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证实已开始裁员,消息称将涉及上万人,企业裁员不可避免吗?

亚马逊证实已开始裁员,消息称将涉及上万人,企业裁员不可避免吗?,第1张

企业裁员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随时随刻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收入。会因为市场环境改变,导致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面临裁员。一旦公司决定大范围裁员的时候,公司的员工总是会忧心忡忡。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失去现有的工作,再加上现如今的就业资产压力较大。一旦面临裁员之后,那么意味着自己将会丢失现有的工作。不仅仅会对自己的经济造成负担,同样也会对自己的心理造成影响。

亚马逊证实已开始裁员,消息称将涉及上万人。

截止目前为止,互联网行业已经开始全面走向了下坡路。尤其是美国的两大互联网巨头企业推特和亚马逊,都有相关裁员的决策。马斯克收购推特公司之后,决定裁员75%。近期也有很多消息表明,美国互联网巨头企业亚马逊也将会进行裁员,并且此次裁员人数达到了1万人左右。在人数规模上,亚马逊的裁员幅度远远超过推特公司。

企业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企业的裁员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比如人员调动以及公司转型,甚至社会市场经济的改变都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到损伤。因此公司为了节省日常开支以及成本,只能够选择降低公司内部的支出。比如对员工进行降薪以及裁员,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一贯的做法。

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并不良好。

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开始大范围的裁员。归根结底正是因为当前社会经济并不景气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疫情原因而导致的。很多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发展都受到了限制,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开庭公告,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被告为亚马逊公司、亚马逊服务公司、亚马逊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案件将于12月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任正非曾表示在此之前没有向很多公司去索要专利费,是因为太忙了,其实对于很多业内的人士,看到华为的这一个举动是表示一点也不意外的,可能很多人对于专利这个事情了解的是比较少的。其实大家如果稍微的关注一些专利权的话会了解到,其实专利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甚至有一些人通过利用别人的专利来获取暴利。如果企业不能够引起重视的情况,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华为今天对这件事情提起诉讼,我觉得一点也不意外。

专利权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如果一个企业的专利被别人所窃取了那么对于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和打击是非常巨大的,严重的情况可能直接导致一个企业破产。所以很多企业在遇到专利权纠纷问题上,一般都会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进行解决的,因为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生存,没有人敢大意的去面对这件事情。希望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重视企业的专利,很多企业的经营者一直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的报表上面,很少关注企业专利的安全问题。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企业经营者能够重视企业的专利,并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相信华为公司这次起诉亚马逊的事件能够给很多企业一个警醒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合法经营,不要窃取别人的专利,虽然我们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获取一些暴利,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发展,对于公司是非常不利的,一旦这次华为起诉成功,对于这些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是灭顶之灾。

九月十七日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执行总裁Cindy Tai(戴竫斐)出席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开店杭州跨境电商园升级盛典”上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有媒体向她提出今年亚马逊针对中国卖家进行了持续的封号措施,戴竫斐回就称亚马逊今年以来在平台上封禁了六百个来自中国的品牌商家,大约有三千个亚马逊帐号,这是由于这些账号在亚马逊平台上涉嫌滥用评价、营造虚假的使用体验等违规行为,并且亚马逊已曾经多次给予他们警告,而最终做出封禁的决定也是他们的行为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戴竫斐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销售额占比并没有受到此类事件的影响,而亚马逊做出封号的措施也是为了维护买家在平台中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亚马逊也一直希望在平台内能够保持一个公平、诚信的营商环境,而且亚马逊的数据表明疫情以来中国卖家在亚马逊上的业务增长是十分可观的,这说明只要遵守亚马逊的营商规则,商家的正常销售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戴竫斐同时表示这些被封禁的帐号都是被平台监测到有相应的违规行为才导致了被封号,但是这些商家可以向亚马逊提出申诉,如果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已的违规是无意或暂时的,那么亚马逊很乐意为这批商家解封,但是在亚马逊经营就必须要遵守亚马逊的经营准则。

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商家在亚马逊平台的占比逐年提高,目前亚马逊已经有近四成的商家是来自于中国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这个占比还会有稳步的提升,能在国外电商占据一席之地也是中国商家的骄傲,但还是希望商家们能够遵守国外的营商准则,为中国商家树立良好的口碑。

