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拉萨教育城有什么规划

今年拉萨教育城有什么规划,第1张

拉萨教育城将采用“一心、两轴、多带、多点”的布局结构。根据2023年《拉萨教育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心是指公共服务为中心,也是教育城活力中心和形象魅力地段;两轴指交通服务主轴,纳金大桥跨过拉萨河,解决交通问题。景观主轴沿着人工河系东西穿越规划区,把滨水空间、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多带是指多个内部绿带,把教育城内部形成的小型绿地有机联系起来,方便人们使用教育城的公共空间,促进交流,营造归属感;多点是指多个景观节点。

一、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二、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

三、解决办法

1、为了攻克冻土难题,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主动降温)、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解决的千年冻土所带来的的难题。

2、为了战胜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保障铁路建设者的生命健康。铁道部、卫生部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作出详细规定,并投入近2亿元,在全线建立医疗卫生保障点。

3、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对此,青藏铁路从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始终秉持“环保先行”理念,如为保障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

为保护湿地,在高寒地带建成世界上首个人造湿地;为保护沿线景观,实现地面和列车的“污物零排放”;为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打造出一条千里“绿色长廊”。这些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运营理念,也使青藏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扩展资料:

修建青藏铁路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青藏铁路这样一个重大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考虑要加快西藏的经济建设发展,大家知道,青藏青藏是我们国家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行政区,由于不通铁路、交通闭塞,所以和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制约了它的经济发展, 也有航空和公路和西藏进行联系;

但是对大种物资的运输,对于大批旅客的交流还是很难适应的。所以修建铁路首要的目的就是要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运力支持;

同时这一条铁路建设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国家都能够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藏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藏铁路成为“世界屋脊”发展引擎

