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什么?要如何做?

物联网是什么?要如何做?,第1张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题主是否想询问“协会叉车证在全国联网通用吗,在哪里都可以换证吗”协会叉车证在全国联网通用,哪里都可以换证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协会叉车证书是由各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证书,是全国通用的,叉车证可以异地年审,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特种作业 *** 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最新进展
根据目前各国研究,5G技术相比目前4G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b/s。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10余部高清,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这样的海量接入场景。同时,端到端延时将从4G的十几毫秒减少到5G的几毫秒。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通讯和带宽能力,5G网络一旦应用,目前仍停留在构想阶段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概念将变为现实。此外,5G还将进一步应用到工业、医疗、安全等领域,能够极大地促进这些领域的生产效率,以及创新出新的生产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介绍,随着5G网络的应用,各类物联网将迅速普及。他介绍,目前汽车与汽车之间还没有通讯。有了5G网络,就能让汽车和汽车、汽车和数据中心、汽车和其他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汽车自动驾驶,还能利用各类交通数据,为汽车规划最合理的行进路线。一旦有大量汽车进入这一网络,就能顺利实现智能交通。
欧盟研究认为,远程医疗也是5G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实施跨越国界的远程手术需要租用价格昂贵的大容量线路,但有时对手术设备发出的指令仍会出现延迟,这对手术而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5G技术将可以使手术所需的“指令-响应”时间接近为0,这将大大提高医生 *** 作的精确性。在不久的将来,病人如果需要紧急手术或特定手术,就可以通过远程医疗进行快速手术。
5G网络同样能让普通用户受益匪浅。除了多样化、不卡顿的各类多媒体娱乐外,智能家庭设备也会接入5G网络,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除上述应用外,众多物联网应用也将成为5G大显身手的领域。尽管目前物联网尚未大规模应用,但业界普遍认为,物联网中接入的设备预计会超过千亿个,对设备数量、数据规模、传输速率等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当前的3G、4G技术不能提供有效支撑,所以物联网的真正发展离不开5G技术的成熟,同时也将成为推动5G技术发展的动力之一。
抢占通信技术革命先机
尽管5G技术前景广阔,但离正式商用仍有一段时间,5G标准也尚未正式确定。但毫无疑问,在5G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将会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革命中占据先机。
根据国际惯例,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将是5G标准的最终决定机构。该机构负责分配和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制定全球电信标准,在全球信息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电信联盟已经启动5G标准研究工作,并明确了“IMT(国际移动通信系统)-2020及展望”项目的工作计划,其中2016年将开展5G技术性能需求和评估方法研究,2017年底启动5G候选方案征集,2020年底完成标准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欧盟在内的各方均可向国际电信联盟递交申请。
欧盟已旗帜鲜明地强调,希望能确立全球统一的5G技术标准,而不再是多种标准并存,以实现全球互通性和规模经济。事实上,由于5G技术与未来的物联网产业息息相关,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欧美日韩等国都希望能在技术标准上占据主导权,因此也都早早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研发和布局。
早在2012年11月,欧盟就已启动总投资达2700万欧元的大型科研项目METIS,研发5G技术。该项目组研发阵容强大,现阶段29个成员中包括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西门子等五家设备厂商,德国电信、DoCoMo、法国电信、意大利电信、西班牙电信五家运营商,以及欧洲众多的学术机构和宝马集团,还有大约80名专家全职参与该项目。
除了欧盟外,美国、韩国、日本也联合国内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开展了相应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布局。目前,各国在5G标准领域的争夺战正日益激烈。5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球5G大会,各国的5G标准制定机构均透露了各自研发的最新进展。
日本5GMF秘书长佐腾效平介绍,经过一年半的工作,日本近期推出了《5GMF白皮书》,其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使用5G服务。他认为,5G标准化工作还在开始阶段,目前日本运营商DoCoMo已经进行了一些网络试验,在提出5G标准时,日本将具有一定的优势。
韩国在5G发展上态度积极,韩国5G论坛执行委员会主席Youngnam Han表示,韩国的5G商用进程将以服务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关键时间节点,未来两年5G论坛将着重研究第二阶段的测试工作,同时包括VR、AR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外界认为,如果韩国能够在2018年率先应用5G网络,将在5G标准制定方面占据主动。
美国5G Americas主席Chrispearson介绍,该组织成员已经进行了很多测试工作,运营商AT&T会在2016年下半年进行测试。
除了各国系统性的展开技术研发外,行业主流公司也已在5G领域发力。近期,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就表示,正在加快5G芯片的研发,高通已经完成了各类技术测试,到2018年根据最终的5G国际标准,正式推出量产的5G手机芯片。此外,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电信设备制造商也透露,正在加快5G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已和电信运营商展开相关合作。
中国加速布局5G网络
在5G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国当然也不甘落后。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此前就表示,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5G网络商用。
近期,张峰再度透露了下一阶段我国5G发展的相关工作:加快研发创新,加大5G技术、标准与产品研发的力度,构建国际化5G试验平台;强化频率统筹,依托国际电信联盟加强沟通和协调,力争形成更多5G统一频段;深化务实合作,建立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合作机制,在国际框架下积极推进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促进融合发展,加强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研究,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重点行业应用为突破口,构建支撑行业发展的5G网络。
事实上,早在2013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IMT-2020(5G)推进组,对我国5G愿景与需求、5G频谱问题、5G关键技术、5G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这一推进组的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4G)推进组,下设多个工作组,包括需求工作组、频谱工作组、无线技术工作组、网络技术工作组、若干标准工作组以及知识产权工作组。
IMT-2020(5G)组长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介绍,2013年开始,在IMT-2020(5G)推进组的部署下,中心深入开展了一系列5G研发工作,主要承担了频谱需求、候选频段、电磁兼容分析、频谱使用效率评估等研究任务,包括牵头承担“IMT-2020候选频段分析与评估”,重点参与“后IMT-Advanced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策略研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前期研究开发”。
在候选频段方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频谱管理研究处处长赵栓来介绍,2014年9月,中心与GS协会联合召开未来移动通信频谱国际研讨会,就我国450MHz-5GHz无线电频谱监测分析、下一代移动通信与频谱等内容发布了合作研究报告。报告对下一代移动网络(NGMN)将要使用的450MHz-5GHz频谱资源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我国NGMN可能使用的6GHz以上频谱资源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NGMN频谱布局的建议。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博士王坦介绍,在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中,我国不断转变角色,依次经历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的各个阶段。在5G时代,我国率先在亚太地区成立IMT-2020(5G)推进组,整合产、学、研、用精锐力量,积极向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输出观点。
“目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5G研发工作,并已适当地领先于国际电信联盟工作时间表。相信中国在5G标准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比4G时期进一步提高,将为全球5G产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黄标这样表示。
除了国家层面的研究外,包括中移动、华为、中兴在内的中国企业都已积极展开5G技术的研发和布局。2014年2月,中国移动就公开表示,中国移动将全力支持5G项目发展,并希望通过努力引导产业界5G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在移动通信标准领域继续发挥引领性作用。而在2016年的多个世界级移动通信展会上,中国移动还与日本DoCoMo、韩国KT共同发布5G合作联合声明,宣布三家运营商将共同针对亚洲市场研究和丰富5G的需求,探索5G的新业务、新垂直市场,开展5G关键技术及系统验证,并与全球标准化组织合作,以实现全球协调一致的频谱规划和统一的5G标准。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于2017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开始投入5G网络建设,到2020年正式启动商用。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5G战略制高点的争夺中,我国企业任重道远。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波对5G技术进行专利检索发现,截至2015年4月1日,相关申请人在中国提交的关于5G技术的专利申请为211件,在美国提交的专利申请为179件。世界主要申请人中,提交5G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是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申请量为61件;三星排在第二位,提交的专利申请量为53件;美国阿尔卡特朗讯公司作为传统的通信业领导者,也提交了41件专利申请。
“我国华为在5G技术方面提交的相关专利申请为30件,东南大学、中兴通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对5G技术也有一定的专利积累。从专利数量分布看,相较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的研发力量不够集中,研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李波坦言,相比我国在2G时代技术全面落后的局面,以华为、中兴通讯和大唐电信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5G时代正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018年2月23日, 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召开前夕,沃达丰和华为宣布,两公司在西班牙合作采用非独立的3GPP 5G新无线标准和Sub6 GHz频段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测试。
沃达丰称,这次测试使用了测试网络和测试设备执行4G至5G双重连接的实时数据呼叫。这一连接开始于4G,之后在5G网络上建立了数据连接。沃达丰方面还称,工程师同时使用相同的方法成功测试了实时高清视频通话。
华为方面表示,这次测试结果表明基于3GPP标准的5G技术已经成熟。
2018年4月23日,重庆首张5G试验网正式开通,将推动5G产品的走向成熟,标志着重庆5G网络商用化之路的正式起步。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重庆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首批承建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城市之一。

