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型实体企业效能,京东、京东方、海信的“以实助实”探索

发挥新型实体企业效能,京东、京东方、海信的“以实助实”探索,第1张

“与平台企业不同,京东是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根植于实体经济,成长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中,还是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京东都取得了很多‘以实助实’的丰硕成果。”

近日,在瞭望智库召开的“产业为本、数字为翼、以实助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线上研讨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开宗明义,分享了京东对新型实体企业的理解。

新型实体企业新在何处?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在全新的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实体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升级。瞭望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湘怡认为,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机遇之下,很多实体企业正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要素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新型实体企业”正在不断涌现,他们正以各自的实践, 探索 出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的蝶变之路。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代表,京东从创业第一天起,就以正道成功、合规经营作为立身之本。目前,京东运营着数百万自营商品SKU,37万名员工服务着5亿消费者,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上千个仓库总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服务触达超55万个行政村,92%区县、84%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曾晨表示,京东对物流和自营商品重投入,直接聘用超过25万名一线员工,拥有数万家线下实体门店,涵盖七鲜超市、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车会、京东大药房、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等多种线下业态。从对大量实体业务的全面推进来看,京东与平台企业有着本质区别。

同时,京东开放自身积累的数字技术和供应链能力,为数百万合作伙伴打开增长新空间。凭借扎实的零售和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京东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所创造的 社会 价值远大于一些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但却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

如果说京东是从传统零售、物流行业成长起来的新型实体企业,那么海信则是从传统家电制造业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实体企业。谈到数字经济时代给传统实体企业带来的机遇,海信中国区副总裁孙建勋感触颇多:“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催生下,50多岁的海信已在智慧交通、光通信、精准医疗等高 科技 B2B板块多面出击,在传统家电企业中率先实现高 科技 转型,为业界带来了了几点‘良心’经验。”

通过多年在技术研发领域持续投入,海信以视频和图像处理领域为基石,逐步完成了从超高清传输到智能工厂、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的产业布局。孙建勋介绍,面向企业市场海信与京东进行商显领域的“智造”战略合作,双方融合各自在数字化和产品力等方面的优势,面向企业级市场进行商品共建、服务资源打通、营销互动、企业客户联合拓展等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京东方的产业发展之路,同样是国内实体经济创新突破的典范。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京东方从0到1铸就了一条全球领先显示之路。京东方在全国10个省市建设了16条半导体显示产线,是全球第一大显示面板企业,从手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到电视,市场占有率全部稳居全球第一。全球每4块显示屏就有1块来自京东方。截至2020年京东方的可使用专利达7万余件,连续5年PCT申请全球前十。

目前,京东方已经打造了“从面板,到模组,到整机到服务”的一体化产品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定制服务,使能合作伙伴在五大主流市场及移动支付、 健康 医疗、工业控制、穿戴和零售等细分市场引领行业发展。京东方还建立基于其显示和传感核心能力,向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和物联网各场景价值链延伸的“1+4+N”航母事业群。京东方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企业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企业的强大实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实体企业发展要适应当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京东、海信、京东方,都是比较典型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代表,他们贴近市场,有非常强的创新竞争力。

新型实体企业具备实体企业的基因和属性,能够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同时,其又拥有创新的数字技术和能力,以及拥有丰富的场景化应用,可以通过大量扎实实践,成为相关领域数字化升级的表率,并全面开放自身能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京东、海信、京东方等企业虽然发展路径不同,但均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 探索 。

“以实助实”,新型实体 企业 向上成长

通过新型数字技术、管理模式、产业生态升级而成的新型实体企业,绝不仅满足于实现自身企业的成长,更着眼于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

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在发挥新型实体企业增长效能的同时,凭借扎实的零售和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中,还是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都做了很多“以实助实”的 探索 和实践。

面向乡镇农村,京东从2016年在河北武邑县打造跑步鸡开始,介入养殖、加工、品牌营销、物流、技术追溯等环节,陆续打造出游水鸭、飞翔鸽、游水鱼、跑山猪等标准化的农特产品,形成品牌化的京东扶贫产品矩阵,在全国更多地区复制推广开来,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为基础,从打造新基建、发展数智农业和物流、建设数字乡村等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高品质农产品正向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计划三年内带动农村实现10000亿产值,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面向大型企业,京东发挥供应链与技术服务能力,满足 汽车 、能源、机械、家电等众多实体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做“数字大脑”力促提质、降本、增效。

在 汽车 行业,京东围绕研、产、供、销、服的全链条为北汽集团提供数智化供应链服务。在机械行业,京东 科技 为中联重科打造“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每年为售后团队节省故障排查时间4200小时、为研发团队节省电话支持时间2000小时,单次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20%以上。

此外,超过1000家制造企业通过京东打造C2M反向供应链,从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出发驱动生产,不仅提升了新品开发能力,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定制化需求,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和制造业转型。未来三年,京东将为超过10000家制造企业打造C2M反向供应链。