跨境电商模式的魅力, 在于它可以让中国的企业,用自己的品牌,在海外的线上市场进行展示和销售。 这个商务模式是全新的一种出口形式,走通这个道路,就可以摆脱过去数十年传统外贸的接单出口模式了。 这个模式的最大的价值,在于自有品牌和创新产品的展示和露出 。 你有机会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而且是全球性的品牌。 可口可乐前董事长伍德鲁夫,有—句名言:“假如我的工厂被大火毁灭,假如遭遇到世界金融风暴,但只要有可口可乐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将重新站起。这个就是建立品牌的价值,做到了经营上的可持续性。 没有品牌的企业,如果不是在一个产业深耕细作,在各个环节上都有很高的效率,并形成整体领先市场的效率,在经营上是相对脆弱的,或者说是难以生存的。 这次疫情,就导致了,无数出口型外贸工厂的生存是个大问题。工厂没有订单了,开支巨大,你怎么办? 如果,你自己的品牌,在海外有了忠实的消费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你创新的产品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在全球发布了,整个进出口的业务链条是相对顺畅的。 你再不用担心,今年广交会因疫情原因,没有多少客户来访。 你也不用担心,阿里巴巴或环球资源上的供应商诸多,大家死拼价格。 你也不用担心,创新的产品,没有客户订货,找不到合适的渠道销售。 从传统的外贸,发展数十年,走到今天跨境电商的模式,中国进出口行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本质上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整个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历程,就知道机遇在哪,风口的风在往哪吹。 一、早期传统的外贸模式 最早的传统外贸,是需要出口配额的,一般的国有企业才有额度,早年深圳万科都还倒卖过外贸指标。这个时期的出口链条,进口的链条,都很长,层级多,涉及到四五个经营主体。 产品订单是由进口商(一般是品牌的拥有者)下单给到中国的出口商,再转送到制造的工厂。 在物流形式上是: 1,产品在工厂制造; 2,出口商质检和发运; 3,进口商收货和分销; 4,批发商采购和批发; 5,零售商采购和展销; 6,消费者到实体店采购; 1978-2000年前后的贸易模式,大都还是这个贸易模式为主。 这中间的每一个物流环节,都会产生费用,每一个环节的经营主体,都是要赚钱的,整体的销售效率有多低,都难以想象,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是巨大。 我记得,2003年,浙江台州的黄岩外贸集团年出口额都超过10亿美元/年,而且黄岩外贸集团的一把手还兼任外贸局的局长职务,实际上就是一套班子,两个招牌而已。 二、百花齐放,多种贸易模式并存的时代 但是,2000年以前的贸易模式,其实已经在发生改变了,各种更先进的模式早已生根发芽,只是还没有成为主流的贸易模式而已。 自从1962年沃尔玛在阿肯色州创立以来,整个进出口贸易的价值链,每十年都在发生巨变,到了1992年,亚马逊成立以来,每十年又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尤其是,亚马逊引发了贸易形式的巨变,从卖书,卖服装,到卖有机食品,再到卖音乐、、云存储服务和物流服务,涉及的产品和服务,几乎包罗万象。甚至,贝佐斯个人还购买了《华盛顿邮报》。 亚马逊,还有自己制作和发行的工作室,当然,它更多的业务还是从中国工厂采购商品,销售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亚马逊自身也发展为零售业的基础设施了,它为数百万开放平台的商家提供销售和物流服务,也有强大的自营商品业务。 亚马逊,究竟是个什么企业,你今天已经难以用一小段话清楚定义和表达了。 这几个月,欧盟正在收拾亚马逊,说是稽查它是否有利用平台数据的优势,发展自营商品,并且给自营商品更多流量,从而挤压商家。 我在想,这还用说么?其实沃尔玛,家乐福,也都是这么干的,他们也大量发展自有品牌的商品。 通过零售巨头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零售商是商业模式发生巨变的主要因素 ,是他们日复一日地服务消费者,在千百万次的与消费者互动中,掌握和洞察了消费的趋势。在任何一个国家,零售商都是洞察和掌握商机,抓住潮流趋势,引发行业巨变的主角。 所以说,观察一个行业的变化,就看看这个行业在零售业中的表现就可以了。 观察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同样也要观察所在国家的零售业变化。透过它在零售业的变化,就可以看到本行业的未来。 由于零售业的百花齐放,也就导致了多种贸易形式的并存,孰优孰劣,现在还胜负难分。 我们一起看看下面并存的几个贸易形式: 在美国沃尔玛/TARGET/SEARS,欧洲的TESCO/家乐福/麦德龙兴起的早期,他们还没有能力进口商品,但是已经跳过批发商这个环节,直接跟进口商采购商品了。 所以,进出口的主体就是由工厂/出口商/零售商,这四方组成为主,这个模式大概也持续了十几年时间之久。 在连锁店发展的中期,他们的门店数量有数百或者数千个,采购数量庞大,采购能力和溢价能力很强,这时候,进口商或出口商也被跳跃过去了。 这个时期,很多的订单都是跨境的供应链公司提供服务的,而且这些公司的服务毛利也是很低的。 这一个时期,涌现了无数出名的跨国供应链公司,其中一家就是香港的利丰供应链公司,营业额规模可以达到几百亿美元,虽然毛利很低,但是每年的净利润都有几十亿港币。 