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来公司送我到深圳中兴去学习,才改变观念。公司送我去中兴学习化了大约3万元,中兴公司本身的认证有初级、中级、高级、 专家级,中级认证的认证培训费就要2万元,也就是报名费和培训费。关键的是只有初级认证对外开放,中高级都是合作企业才开放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考的,中级认证出来的基本都是项目经理级别的。所以外面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很看重中高级认证,而且待遇也非常的好,月薪上万那是最低标准。我发现我们学校的NC认证的授课内容基本是中兴公司自己认证的B级培训内容,也就是中级认证的水平。当然最后我们拿的NC认证肯定是初级NC认证。也就是说我们才交600元所学习的就是外面公司培训员工要化2万元才能学习的到的。
第一,有的同学说我又不想找通信的工作,其实学校、专业以及制度又不是给一个人开的,你不想学通信,当初何必报通信呢?你来了就要遵守规则。
第二,我是感觉认证的课程是我学习最认真的课程,最后收获的课程了。可能是交了钱原因,当然这个钱和外面的培训的钱来说,简直是小儿科了。
第三,认证的课程内容是中兴公司本身B级培训的内容,对以后从事通信行业有很大的帮助,我发现我们公司有很多本科的比如西南大学,重大、重邮的,通信方面的专业还没有我学的好,可能是我们专科和本科的课程不一样,他们是侧重于研发,我们是工程,好多时候他们还要问我。公司要用的知识,在学校我们都基本上接触过,见过设备。当然,学校的现在的设备好像有点落后,可能是设备太贵了,通信设备是半年就有一个新花样,而且太他妈的昂贵了。
第四,外面也有很多的通信类的认证,中兴、华为、爱立信、诺西、思科的都有,这些事企业的认证,价格都在几千元到万元之间。你自己想考,也可以,但是先要衡量自己的米米是否多。
第五,据我所知,中兴、华为的认证都是发给外包商的、运营商、工程商的,中兴华为本身的员工是不需要考这个证的,上面有哥哥姐姐说中兴的人自己都不知道,那是有可能,但是来说认证没有用,那是绝对的不了解通信行业。
第六,进中兴华为成为研发之类的,你就别想了,没有研究生学历而且是211、985以及几大邮电大学,基本上没有可能的,你自己几斤几两,你自己还不知道啊?一般向我们这样的专科层次的学生从事代维、设备维护等工作比较多。女生也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好心态,没有捡来的食,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就。
终止,想要从事通信的,学校的课程还是可以好好学习的。我们这一级的混的好的,还是有一些的,有月薪上万的,也有月薪1000多。出去混,只有进了门,混的好坏,全靠自己的能力了。
文/杨剑勇
物联网发展已是全球趋势,预计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经济价值。各国都已制订了相应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全球经济注入增长动力。因传输层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信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更是迎来全球布局,其中较为凸显的是NB-IoT技术,因其有广泛覆盖、支撑海量连接、更低的功耗等优势,以及随着NB-IoT生态的逐渐完善,将有利推动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因此各链条关键企业均在积极推动。
什么是NB-IoT?