对于国家公路规划相信你肯定不会陌生,那么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是中达咨询整合的相对比较详细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介绍。
国家公路网规划
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国家公路网约40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共36条,计118万公里;普通国道共200条,计265万公里。到2030年将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干线公路网线,实现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线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全省新增国家高速公路5条,新增里程约1024公里,总规划里程约3738公里;新增普通国道9条,延伸2条,新增里程约3300公里,普通国道总里程达到约5000公里。
截止 2013年,预计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56%。全年新建高速公路8260公里,改建339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286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建成万吨级泊位110个,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289公里。公路建设方面,出台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公路网络;国省干线建设、改造步伐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东中部地区县乡公路改造连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养护管理、路网结构改造、桥梁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
规划全文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一章、第六条)明确,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国家公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的国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由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等意义的干线公路组成。其中,普通国道网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网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公路网络,特编制《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规划》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中长期布局规划,体现了国家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的战略方针,是指导国家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基础
(一)发展形势。
1981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交通部印发的《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明确,国道由“12射、28纵、30横”共70条路线组成,总规模约11万公里;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射、9纵、18横”等路线组成,总规模约85万公里。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4万公里。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与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全国还有900多个县没有国道连接,有18个新增的城镇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和29个地级行政中心未实现与国家高速公路相连接;二是运输能力不足。部分国家高速公路通道运能紧张、拥堵严重,不能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三是网络效率不高。普通国道路线不连续、不完整,国家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够,网络效益和效率难以发挥。
(二)发展要求。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交通运输总量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各项事业发展要求提高国家公路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预计到2030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将分别是当前的27倍、32倍、22倍和24倍,主要公路通道平均交通量将超过10万辆/日,达到4倍以上,京沪、京港澳等繁忙通道交通量将达到20万辆/日以上。
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未来国家将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要求发挥国家公路引导区域空间布局的作用,优化东部地区公路网络结构,加强中部地区东引西联通道建设,扩大西部地区路网覆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公路交通公共服务水平。
3、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要求。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要求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重要通道及其辅助路线、迂回路线的布设,提高公路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急保障能力。
4、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交通资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促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要求发挥普通公路的基础作用和高速公路的骨干作用,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
5、实现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挥公路网络的整体效率和效益,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好路网顶层设计,明确各层次路网的功能定位,促进国家公路与其他层次路网的协调发展,并为科学制定公路行业发展政策,更好地开展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奠定规划基础。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扩大覆盖范围、增强通道能力、加强方式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合理布局国家公路网,加快普通国道建设,构建以非收费公路为主体、收费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布局合理。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与城镇化格局、城镇体系布局、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统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合理布局国家公路网。
2、结构优化。加强公路网结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普通国道的干线作用和国家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作用,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国家公路网。
3、衔接顺畅。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强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率。提高与周边国家路网的连通性,形成国际运输通道,拓展国际合作与发展空间。
4、规模适当。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把握未来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合理确定国家公路网总体规模,实现路网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5、绿色发展。统筹规划通道资源,充分利用既有路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贯彻低碳发展理念,避让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三)规划目标。