这些个年头,是香港利丰很风光的时代,它在香港股票市场的高峰价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币。 自从,1992年,中国开放零售业以来,沃尔玛/家乐福/TESCO/麦德龙/吉之岛/7-11/全家等这些零售巨头都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开设零售店直接面向中国消费者卖货。 同时,他们也在中国建立本地的采购中心,不仅服务于中国本地商店的采购,也服务全球所有商店的货品采购。 这个时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工厂老板说,沃尔玛要审核工厂资质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沃尔玛是长期世界五百强排名前三的企业啊。 想象中,能够成为沃尔玛的合格供应商,就好像买了一张长期饭票一样,一旦过了工厂审核这关,整个工厂所有的同事,都会为之兴奋。 这些零售巨头,他们在中国一直活动,优化他们的采购供应链,所以,价值的渠道就逐渐演变为下面这个的形式了: 工厂----海外零售商----海外消费者 于是,香港利丰的业绩表现越来越差,并非利丰集团的同事们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逐渐被更短的供应链业务模式替代了。 过去十年,利丰每年都在流失客户和营业额,自然业绩一落千丈,连续若干年业绩出现亏损。 任何的企业或个人,都无法逆潮流而动,无论是曾经有多大的业务规模和财力。 三,未来若干年的进出口贸易模式---跨境电商贸易模式 时间到了2010年,亚马逊和EBAY的零售基础设施相对成熟和开放了,跨境电商开始兴起。 这十年时间,深圳涌现了跨境电商出口创业的潮流,环球易购、有棵树,通拓 科技 ,傲基,海翼股份等企业都是在这一个阶段,分别成立和成长起来的。 国内外的商品价格差别太大了,跨境电商的钱太好赚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热钱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催生了几个上市公司,环球易购借助传统服装上市企业百圆裤业上市,有棵树,通拓 科技 也走了借壳上市的道路。 每个大的跨境巨头,都运营数百个以上的账号,数百个类目,营业额数十亿人民币以上。虽然,跟几千亿美元的跨国零售巨头相比,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毕竟撕开了一个口子,能够让中国的品牌和产品创新在海外的线上露出,这里面就有机会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闭环的业务链条。 新兴的跨境电商贸易形式,估计会持续若干年,慢慢成为主流的贸易形式。亚马逊、EBAY都演变为海外零售的基础设施了,通过它们就可以向世界各地的市场销售产品了。 虽然说,目前这种贸易模式都还处于早期,处于粗放式作业的形态,但是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显。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精细化作业的、发展出规模的企业,慢慢会胜出,成为领先行业的巨头。 这里面,没有什么零售巨头的机会了,零售的基础设施行业已经形成规模巨大的寡头市场,难以撼动了。未来,涌现出来的将会是一个个新品牌,细分行业市场中的大小巨头。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跨境电商的风口,中国已经从整个国家层面,决策和支持这种新兴的贸易模式。 国家给全国数十个城市设立保税区的资格,在资本市场上也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上市,努力促进这种新兴的贸易模式,支持中国的品牌飘洋过海。 就在前几天,深圳的跨境电商巨头,安克创新(ANKER)公司,也提交了创业板上市的申请,估计不久的时间就可以获批和上市。 安克创新是优秀的跨境电商企业,它是以自有品牌ANKER在北美、欧洲、日本市场销售,年营业超过六十亿人民币。 它走的是精品路线,不仅在产品方面精耕细作,在销售和技术方面也已经实现了精细化作业,运营的效率很高。 这样的企业,就是跨境电商未来模式的经典案例,它未来的发展可期。 四、未来的业务模式和努力的方向 虽然,现在的中国是全国上下一片跨境电商热,但是,现在毕竟不是早期了,已经过了行业的红利期。 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若干家上市公司,竞争度会越来越激烈。 所以,咱们不能一头热,几个小伙伴把酒一喝,也凑点钱,就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了。 实际上,跨境电商,因为业务上至少涉及两个国家,两个海关,两种语言和文化,甚至有一些国家,还有若干小时的时差,复杂度还是挺高的。 这个时候,入市需谨慎,虽然市场规模,每年还百分之几十的增长,但是要在这个行业赚钱,已经开始不容易了。 我阅读了无数的行业资料,实地访问了亚马逊和EBAY,也与不少跨境圈的朋友沟通了,自己本身也在海外有公司和同事,在这里,根据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认知,画出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以下观点,仅供大家探讨,你即使看了,也要独立思考,谨慎参考和借鉴,是药三分毒。你得有你自己的路子和活法,形成你自己目前可以 *** 作的业务体系。 当然,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多学习,共同进步。