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多年的京东物流,能否在牛年实现“牛转乾坤”?

连续亏损多年的京东物流,能否在牛年实现“牛转乾坤”?,第1张

牛年牛事多。近日,京东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虽然有资本对赌的背景,但在牛年开年之际就公布招股书,对京东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兆头。

京东物流是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另外两家分别是2020年9月在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的京东数科,2020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的京东 健康 。

京东物流自2017年独立运营以来,首次融资记录是在2018年2月,25亿美元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等多家机构。这笔融资背后的上市对赌协议,要求京东物流必须在三年内完成上市,最后期限是2021年3月。

如今,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所然,但也是京东物流的自身成绩所致。一路走来,虽然一直顶着亏损的帽子,不如顺丰那样体积庞大,但京东物流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更好体验这一初心,不断推进其物流布局,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应用,其发展之势已不可小觑,主要有一快、一增、一降的特点。究其原因,既有京东在物流行业布局早的原因,更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在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这样的重资产行业,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望而却步,因为物流的仓储、车辆、人员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资金出现流动性风险,甚至会拖垮电商的主业。京东物流连续亏损十几年,引发外界纷纷质疑,但京东不为所动,咬牙坚持,不断优化运营,不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助力下,其物流规模体系不断加强。

京东物流已经建立了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分别是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运营800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包括云仓生态平台管理的面积),已在全国18个城市运营2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库(含一个上海无人仓),覆盖几乎中国所有地区、城镇及人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是在这样的物流规模基础上,京东有了深化服务的能力底气。在此次招股说明书中,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以此与同行形成定位上的差异化竞争,在具体业务上施行“仓配一体化服务”,努力在仓储及配送服务、大件物品物流服务、物流 科技 服务等业务上,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从实际表现来看,京东物流正在努力朝其所定位的方向前进。从2020年第三季度单季对比来看,市值5000亿之上的顺丰速运业务收入规模是京东物流三倍之多,但在增速上,市值在500亿以下的京东物流及其他服务营收增速73%,远超顺丰的3404%。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可否认,京东物流收入增速,也得益于其物流技术理念的不断创新。

在2020年11月举办的京东全球 科技 探索 者大会上,京东首次对外阐释了“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这一全新理念,将以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 社会 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旨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自身数字化能力,降低 社会 成本,提升 社会 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

此前,京东物流大力倡导和践行的“5G智能物流园区”理念,随着5G创新技术在北京亚洲一号率先建成,其高智能、自决策、一体化,推动所有人、机、车、设备的一体互联,包括自动驾驶、自动分拣、自动巡检、人机交互的整体调度及管理,不仅搭建了5G技术在智能物流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在快递投送运行效率上也得到显著提升,客户的感觉就是京东物流“更快更好”,这样的体验让京东物流收获许多回头客,其自身的“私域流量”得以巩固并持续扩大,促进其收入增速。

尝到技术甜头的京东物流并未止步,2021年1月26日,京东物流RFID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在重庆渝北大件自动化仓全面应用,此后该项技术将在亚洲一号在内的上百个大件仓推广应用。这标志着京东物流在“以简驭繁”理念的引导下,在大件仓储自动化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能够使仓内盘点效率提升10倍以上,复核效率提升5倍以上,仓库运营的整体效能将增长300%,从以前的“人等快递”,到现在的“快递等人”,这种运行上的效率提升也必将进一步提高其收入的增速。

早在递交招股书之前的2019年,京东物流就正式提出“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面向不同属性的产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积极推动供应链对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2020年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公司内部信中重新定义了京东集团,即从“以零售为基础的 科技 服务公司”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可见技术服务在京东的战略地位。

在此基础上,2021年1月,京东发布了《技术重构 社会 供应链—未来 科技 趋势白皮书》,可以看作是其对未来物流的总体筹划和战略前瞻: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自主系统、下一代计算是推动5D属性,即Deep Tech(深度技术)、Deep Connectivity(深度链接)、Deep Data(深度数据)、Deep Intelligence(深度智能)和Deep Purposes(深远目的)实现的关键技术,在这五项关键技术上,京东将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响力从产业端全面辐射整个 社会 发展,通过连接数智化技术与产业,打通供应链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构建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网络。

总的来看,从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京东物流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在总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达到34%,不仅领先于同行,而且其技术投入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拥有超过4400项专利及计算机软件版权(含申请中),其中超过2500项涉及自动化和无人技术,广泛涉及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等物流全环节,包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编队运行、视觉分析、语音交互等在内,已经得到大量应用。2021年,京东物流依靠自主研发的无人仓算法应用,入围全球算法应用最高奖——弗兰兹·厄德曼奖。