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干线公路网络,实现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路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1000公里以内的省会间可当日到达,东中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往返、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到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内外交通联系紧密,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有效连接国家陆路门户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形成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联系更加便捷。其中,——普通国道全面连接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和国防设施。
——国家高速公路全面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边境口岸。
规划方案
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401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
(一)普通国道网。
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265万公里。按照“主体保留、局部优化,扩大覆盖、完善网络”的思路,调整拓展普通国道网:保留原国道网主体,优化路线走向,恢复被高速公路占用的普通国道路段;补充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边境口岸;增加可有效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部分路线;增设沿边沿海路线,维持普通国道网相对独立。
1、首都放射线(12条)
北京-沈阳、北京-抚远、北京-滨海新区、北京-平潭、北京-澳门、北京-广州、北京-香港、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青铜峡、北京-漠河、北京环线。
2、北南纵线(47条)
鹤岗-大连、黑河-大连、绥化-沈阳、烟台-上海、秦皇岛-深圳、威海-汕头、乌兰浩特-海安、二连浩特-淅川、苏尼特左旗-北海、满都拉-防城港、银川-榕江、兰州-龙邦、策克-磨憨、西宁-澜沧、马鬃山-宁洱、红山嘴-吉隆、阿勒泰-塔什库尔干、霍尔果斯-若羌、喀纳斯-东兴、东营-深圳、同江-哈尔滨、嘉荫-临江、海口-三亚(东)、海口-三亚(中)、海口-三亚(西)、张掖-孟连、丹东-东兴、饶河-盖州、通化-武汉、嫩江-双辽、牙克石-四平、克什克腾-黄山、兴隆-阳江、新沂-海丰、芜湖-汕尾、济宁-宁德、南昌-惠来、正蓝旗-阳泉、保定-台山、呼和浩特-北海、甘其毛都-钦州、开县-凭祥、乌海-江津、巴中-金平、遂宁-麻栗坡、景泰-昭通、兰州-马关。
3、东西横线(60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阿尔山、集安-阿巴嘎旗、丹东-霍林郭勒、庄河-西乌珠穆沁旗、绥中-珠恩嘎达布其、黄骅-山丹、文登-石家庄、青岛-兰州、连云港-共和、连云港-栾川、上海-霍尔果斯、乌鲁木齐-红其拉甫、西宁-吐尔尕特、长乐-同仁、成都-噶尔、上海-聂拉木、高雄-成都、上海-瑞丽、广州-成都、瑞安-友谊关、瑞金-清水河、福州-昆明、广州-南宁、秀山-河口、连云港-固原、启东-老河口、舟山-鲁山、洞头-合肥、丹东-阿勒泰、萝北-额布都格、三合-莫力达瓦旗、龙井-东乌珠穆沁旗、承德-塔城、天津-神木、黄骅-榆林、海兴-天峻、滨州港-榆林、东营港-子长、胶南-海晏、日照-凤县、大丰-卢氏、东台-灵武、启东-那曲、上海-安康、南京-德令哈、武汉-大理、察雅-萨嘎、利川-炉霍、台州-小金、张家界-巧家、宁德-福贡、南昌-兴义、福州-巴马、湄洲-西昌、东山-泸水、石狮-水口、佛山-富宁、文昌-临高、陵水-昌江。
此外包括81条联络线。
(二)国家高速公路网。
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约118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按照“实现有效连接、提升通道能力、强化区际联系、优化路网衔接”的思路,补充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保持原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体框架基本不变,补充连接新增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地级行政中心、重要港口和重要国际运输通道;在运输繁忙的通道上布设平行路线;增设区际、省际通道和重要城际通道;适当增加有效提高路网运输效率的联络线。
1、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哈尔滨、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
2、北南纵线(11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呼和浩特-北海、包头-茂名、银川-百色、兰州-海口、银川-昆明。
3、东西横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此外包括6条地区性环线以及若干条并行线、联络线等。编号方案
首都放射线(12条)
G101北京—沈阳
G102北京—抚远
G103北京—滨海新区
G104北京—平潭
G105北京—澳门
G106北京—广州
G107北京—香港
G108北京—昆明
G109北京—拉萨
G110北京—青铜峡
G111北京—漠河
G112北京环线。
北南纵线(47条)
G201鹤岗—大连
G202黑河—大连
G203绥化—沈阳
G204烟台—上海
G205秦皇岛—深圳
G206威海—汕头
G207乌兰浩特—海安
G208二连浩特—淅川
G209苏尼特左旗—北海
G210满都拉—防城港
G211银川—榕江
G212兰州—龙邦
G213策克—磨憨
G214西宁—澜沧
G215马鬃山—宁洱
G216红山嘴—吉隆
G217阿勒泰—塔什库尔干
G218霍尔果斯—若羌
G219喀纳斯—东兴
G220东营—深圳
G221同江—哈尔滨
G222嘉荫—临江
G223海口—三亚(东)
G224海口—三亚(中)
G225海口—三亚(西)
G227张掖—孟连
G228丹东—东兴
G229饶河—盖州
G230通化—武汉
G231嫩江—双辽
G232牙克石—四平
G233克什克腾—黄山
G234兴隆—阳江
G235新沂—海丰
G236芜湖—汕尾
G237济宁—宁德
G238南昌—惠来
G239正蓝旗—阳泉
G240保定—台山
G241呼和浩特—北海
G242甘其毛都—钦州
G243开县—凭祥
G244乌海—江津
G245巴中—金平
G246遂宁—麻栗坡
G247景泰—昭通
G248兰州—马关。
东西横线(60条)
G301绥芬河—满洲里
G302珲春—阿尔山
G303集安—阿巴嘎旗
G304丹东—霍林郭勒
G305庄河—西乌珠穆沁旗
G306绥中—珠恩嘎达布其
G307黄骅—山丹
G308文登—石家庄
G309青岛—兰州
G310连云港—共和
G311连云港—栾川
G312上海—霍尔果斯
G314乌鲁木齐—红其拉甫
G315西宁—吐尔尕特
G316长乐—同仁
G317成都—噶尔
G318上海—聂拉木
G319高雄—成都
G320上海—瑞丽
G321广州—成都
G322瑞安—友谊关
G323瑞金—清水河
G324福州—昆明
G325广州—南宁
G326秀山—河口
G327连云港—固原
G328启东—老河口
G329舟山—鲁山
G330洞头—合肥
G331丹东—阿勒泰
G332萝北—额布都格
G333三合—莫力达瓦旗
G334龙井—东乌珠穆沁旗
G335承德—塔城
G336天津—神木
G337黄骅—榆林
G338海兴—天峻
G339滨州港—榆林
G340东营港—子长
G341胶南—海晏
G342日照—凤县
G343大丰—卢氏
G344东台—灵武
G345启东—那曲
G346上海—安康
G347南京—德令哈
G348武汉—大理
G349察雅—萨嘎
G350利川—炉霍
G351台州—小金
G352张家界—巧家
G353宁德—福贡
G354南昌—兴义
G355福州—巴马
G356湄洲—西昌
G357东山—泸水
G358石狮—水口
G359佛山—富宁
G360文昌—临高
G361陵水—昌江。
81条联络线
G501-G581
国家高速公路网(118万公里)
首都放射线(7条)
G1北京—哈尔滨
G2北京—上海
G3北京—台北
G4北京—港澳
G5北京—昆明
G6北京—拉萨
G7北京—乌鲁木齐。
北南纵线(11条)
G11鹤岗—大连
G15沈阳—海口
G25长春—深圳
G35济南—广州
G45大庆—广州
G55二连浩特—广州
G59呼和浩特—北海
G65包头—茂名
G69银川—百色
G75兰州—海口
G85银川—昆明。
东西横线(18条)
G10绥芬河—满洲里
G12珲春—乌兰浩特
G16丹东—锡林浩特
G18荣成—乌海
G20青岛—银川
G22青岛—兰州
G30连云港—霍尔果斯
G36南京—洛阳
G40上海—西安
G42上海—成都
G50上海—重庆
G56杭州—瑞丽
G60上海—昆明
G70福州—银川
G72泉州—南宁
G76厦门—成都
G78汕头—昆明
G80广州—昆明。
7条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18万公里)
G91辽中环线
G92杭州湾环线
G93成渝环线
G94珠三角环线
G95北京大外环
G98海南环线
G99台湾环线
城市环线
北京 G4501
天津 G2501
济南 G2001
上海 G1501
合肥 G4001
福州 G1501
石家庄 G2001
郑州 G3001
武汉 G4201
长沙 G0401
太原 G2001
西安 G3001成都 G4201
昆明 G5601
银川 G2001
兰州 G3001
西宁 G6001
拉萨 G6001
呼和浩特 G6001
乌鲁木齐 G3001
沈阳 G1501
长春 G2501
哈尔滨 G1001
大连 G1101青岛 G1501
宁波 G1501
厦门 G1501
广州 G1501
南京 G2501
杭州 G2501
深圳 G2501
重庆 G5001
贵阳 G6001
南宁 G7601
海口 G1501
南昌 G6001
(一)实施方案。
1、建设需求