如果需要加我的微信,可以私信我。 如果你在未来想要生存和发展地好,在这三个方面,你得很努力。 1,产品创新: 首先是产品创新,这个产品创新必须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如果咱们还引入普普通通的产品,进入海外市场,那其实你已经拼不过环球易购和有棵树这些跨境大佬了,他们人多钱多,用钱用人就可以砸死你,他们有人每天盯着快速上升的产品SKU。一旦,你普通的产品冒头了,也就距离死亡不远了。 所以,你的产品务必做很出色的,有专利或品牌保护,总之,你的产品要有门槛,不能轻易被复制。 不然的话,你可能把这个产品做好了,做爆了,然后市场很快就被大卖家收割了。辛辛苦苦数百个日夜,一夜回到解放前。 选择有特色的产品,门槛比较高,事半功倍,销路容易打开,业务上相对容易突破。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产品创新的大作用: 抗蓝光眼镜 下面这个抗蓝光的眼镜,有儿童的,也有成人的款式,根据供应商的原话,疫情期间,3-4-5月份,单月10万副眼镜供应给市场,都不够卖。 我估计他一套赚十几块,一个月就眼镜这个产品系列,就要赚一百几十万人民币的利润。 疫情期间小孩,必须在家上网课,平板电脑的使用量一下子就大了。 妈妈怕孩子的眼睛看多了屏幕,会近视,纷纷用于下单购买,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限的。我也给家人买了几个,不知道作用有多大,但是很想表达一下关爱,疫情之下,大家都很无奈,给他们一点温暖很重要。物品,有时候不只是物品,它也是传情之物。 这个产品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出现了,一下子就卖火了。 华为的超级快充移动电源 这个移动电源是超级快充的,12万毫安。 把电充进去,速度超快,从移动电源充电到手机,速度也超过。 这个产品非常符合市场的需求,有消费者愿意为速度买单,肯定会非常火爆。 商务繁忙,电话和信息多的人,经常会面临手机电量不足的困境。 这款超级快充充电宝,1个小时就可以把你手机充满,十几分钟就充电到百分之四五十了,大幅度降低你对手机电量的紧张和焦虑。虽然,价格不菲,但是还是觉得值得下手的。 这个是在小米有品上卖得最好的绿茶,云南昆明的大叶绿茶,口感,跟星巴克的碧螺春绿茶差不多,一喝,就感觉得出是高质量的茶叶。 这个茶叶是大叶子的,泡出来的茶水非常干净,没有茶末和杂质,在分类分拣的过程估计是很严格的。 它喝起来,口感非常舒服,神清气爽,清香悠悠,回味甘甜,一次就可以把你征服了。 按照一盒100克,可以泡30杯的话,平均成本2元/杯,而星巴克的绿茶,则是1杯就要20元人民币。 我试了以后,觉得不错,都找到厂家买了一整箱,几十盒。 我挑了2盒,准备快递到日本给当地的同事试喝。也请他们问问,身边的日本朋友,这个茶叶如何?在日本会不会有市场。 也送了两盒,给深圳做日本物流公司老板--田总,他现场拆开就喝,也说这个茶叶很不错。 他非常喜欢喝茶,1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面,有一个泡茶专区,有一副可以做五个人的红木茶台。 他是老茶客了,办公室里,有数十个罐好茶,他给我展示了几十种珍藏的茶叶,挑了几个品种泡给我喝,边泡茶,边讲茶,讲得是头头地道。 他跟我说,日本没有什么好茶,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带二十罐凤凰单枞茶叶,自己留几罐日常喝,没有好茶的生活,实在是太难受了。 其它的十几罐茶叶,就在拜访日本合作伙伴的时候,亲自送给合作公司的社长,作为一种远道而来的珍贵礼物送给对方,并告诉他们怎么泡茶。 他喝了几口我带的绿茶以后,说感觉不错。他说,你要在日本卖这茶叶,我给你背书,帮你推广到几十个社长的办公室。他每次背几十盒茶叶去日本,几千公里的旅行,很不方便。 潮州籍的老板,多数在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茶叶,上班就是泡茶和喝茶。 我记得,我第一份工作的老板就是潮州籍的,他在办公室见我,就会给我泡功夫茶。他一边泡茶,一边给我讲,做事做人的道理,安排要处理的工作任务,畅谈未来的发展计划。有时候,居然可以聊一个早上。 我就是在喝茶过程中,慢慢学习管理和成长的。老板亲自给你泡茶,他的大脑/眼睛/嘴巴/手都在并用,动作娴熟,这态度,这功夫,让我感觉到,他的一腔浓浓的热情,专心致志。一杯上好的热茶,一入口,神清气爽,什么事情都好说,都能接受,都能学到骨子里。 茶叶,你喝了,口不干,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和清晰,表达几个小时,都不累。以茶会友,远胜于咖啡和酒。 中国的茶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众精品的茶叶,不计其数。所以,茶叶还真是不错的一个品类。 然而,田总说,快递茶叶是个大难题,这个就是为什么,他每次都自己带一个行李箱茶叶飞日本。他自己有物流公司却不发货,为什么呢? 因为茶叶属于食品类目,而日本国对食品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执行了全球最高等级的食品安全标准,日本海关检查也非常细致。 因此,快递茶叶的抽检率是很高的,有查验的话,清关时间会多个几天,而且还要支付开箱检查的费用,影响一整批货物的清关时效,物流公司都不接茶叶或食品快递的包裹。 原本预想好,聊了几个月的,把茶叶出口到日本市场的计划泡汤了。 但是,我不想放弃,于是在日本注册了茶叶类别的商标,大概需要数个月才可以拿到临时商标。以后,安排几盒要在日本市场销售的茶叶,到日本的农林水产省去做检测报告,以日本的公司,日本的商品,日本的检查报告,走一般贸易的形式,整批进入日本市场。这样子通关,就可以做日本市场了。 