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何区别

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何区别,第1张

物联网和互联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1、物联网的覆盖范围要远大于互联网。互联网的产生是为了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其服务的主体是人。而物联网是为物而生,主要为了管理物,让物自主的交换信息,间接服务于人类。
2、互联网用户通过端系统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和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资源,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写博客或读博客;通过网络电话通信;在网上买卖股票,定机票、酒店。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结点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结点接入互联网。
3、物联网涉及的技术范围更广。物联网运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技术、互联网、智能芯片技术、软件技术,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所有领域。而互联网只是物联网的一个技术方向。互联网只能是一种虚拟的交流,而物联网实现的就是实物之间的交流。

网络安全范围是一个广泛的主题。下面,我们将介绍网络安全的核心类型。整体策略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并且没有忽略任何方面。

一、网络安全的类型

1、关键基础设施

世界上关键的基础设施充当了网络与物理的混合体。从医院到净水厂再到电网的所有事物现在都已插入在线世界并进行了数字化。我们从这种超级结构中获得了很多好处。但是,将系统置于在线状态也会给网络攻击和黑客行为带来新的漏洞。当一家公司首先将自己连接到物理世界,然后再连接到数字世界时,它所插入的第一个基础架构就是关键基础架构。

公司决策者必须将这种观点纳入其攻击可能如何影响其功能的计划中。如果公司没有应急计划,则应立即创建一个应急计划。

2、网络安全

网络的安全性可以保护公司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入侵。适当的网络安全性也可以发现并消除对系统的内部威胁。有效实施网络安全通常需要做出一些折衷和权衡。例如,额外的登录有助于保护公司信息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但同时也会降低公司的生产率。网络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它占用了大量公司资源。

网络安全工具会 生成大量数据。即使网络安全系统发现了威胁,由于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它也可能会漏掉裂缝,而被忽略。IT团队现在正在使用机器学习来自动识别合法的安全威胁,从而减少人为错误。但这远非一个完美的系统。

3、云端安全

云安全性是一组策略,控件和过程,结合了可共同保护数据,基础架构和基于云的系统的技术。

它们是特定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被配置为保护客户的隐私,保护数据,支持合规性,还为设备和用户设置身份验证规则。这意味着从过滤流量,验证访问权限以及为特定客户端需求配置云安全性等任何事情。它是可移动的,因为它是在一个位置进行配置和管理的,从而释放了业务,将资源集中在其他安全需求上。

4、应用安全

许多最优秀的现代黑客发现,Web应用程序安全性是攻击组织的最薄弱点。

由于与尚未经过适当审查和保护的应用程序公司之间的新关系激增,很难跟上他们的步伐。应用程序安全性始于出色的编码,这也很难找到。在获得安全的编码实践之后,  渗透测试和模糊测试是每个公司现在应该开始实施的另外两个安全实践。

5、物联网(IoT)安全

物联网是在线系统如何通信的重要网络物理系统。更具体地说,IoT是指相互关联的计算设备的系统,可以将其定义为机械和数字机器或对象,动物或人,这些对象被赋予唯一的标识符(UID)并以某种能力数字化。它还指的是该系统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而无需人与人或人与计算机交互的独特能力。

二、制定网络安全策略

每种策略都应定制设计。适用于一家公司的网络安全策略不一定会对另一家公司有效。每个实体根据其特定需求和漏洞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您的公司规模,范围或行业如何,都可以考虑一些总体主题。

1、了解关键业务运营的风险

网络安全不断变得越来越复杂。组织必须对网络安全对其运营意味着什么具有“安全愿景”。这包括产生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并为大多数安全投资确定目标优先领域。

2、跨部门整合策略

一个好的安全策略必须适用于公司已经采取的所有安全措施。公司应该在关键区域进行明智的干预,以关闭后门并提高整体安全性。

3、阻止内部威胁

导致公司遭受网络破坏的许多后门和漏洞都是从内部问题开始的。每个网络安全软件包的一部分都应包括内部监控,以防止内部人员恶意使用其访问权限。保护性监视还可以帮助公司区分有意或无意的内部攻击。