在技术实践方面,京东物流用自有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及订单管理系统(OMS),支持客户的供应链数字化。京东物流有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以及首个5G物流园区,已实现快递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运营着28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充分展示其“智慧物流”的京东特色。如其最新建设的郑州亚洲一号,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等技术,分拣效率实现了5倍提升,日均处理订单量高达百万级别。自2016年起,京东物流逐步完成了智能快递车在封闭园区、 社会 化道路、规模化组队运营的三步走路线,不断刷新着客户的物流新体验。在2020年疫情期间,京东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隐形优势迅速得到了放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调动物资,第一时间配送至前线。这是同行的短板,却是京东物流最大的护城河。

独木不成林。京东物流深明此理,除了不断加深自身的技术属性之外,京东物流还注重扶植帮手、提携“盟友”,在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的同时,京东物流与中国及全球各行业合作伙伴,搭建了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进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跨境及冷链服务上的能力互补,满足客户需求。

2018年1月,京东领投了马路创新公司的6000万元A轮融资,该公司是一家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机器人、AI、大数据、算法IoT等底层技术与核心模块的研发工作,陆续推出多款AMR/AMR产品及软件系统,有力促进了京东物流的供应链深化。同时,京东投资的达达在“短途配送众包平台+即时零售”方面也表现凸出。在这些“小弟”的帮衬下,京东物流冲击股市的信心更足。

此外,京东物流创新推出的云仓模式,将自身的管理系统、规划能力、运营标准、行业经验进行云端开放,让其他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充分享受京东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品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运营1400多个云仓,在国际物流服务方面,通过与国际及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京东物流已触达超过220个国家及地区。这种开放的技术胸怀,构建了富有京东特色的物流生态,不仅促进其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也加速其供应链触角的不断蔓延覆盖。

目前,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已在零售、 健康 、物流、金融、城市五大场景的技术赋能中取得初步应用效果。其中,在 健康 领域,数智化 社会 医疗 健康 供应链已将医药供应链、互联网医疗、 健康 管理、智慧医疗等业务板块有效链接。

近年来,尽管一些物流企业相继加大技术投入,但京东物流因为布局更早、技术及资本投入更大,因此优势也更明显。京东物流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正在持续提升自身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自动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智能快递车等,在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等环节大大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还自主研发了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等,支持客户供应链的全面数字化。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大脑”,在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领域实现决策,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客户体验。

京东在技术上的重视与投入程度,是京东物流亏损出现断崖式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产生的亏损净额为1170万元,而2018年、2019年全年产生的亏损净额分别为28亿元和22亿元。从二十多亿到一千万出头,这种断崖式下降,也让京东物流进一步认识到新技术的巨大作用。

尽管有分析认为,京东物流亏损降低是因为京东员工福利开支占比逐年降低,相关数据指出,2018年该项成本占比451%,2019年占比395%,2020年前三季度占比361%,此外还有大量外部订单涌入带来的“飞轮效应”,这些都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

但京东物流仍然坚持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和技术驱动带来的强大运营效率和优异服务质量,为客户的供应链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比如加快存货周转、减少配送时间,同时通过提供销售预测及其他智能决策,帮助客户实现业务增长。在过去的10余年间,京东物流在助力京东集团服务4亿多消费者的同时,通过800多个仓库把自营的数百万个SKU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4天,履约费用率降至65%,约90%的京东线上零售订单能够实现当日及、次日达,打造了全球物流 科技 创新的最佳案例。在京东物流看来,这种围绕客户的技术服务也是其亏损降低的原因之一。

据此次京东物流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在技术投资上,京东物流将持续强化技术方面的长期竞争力,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以及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技术的应用。其中,智能化是京东物流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无人仓库、无人机、无人车、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意图通过技术视角,进一步解决物流行业痛点,提升整体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曾对自建物流持怀疑态度的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如今,京东物流似乎更快实现了这句话,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加持下,不仅向外界证明自建物流是可行的,也让坚守物流十几年的京东人感到欣慰。未来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京东物流将给大众提供一个更为智能自动便捷的物流,以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构建起智能物流体系,必将更为深入全面地融入大众生活。

文:赵长春 / 数据猿

美业行业利润高,收入上不封顶,不会一成不变。
不管是美妆、美甲、美睫、还是半永久纹绣、美容,这也是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从事美业的原因。
美业行业是不可被互联网替代的行业,买东西可以淘宝、唯品会、拼多多,但是我们的技术只在网上交易是不可完成的,也是不会消失的行业,因为只要有人存在爱美之心就不会消失。
自己的形象气质也会得到改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很多女性在从事美业后形象气质慢慢都会得到改变,美业不仅自己变美,身边的人也会变美,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授权可用”是X86架构和ARM架构的共同点,也是英特尔和Arm公司的护城河。然而,随着RISC-V的崛起,Arm开始坐不住了,因为开源的RISC-V抢夺的就是Arm的市场。