已经在日本申请注册了蜜蔻的茶叶商标,与茶厂协商好了的。 估计,这一趟工作流程下来,茶叶进入日本市场,就是12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因为,春天的绿茶,每年都是在清明前后采摘和制作的,明年春天,才有商标,才有新的茶叶样板,才可以做质检。 产品创新,就是找到有竞争门槛的产品,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毛利,不易被中国的同行复制和打击。并且,相对于外国本地市场又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国与国之间,千差万别,你只要用心,总能够找到合适的产品。 2,品牌建设: 出色的产品,只是一个成功的起点而已。 你还得知道,怎么进行品牌建设,而且是在海外进行品牌建设。 大家可能以为在国外进行品牌建设比较困难,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各种品牌建设的基础设施比较完整,数据也是公开可以获取的,所处的是诚信 社会 ,市场竞争也远没有中国市场那么激烈,做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它应该是一件按图索骥,有方法,可以办到的事情。 只要你在本地市场努力去寻找,每周都跟品牌建设的相关机构沟通,建立更多链接,进行若干次尝试,你就可以取得实际作业的数据,边学习,边实践,边优化,慢慢你就可以取得突破。其实,也没有特别的良方。 品牌建设和传播的本身,是建立在优质的产品上。没有好的产品,再好的品牌传播公司,也无法帮你突破。有好的产品,好的口碑,慢慢做,你也能够突破,只是时间、速度和效率的问题而已。 当然,关于品牌和产品的定位,针对的人群,独特的功能和卖点,有什么品牌故事,这些都是基本功,还是得咱们自己梳理和定位好先。 海外的各种品牌传播机构,只是帮助你做传播而已,它并不能改变你设计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的质量。 我们从一个实际案例,就可以清楚产品创新和品牌传播的权重,而且亚马逊是一个重产品的电商平台,有出色的产品才是王道,它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即将上市的安克创新,一直重视研发,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19年6月底,安克创新公司技术、研发人员732名,占总人数的5422%;同时,它在各个产品领域均形成了诸多核心技术,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共计478项。 安克创新的原名是海翼股份,它甚至把上市主体公司的公司名字都给改了,并加上了创新两个字。 “安克ANKER+创新INNOVATIONS” 从品牌LOGO的设计来看,它是想告诉我们,ANKER公司是一家注重创新的公司,它是因为创新,而从小发展到今天规模的。而且,因为创新,它将走得更远。上市,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事件和有力助推而已。 你说,这个企业有多重视创新啊,它都整改,把创新两个字,融入到公司名称和品牌LOGO里面去了。 我们往往会以为做广告,做流量,运营更重要,这是一种跨境电商的 *** 作短视和误区,重运营,轻产品,轻品牌,你会栽大跟斗的。 没有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的能力,你会做得多,回报少,越做越辛苦。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你会越来越被动,搞不好,五年投入,一年就亏个精光。 3,运营效率: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得回归到跨境电商的基础运营工作上来。 这里讲的是运营效率,是四个字, “运营”+“效率” 。 这就是说,现在不是你会做运营就可以了,现在已经过了早期的跨境电商红利期了,你光是会 *** 作,已经不足以立足了。 你还得有效率,在运营的各个环节上都要超越同行,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得好。说到效率,这就是又一件头大的事情了。 要在效率上路线,就得做运营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把每一个 *** 作的环节,进行再设计,做到标准化/数据化/流程化/线上化,安排好每一个岗位的作业体系,这可是一件庞大工作量的事情。 五、未来的跨境市场的展望,它将是小众品牌巨多,无数小巨头的、多品牌繁荣的长尾时代 我相信,还有很多类似安克创新模式的中小公司一直在努力,它们注重产品创新,专注于某个领域精耕细作,很有机会胜出。 未来的跨境出口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出海, 新品牌,新国货,新体验,完全颠覆外国人对中国货的陈旧印象。 这将是一个新国货,中国品牌崛起的伟大的时代,不只是华为,不只是小米,而是有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品牌,也会在海外市场绽放光彩,形成万紫千红的中国货世界。 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创新产品,将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手机里面,你只要下单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价值,就把它收藏起来吧!

