%参与了IoT Analytics研究报告者声称,与竞争对手相比,物联网商业模式让其公司获得了竞争优势。

将智能连接产品推向市场时,需要进行很多考量,例如:是首先接触现有客户,还是瞄准新客户;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或数据获利,还是这些的组合;是一次性收费,还是按月收费,甚至可能是按使用量收费;是否免费提供某些功能;是按成本定价,还是按利润率定价,或者是通过亏损以获得早期市场份额;是直接销售给客户,还是通过第三方(市场)销售等等。

物联网商业模式与产品开发和产品商业化这两个相邻的环节紧密相连。IoT Analytics将其分为3个部分: 开发物联网产品(例如上市时间和开发功能)、开发物联网商业模式(该分析主要基于Zollenkop框架,着眼于三个要素:市场定位、价值链和收入模型)以及物联网产品的商业化(例如:确定合适的价格水平、推动采用的措施和衡量成功的KPI)。

IoT Analytics的报告就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6个观点,并强调了哪些物联网商业模式被认为更成功。

观点1。智能连接物联网产品,从内部项目启动到第一个付费用户平均需要23个月。然而,从开始到第一次付费客户所需的总时间,相比平均值有巨大差异。最快的实现发生在8个月,而最长的可能需要长达76个月(根据IoT Analytics的分析)。

观点2。有许多因素驱动了将智能互联物联网产品推向市场的复杂性。特别是较大的公司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协调多个部门和流程。根据分析,典型的物联网产品的引入会“主要影响”到6个部门(其中IT和R&D受影响最大)。

推动IT和研发部门工作的,是在IoT互联产品中加入许多软件特性和服务。物联网产品平均拥有12项新功能,几乎所有物联网公司(91%)都为客户提供监控仪表板,而库存管理或工作流优化等功能则很少见。

观点3。在这次分析中,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开发了一款全新的或主要经过重新设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以前并不存在。大多数受访者还表示,物联网产品的销售对象是一些新的决策者(以及一些现有的决策者)。结果是,52%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可以归类为“多元化”,只有11%归类为“市场渗透”,即在现有产品加上小的附加功能,销售给和以前完全相同的决策者。

观点4。目前,超过95%的物联网硬件都已获利。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硬件只是多种变现方式的一部分。大多数研究参与者预计,未来两年,服务(包括传统和数字)和数据的重要性将显著提高。随着硬件获利重要性的下降,预计基于时间、使用和成功而盈利的模式的重要性将会增加。

欧洲某 汽车 行业高级IT经理表示:“我们未来的重点将更多地放在数字服务上。当前我们对用户只有一个接触点:安装硬件。展望未来,随着数据日趋成熟,以及拥有更好的远程软件更新能力,我们将能够提供更多以用户为中心的SaaS产品/功能,客户可以在网上购买。”

观点5。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成功商业化在产品推出前很久就开始了。美国某机械设备制造商高级产品经理表示:“在构建和销售解决方案之前,清楚了解客户的需求至关重要。”

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的客户采用率存在巨大差异,一些功能显然比其它功能更受客户欢迎。客户采用率排名占前四分之一的两项功能分别是“状态监视”和“预测性维护”,这与IoT Analytics先前关于预测性维护主题的报告相符。

因此,许多研究参与者指出,教育自己的团队,特别是面向客户的员工的重要性就不足为奇了。美国某机械设备制造商高级产品经理表示:“对员工的培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该技术对公司整体来说是新技术,并且所有领域的专家都需要接受培训。”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全新的“咆哮20年”的开始。这是ARM与经济学人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物联网商业指数2020》所提示的变化:即所有产业面对的障碍正逐渐降低,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已经处于物联网网络部署初期或大规模部署阶段。《物联网商业指数2020》强调,物联网的“商业价值之路”已经出现,企业在物联网方面的初期投资通常能够明确的投资回报,而随着物联网数据与其它数据集的结合以及纳入整体分析中,物联网的价值也在上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050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