普通国道:规划总计265万公里,其中利用原国道104万公里、原省道124万公里、原县乡道29万公里,合计占规划里程的97%,其余3%约08万公里需要新建;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的普通国道路线约占60%,按照未来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测算,共约10万公里需要升级改造;
国家高速公路:规划总计118万公里,已建成71万公里,在建约22万公里,待建约25万公里,分别占60%、19%和21%。
2、实施安排
“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普通国道改造,实现通车里程约26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以上;有序推进对加强省际、区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作用的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提高主要公路通道的通行能力,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5万公里。基本建成普通国道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大约需要20年。
3、实施要求
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普通国道建设,以既有路线升级改造为主,着力提升技术等级、服务能力和水平。科学论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把握好建设节奏,合理确定建设时机,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标准。慎重决策国家高速公路远期展望线,原则上到2030年左右,视区域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适时开展建设,灵活掌握建设标准。在满足安全和运输需求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公路建设和运营成本。
(二)实施效果。
1、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普通国道规模由106万公里调增至265万公里,新增连接县(市)900多个,实现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都有普通国道连接,提升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
2、有效促进城镇化发展。强化城市群内外交通联系,提升路网对中小城镇的覆盖水平,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3、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普通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协调发展,明确普通国道侧重体现基本公共服务,高速公路侧重体现高效服务,加强两个网络在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协调。
4、实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新增普通国道建设以既有公路升级改造为主,高速公路合理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有效降低土地占用和环境影响,促进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5、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统筹主要通道运输能力配置,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和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保障措施。
1、修订公路法律法规
推动修订《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法律上明确国家公路网的地位、性质及其组成结构。
2、完善投资融资政策
进一步完善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继续实施收费公路政策,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提高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用于普通公路建设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央资金对普通国道建设的补助力度,逐步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机制,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投融资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资金监管,严格防范债务风险。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跨江(河、湖、海)的路线尽可能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共用桥位;尽可能利用既有设施扩能改造,必须新建的尽可能利用既有交通走廊,多方案比选、合理布线,少占土地、占补平衡;尽可能避免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的分割,从严控制穿越禁止开发区域和城市建成区,严禁新建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减少对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加强生态保护,逐步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规划和保护的转变。
4、科技引领提升服务
积极推进国家公路网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与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中转和衔接能力,推进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逐步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公路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强化公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培养,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5、促进公路协调发展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各级政府在公路建设、运营、养护、管理中的事权和职责,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增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安排国家公路网路线编号、线位规划、建设规划和前期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规划实施。研究建立国家公路网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修订和完善规划。加强省级公路和乡村公路规划建设,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建设规模,注重与国家公路网的衔接,统筹各层次路网协调发展,提升路网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数字解读
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办《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和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将介绍相关情况, 这份规划,我们国家的干线公路网络到2030年会实现首都辐射省会, 省际多路联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 1000公里以内的省会、县可以当天到达,东中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以当天往返, 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以当天到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经济区, 城市群内外的交通也非常紧密,沿边沿海的公路也会贯通。 同时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联系会更加便捷。
《规划》对欠发达地区交通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系统的安排。265万公里普通国道,首先考虑的是900个县必须有国道连通,而这900个县主要是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以这次普通国道的扩展将重点在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调整,在西部地区增加了两条南北向的通道,由“7、9、18”变成了“7、11、18”,所以也是在考虑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怎么适度超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起到经济带动的先行作用。
580万公里
未来我国公路网总规模约580万公里,其中国家公路约401万公里,