亚马逊Q1转盈为亏,盘后股价大跌

亚马逊Q1转盈为亏,盘后股价大跌,第一季度的净亏损达到3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1亿美元。这一亏损与上个季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亚马逊Q1转盈为亏,盘后股价大跌。

亚马逊Q1转盈为亏,盘后股价大跌1

当地时间周四美股盘后,美国电商亚马逊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亚马逊营收为116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85亿美元,同比增7%;第一季度运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89亿美元下降到37亿美元,净亏损38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1亿美元,分析师平均预期净利润为4425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756美元,而分析师平均预期为每股盈利836美元。

亚马逊周四股价收于每股289193美元,上涨465%。由于财报不及预期,盘后交易下跌超10%。

亚马逊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仅增长7%,而上年同期营收同比增长44%。这是亚马逊自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的最低季度增长率,也是公司连续第二个季度录得个位数增长。

亚马逊表示,第一季度电动汽车公司Rivian股价下跌一半以上,亚马逊对Rivian的投资亏损76亿美元,导致第一季度出现384亿美元的净亏损。

亚马逊对第二季度的预测显示,营收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同比增度或降至3%到7%。亚马逊表示,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为1160亿美元至1210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255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Insider Intelligence首席分析师安德鲁利·普斯曼(Andrew Lipsman)表示:“对亚马逊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季度,业务各个关键领域的趋势都朝着反方向发展,第二季度的前景也不乐观。”

与本周早些时候发布财报的谷歌和Facebook一样,亚马逊也将业绩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宏观经济状况。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疫情和宏观经济给公司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增长和挑战。”他补充说,由于员工和仓储能力都处于正常水平,该公司“完全专注于”通过各种方式抵消物流网络不断飙升的成本。

亚马逊一直在应对一系列经济挑战,包括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更高的燃料费用和劳动力成本、全球供应链混乱和持续疫情。为了抵消部分成本,亚马逊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开始向部分美国卖家收取5%的燃油和通胀附加费,这是公司历史上首次收取此类费用。第一季度,亚马逊四年来还首次将美国Prime会员价格从119美元上调至139美元。

亚马逊最大的北美市场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而运营费用飙升16%,达到710亿美元,导致北美市场当季出现16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贾西表示,亚马逊目前终于满足仓储人员配备和产能需求,但在提高生产率方面仍有工作要做。

贾西说,“这可能要花一些时间,尤其是我们需要持续应对通货膨胀和供应链带来的压力。但客户体验方面的进展令人鼓舞,现在商品交付速度已经接近2020年初疫情之前的状况。”

和其他公司一样,亚马逊同样也报告广告营收不及预期。第一季度亚马逊广告业务营收788亿美元,同比增长23%,而分析师预期为817亿美元。尽管如此,亚马逊广告业务同比增速仍超过同行。相比之下,同期谷歌广告营收同比增长22%,Facebook广告营收仅同比增长61%。

亚马逊云计算部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不断应对来自微软和谷歌的竞争,业绩依旧是公司亮点。亚马逊网络服务第一季度营收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5%,而分析师平均预期为1827亿美元。

在零售领域,亚马逊的实体店业绩好坏参半,第一季度实体店营收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亚马逊今年3月份表示,计划关闭所有68家书店、快闪店和其他家居用品商店,并专注于发展杂货店。公司最近还在两家全食超市门店实现了售货收银完全自动化,不再为门店配置收银员。

亚马逊还证实,今年的Prime Day活动将于7月分举行。去年亚马逊是在6月举办了Prime Day活动。亚马逊推迟为期两天的打折销售活动,可能会损及第二季度营收增幅,同时提振第三季度业绩。

亚马逊的前景也反映了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市场网上零售额下降64%,前一个月下降35%。一些经济学家将这一变化归因于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家庭预算紧张,而其他人则将此归咎于季节模式转变。本周亚马逊的主要快递合作伙伴UPS表示,预计电子商务快递的'增长速度将放缓。

亚马逊Q1转盈为亏,盘后股价大跌2

4月29日,亚马逊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7年来亚马逊首次出现亏损,盘后股价一度暴跌超12%。