京东的供应链连接着全国300多个城市数百万中小门店,以及超过180个产业带的制造工厂。对于社区超市、花店、药店、汽修店、五金店等,接入京东供应链后获得在选品、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做好到店生意的同时,拓展店铺的线上运营能力实现增收。对于产业带的制造工厂,通过京东“厂直优品计划”降成本、拓销路,获得包括技术、金融、物流等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020年,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京东发布了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满天星计划”,在全国各地启动“一城一策”式专项服务,截至今年6月已覆盖全国26个城市,支持近25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同样基于多年的产业深耕,京东方在产品与工艺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销售与运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数据运营与管理等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厚的行业经验和knowhow,拥有超过1000个专业平台,并且现在把它提炼总结出来,再结合行业趋势,在去年5月份正式推出京东方的工业互联方案。该平台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包含研发、供应链、制造、运营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在一个案例中,京东方通过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某工厂,成本降低了20%以上,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整体的交付能力将提升30%以上。京东方凭借其在半导体显示器件领域的运营经验和理解,以及在显示、传感器、大数据、AI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将为众多行业合作伙伴提供智慧传感交互、定制开发、营销运营等商业模式创新支持。

“海信在内部常说一句话,大企业就要顶天立地。大企业要积极投身到数字化融合升级中,用自身发展助力上下游实体企业。”孙建勋介绍,海信所从事的家电产业产值大、产业链长,上下游配套和关联企业众多,仅在青岛一地就直接关涉到3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海信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主动性,为山东和青岛本土核心产业的发展做“加法”。利用已有的数字化优势和在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领域深耕20余年的经验,手握近2万件新基建相关专利,海信正在助力青岛成为全球首个全业态、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新生活之城”。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做强实体经济,横向降本增效、纵向提质升级,这不仅需要实体产业在转型中提升价值链,也需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型实体企业来“助攻”。京东本质上是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以实助实”的举措切实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为业界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新型实体企业不断涌现,将推动政策与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实体经济强则国强。面向未来的全球化竞争格局,国内实体企业正在搭上产业数字化快车,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生态共建。以数字技术与能力武装起来的中国新型实体企业,将与产业生态共同成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京东智慧物流在装卸搬运环节采用了下列技术手段:
机器人搬运:京东智慧物流引入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搬运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货物搬运和仓库内部的物流物料搬运。
物联网技术:京东智慧物流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将仓库内的各个设备和货物进行联网,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虚拟现实技术:京东智慧物流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仓库内部进行虚拟仿真,提前规划装卸搬运方案,减少 *** 作失误和时间浪费。
人工智能技术:京东智慧物流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装卸搬运作业进行自动调度和优化,提高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
总的来说,京东智慧物流在装卸搬运环节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业务子集团。据称,京东科技可能会在上市前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1

1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旗下京东科技计划于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对此,京东科技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根据资料显示,京东金融科技部门于2013年被分拆出来,过去三年中至少已经更改了两次名称,在2018年之前,该部门始终被称为京东金融(JD Finance),京东金融在2018年改名为京东数科,又在2021年改名为京东科技。

2020年9月,京东数科提交申请,拟通过科创板上市融资200亿元人民币。

彼时,上交所依法受理了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2017年、2018年、2019年整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0。70亿元、136。16亿元、182。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6%。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的'营收继续增长,达到了103。27亿元,超过2017年的整年收入。2017至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8。2亿元、1。3亿元、7。9亿元和—6。7亿元。净利润于2018年转正。

不过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商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京东数科亦于2020年底进行重组。2020年12月30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授权推进,京东集团拟将旗下云与AI业务整合到京东数科,并将以此换取京东数科部分股权。

此后在2021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JD Technology),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女士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了《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同日,京东数科向上交所提交了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如果京东科技上市,也将成为继京东、京东物流外,刘强东手中第三家上市公司。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2

1 月 24 日消息,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业务子集团。据路透旗下 IFR,京东科技计划于 2022 年在香港进行 IPO 上市,募资 10 亿至 20 亿美元。京东科技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据悉,京东科技正在与美国银行、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合作进行上市。

知情人士称,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拟在海外上市的申请。据称,京东科技可能会在上市前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京东科技的前身是京东数字科技,该公司于去年 4 月撤回了 200 亿元的上海 IPO 申请。

2020 年 6 月,京东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去年 5 月,京东物流挂牌港交所,刘强东的“三驾马车”至此仅剩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京东云、AI 事业部整合)仍走在上市路上。

了解到,京东科技业务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现已成为整个京东集团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输出平台。

官方表示,目前京东科技拥有 1 万多名员工,其中 70% 以上为研发和专业人员,并且拥有多位入选 IEEE Fellow 的科学家。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3

1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科技正与美国银行、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合作进行上市,计划于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对此,京东集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不予置评。

去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简称:京东科技),原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将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京东集团表示,京东科技定位于数字合作伙伴,致力于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客户提供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京东科技集团拥有1万多名员工,其中70%以上为研发和专业人员。据介绍,京东科技将成为整个京东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抓手。

2020年9月,上交所官网显示已经受理京东数科科创板上市申请,同时披露了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以下称《决定》),终止对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决定》显示,上交所终止审核的原因是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

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强东直接持有发行前总股本的8。86%,通过领航方圆、宿迁聚合、博大合能间接控制发行前总股本的41。49%,共计占此次发行前总股本50。35%,通过特别表决权安排控制表决权总数的74。7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110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