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监控十大品牌

中国安防监控十大品牌,第1张

中国安防监控十大名牌推荐如下:

1、海康威视

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户、企事业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服务。

2、大华股份

始创于2001年,监控设备知名品牌,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提供端到端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及服务。

3、博世安保通讯系统

德国博世集团旗下,全球一站式安防及通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大中华区产品线覆盖视频监控、会议系统、公共广播和语音疏散、防盗报警、火灾报警、智能家居、可视对讲、门禁系统、专业音响和重要通话系统等。

4、霍尼韦尔安防业务

隶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自动化控制集团,数字化安防产品供应和集成安防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产品涵盖安防集成平台、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智能家居等。

5、宇视

知名视频监控基础架构平台,全球AIoT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栈式能力提供商,集可视、智慧、物联产品技术为一体的制造企业。

6、韩华泰科

始于1991年,视频监控领域全球供应商,产品线包括前端摄像机、后端存储设备以及系统控制、智能分析软件。

7、天地伟业

全球领先的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公安政法、交通、金融、教育、水利、环保等行业提供智能视频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及优质技术服务。

8、安讯士

专业从事网络视频监控设备生产、销售、安装的IT企业,产品包括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器、视频管理软件等。

9、英飞拓

公司以智慧安防为核心,是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为全球提供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大数据和互联网运营。

10、苏州科达

致力于以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以及丰富的视频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各类政府及企业客户解决可视化沟通与管理难题。

全球高端家电品牌有:1、海尔电器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持续创业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发展主线。海海尔集团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踏准时代的节拍,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型企业,成为BrandZ全球百强品牌中第一个且唯一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2、美的Midea电器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房产、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美的电器过去EPS稳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333/1710),公司经营稳定较好。3、格力电器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016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101.13亿元,净利润154.21亿元,纳税130.75亿元,连续15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累计纳税达到814.13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4、卡萨帝Casarte卡萨帝是受意式生活启发的国际高端家电品牌,以艺术家用电器和嵌入式集成厨房电器为核心产品线。其产品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酒柜、厨房电器、热水器等。是集高端制造、无压缩机研发及应用、现场消费、七星服务于一体的全球领先专业高端家电品牌。在中国高端家电市场,卡萨帝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第一。2017年前三季度,品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海外市场有一个完整的布局,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4个设计中心,与28个研发机构合作。随着研发、生产和营销系统的本地化,全球资源和全球用户需求得到协调,这一点深受全球高端用户的信赖。5、博世家电BOSCH作为欧洲著名的白色家电品牌,博世家电自1933年推出第一台博世冰箱以来,一直坚持“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信念。一个多世纪以来,博世不断推出创新的高品质产品,涉及冰箱、洗衣机、烤箱、蒸锅、洗碗机、厨房机器、吸尘器等多个类别。秉承德国设计和品质的真谛,博世家用电器美观而熟练,帮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消费者轻松实现健康生活。6、西门子SIEMENS进入中国后,西门子家电以国际化的创新设计、全球统一的生产检测标准和高品质的产品迅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自2001年以来,已成为中国家电市场的国外品牌销售冠军,并始终保持领先优势。除了冰箱和洗衣机,目前中国市场上西门子生产和销售的家用电器还包括干衣机、干衣机、电热水器、油烟机、厨灶、消毒柜等小家电,种类丰富。7、松下电器Panasonic松下是世界著名的国际综合电子技术企业集团,产品涉及家电、数字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世界。松下始终奉行高品质原则,以匠心打造高端品质产品,以空调为强势产品,深入挖掘高端用户需求,打造健康空调、大马力空调等新产品理念,引领行业向高品质、高技术、高价值方向迈进。