根据财报,第一季度亚马逊净销售额增长7%至1164亿美元,而2021年一季度为1085亿美元。营业收入下降至37亿美元,同比下滑58%,2021年第一季度则为89亿美元。

第一季度的净亏损达到3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1亿美元。亚马逊在财报中表示一季度的亏损包括税前估值损失76亿美元,是因为亚马逊对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的投资亏损。

这一亏损与上个季度形成了鲜明对比。2021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净利润为14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983%。净利润增长很大程度源于亚马逊对Rivian的投资收益。

亚马逊表示,第四季度的净收入包括118亿美元的税前估值收益,其中包括对Rivian普通股投资的非营业收入,该公司于2021年11月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Rivian股价自2022年1月以来持续下滑,截至目前股价较2021年12月31日跌去了69%,也让亚马逊财报出现了亏损。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在财报中表示,“疫情和随后的俄乌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挑战。AWS在过去两年中每年增长34%,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7%,AWS在帮助公司度过疫情并将更多工作转移到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的消费者业务每年增长23%,2020年同比增长39%,这需要将我们在亚马逊前25年建立的履行网络规模扩大一倍。

今天,由于我们不再追求物理或人员配备能力,我们的团队正专注于提高整个履行网络的生产力和成本效率。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尤其是在我们应对持续的通胀和供应链压力时。”受大环境影响,亚马逊国际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滑6%。

细分业务看,一季度产品销售额为5646亿美元,同比下滑18%,服务销售额为5999亿美元,同比增加176%。

这意味着亚马逊的服务业务已经超过了过去是核心业务的电商业务。一直以来亚马逊以销售各类商品闻名,而服务销售额多年来却一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本季度增长了176%,上两个季度增长更是达到21%和424%,而产品销售额则是连续多季度小幅增长,第一季度甚至出现了下滑。

服务销售额包括从第三方卖家那里收取的佣金和费用、与其云计算平台亚马逊网络服务相关的销售、对数字内容的订阅、广告费用等。

在中国市场,亚马逊云科技相比海外购也有更多动作。此前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商用市场事业部总经理李晓芒曾对第一财经表示,亚马逊正在助力各类中国企业出海。在跨境电商领域,亚马逊正帮助不同规模的跨境电商企业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搭建海外站点。

同时,支持传统制造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进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亚马逊也在帮助新能源车企业在海外搭建车联网等业务系统。例如爱驰汽车作为第一个打入欧洲市场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亚马逊帮助他们在欧洲部署了车联网平台和新零售服务体系。

亚马逊Q1转盈为亏,盘后股价大跌3

当地时间4月28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ZN)于盘后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亚马逊实现收入1164亿美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7%;净亏损为38亿美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8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亚马逊自2001年来营收增速新低,也是2015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财报指出,AWS(亚马逊云科技)营收在过去两年中每年增长34%,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7%,达1844亿美元。

净亏损方面,财报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包括税前估值损失76亿美元,源于亚马逊对电动汽车企业Rivian Auto motive Inc(RIVN)的普通股投资产生的营业外费用。

亚马逊持有Rivian18%的股票。在2022年前3月,该股票的股价从1月3日的10272美元/股下滑至3月31日的5024美元/股。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声明中表示,俄乌及新冠疫情给电商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业务增长和挑战。目前该公司将继续应对成本上升和网上购物停滞的问题,但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供应链压力,未来仍会有不确定性。

展望2022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在财报中指出,预计净销售额将在1160亿美元至1210亿美元之间,或与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长3%至7%;营业收入(亏损)预计在10亿美元至30亿美元之间,而2021年第二季度为77亿美元。

截至4月28日收盘,亚马逊涨465%,报289193美元/股。而在财报发布后,亚马逊盘后价降至263100美元/股,跌902%。

2021年4月以来,“亚马逊封号行动”席卷全球,占据亚马逊平台半壁江山的中国卖家,无疑遭到重创。根据市场不完全统计,所波及的中国卖家已超5万家,从有“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之称,包括傲基、通拓、泽宝在内的大卖,到中小微企业乃至商业个体构成的小卖,无一幸免。

“蝴蝶效应”,也很快在各个方面显现。封号之后,店铺资金惨遭冻结,供应链上下游难以周转,货物积压、资金链断流等现象频出,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卖逐步走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然而,这场风波至今未结束,甚至还有范围和力度增大的趋势。 最近,亚马逊大面积下发降权限流警告,甚至上QA也有被警告、被封号风险。“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引得不少业界人士猜想:“亚马逊或将开启新一轮行动”。

无论如何, “封号”后遗症已真实存在,卖家与亚马逊之间的信任体系遭到冲击,运营玩法必将生变。 更准确来说,跨境电商需要一条新的出路,至少不会停留在“一条腿走路”的时代了。

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即是一个新时代的启幕。跨境电商或正酝酿怎样的新趋势、新机遇?