RISC-V架构和ARM架构其实是宿命之战。ARM架构过去被称作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RISCMachine),都是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精简指令集),市场重叠度甚至可以达到100%。
作为精简指令集,RISC-V架构和ARM架构都必将盯着现有的可携带市场以及未来的智能物联网市场。现在是RISC-V蚕食ARM架构的市场,原因在于ARM架构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然而,在未来这样的优势又能够持续多久呢?

所以,Arm开始着急了。留给RISC-V架构的前路要么是取代ARM架构成为精简指令集的新王,要么被ARM架构彻底边缘化,现有“打官腔”说的“良好共存”想来是万万不会成行的。

Arm自然也不想被温水煮青蛙,每年进步一点点的RISC-V架构现在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RISC-V联盟在官网上这样讲到,RISC-V是一种开放式ISA(指令集体系结构),为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创新开创了新纪元。RISC-V基金会由325多家成员公司组成。这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
开源的优势让RISC-V架构吸引了一众有影响力的公司。
我们可以看到,白金会员里面不乏阿里巴巴、三星、美光和谷歌等实力超群的高 科技 公司,而金、银和审计员队列中也有台积电、华为和英飞凌这样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企业。现在这些企业还都是ARM架构的受益者。

当然,这些巨头公司加入RISC-V联盟并非是提前站位然后静观其变,而是投入精力在推动RISC-V走向成熟。

在RISC-V生态中,既有晶心 科技 、Si-Five这样的公司为其打造内核,夯实底层结构,也有阿里巴巴、兆易创新和华米 科技 这样的公司在不断地推出基于RISC-V架构打造的性能领先的处理器产品。

2018年9月17日,华米 科技 正式发布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 “黄山1号”是全球首款集成AI神经网络模块的可穿戴处理器,也是全球首款RISC-V开源指令集可穿戴处理器,拥有AI驱动、闪电性能、苗条功耗三大特点,应用了Always on技术,区别于传统AI,实现了AI从云到端的前移,实时计算无需传输。2019年6月11日,华米 科技 在2019夏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AMAZFIT智能手表2及AMAZFIT米动 健康 手表。AMAZFIT米动 健康 手表正是基于“黄山1号”芯片打造。

2019年7月25日,玄铁910正式发布,这是平头哥半导体成立之后的第一款产品。玄铁910基于RISC-V的处理器IP核,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FPGA代码,开展芯片原型设计架构创新。

2019年8月22日,业界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正式发布基于RISC-V内核的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产品,提供从芯片到程序代码库、开发套件、设计方案等完整工具链支持并持续打造RISC-V开发生态。

上述的每一款芯片都极具代表性,而发布时间较为密集,这对于Arm而言已经不是敲醒警钟了,而是警笛长鸣。诚然,就算有了更多的内核以及最新的产品面世,RISC-V架构相较于ARM架构而言还是很稚嫩,毕竟生态系统相差甚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任何一种新兴事物的发展,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关键。Arm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攻击RISC-V架构。但晶心 科技 总经理林志明认为,“这只是给攻击者自己壮胆用的,并没有对RISC-V产生真正的打压,并且,现在攻击开源生态,本身就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反倒会产生反作用力。”

令Arm感到恐慌的还有RISC-V未来的潜力,尤其是在智能物联网领域的潜力。在边缘设备的芯片中很多都是以神经网络(NN)硬件进行机器学习,这样就有需求为神经网络配置硬件加速,RISC-V CPU中的ALU(算数逻辑单元) 就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而智能物联网大趋势同样是ARM架构的当下和未来。
在打造RISC-V架构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一股来自于东方的“神秘力量”,也就是中国芯片公司对于RISC-V架构的推崇和拥护。中国有着巨大的芯片需求,同时中国芯片厂商自己也有需求做大做强,RISC-V架构虽然“军阀割据”但尚未有“一朝天子”,这对于国产芯片厂商而言是莫大的机会。

面对重重危机,Arm已经开始吹响狙击的号角。北京时间2019年10月9日凌晨,Arm宣布在部分CPU内核引入自定义指令功能,即客户能够编写自己的定制指令来加速其特定用例、嵌入式和物联网应用程序。这意味着,从2020年开始,使用Cortex-M33内核及之后的Cortex-M CPU内核系列的所有Arm客户都可以免费使用自定义指令功能。

回顾RISC-V那句话,开源是RISC-V架构最大的竞争力,现在Arm打算让其优势不再。当Arm决定主动出击,此时的RISC-V架构也已经是离弦之箭,进了这“八角笼”只会有一个胜者站着出来。

大家好!我是喵董。

最近有些忙,工作,充电,考试。更新会慢了点,请小伙伴们担待!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做的更好!

