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值得考还是物联网消防工程师值得考?哪个更容易?

消防工程师值得考还是物联网消防工程师值得考?哪个更容易?,第1张

智慧消防工程师是一个职称,不太建议考,是由邮电局颁发证书的,目前政策还没有下来,含金量相当于没有,考出来没人要,难度更是无法比拟。

相比而言,一级消防工程师是人社部颁发的资格证书,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一级和二级。

简单介绍:

智慧消防工程师专业技术等级培训考试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考试均设智慧消防理论(上午段)、智慧消防实务(下午段)两个科目,考试内容包含了建筑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同时包含城市消防的设备设施安装、远程监控、智能预警、协同扑救、数字化预案编制及管理、智慧社区的全流程消防工作体系。中心对培训经考试合格的考生颁发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证书,持证人员纳入中心智慧消防工程师人才库。

一、物联网=技术(例如:激光远红外技术、数字控制技术等等)+产业(消防、农业等各个产业领域)+互联网(覆盖所有通信领域)+云计算(更行业精密计算)+大数据(更行业大数据导向)

通俗的讲就是将物与物,物与人通过高新产业链进行链接应用的高新信息技术。

二、物联网应用消防工程师=专业消防技术(评估、检测、监控、维修等等)+消防产业(消防设施、工程单位等等)+互联网(3G、4G、5G等智能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全国消防产业、产品应用等等)的应用者。

通俗的讲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物联网信息传感与通讯等技术,将消防设施通过社会化消防监督管理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灭火救援涉及的各位要素所需的消防信息链接起来,构建高感度的消防基础环境,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能全面促进与提高政府及相关机构实施社会消防监督与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灭火救援的指挥、调度、决策和处置能力。

消防工程师前景分析:

(1)应国家政策要求

今年5月,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表示:“对于大型养老机构,还要积极聘用注册消防工程师,组建管理团队实施规范的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微型消防站,常态开展内部的防火检查,巡察和消防宣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

(2)积分落户大城市

很多城市对于注册消防工程师等人才,都开放了积分落户以及其他福利政策,如天津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上,持有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就可以直接落户,而在北京也有加分政策,在广州和珠海等城市会有住房补贴奖励等政策。

(3)市场缺口大

根据国家公安部消防局介绍,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将大量需要一级消防工程师人才,总数接近50万左右,但是目前我国在职的消防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在各行各业凡是具有消防责任的单位,都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工程师人才才能取得相应资质,需求量不断上升。

(4)就业前景好

既然有国家做后盾,一级消防工程师的就业前景自然是不错的,预算员、消防工程项目经理、水电工程师、消防施工员、施工员、消防项目经理、消防工程预算员、机电工程师等。都是拿到一级消防工程师证书可以从事的岗位。

(5)成绩管理相对宽松

一消证书采取三年为一个周期的考试办法,三年内通过三门科目就可以拿到证书,对考生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备考,只要用心备考,考试通过是可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问题可以私信我。

一、简单回答您的问题:智慧消防的主要作用。

1、防止80%的火灾是由电气直接短路、过载、漏电等造成,智慧用电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监测这些电气火灾因素(电流、电压、剩余电流、温度),将电气火灾隐患及时准确预警到监控平台,及时整改电路安全隐患,把用电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2、可视化集中管理:监管平台可以提供大数据平台,完成对各建筑的建筑智慧电气火灾的安装数量、隐患报警率、隐患排查及时率、区域电气安全综合系数的实时展示,集中监控所管辖各火灾报警主机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让大数据应用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及监管依据,为监管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智慧消防知识扩展:

一、智慧消防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正在各地开展,“智慧消防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城市火灾风险隐患防控、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牢固火灾防控网络,减少人民财产损失,整体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为响应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的智慧消防建设意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探索建立防消结合工作新模式,研发出“智慧消防大数据监管云平台”,全力推动社会化防火工作的整体提升。

2020年4月1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文件指出: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加强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实现消防数据物联感知、智能感知。2021年,地市以上城市全部建成消防物联网。2022年底前,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建成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实现对火灾高风险场所、高风险区域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基层将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整合基层部门管理服务资源,综合运用社会活理“人、地、事、物”等关联数据信息,构建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基层消防管理体系。

二、建筑消防、电气安全现状分析

21建筑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趋势下,金融业采用的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强度大大增强,但电气系统设计、建设、运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安全用电和规范用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管理落后

目前各种建筑的用电系统还处于无网络化、无智能化的单机分散独立运行的状态,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保护措施,以空开、保险丝、漏保、定时器等方式为主流,无法实现对前端强电系统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