核心主线来看,“亚马逊封号行动”带来的影响大概率不会造成跨境电商赛道规模的萎缩,而可能直接带动跨境电商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其他平台型公司的机遇或将到来。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本地产业链,叠加中国制造的崛起,以及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的完善,跨境电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额达7093亿元,占比80%。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Cindy Tai亦曾表示,在这次封号事件后,中国卖家在亚马逊上的销售占比,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国跨境电商潜力依旧巨大。

供给端与需求端“失衡”,则意味着供给端势必要改革, 会有创新、专业的新模式来解决“失衡”。

也许是受亚马逊这类平台方伤害太深,独立站在短时间内被推上风口浪尖。但这是一个长期发展方向,需要卖家在产品、品牌、运营,甚至支付、物流等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 在此之前,处于成长期的跨境电商玩家最好的方案仍是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借助平台力量快速成长。

此次受“亚马逊封号行动”影响严重,迫在眉睫寻求出路的玩家,以及跨境电商乃至实体经济主要参与者——中小微企业,也正是处于成长期的跨境电商玩家。那么也决定了,跨境电商新时代中,其他第三方平台可能将率先收益,从市场份额重新分配中获取动能,走向规模化。

融资事件的频繁,以及资本进程的加快也愈加证实了这一判断。 仅近2个月,跨境电商相关平台及服务商,包括空中云汇、Cider、武狄实业、邑炎 科技 、Vopero、驿玛 科技 等均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达数十亿元。此外,一些头部跨境电商企业近期也扎堆上市,拟登陆资本市场,包括敦煌网、子不语等。

资本加持后,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及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进程,或均将进一步加速。观察近期有资本动作,且模式较有代表性的几家企业,敦煌网、子不语,以及上市不到一年的wish,谁是更具潜力的玩家?

按照客户群体划分,这三者可分为B2C、B2B两种模式, Wish、子不语归属于B2C;敦煌网归属于小额B2B。

客观上,作为B2C领头羊的亚马逊,具备了庞大的C端流量资源和突出的技术优势,目前完全替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更可能是通过对C端模式的补充,即扩充优质B端客群来实现。 同时,从整个零售趋势来看,渠道和受众多样化,全渠道收效或是必然,B2B的发展潜力较为乐观——这正是敦煌网最擅长的领域。据艾瑞咨询行业报告数据,2020年敦煌网是美国市场最大的中国跨境出口小额B2B电商平台。 敦煌网上沉淀的大批小B客户,正是目前行业格局下稀缺的优质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敦煌网近期发起“造星集结令”计划,给符合条件的入驻商家极具吸引力的扶持政策,虽然没有明言针对的是受亚马逊事件影响的卖家,但其限定的“成熟跨境电商卖家”,以及对商家的年GMV要求,均指向目前受亚马逊事件波及损失惨重亟需寻找新血的大卖们。据悉该项目短时间内已吸引到入驻商家超70,其中不乏傲基等行业头部大卖。头部玩家的动向从来与行业趋势联动,这再次表明, 敦煌网基于其Bto小B的属性,正在加速对头部及成长期玩家的获取,可能已在这次市场份额重新分配中占据优势位。

另外,Wish、敦煌网本质上拥有跨境电商全套履约能力的生态型平台,子不语则更接近于大卖家。因此前者均面向全球买家提供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包括物流、支付、营销等增值服务,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协同效应;而子不语通过第三方电商和自营平台共同(占比19%) 销售,主要依靠第三方平台获得增值服务,缺乏灵活的自主支配权。在这个维度上,Wish与敦煌网的长线发展优势相对明显。

再以盈利能力评估。据各自年报/招股书披露,Wish方面,面向C端用户,随着渠道碎片化,红利削减等,流量获取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提高,导致亏损,净利率亏损近30%。敦煌网方面,在2020年实现盈利,净利率达116%。

亚马逊事件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的影响,现在极有可能只是开始。目前国内跨境电商上市公司多数都是卖家性质,从已发布的2021第三季度财报看,亚马逊平台的“重拳出击”,对各家收入均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有棵树母公司天泽信息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去年下跌达5537%。

面对新的变化,谁已前瞻布局,谁能快速整合资源,就可能抢占市场高地,收割市场份额重新分配而带来的增长红利。

通过对行业现状、市场格局,以及对近期有资本动作的行业代表性企业,即不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 B类客群作为稀缺资源正在成为制胜关键,头部及成长期细分客群的获取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这个关键节点,只要“一步先”,就很容易“步步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10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