进入正题,这期我们分析视频监控行业绝对龙头 海康威视。

公司简介:

海康威视2001年成立,2010上市,总部坐落杭州。海康威视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到现在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与大数据服务。

也是全球最大的安防厂商,公司在国内设有5大研发中心,在海外建立蒙特利尔研发中心和硅谷研究所。公司在中国大陆35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和售后服务站,在境外设立28家销售公司,其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如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巴西世界杯等重大安保项目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公司成长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视音频压缩版卡、后端 DVR、摄像头、解决方案提供商四个发展阶段。


我们的分析将分为四个步骤:

一,海康威视在行业的现状,竞争格局及护城河

全行业规模整体增速从高峰时期的 30%以上逐渐下降,从 2013 年后,全球安防行业市场增速基本维持在 7-8%左右;我国安防行业相对增速较大,达到 10%以上,2019 年安防行业总收入达到 8200亿元左右,相较 2018 年增长 15%。

步入成熟期后,企业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延长生命周期,需要找寻业务的新增长点,因此,基于技术的转型升级是避免行业走向衰退期的必然选择。

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互联网传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联合推动,智能视频监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国内视频监控行业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数字到高清、从高清到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 产品需要持续升级。此外,行业下游需求及其分散,应用场景广泛,产品定制化程度高。 创新驱动以及定制化的特性意味着技术研发能力的强弱是竞争的关键。

根据 Juniper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将从 2018 年的 120 亿美元增长到2023 年的 450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 3026%,远高于传统安防市场增速,将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近年来, 2020 年我国智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约为 21亿元。

在中小项目端,以建筑物和场所的网络访问控制和管理的设备为基础的智能家居为例,智能家居市场收入稳步增加,预计预计到 2023 年,全球智能家居安防市场将增长到超过 300 亿美元。

AI 给公司带来的创新业务红利:机器视觉与机器人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其核心是使用“机器眼”来代替人眼,与安防对 AI 的需求不谋而合。机器视觉系统通过图像/视频采集装臵,将采集到的图像/视频输入到视觉算法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人类需要的信息。

在中国,视觉技术的应用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但当时在各行业的应用几乎一片空白。到 21 世纪,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开始得到应用,其中华中 科技 大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印刷在线检测设备与浮法玻璃缺陷在线检测设备,使得欧美在此行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国内视觉技术已经日益成熟,高端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发展。

海康针对 汽车 、3C、制造、物流、食品等行业提供相应的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仓储和物流信息数字化管理、人工作业强度减少、产品分区管理和提升场地利用率等智能化通用服务,同时也为特定行业设计针对性方案。

海康机器人的产品线可分为 LMR 潜伏机器人、FMR 叉取机器人、CMR 移/重载机器人、系统组件和软件平台。多种产品组合可以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由于每款机器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我们对海康机器人的全产品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分类。

行业竞争格局

从目前智能安防行业的国内代表型企业的竞争分析看,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是目前向智能安防转型发展做具有代表型的企业。第二梯队以宇世、天地伟业、苏州科达、旷世等为主要企业,向智能安防转型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第三梯队为大多数中小企业。

2019年11月12日,全球知名的工业媒体a&s《安全自动化》(MFNE法兰克福新时代传媒)发布2019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在本次榜单中,中国企业表现略有不凡:海康、大华依然占据前二的位置,而宇视则一跃到第7,天地伟业依然在第九的位置,科达从2018年的20提升到17,旷世也飞跃到第19的位置,安联锐视从18名跌落到22,同为保持26,万佳安从29后退到32,智诺从35跌到44。

企业护城河

1、无形资产(品牌优势)

根据IHS报告,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位。海康威视2018年营业收入是行业第二大华股份的两倍,占行业前十家企业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龙头老大。

这种品牌优势,只要海康威视自己不出错,是极难被超越的。

研发投入

十大研发中心,七大生产基地,构建研发、生产一体化的海康体系。公司自诞生开始,坚持 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研发费用率自 2012 年以来从未低于 8%,2020 年研发投入 6379 亿,占营业收入 1004%。公司 20597 名研发、技术服务人员分布在全球的 10 个研发中心 和 7 所生产基地中。