NB-IoT全称是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被叫做低功耗广域网(LPWA),面向低耗流物联网终端,适合广泛部署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生产和智能家居,2016年6月16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3GPP RAN全会第72次会议上NB-IoT标准确定,预示着物联网建设提速。
NB-IoT只消耗大约180kHz的频段,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支持待机时间短、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近日,Lux Research称,由于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的扩大,NB-IoT将主导LPWAN,预计到2022年,NB-IoT将会成为物联网时代下的赢家,为物联网中连接数以十亿台设备,到2022年,NB-IoT可能会捕获到全球90%以上的LPWAN连接。
NB-IoT商用也在提速,国内三大运营商在积极部署NB-IoT网络,中国电信在近日宣布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NB-IoT网络建成,将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在智能电网、智能水表、智慧安放和智慧农业等众多细分领域落地。
芯片是NB-IoT技术商用核心力量,作为芯片巨头的高通最早开始布局NB-IoT,并联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来共同推动应用落地。在各运营商及原厂的积极热情部署背景下,势必带动整个生态体系发展,从基础设施、芯片、模块和设备等打造一个稳健、开放的 NB-IoT 生态系统,有助于推动 NB-IoT 技术创新和商用。
此外,与以往新的通信技术和芯片仅依靠运营商及原厂推动不同,本轮NB-IoT技术的发展适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带入了物联网产业链非常重要的云服务环节,物联网云服务商机智云与中国电信及高通就NB-IoT的商业落地均展开深入合作,此外还将会在机智云自助开发平台部署NB-IoT的开发技术,让更多物联网开发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实现NB-IoT的开发和应用落地。
由于物联网这一词汇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被视为第四次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至此各国纷纷推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国家战略。发展物联网是全球趋势,在信息科技发展开始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之际,在这一次信息革命中,能够快速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也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赢家。作为引领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的物联网,在未来几年之内,在全球范围内也将创造19万亿美元的整体价值。
推物联网普及提速
来自网优雇佣军文章介绍,目前可以确定,2017年全球至少将有327万NB-IoT基站,笔者再结合Lux Research给出NB-IoT报告显示,NB-IoT可能会占据全球90%以上的LPWAN连接。 由于全球运营商的积极部署NB-IoT网络,围绕NB-IoT的生态体系将逐渐完善,有助于推动 NB-IoT 技术创新和商用,势必加速物联网大规模普及。
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传输层是实现万物互联基础,未来几年内,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将会达数百亿,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信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而贯穿物联网设备所需要各平台和解决方案互通为基础,才能使物联网得以实现。
尤其在这个大连接时代,涉及到太多跨品牌、跨平台、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而今年谈论最多的NB-IoT是典型的窄带通信技术将成为关键所在。全球已经有21个运营商承诺部署NB-IoT网络,预测到今年底,在全球将会部署25张NB-IoT商用网络,这是来自今年早些时候GSA发布的报告所做出的预测。
德国电信M2M部门的高级产品经理Jens Olejak说,对于NB-IoT来说,因为模块成本对其业务客户来关键所在,模块价格需要更接近行业的最终目标,每单位5美元,使部署B-IoT项目更可行。机智云总经理黄锡雄在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NB-IoT符合大连接的特点需求,很多WiFi、蓝牙做不到的场景都可以使用NB-IoT,但现在成本并不够低。距离运营商“5美元”的目标仍有距离。“
NB-IoT模块成本之间仍然是11至17美元之间,如果能控制到5美元左右,加上低功耗能维持10到15年的网络,那么NB-IoT的优势就显而易见,另外,中国电信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NB-IoT模块补贴,希望将NB-IoT模块价格降低至5美元。价格的降低有助于推动NB-IoT商业进程。
由于NB-IoT网络的覆盖,将促使进入一个智慧的社会,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物流等众多垂直应用,其中智慧生活成为智能家居最大发展方向,在机智云CEO黄灼看来,NB-IoT将加速物联网产业的服务升级,对拥有超过6000+企业注册用户,服务覆盖国内外知名厂商、市场份额第一的机智云来说,新的技术总是让人激动人心的。
机智云是目前国内首个与运营商和芯片原厂共同研发、推动NB-IoT技术的物联网第三方云平台,为NB-IoT解决方案提供成熟稳定的开发工具和云端支持,同时其云服务能力具备数据管理、计费、终端管理、连接服务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支持NB-IoT、LTE Cat-M1和EC-GSM-IoT等蜂窝物联网技术,并保证高度的数据主权和安全性,可以满足厂家和产品的业务需求。
在商业应用上,机智云将基于高通MDM9206 全球多模蜂窝物联网连接技术应用于国家电网智能充电桩管理服务平台,和实现非智能商用冰柜等冷链系统智能化管理的HIVE 冷链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据悉机智云还将与高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NB-IoT测试实验室,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研发,以及为商用客户提供NB-IoT产品测试服务。
高通的MDM9206 行业解决方案,旨在为日益增多的物联网终端和系统提供可靠、优化的蜂窝连接。MDM9206 是一款为 Cat-M1(eMTC)和 Cat-NB1(NB-IoT)定制的多模多频芯片,集成了 CPU 和定位技术,能够让物联网产品在全球一系列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中运行,实现产品全球覆盖的最大化和规模化。
