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粮食保存需要哪些设备,保证粮食稻谷,玉米棒子或者玉米粒子等农产品,不发热,不霉变,不潮湿?

仓库粮食保存需要哪些设备,保证粮食稻谷,玉米棒子或者玉米粒子等农产品,不发热,不霉变,不潮湿?,第1张

玻璃钢仓最大优点在于保温隔热,防潮、防霉变,耐酸碱,抗腐蚀。使用寿命长,免维护。克服了钢板仓不利于安全储粮的缺点。在粮仓的外面设有与粮仓相接通的真空泵机组,仓壁装有向粮仓内充氮气的管道和阀门,仓壁装有进仓检查门,进仓检查门的盖板上装有气闸仓,气闸仓通过气闸阀门与粮仓相接通,气闸仓通过取样阀门与外界相通,在仓底中心安装有卸料阀门、卸料管道和加装有倒仓阀门的输送管路,在粮仓内装有电加热低温烘干系统和检测粮仓内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及湿度传感器,利用真空技术控制粮食储存期间氧气、湿度,强制粮食自然休眠,从而控制粮食自然衰竭速度,达到延长粮食储存年限不变质的目的和成本低、建设容易、使用范围广的粮食仓库。

粮食存储是一门科学,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电子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 四项储粮技术。根据《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管理办法》要求。
申请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二)同一库区提出申请的仓容在25万吨(含25万吨)以上,或者罐容在3000吨(含3000吨)以上,并且仓房(植物油罐)及其配套设施质量良好、功能完备。已取得代储资格的企业同一库区需新增仓房(油罐)申请资格的,申请仓(罐)容规模不限;
(三)仓房(植物油罐)储存设施、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等应当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食仓库建设标准》《植物油库建设标准》的要求,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设施设备;简易储粮设施不得申请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
(四)具有与粮油储存功能、仓(罐)型、进出方式、粮油品种、储存周期等相适应的仓储设备条件。基本设备应当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具有粮食装卸、输送、清理、计量、防治、通风等设备,或者具有植物油接发、油泵、计量、污水处理、管道清扫、保温等装置;
(五)具有一定数量经过专业培训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等管理技术人员;
(六)具备检测粮油储存期间粮食温度、水分、害虫密度等条件,一般要具有测控系统、机械通风系统和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其他保粮手段;
(七)具备粮油常规质量和储存品质检验能力,有满足相应检验项目需求的检验仪器设备和满足检验工作需要的独立检验场所;
(八)有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或临近公路,交通便利;
(九)近2年没有违反国家粮食政策法规的记录,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粮油储存事故,没有发生死亡1人以上(含1人)或财产损失超过20万元的安全生产事故;
(十)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数且不存在违反财经法规被财政、审计、税务处罚的情况,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和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及仲裁等;
(十一)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你可以看看粮食网。
水稻不加工成大米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可以长期保存
小麦必须加工成面粉,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可以保存
其他粮食一般是轮流更换。
前两年粮食部门大检查就是查看包括这些在内的项目。

“通过全程机械化的方式,这35亩早稻很快就割完了。”高效抢收后,将乐县高唐镇种粮大户刘金根没歇着,立即种上了第二季水稻,提高耕地利用率。

汪汪水田里,烟后稻株株青绿。“现在正是大面积种植烟后稻的时候,乡里及时送电送水,解决了高温干旱的难题。”清流县李家乡古坑村村民罗宗庆不误农时忙“双抢”。

放眼三明,广袤田野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作为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三明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40万亩左右。上半年,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和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在三明召开; 三明市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781万亩,收获粮食面积2079万亩、产量510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稳步增加。

荒地变良田

守住耕地红线

清流县田源乡田源村大寮组,碧绿的禾苗随风摆动,一块块认领复垦荒地的标识牌竖立在侧。“我们一期梳理出荒田36公顷,目前已有193公顷被有偿认领。待水稻成熟,认领人就可获得相应的大米。”田源乡乡长李伟烽说。

原来,田源乡坑农田、山坡田较多,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老龄化情况突出,不少田地因无人耕种逐渐撂荒。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田源乡依托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成立乡属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等方式整合农村荒地,统一开发提升,同时因地制宜分类购买代耕代种服务。最后,以单位认领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形式,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泰宁县“一亩田认购”受到欢迎,大田县“上地良田认种”火热开展……三明市多措并举推进抛荒耕地复垦复耕,严守耕地红线。上半年,全市整治撂荒两年以上耕地31万亩。

遏制耕地“非农化”,还需要“长牙齿”的硬举措。 永安市 成立市、乡两级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挂帅,市纪委组建专项督导组下沉开展督查,同时推行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理清地块的承包关系等情况,做到随时更新、有效管护。

上半年,三明认真落实扶农惠粮政策,让农户有底气、敢投入。7月前,通过“一卡通”向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共185亿元,并录入福建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网监管系统;先后发放两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共计约5031万元,发放率达100%。

种粮更智慧

全力保供稳市

在即将结束的烟后稻和晚稻插秧季,将乐县南口镇金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安排了充足的农机,对小拨村46户、超过1000亩的农田进行翻耕、溶田、机插等农业托管服务。

“一条龙服务让我轻松不少,一亩才收420元,现在就等着秋天收谷子了。”家有12亩田的小拨村村民曾兆根高兴地说。

当下,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种粮趋势。在三明,耕田、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收割、烘干等种粮全流程皆可通过农机完成,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也逐渐兴起,以更高的效率助力颗粒归仓。

将乐县依托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重点选择水稻种植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环节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助,不断调动服务主体开展机械作业和小农户接受托管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三明市选派农业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为农户、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推进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技术推广,积极推广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间作套种等增产增效技术,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仓廪实,天下安。三明现有现代化粮库13个,总仓容32万吨。建宁县总投资17亿元的省级809万吨粮食储备库即将开工;将乐县投资近6000万元的3万吨粮食和物资储备库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780万元……今年以来,三明持续筑好“粮仓”,切实保障粮食流通。

绿色智能的储备空间,是现代粮仓的必然要求。为此,三明推广应用低温干燥、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并配备粮情监控、虫害检测、智能控温等信息化系统,让粮食储备应急体系更健全、更稳定。

质量再提升

吃饱更要吃好

过去,将乐县南口镇种粮大户杨凯总担心自家的200亩中稻田里滋生害虫,而最近却踏实不少。原来,县农业农村局为他配置了30多台新型飞蛾诱捕器,杀虫效果很好。

今年以来,将乐县积极创建病虫害绿化防控,大力推广太阳能风吸杀虫灯、物联网远程智能测报系统、飞蛾诱捕器等新式杀虫“武器”。“有了这些设备,减少或不喷洒农药就能有效控制虫害,不仅实现绿色水稻无公害化生产,还能极大节省成本。”杨凯很高兴。

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落实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推广科学用药、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减量化行动……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三明把源头治理作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粮食质量的第一道关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46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1
下一篇 2023-06-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