近日,工信部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00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 健康 发展。

《建设指南》公布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项目明细表”,360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TU-T X1376《联网 汽车 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的国家标准转化、YD/T 3737-2020《基于公众电信网的联网 汽车 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两项 汽车 安全标准被纳入。其中,X1376在联合国下属标准组织ITU-T正式发布,是国际上首个将大数据分析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网络安全的标准,能持续地对联网 汽车 进行分析,可以在攻击阶段甚至攻击之前,有效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异常行为,将攻击扼杀在摇篮之中。

“软件定义 汽车 使得数字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其危害性不亚于传统安全问题。”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递交了《关于建立智能网联 汽车 “数字空间碰撞测试”长效机制的建议》提案,内容正是聚焦解决车联网带来的安全新挑战。他指出,车联网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在于,代码数量增加使得车载系统安全缺陷激增;网络连接 汽车 导致攻击面增加;车企网联程度不断提高,云端是最大安全隐患;数据驱动 汽车 ,带来数据安全风险攀升。

建设车联网安全标准体系,能够给予企业更好的指导和规范,推进网络安全信息的互联互通,对提升车联网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如何更好地制定车联网安全标准,360标准化部高级总监张屹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车联网网络安全的技术、管理体系研究、试验和建设,是标准体系的根基。车联网标准要以急用先行为原则,聚焦重点领域及方向,聚集智能网联 汽车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标准等多领域专家,以需求导向、共同推进的原则,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务实地制定出支撑智能网联 汽车 安全上路的标准。

另一方面,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涉及技术领域广泛,有多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还有很多行业、团体标准组织。建议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下面,成立一个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总体组,拉通标准研制试点、宣贯实施、国际协调等相关工作。

深度参与标准研制、做好行业顶层设计已经成为360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安全公司,目前360参加了30多个车联网网络安全标准,将在 汽车 网络安全方面的领先优势标准化,贡献到业界,提供给产业共享、利用已有的安全成果,快速提升安全技术能力。

此外,360积极参加全国 汽车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定,将360多年积累的 汽车 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方案、产品和服务实践经验,贡献到标准中,帮助提升产业的安全水平,应对网联化和智能化带来的风险。

未来360也将继续通过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车联网安全发展,提升我国车联网产业的 科技 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63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