也正是凭借在硬件接入、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上的技术优势及多年的行业实战经验,机智云已发展为行业第一的综合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是物联网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凭借“大平台+小前端”的结构,支撑和推动物联网在细分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行业效率。通过多年来对产业深耕和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完整的物联网开发服务生态,有效撮合供应商和用户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第三方接口释放共享经济的巨大价值,参与应用分成,达成生态共赢。
大连接时代凸显物联网云平台价值
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有64亿物联网设备,预计今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84亿,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两百亿,但诸如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应用范围和规模有限,而NB-IoT的高覆盖能力,适合广泛部署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众多物联网垂直领域,众多企业积极参与NB-IoT生态建设,希望主导该领域。
物联网通常划分为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次,感知层以如传感器、RFID等为主,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传输层以通信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等为主导,包括昔日帝国的诺基亚,也寄望于物联网重塑辉煌,但在长期关注物联网产业的杨剑勇看来,物联网的核心价值在应用层。在万物互联所收集的数据后,最终汇集到应用层数据处理等才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价值点。
在物联网时代,平台不仅可实现各设备的互联互通,其核心是数据的集散中心,所形成的数据加以利用,将会诞生出很多创新商业模式及应用,其中“云”作为各种设备联网后所产生的数据提供存储、管理、分析等,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石。以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的机智云为例,以万物互联为基础,也就是云、端、到设备云端整合,并分享至整个产业链,助力企业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联网运营。
作为国内物联网云服务的践行者,不管是企业客户还是开发者,机智云其生态已形成规模化,作为一家懂硬件的软件公司,目前估值数亿美元,被《福布斯》全球IoT创新企业TOP100唯一入选前50的大陆公司,《快公司》中国创新50强。并连续两年获得工信部CSIP年度物联网解决方案奖,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家电协会艾普兰核芯奖,已成为物联网云服务第一品牌。
在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看来,物联网是一个有机互联的生态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未来将更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但数据分析、云端安全等技术,全球专业人才也不多。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机智云就要把这些复杂的算法模块化、工具化,持续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开发工具和模块服务,帮助他们低成本快速进入物联网行业。
写到最后
数据产生、收集、处理、决策和应用,将随着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的普及以及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所采集的大数据,其潜在的价值也将被逐渐挖掘,可以说,物联网是一个以“数据”为驱动的产业。即万物互联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经智能化的处理、分析,最终透过数据形成产品或服务,而正是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所在,也将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遇。
本文作者杨剑勇,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聊聊我曾经工作的通信行业,一个日渐衰退的行业。从我的所见所闻出发,曾经风光无限的通信行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我入行的时候,通信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我大学读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大学实习时进入了一家上市的通信公司工作。这是一家承接外包项目的公司,在通信行业这样的公司很多,主要跟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合作。
我被安排到公司移动项目,负责网络优化的工作。实习生或者应届生一般都是当测试员,负责外场的测试任务。工作任务很简单,每天捧着电脑和测试手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测试信号,完成任务就把测试数据交由工程师分析。
遇到不懂的我就问前辈们,他们也很乐意教我。回想起那段日子,虽然工作很累,但很充实。
这是我外出调天线时拍的,是高速边上一个内爬通信杆,很佩服自己能把通信杆拍得那么唯美。
可是,好景不常,明年的项目开标了,公司没有中标,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猜到。
没有项目员工要么跳槽,要么服从公司调配,于是我被公司调去一个小地市的项目,同样是负责外场的测试任务,工作环境从城市的大街小巷换成乡村田野。
那郁郁葱葱的山林上耸立的基站,把信号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让这偏僻的山村得以与外界联系。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水像是在诉说着大地的变幻。作为一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大自然的美景让我心旷神怡,很想这辈子都留着这里工作,虽然这不太现实。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年后我被公司调回原来的城市,原来公司今年中标了。“十八大”的反腐浪潮已经影响到通信行业,由于“靠山”倒了,去年取代我们那小公司没有中标。也许是因为领导认可我的工作能力,我被提拔到中级工程师,负责数据分析优化的工作。
公司又招了几个实习生,都是大专毕业,还有一个是中专毕业。奇怪的是,我的前辈们几乎都是本科毕业。后来我才知道,这是 一个行业衰退的迹象 。如果我早点发现该多好?