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能力不足。事实上,相比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移动蜂窝网络具备广覆盖、可移动以及大连接数等特性,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理应成为物联网的主要连接技术。作为LTE的演进型技术,45G除了具有高达1Gbps的峰值速率,还意味着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更多连接数,支持海量M2M连接以及更低时延,将助推高清视频、VoLTE以及物联网等应用快速普及。蜂窝物联网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车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将产生海量连接,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
NB-IoT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相当于提升了100倍覆盖区域的能力;二是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NB-IoT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三是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四是更低的模块成本,企业预期的单个接连模块不超过5美元。[1]
NB-IOT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其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NB-IOT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4]
因为NB-IoT自身具备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优势,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垂直行业,如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3GPP标准的首个版本预计在今年6月发布,到时候将有一批测试网络和小规模商用网络出现。
目前包括我国运营商在内诸多运营商在开展NB-IoT和研究。就NB-IoT的发展现状,余泉详细阐述了三个精彩观点:一是NB-IoT是蜂窝产业应对万物互联的一个重要机会。二是NB-IoT要成功必须要建立开放产业平台。三是2016年是NB-IoT产业非常关键的一年,标准、芯片、网络以及商用应用场景都会走向成熟。
转向窄带物联网
对于LPWA网络所用到的窄带物联网(NB-IoT),运营商业已达成共识,应使用授权频谱,采用带内、防护频带独立部署。这一新兴技术可以提供广域网络覆盖,旨在为吞吐量、成本、能耗都很低的海量物联网设备提供支撑。
2015年11月,数家全球主流运营商联合设备商、芯片厂商和相关国际组织,在香港举办NB-IoT论坛筹备会,旨在加速窄带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成员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Etisalat、LG Uplus、意大利电信、Telefonica、沃达丰、GSMA、GTI、华为、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和英特尔。六家运营商成员还宣布,将在全球成立六个窄带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聚焦窄带物联网业务创新、行业发展、互 *** 作性测试和产品兼容验证。
目前,运营商已经在客户中展开预标准NB-IoT技术试点工作。例如,德国电信和沃达丰已经采取行动,利用现有基站进行预部署试点,预计试商用部署在2016年下半年进行,正式商用将从2017年初开始。
沃达丰的Ibbetson表示,对3GPP标准的整合充满信心,但他也指出这一过程缓慢而艰难。“希望窄带物联网能在2016年3月份前成为独立标准,同时我们需要尽快决定使用哪个频段。”
华为也希望相关标准能尽快得到确认,这样行业才能启动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胡厚昆指出:“华为在技术方面已经准备就绪,希望能尽快抓住窄带物联网的机遇。”
窄带物联网具有四大优势:电池寿命长(超过十年)、成本低(每个模块不足5美元)、容量大(单个小区能支持10万连接)、覆盖广(能覆盖到地下)。
Ibbetson认为:“如果产业链不能将单模块成本降到两三美元以下,实现大规模应用,NB-IoT市场就做不起来。我们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以极低的成本将物联网模块嵌入设备中。”
胡厚昆也认为,要想刺激NB-IoT大规模发展,通信模块成本必须低于5美元。如果成本降到1美元以内,则会带来爆发式增长。
即将步入爆发期
随着网络连接、云服务、大数据分析和低成本传感器等所有核心技术的就绪,物联网已经从萌芽期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大多数分析师对此都表示认可。
埃森哲亚太区高科技和电子产业主管David Sovie指出,每个CIO都应尽快制定物联网发展策略,否则将会在竞争中落败。IBM研究院物联网全球战略计划主管Wei Sun表示,IBM各行各业的大客户都在探索物联网产品和服务。
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在使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并降低运营成本。例如,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及安全系统制造商博世已经将很多产品线连接起来,并从移动互联技术,尤其是车联网领域的崛起中直接获益。
在医疗领域,飞利浦已经开发了多款电子医疗应用,包括一款供慢性病患者使用的贴片。该贴片使用传感器实时收集患者健康数据,并传输到云平台,医护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监控,并适时采取医疗干预措施。
飞利浦数字加速项目主管Alberto Prado指出,设备和系统的互 *** 作性是数字医疗行业崛起的关键。随着协作护理模式日益盛行,未来的医疗必然将整合所有资源,并以主动预防为主。
为了迎接物联网领域的巨大机遇,整个产业不仅需要推动技术创新,还需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跨行业协作。由于用例、应用和商业模式纷繁多样,物联网市场将比移动市场更加碎片化。
胡厚昆表示:“这将有赖于产业链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精诚合作。在物联网时代,运营商需要将关注的重点由管理技术扩展至管理整个生态系统。整个行业正处在紧要关头,运营商需要立即行动起来,抓住这一新的蓝海机遇。”[4]
NB-IoT亟需开放的平台
“NB-IoT产业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成长,它更需要运营商与IoT相关产业参与者精诚合作,携手共进。”谈及NB-IoT落地的挑战,余泉介绍。
就在MWC2016举办前一天,GSMA联合企业各方举办全球首届NB-IoT峰会,并在会上成立NB-IoT forum。该联盟成员包括全球主流运营商、网络设备厂家以及主要芯片模组厂家等诸多产业链企业。
余泉强调,有超过20家垂直行业企业参加了此次峰会,这是非常可喜的开端。“当然垂直行业供应商可能不是几十家,而是几千家,业界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余泉以智能抄表行业为例表示,目前家庭拥有水表、电表、煤气表以及暖气表等很多表,这些背后的企业很多。
如此多的参与方,会出现大量协同方面的问题,业界需要一个开放的平台加速产业的前进步伐。而且,新标准制定需要开放平台去推动。
对此,诸多运营商联合包括华为在内的电信设备商一起搭建了Open Lab。据悉,借助Open Lab,垂直行业厂家就能很轻松地在实际现网上验证自身的物联网应用、网络以及商业模式。

1、可能是智能门锁坏了。
2、可能是门外面有人触碰自动门锁。
3、电量够不够也会使得博世智能锁el600为什么外屏老是闪亮。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企业,博世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互联交通和互联工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
1、博世软件开发中心工资高,薪资稳定,制度严明,有发展空间。
2、博世软件开发中心是一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企业的培育基地,横沟长见识,学到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34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0
下一篇 2023-06-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