2设计应用不统一。

规划设计与实际应用不统一,导致线路数铺设不规范,部分地线缺失等隐患导致设备与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3运维管理不规范

运营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监管,难以防止不合理应用现象的产生。保护与负载不匹配、负载随意添加和不规范的分路引线、常年失修、鼠患、电器使用不规范,均是引起火灾的重大。

4设备管理难度大

设备使用中主要有安装随意、摆放无序、布线杂乱、接线零乱等现象;同时,非24小时设备24小时开机运行,24小时运行设备绝缘老化等问题均存在火灾安全隐患。

5电能损耗浪费、存极大安全隐患

很多筑的70%的用电属于营业性用电,比如照明、电脑、空调、饮水机、LED屏等设备,下班后需拉闸断电;但在实际执行中仍会存在不执行的现象,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存在极大的安全消防隐患。

综上,本区域搭建智慧电气火灾云监控系统十分必要!

22引起电气火灾的成因

(1)漏电火灾

当漏电发生时,漏泄的电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电阻较大的部位时,会产生局部高温,致使附近的可燃物着火,从而引起火灾。此外,在漏电点产生的漏电火花,同样也会引起火灾。

(2)短路火灾

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少,电流突然增大,其瞬间的发热量也很大,大大超过了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并在短路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和电弧,不仅能使绝缘层迅速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3)过负荷火灾

当导线过负荷时,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变质。当严重过负荷时,导线的温度会不断升高,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并能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从而造成火灾。

(4)接触电阻过大火灾

当有电流通过接头时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接头处理良好,接触电阻不大,则接头点的发热就很少,可以保持正常温度。如果接头中有杂质,连接不牢靠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当电流通过接头时,就会在此处产生大量的热,形成高温,这种现象就是接触电阻过大。

(5)巡检不到位引起火灾

现在建筑的供电系统,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来排查发热故障点,但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在封闭性比较强的配电箱柜中,很难实现温度的检测。

因此,监控配电系统中的泄漏电流情况和温度非正常升高情况及电压电流变化情况在防范电气火灾的发生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解决方案

31方案简介

基于以上原因,智慧消防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流和漏电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即时向银行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协助工作人员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同时采集消防主机报警信息同时上传监控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整个银行系统用电异常报警情况,指导银行开展隐患治理,达到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的目的。

32设计思路

智慧用电系统:通过对银行的“低压配电室+楼层配电箱+终端配电盒(pz30)”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加装智能监测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把数据实时上传到后台进行监测,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剩余电流、温度、电流、电压等状态数据采集和上传,形成对整个银行的管理终端数据应用,供银行管理方通过监管平台时时查看所管辖区域用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状态。

依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本系统综合实现所有用电回路的剩余电流、线缆接点温度、电压、电流、能耗统计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上传,通过PC端、手机APP等监控终端可以实时掌控用电安全情况,真正实现电气火灾故障隐患前期预警的一体化实时监测。所有数据经云平台综合诊断分析,及时发现所监测用电线路是否存在漏电、过载、短路、过压、接触不良及温升异常等故障隐患,全面掌握用电回路状态及运行趋势,有效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建筑实现电气火灾的智慧化监控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全新服务模式。

火灾自动报警监测联网系统:在各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主机加装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用户传输信息装置把火灾信息实时上传到监控平台,实时采集联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前端感知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提前发现消防设施存在的各种故障隐患,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降低火灾风险。

比较常见的是智能家居,温室大棚,路灯上的应用,远程控制无人区采集数据,等等很多的

1、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2、原理: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3、关键领域:

RFID;

传感网;

M2M;