随着工信部发放4G牌照,意味着4G时代到来,让这个日渐衰退的行业又焕发出生机。各家运营商都加紧建设4G网络,而设备厂商则各出奇招争取更大的份额,价格战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价格战愈演愈烈,更有甚者亏本卖设备以抢占份额,反正后期设备维护和升级时再把钱赚回来。
为了保持稳定的利润,开源节流是不错的办法,设备厂商一般是通过外包项目或者人才租赁的形式节约成本。因此,公司承接了某设备厂商的4G工程项目,为了学习4G前沿技术,我向公司申请加入到这个项目。
人不能停止学习,作为通信人更应如此,停止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我努力学习4G理论知识和优化方式。与 2G/3G相比,4G网络架构更扁平化,优化起来也更简单,出现了很多的新工具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隐约的感觉到,也许以后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对网络进行优化, 也许通信网优都会被时代淘汰 。
转眼间,4G商用至今已经快四年了,4G网络早已建设完毕,通信行业也回归到昔日的平静。
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移动支付、手机打车、地图导航、视频直播,这些改变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注入强大的能量。然而,流量带来的红利却落入了互联网公司的口袋, 运营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
在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依然一家独大,中国移动2017年业绩显示,营业收入7405亿元,同比增长453%,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是联通与电信的总和五倍之多。尽管通信行业仍被人认为是暴利行业,但是中国移动利润率和增长率,已经远不如互联网巨头, 被超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
在国家提速降费的号召下,运营商逐步下调资费,这对拥有庞大存量用户的中国移动影响很大,面临很大的营收压力。中国移动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营业收入5677亿元,同比下滑03%。
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这些通信服务公司更是如此。通信行业一直饱受低价中标之苦,尽管已有政策法规禁止低价中标,但依旧屡禁不止。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通信服务公司只能再分包或者减少人力成本,必然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
今年新项目开标了,公司以25折的价格拿下了总价37亿的项目,25%的折扣率也是全场最低,各公司出价的平均折扣率是33%,要知道去年的平均折扣率是72%,这是打“骨折”了。
朋友圈一片哀嚎,大家直呼 通信网优寒冬将至 !
如此低价地接一个项目,很可能会亏损,不过公司没有选择分包出去,而是选择裁减人员减少人力成本。这样一来,原来三个人的工作量,现在要一个人完成,而且薪酬也将大幅下降……
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萌生离开的想法。
在公司提交给甲方的高级工程师名单里,我的名字赫然在列。毕业至今工作六年,我终于成为了高级网优工程师,然而我却要打算离开。
看着日渐衰退的通信行业,即使继续奋斗也不会让我过上想要的生活。于是我决定转行,离开这个让我付出青春与汗水的行业。
最后,简单聊聊5G,展望通信行业的未来。
最近5G好火,很多报道都提及5G优势和应用,有种老调重d的感觉。物联网在4G时代就已经炒得很火,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普及。
沉寂已久的通信行业,很需要5G这个热点为自己注入活力。4G市场已经饱和,运营商很需要5G去争夺市场。过去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抢先建设4G网络,但到头来4G带来的红利却被别人收割。运营商应该吸取教训,寻找新的出路,避免被边缘化才是正道。
一个行业的兴衰,自然有它的周期。未来通信行业要重回巅峰恐怕很难了,借助5G东风,布局物联网,扩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心系通信,从未离开。
说起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估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因为我们早就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中看到过好多次这个名词了。
按照中国传统观点,万物实际上是有着天然的联系的,那么人类为何又要画蛇添足般地再把他们连接起来呢?原因很简单, 万物的天然联系是依靠的自然规律,而人类并不能控制他们,而物联网让万物以人类的意愿进行连接,从而让人类可以控制他们 。物联网,无非是又一个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尝试而已。只要万物能够互联并且通过有效的手段在需要的时候知道他们的状态,从而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那么人类就有了对万物的相当程度的控制权。
这给了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淘金者,试图分享这样一块看起来巨大无比的蛋糕。 但这么多年来,现实并不乐观。
根据我的了解——可能并不准确——我感觉物联网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 一方面,物联网的呼声很大,人们寄予很大的期望;但另一方面,市场的反响并不热烈,本来应该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联网,似乎在现实中并没有被人们所感知。我观察到的现实就不很乐观。 算得上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曲高和寡,国内力推的NB-IoT雷声大雨点小,LoRa使用的主流频段在国内被事实上禁用, Zigbee等覆盖范围过小……
在这里,我想梳理一下物联网在国内发展的现状,以便于更好地定位和找出问题所在。
