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储藏温度多少?

疫苗储藏温度多少?,第1张

正常疫苗的储存温度为2-8度,超过这个温度后,会导致疫苗的变性。

苗送达时,应放置于密封的冷藏保温箱内,如果疫苗送达时发热,应立即致电制造商或分销商,储存温度=35ºF-45ºF(2ºC-8ºC),避免冻结、极端加热及强烈光照。

灭活疫苗疫苗接种前24小时取出,以便恢复至室温,可使用水浴装置—温度超过100ºF时水浴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运送至鸡场前,不要让疫苗瓶受到阳光直射,接种前,轻轻摇匀疫苗瓶。

扩展资料:

1、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

2、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

3、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4、其他疫苗和疫苗稀释液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药典和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卫生计生委官网刊文:预防接种问答

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
要保证生物制品质量,必须要在规定的冷链状态下储存、运输。
新冠病毒疫苗也应如此。
《疫苗管理法》《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于疫苗储运的冷链要求都有具体规定。
疫苗运输时,疫苗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要定时监测、记录温度,保证疫苗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
疫苗接收时,接收单位要索取、检查本次运输过程温度监测记录。
疫苗存储过程中,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采用温度计或自动温度记录仪对储存疫苗的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疫苗使用过程中,接种单位采用冰箱、冷藏箱(包)储存疫苗,在存放、取用疫苗时应当及时关闭冰箱、冷藏箱(包)门/盖,并尽可能减少开启冷藏设备的次数。
各相关单位要严格遵守上述各环节的规范要求,才能使疫苗处于全程冷链状态,疫苗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冷库应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以及报警的设备,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备用制冷机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动态调整机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并公布。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强化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47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1
下一篇 2023-06-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