4、提前计划违规

请理解,黑客始终在安全性曲线方面领先一步。无论您的防御有多好,它们都会在某个时间点被破坏。与其为恐惧不可避免地等待,不如为之做好准备。增强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指标,以便在发生某些情况时可以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涵盖了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之后,公司现在对新的防护见解是否会感到放松?一点也不。网络安全意味着在不断变化的数字生态系统中始终保持警惕。今天有效的解决方案明天将无法正常工作。届时,黑客将发现其他问题,他们将以更强大的执行力在您的家门口。

以下是一份网络安全清单,可帮助您入门:

制定政策和程序

确保网关安全

具有端点安全性

实施身份和访问管理

实施多重身份验证

获取移动保护,远程访问和虚拟专用网络

具有无线网络安全性

备份和灾难恢复

提供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降低您的网络安全风险

必须以上述最佳实践和技巧为起点,以确保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字面上看,这可能意味着您的企业生死存亡。或者为您节省数百万美元的费用,这些费用可能是不安全地进行电子商务带来的。不要威胁或破坏客户对您的信任。而这正是您今天需要投资于智能网络安全服务的地方。

原文链接: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种智能联网设备的广泛运用,联网设备的数量近几年都在不断增长,从2017年起,整个物联网市场预计每年价值超过10亿美元。物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8年即将结束,千锋物联网培训为大家分析2018年物联网呈现的四大关键趋势。

趋势1:物联网平台被大规模采用

根据研究,企业决策者正在迅速意识到物联网带来的机遇。其研究显示,60%的决策者已经使用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使用物联网。

到2018年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物联网软件平台的发展,以及硬件 *** 作管理、安全性、预测性维护和资产跟踪的打包应用程序的广泛采用。

趋势2:物联网与AR、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协同应用

没有一项技术是在真空中发展起来的,大量的物联网应用及平台生态集成了机器学习、图像识别、增强现实和区块链技术。今年,我们看到很多单点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协同或者多个技术与物联网协同应用案例。

趋势3:优化数据

数据是支持物联网系统和服务的重要因素。然而,只有精心准备、干净、格式化和可索引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根据数据科学家的观点,从异构数据中获得分析洞察力的工作80%是乏味的。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将IOT技术引入到其 *** 作和过程中的公司都会得到最好的数据。

趋势4:面对物联网安全挑战

安全仍是整个物联网生态系统中最大的问题。多层物联网系统存在安全问题。企业数据传输和个人数据共享都是主要问题。其他问题领域包括支付交易安全和硬件层安全性。

如今,个人移动设备的生物识别已经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期待连接的设备接受先进认证的好处。

据悉,预计到2030年,物联网将为全球GDP增长贡献10-15万亿美元。这个庞大的市场必然大有发展,如果你也看好物联网的发展,可以来千锋智能物联网培训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和互联网(Interne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互联网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的全球性网络,它允许用户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信息和进行通信。而物联网是一种互联网的扩展,它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和其他设备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使设备和对象能够相互交互和通信。
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所连接的对象和设备的不同。互联网连接的是计算机和移动设备,而物联网连接的是各种物理设备和对象,包括传感器、嵌入式系统、智能家居设备、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等。
另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所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的不同。互联网主要处理人类生成的数据,例如文本、图像和音频等,而物联网主要处理从各种设备和传感器收集的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总之,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种扩展,它将物理世界中的对象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创造了更多的连接和交互机会,并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物理世界。