海康加大研发投入,这不仅是绝对金额的增长,研发费用率也稳步上升,形成了对其他厂商降维打击的能力。如2019年,海康威视的研发投入高达55亿元,是苏州科达同期收入的一倍多。

截止目前,海康全球范围专利申请累计超过7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50%,均高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以核心竞争对手大华股份为例,其全球专栏申请接近4000件,发明专利亦占比半数以上。

2、成本优势(规模效应)

规模化生产难度高,龙头厂商具备规模优势碎片化市场。用户不集中、应用和产品分散、客户定制化多是视频监控行业的典型特征。

例如,中国幅员辽阔,有 400 个地市、700 个地级市加县级市和2400 个区县,而每个地方对公共安全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公共安全、交通、金融、家居等不同领域对安防产品特性的需求也迥异。市场的碎片化及对产品特性需求的多样化,使得规模化生产难度高,只有每种产品品类的销量都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自建渠道优势大,营销网络覆盖全球 。视频监控产品属于硬件与软件一体化产品,产品在 *** 作方式、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方面均需要售前培训和长期的售后服务。与代理模式相比,厂商自建渠道优势在于:

二, 财报分析

1,总资产——成长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成长呈增长趋势,比较稳定。2020年已突破800亿。

2,资产负债率

一般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5%比较好。海康威视的资产负债率近五年都维持在40%左右,公司未来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较小,公司无长期偿债风险。

3、现金流——造血能力

从图中看出16年-18年整体趋于稳定增长的趋势,而且是成一定规模的,但是19年受大环境影响有所下滑,2020年又强势增长。说明公司自己造血能力很强,公司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强劲。

4,净利润现金比率

净利润现金比率小于100%,说明海康威的销售回款能力较弱,净利润现金保障能力并没有那么好。这是因为海康威视做到政府工程比较多,应收款的回款多且周期较长。这个不用担心。

5,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同时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运营的效率。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在15%以上为佳。

看出海康威视近几年ROE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都维持在27%以上。还是挺不错的!

6,毛利率

一般情况下毛利率大于40%的公司有核心竞争力很强。海康威视毛利率均高于40%,近几年趋于稳定且微弱增长,说明该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很赚钱,从毛利率角度来说海康威视非常优秀!

7,分红

通过近6年的分红,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分红比例都在5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稳定持久的区间,挺不错的!

三,企业估值

1,合理市盈率

海康威视拥有品牌优势和成本优势两大护城河且相对坚固,行业正处于成熟期。另又属于行业龙头;随着AI 技术的日益成熟,海康威视在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方面的布局,结合AI 与智慧物联快速发展,今后增长也是一大亮点。再结合 历史 市盈率来看,给出海康25倍合理市盈率。

2,净利润增速分析(参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和公司下一年盈利预测)

公式:合理的市值=合理的利润 PE(市盈率)

计算得出海康最近5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579%。这两年随着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和美国的打压,我们给出海康10%的增速。

2023年的合理市值=1338611111125=4454亿

投资估值:4454 60%=2672亿(60%是为了扩大安全边际)

现在海康的市值为579292亿,最近海康涨的好猛。高于我们的投资估值。

如果我们想获得预期中的收益,那现在价格还不是入手的好价格。我们不知道好价格什么时候来,但通过计算,好价格来了的时候我们却一定可以知道。

安全边际思想仍是巴菲特投资体系最重要的基石,或者说安全边际是整个价值投资体系的核心和基石。

四,总结:

优点

我们认为公司增长空间具备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主体业务扎实,所处领域龙头地位稳定、二是海康威视在 AI 与智慧物联的能力、布局、潜力以及领导地位。多年持续研发投入,人员的快速扩张,下游碎片化定制化的市场决定了海康已经树立了更深的护城河,并有望在 AI 时代大放异彩。

核心假设与逻辑

第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入口形式和内容的颠覆性变化,随着后疫情时代开启,在公共安全要求以及安防发展趋势需求下,安防行业将率先迎来技术平台形成后的红利期,作为行业龙头,公司迎来新的成长点。

第二,顺应 AI 发展趋势,公司通过由点到面技术升级,形成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增量空间:

第三,通过自身业务结构优化,创新业务拓展多点开花,夯实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强者恒强。

风险

1,技术更替风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行业业务和应用需求可能会随之演变。如果不能密切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将会加大。

2,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在海外市场多个不同币种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美元为主)结算的销售、采购以及融资产生的外币敞口及其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3,全球市场开拓风险:公司业务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业务开展所在国出现贸易保护、债务问题、政治冲突等情况,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就是对海康威视的简单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任何投资依据!

我是喵董,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订阅关注(后期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更新)、点赞或转发!你们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43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1
下一篇 2023-06-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