物联网可以看做是互联网的升级版本,传统的互联网连接的是人;物联网不光连接人,还要连接物,除了人类的互动外,还需要让人能够更好地把控物。 人是自带智能的,所以传统的互联网的重点在于连接,只要有连接,人们就会互动,产生内容等,对网络的智能要求就不高;但物联网连接的是物,物本身不具备智能, 需要通过人来控制或者智能系统来自动控制。
物联网也是近十年来出现频率很高的智慧某某(例如智慧城市,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安防等)的基础设施。 什么是智慧?我认为就是能够根据某个特定的需求和目标,自主动态调节现有状态的能力 。这需要至少有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要有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大脑”部分,二是要有数据收集和指令执行的“躯体”部分。 我们往往把狭义的躯体部分作为狭义的物联网, 也可以称为物联网10, 实现了物体的初步连接和数据收集和反馈能力,但这套系统要想实用,实际上离不开人,因为数据的分析和控制指令的下达还是需要人来做;而大脑+躯体才是真正智慧的物联网,在我看来这才是能够给人类带来很大便利的物联网,才具备大范围应用的技术基础, 可以把这称为物联网20。
现阶段的物联网还是停留在由人控制的阶段,也就是10时代,这个阶段对数据的处理存在瓶颈,因此,并不适合复杂的应用,也不适合大范围使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应用比较广泛的应用也就是那少数的简单应用,如抄表、环境监测、家电控制等。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是近几年的IT领域的热点,进展也非常迅速,他们的发展为物联网向20阶段进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日常生活,现有的已经足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物联网,只是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的产物,并且不是必需的;对于非必需品来说,要想普及需要足够的性价比或者就索性走高端路线。但从目前的物联网市场看,由于缺少比较成熟的家用物联网方案,因此并不能大规模使用,这导致物联网应用起来成本比较高,在家居中只有高端住宅才可能会使用,占比很少,家居物联网在这种初级阶段必须得要走高端路线,当然这也符合很多新事物的初始状况特征。
物联网在工商业中也有一些应用,例如RFID领域,我们已经可以在一些商店中看到。其他还有很多物联网项目,多数隐藏在智慧某某的名头之下,现阶段,只要是冠以智慧的项目,其造价一般会令人咂舌。 因此,在性价比不高的情况下,人们使用他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了。
中国运营商去年决定要大力推广NB-IoT,他们试图提升性价比,因此希望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相关产品,由于其体量,确实有部分供应商愿意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向其提供产品;但即使是这样,愿意使用的用户也不多,这让供应商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为根本就无利可图。也因为此,NB-IoT的这一波推广活动实际上到目前看来是比较失败的。
从连接介质来看,物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考虑到实际部署的难度,无线方式显然更有机会会成为主流的连接方式。
从终端和因特网连接关系来看,物联网也可以划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和因特网连接,例如NB-IoT、2/3/4G蜂窝网络、eMTC等; 另一种是通过网关间接和因特网连接,例如LoRa、SigFox、ZigBee、BLE、WiFi等。不同的协议都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的,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都有其优缺点。例如我们常用的WiFi,要保证速率和可靠性,因此覆盖距离不够长,连接不可靠; NB-IoT主要用于低速率物联网应用,能够直接联网,但速率低, 用户连接数少; LoRa的覆盖比较广,但速率低,用户连接数也有限制……
因此,实际部署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设备,而在现场实施的时候又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无线部署也需要做网优等工作,对实施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这些都增大了物联网的部署难度。
由于物联网一般使用无线技术,那么频谱资源就是物联网的一个非常核心的资源。频谱资源时稀缺的,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这类资源。例如我们的移动电话、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应急通信、无线WiFi等等。这些资源由于其稀缺性,需要统一的规划。而这在不同的国家也面临着不同的状况。
例如现在比较火热的LoRa,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刚刚加入该标准联盟,结果国家的新的频谱规划就给予他们致命一击,LoRa所使用的sub-1G的频谱资源实际上是不开放的。
目前在全球,唯一明确的民用频段就是24GHz,也就是WiFi、蓝牙等使用的频段。但这个频段的问题是与低频段的无线电波相比,越障能力比较差,因此覆盖能力不强。而又由于太多的民用无线设备都是用这个频段,导致这个频段的信号比较“脏”,收到的干扰比较大。 现有的使用这个频段的蓝牙、WiFi协议本身也是为了IP宽带连接而设计的,专注于速率,所以也导致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100米,并且连接数量有着很大的限制。 因此,要想避免频谱资源的政策风险,就只能使用24GHz这个频段 ,那么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无线覆盖的范围,提升覆盖距离,就是物联网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比较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物联网的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终端要足够多,很多地方并不具备电源接入的条件,那么就需要终端的功耗要足够低或者索性无源。