 1)安全隐私
如射频识别技术被用于物联网系统时,RFID标签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而用品的拥有者不一定能觉察,从而导致用品的拥有者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还将涉及到法律问题。
2)智能感知节点的自身安全问题
即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取代人来完成一些复杂、危险和机械的工作,所以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多数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中。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这些设备,从而对它们造成破坏,甚至通过本地 *** 作更换机器的软硬件。
3)假冒攻击
由于智能传感终端、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传统TCP/IP网络而言是“裸露”在攻击者的眼皮底下的,再加上传输平台是在一定范围内“暴露”在空中的,“窜扰”在传感网络领域显得非常频繁、并且容易。所以,传感器网络中的假冒攻击是一种主动攻击形式,它极大地威胁着传感器节点间的协同工作。
4)数据驱动攻击
数据驱动攻击是通过向某个程序或应用发送数据,以产生非预期结果的攻击,通常为攻击者提供访问目标系统的权限。数据驱动攻击分为缓冲区溢出攻击、格式化字符串攻击、输入验证攻击、同步漏洞攻击、信任漏洞攻击等。通常向传感网络中的汇聚节点实施缓冲区溢出攻击是非常容易的。
5)恶意代码攻击
恶意程序在无线网络环境和传感网络环境中有无穷多的入口。一旦入侵成功,之后通过网络传播就变得非常容易。它的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等相比TCP/IP网络而言更加难以防范,如类似于蠕虫这样的恶意代码,本身又不需要寄生文件,在这样的环境中检测和清除这样的恶意代码将很困难。
6)拒绝服务
这种攻击方式多数会发生在感知层安全与核心网络的衔接之处。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在数据传播时,大量节点的数据传输需求会导致网络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
7)物联网的业务安全
由于物联网节点无人值守,并且有可能是动态的,所以如何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签约信息和业务信息配置就成了难题。另外,现有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都是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出发的,不一定适合以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为需求的物联网络。使用现有的网络安全机制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
8)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隐患
在物联网络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面临现有TCP/IP网络的所有安全问题,同时还因为物联网在感知层所采集的数据格式多样,来自各种各样感知节点的数据是海量的、并且是多源异构数据,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

互联网和物联网区别:范围不同、连接方式不同、技术支撑点不同。

1、范围不同:物联网的覆盖范围要远大于互联网。互联网的产生是为了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其服务的主体是人。而物联网是为物而生,主要为了管理物,让物自主的交换信息,间接服务于人类。

2、连接方式不同:互联网用户通过端系统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和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资源。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写博客或读博客,通过网络电话通信,在网上买卖股票,定机票,酒店。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结点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结点接入互联网。

3、技术支撑点不同:物联网涉及的技术范围更广。物联网运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技术、互联网、智能芯片技术、软件技术,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所有领域。而互联网只是物联网的一个技术方向。互联网只能是一种虚拟的交流,而物联网实现的就是实物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的优缺点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打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除了原有的沟通方便快捷、省时、自由、公平等特点,随着技术成熟。未来互联网的“万物互联”已来,个性化、人性化、万物智能化等更会极大的方便,改变未来生活。

互联网的劣势主要在于网络安全和信息价值真实度,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及互联网的模式,网络安全的建设稍微滞后,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泄漏、破坏、更改比较常见,需进一步做好网络安全的防范及应对工作。

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相对较低。由于参与网络传播的人数众多,传播者的目的隐蔽,传播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因此,网络上信息的可靠性、准备性相对较低,特别是新闻报道,人们还是更倾向于相信权威的报纸和电视台。

十大网络安全公司排名为: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融信科技集团、美亚柏科、蓝盾股份、绿盟科技、任子行、安恒信息、山石网科。

1、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安全、云计算与IT基础架构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业务覆盖:中国、美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阿联酋、越南、缅甸、巴基斯坦、菲律宾、意大利、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奇安信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以实战攻防为核心的安全能力,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安全运营技术的网络安全供应商。

3、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由留美博士严望佳女士创建,是国内极具实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与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

4、天融信科技集团

天融信从1996年率先推出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主知识产权防火墙产品,到自主研发国内第一台ASIC架构防火墙,从全球首发新一代可信并行计算安全平台,到云时代超百G机架式“擎天”安全网关,天融信坚持自主创新,连续19年位居中国网络安全防火墙市场第一。

5、美亚柏科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2日,总部位于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是国投智能的控股子公司。现已成长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和公安大数据领先企业、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专家。

6、蓝盾股份

蓝盾股份是中国信息安全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12年3月1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构建了以安全产品为基础,覆盖安全方案、安全服务、安全运营的完整业务生态,为各大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7、绿盟科技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盟科技),成立于2000年4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于2014年1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为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交通、教育、医疗以及企业等行业用户,提供全线网络安全产品。

8、任子行

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涉足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企业之一,致力于为国家管理机构、运营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参与多项国家公安部、国家工信部等多部委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标准的制定,核心技术,承担30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发。

9、安恒信息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恒信息)成立于2007年,主营业务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产品及服务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

10、山石网科

山石网科是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导厂商,并于2019年9月登陆科创板。提供包括边界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内网安全在内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更智能、零打扰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59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