广州南沙新区规划建设“物联网智慧新城”是一个创举,它不同于以往的新区,它是智慧的,它是绿色的,它是高科技的。\x0d\南沙新区物联网智慧新城依托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以及全球物联网接入中国根节点主体地位优势,以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新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集聚高端产业要素,形成企业孵化、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和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学、研、用、融”产业生态体系。\x0d\南沙新区物联网智慧新城以发展国际商贸、资讯科技、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为重,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国际商品及技术展贸中心、工业40先导示范区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国际合作区以及泛珠三角地区走向国际、参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平台。“物联网智慧新城”将成为领先物联网产业集聚生态圈,打造物联网智慧强镇。\x0d\物联网智慧新城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互联网为主的生态城镇,将社区、产业、医疗、交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纳入到建设范围之内。南沙新区已经完成搭建360°全覆盖的物联网专用安全网络,该网络已在南沙的智慧停车、垃圾桶监测、管井监测、环境监测、资产管理、老幼防丢等多领域展开规模化应用,形成集管理运营、产业发展、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物联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x0d\中国低功耗物联网产业联盟在论坛上正式宣布落户广州南沙,中国低功耗物联网产业联盟由我国低功耗物联网产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团体自愿组成。联盟以促进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为目标,集结致力于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芯片设计、模组设计、平台开发、网络运营和应用推广的科研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快推进物联网低功耗通信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部署,加速开展低功耗物联网连接服务和增值应用服务,打造低功耗物联网生态圈,促进会员单位互利共赢。

1、5g网络覆盖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合肥、福州、兰州、广州、南宁、贵阳、海口、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哈尔滨、长春、南京、南昌、沈阳、昆明、银川、西宁、济南、太原、西安、成都、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杭州、雄安、张家口、苏州、温州。

2、5G作为一种新型移动通信网络,不仅要解决人与人通信,为用户提供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超高清(3D)视频等更加身临其境的极致业务体验,更要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通信问题,满足移动医疗、车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物联网应用需求。最终,5G将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行业各领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21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4
下一篇 2023-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