两化融合。


4、用途范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智慧消防运行中的几个典型问题
主机不能正常运行 系统运行后,有的没接直流备用电源,更多的是故障频发、带病运行,误报率高,警报声此起彼伏等等。长此以往,值班员容易习以为常,麻痹大意,根本不去现场跑点,想当然地做消音复位,以至于形成习惯。有的甚至将故障区域进行屏蔽,将声光报警装置接线摘除。使智慧消防形同虚设。
1主机不能正常运行
2联动系统功能缺失
主机甄别火险,发出指令,通过联动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这是智慧消防的关键点。联动的设备很多。归纳起来有风、水、电、气、机五个部分。
3联动系统功能缺失
风:排烟机,送风机,风阀;
水:消火栓系统,喷淋、喷雾、水幕、雨淋系统;
电:消防电源。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消防广播、电话。电梯,门禁;
气:卤化物、泡沫、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可燃气泄露报警系统;
机:防火门、窗,卷帘门,排烟窗,防火分隔。
当有火警时。一切相应的功能都应起作用,不能误动和拒动。而现在,许多联动的 *** 作电源根本没有投入使用。有的机械机构卡死,有的处于手动状态,不能保证自动联动。
管理不到位 现在为了减少值班人员,设备集中管理,通常设计的做法是将消防和安防设置在一个控制室内。往往值机员更换频繁,未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知识水平较差。对于系统原理和设备现状不了解,出现故障和报警时。处置不当。紧急情况下,不能发挥技防的优势。
4管理不到位
六、原因
1设计的遗漏和缺陷。消防设计一般有四个阶段:初步设计;二次设计;深化设计:设计变更。这几个步骤的脱节比较普遍通常不是由一个设计单位、设计负责人统一完成,导致设计思路不连贯。遗漏和缺陷较多。
2设计的遗漏和缺陷。智能消防在初步设计时。一般根据建筑结构进行消防功能划分,给出探头和联动设备平面图系统图及设备清单。但对联动设备如何控制涉及较少。设计深度不够。如。在消防联动台远程控制消防泵、喷淋泵以及排烟风机时,是否设置故障显示等等。许多细节问题都影响管线的敷设、控制的拓扑形式、设备的选型定位等。正是因为在初步设计时,只给出了功能框架,没有给出具体设备型号及技术数据和具体联动关系及要求,因而,使二次设计缺乏指导。
由于对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导致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在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两次报审中,由消防建审部门提出意见,得到了修改。但是,还有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工程中的隐患。如。消防联动的设备有一些是楼宇进行自控。设计时,有的遗漏了消防联动接仁还有的。消防信号和楼控信号在同一个受控器件冲突。不能体现消防优先。
有的设计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在施工调过程中。反映出没有与其它系统整体考虑的题。例如,没有安装位置,检修空间过小等;采光电头与环境不匹配。没有校核其灵敏度等级适用面积范围,很容易造成反应迟缓或者误报繁;烟感头离光源、空调出风口过近,消防线槽缆距强电、强磁干扰源过近,是误报容易产生一个原因。
有些缺陷虽然不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性能,但是运行维护比较困难,例如水幕系统。由于雨淋组的系统侧未设置试验阀和回流阀。导致在完成装后,根本无法进行试验。运行中,也无法测试系统的自动启动功能。
3监理职责不到位。一些监理公司侧重于土建、结构、水暖、电气等传统专业的监理。对智能消防工程监理缺少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智能消防技术及产品发展迅速。但监理工程师业务水平相对滞后,不了解智能消防产品的性状,只能对布线及安装提一般性监理意见。未发挥出监理应有的作用。
4监理职责不到位。监理不仅要对施工进行监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设计实施监理。监理机构对设计图纸进行评审的程序。往往被淡化或缺失。
施工质量不良 施工单位之间配合不好,工序安排不合理,一些地方没有预留预埋。因弱电施工一般在土建和机装之后。施工空间、线槽、安装位置等经常因现场条件的影响。不得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5施工质量不良。例如,有的消防模块因无位置固定,只能靠导线悬接在吊顶里。这些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粗劣给以后的运行维修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隐患。
现在施工单位虽然减少了层层转包现象。但由于施工安装人员素质不高,经验缺乏。不按照规范作业.线缆接头过多,护管脱落,接口不严,线标不清,不按规定进行防火处理的现象屡有发生。如,施工单位不按规范选材。信号线用普通BV单股硬线代替红、兰两色耐压250V的多芯软线等。这样,在穿线时容易蹭破其绝缘层.造成接地或短路故障。这种线不易压接牢固,容易虚接,给故障排除带来很大困难。另外,接线端子一点压多颗导线,线头不涮锡,无线鼻子。时间一长,容易氧化腐蚀,使节点电阻增大,造成局部故障。
调试人员的疏忽 智能消防设备通常都是由代理商或厂商进行调试。调试人员经常奔波于各个工地。一些问题容易张冠李戴或者遗漏。尤其是联动方面的问题。因为涉及机电安装。厂商、弱电、设计等诸多方面.所以经常被搁置。另外,由于建设方提出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调试人员未能很好地进行处理和解决,往往将错就错。
6调试人员的疏忽。维修保养不当 运行人员未能定期进行清洗。有的因故障和损坏,不能及时修复而停用,联动设备未定期测试其性能。
7维修保养不当。建筑用途的改变 公寓、写字楼被出租以后,租户进行二次装修。格局和功能经常发生变化。一些设施设备被自行拆除或遮挡,多数未报消防局进行审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07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