无源当然是最佳的方式,目前的解决方案是要加储能电路,但这种电量非常微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覆盖范围和传输能力都受到严重的制约,只能适应很少的一部分场景。因此,大多数情况还是需要有源的终端,这就需要功耗尽可能地低了。 功耗问题可能是目前物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例如在智慧停车之类的项目中,有部分方案是用NB-IoT实现的。这个标准由于使用了蜂窝技术,只有运营商具备掌控的能力,所以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都非常有热情去推广,也号称一块电池可以用十年,看起来功耗似乎很低,但那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它平时处于睡眠状态,每天主动醒来一次上传一次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坚持十年。 但用于停车就得频频被唤醒,因此在这个场景中使用就非常耗电。根据实际使用的经验,差不多5个月左右就得去更换电池了。这带来极大的维护工作量,而且电池的成本本身也非常高。因此,至少在停车这种方案中,NB-IoT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用LoRa呢?在停车中也有应用,表现好一点,能够达到一年多的使用时间而不用换电池。而一般里面模块和芯片的寿命在5年以上,也就是说,在终端设备的生命周期里,需要更换多次电池,每一次更换电池实际上跟新开工一个项目工作量差不多多少。因此,我们不能说这种状况是令人满意的。
所以,如果能够解决有源终端的功耗难题,不光可以大大减轻日后的维护工作量,还可以大大降低终端的成本,这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电池是物联网终端的主要成本之一。
技术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生存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我们的现实世界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有的时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作为体现现代竞争力的物联网技术就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群体,而国家安全往往是这个群体的最高利益之一。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物联网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时候就是非常机密的情报,不方便被其他利益团体所获知,因此,在物联网标准方面,在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个方面。
LoRa是美国公司Semtech所提出的一个物联网标准,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标准。这个标准对标的是SigFox——一个欧洲的私人公司封闭的物联网标准,但SigFox用自己的标准建了一个覆盖很广的网络,对外运营物联网业务,可以叫做物联网供应商;而LoRa是半开放的标准,允许用户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模块和终端产品的开发,并用这些产品组建自己的LoRa物联网,虽然相比于市场上主流的其他方案,看起来价格并不贵,但标准、芯片等核心部分过分集中于美国的供应商Semtech上,在特定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因此,无论是物联网方案提供商、物联网产品开发商,还是用户,在选择物联网标准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当然,对于小规模的民用应用,采用什么标准问题不大,但对于军用、大规模应用来说,不考虑这个因素将可能让投资全部打水漂。 最近的无线电频谱的一个征求意见的文件就让某国外标准被判了死刑,即使我们最大的两个互联网公司刚刚加入了这个阵营也是无可奈何。
NB-IoT是中国特别是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力推的标准,但它的问题在于功耗较高、用户容量有限,所以,在很多场景里并不适合。因此,中国还需要更多的物联网标准,来补充NB-IoT的不足。
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挺好的呢。
嘉环成立于1998年,致力于成为中国智能化综合服务商,目前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
主营业务涵盖网络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设备调试、基础网络优化、综合代维、无线网规网优、教育培训咨询、系统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及行业应用等,覆盖全国31个省份200多个地市。
人才战略,引领企业未来
2004年公司成立嘉环教育培训中心,致力于提供ICT行业全业务技能培训和实训,中心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可容纳600人并发学习,目前100+名专职教师,50%高级讲师,50%老师具备项目工程经验海外交付经验。
强大的师资团队,全面的业务发展,为运营商、政企行业、高校提供ICT领域的数据、传输、无线、核心网、存储、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华为培训认证、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等ICT全产品线培训,为高校提供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现代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建设、顶岗实训等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截止2018年年底累计培训交付约17万人次,创立4所嘉环学院,与国内100多所院校达成校企合作业务。这不能说是哪个更好的问题 物联网是一种趋势 虽然目前大部分人认为叫好不叫做 但是就如80年代的互联网 迟早会普及 很多人认识物联网将会取代互联网 成为唯一联网方式 就目前来看 网优也无法跟物联网相比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